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5|回复: 6

人民日报刊文谈“罂粟壳混上餐桌”:不能因潜规则而含糊过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5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00000-.jpg
人们对罂粟壳的认识,还存在一些模糊之处。

食品安全问题,背后有管理问题、文化问题、人心问题,决不能让美味和安全成为“鱼和熊掌”、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了35家涉嫌违法添加罂粟壳的餐饮服务单位,其中还包括京城一家天天排大队的饭馆。舆论的一个共识是,不管是小餐馆还是大品牌,无论是袋装熟食还是现做“堂食”,只要涉嫌添加有关致瘾品,就应依法处置。

毒品还是调料?人们对罂粟壳的认识,还存在一些模糊之处。由于被认为有香料价值甚至致瘾功能,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罂粟壳成了一些餐馆留住回头客的“公开秘密”。一些不良商家大动歪脑筋,专门用罂粟壳熬制“老汤”,想要用“舌尖上的成瘾”换来“腰包里的大钞”。

2000年,最高法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中,罂粟壳已经被归类为“其他毒品”。2008年时,原卫生部明确把罂粟壳列为非食用物质。国家禁毒委等还曾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行为”。事实上,罂粟壳如果食用过量,轻则乏力、面黄肌瘦,重则损害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显然,以罂粟壳调味,既有损身体健康、践踏商业伦理,更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在餐饮已经产业化的今天,往食物中加哪种香料、加多大剂量、有无副作用,可能决定着食用者的健康。小小罂粟壳提示我们,既想吃到美味,也要健康安全,这绝不能是一道“鱼和熊掌”、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食品安全大于天,这首先是个管理问题。就以罂粟壳为例,“部分药用”变成了端上餐桌、“法律禁止”变成了公开售卖,哪怕就像有些餐馆声称的“供应商设备残留”,仅仅靠执法打击的“末端治理”,恐怕仍难以打消人们对管理违禁物品的忧虑。源头在哪里、如何从各个环节入手管控、怎样普及添加剂使用标准等等,如果回答不好这些问题,那么通报的35家餐饮单位就可能只是违法添加的“沧海一粟”。

食品安全关乎人,这其实也有个文化问题。中国农业大学一位副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将罂粟壳和形似罂粟壳的草果,分别加入火锅中烧煮半小时,结果并没吃出火锅味道上的差异。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教授陆林也认为,罂粟壳本身没有味道,有些甚至带有酸涩的苦味。行业中、社会上的“以讹传讹”,竟然能让这么多人趋之若鹜、铤而走险,甚至让一些食客也为使用罂粟壳“辩护”,不能不说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都有待加强。

食品安全重于山,这最终是个人心问题。多年来,从穿山甲到果子狸,从二噁英超标的烧烤到如今再受关注的罂粟壳,食品安全的警钟一再响起,可还是屡屡出问题。中国人爱吃会吃,但饮食安全应该有底线。不管是政府监管者、餐饮企业,还是消费者,哪些可以食用、哪些不能添加、哪些可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使用,都应该明白准确,不能因为“潜规则”而使之含糊过关。“地沟油再便宜也不能用”的观念不仅应成为共识,还得变成实际治理作为、自主选择,否则难免再出现跟罂粟壳类似的“香料”。

“夫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从古至今,“民以食为天”绝不是小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党在中国执政,要是连个食品安全都做不好,还长期做不好的话,有人就会提出够不够格的问题。所以,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下最大气力抓好。”狠抓且抓好,在寒潮来袭的冬日里,老百姓就不会为“去哪儿喝碗放心羊汤”而顾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0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唯利是图”过去在人们词典里是贬义词,现在是中性词,能赚钱就行,管他呢。不但这个词中性,其他如尔虞我诈、弄虚作假……等等,都不是毛病,那叫有本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蜘蛛 发表于 2016-1-25 09:19
”唯利是图”过去在人们词典里是贬义词,现在是中性词,能赚钱就行,管他呢。不但这个词中性,其他如尔虞我 ...

深刻犀利的点评!只看是否有钱不管来路,多少富豪的原罪不被追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刊文: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事业成就

这是一种能够穿越时空的牵挂,哪怕只是几间寒舍、一缕炊烟,家的存在,总是能引起天涯海角的驻足回望。回家,是亲人团聚、阖家团圆,更意味着对家庭传承的触摸、向家风传统的回归。

家,不仅是一种情感牵挂,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精神起点。家风犹如家庭成员的精神纽带,是道德品质的世代积累,是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流风余韵,代代不绝,成为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母体。可以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风家教则是价值观养成的“第一粒扣子”。

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更是砥砺品行、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指针。成 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自会多一份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主动;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也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相反,如果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或是急功近利,或是没规没矩,或是爱慕虚荣,很难想象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人会严以用权、实以谋事、动遵法度。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事业成就。

穿越治乱兴替的历史风烟,多少盛世繁华只留下“而今安在哉”的感慨,而家风传统却延绵不衰,给予一代代仁人志士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浙江钱家自五代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开始,一个家族绵延1000多年,尤其在近代涌现出钱学森、钱三强、钱钟书等众多精英人物,见证着家风传承的力量。晚清曾国藩被誉为清代“中兴第一名臣”,生活简朴、勤政自律,得益于“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但以箕裘承祖泽”的家教熏陶。“有好家才能走得远”,好的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助人立德立言、成 人成才,让人铭刻在心、受益终生。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没有好的家风家教,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刘铁男教儿子“做人要学会走捷径”,当儿子开始弄权敛财,他自己怎么可能秉公用权?苏荣纵容家庭成为“权钱交易所”,他自己如何独善其身、专心做事?而像个别“官二代”“富二代”表现出的精神空虚、盲目炫富,莫不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关。由此可见,家风纯正是干事创业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家风腐化则是为人处世难以承受的负资产。

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身体力行、作出表率。毛泽东同志要求子女树立平民思想:“靠毛泽东不行,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习仲勋同志始终对群众赤诚相待,“老老实实把屁股放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坐得端端的”,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红色基因哺育的良好家风,既能惠及一个家庭,更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

有人曾探讨,四大古文明为何只有中国文明绵延至今?结论是“可能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中国人的家,是《静夜思》里的中天明月、《枫桥夜泊》时的夜半钟声,更是孔鲤过庭的声声教诲、岳母刺字的泣血箴言。美满的家庭、严格的家教、良好的家风,成就更好的个体,亦能汇聚成更好的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18: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国家才会有好的家庭,好的家庭才培养出好的人。我觉得国家的引导对家庭对个体的影响大于个体和家庭对国家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蜘蛛 发表于 2016-1-25 18:03
好的国家才会有好的家庭,好的家庭才培养出好的人。我觉得国家的引导对家庭对个体的影响大于个体和家庭对国 ...

十分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11-23 16:28 , Processed in 0.05910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