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21|回复: 11

[史海钩沉] 老明信片上的烟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8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烟台在中国最早设立了现代意义的邮电局,并开通了中国最早的海底电缆(烟台至上海、烟台至大沽、烟台至旅大、烟台至威海的电报水线<海底电缆>).

邮电局的设立,也发行了明信片,本主题帖把楼主收集到的图片上传,也请其他坛友补充、更新。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精神力量 于 2015-12-8 09:00 编辑

01.jpg

02.jpg

13.jpg

05.jpg

先上传被号称为母亲山的 —— 烟台山,看看那时候的风景还是很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03.jpg

04.jpg

那时候的海岸路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精神力量 于 2015-12-8 08:07 编辑

06.jpg

这是"芝罘法国医院"(现在的烟台山医院前身),芝罘法国医院始建于1860年,是法国政府资助天主教会兴建的慈善医院,当时院名为"天主教施医院",是法国在华建立的第一家医院,后来经过法国政府的多次资金赞助,规模不断扩大.至1937年,医院内分西人养病院和华人诊所两部分.病房设于二楼,床位增至65个,是烟台首家使用X光和以西医疗法为主的医院.这所医院的建筑风格独特,随着配套建筑的增多,医疗设备的完善,使其成为烟台的标志性的核心医院。

日军占领期间,曾改名为"公济医院", 战后医院设施修缮、维护完好, 依然是当时烟台最好的医院!

1949年后曾命名为“烟台市立第二医院”(现在50岁以上的烟台人,就是为此而称烟台山医院是“二院”)。

可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07.jpg

"玛利亚进教之佑圣母堂"!烟台教堂建筑之典范,不要怀疑,在烟台曾经就有过华丽的哥特式教堂,先看怎么来的!
"其教堂位于烟台山下东领事路.建筑之巩固,为烟埠冠.盖其全盘工程,纯为青石方块砌成.经匠人錾磨,光滑无疵,所费尤不费.据称乃系英人滋大独力捐资兴建者.缘滋大在南洋营轮船业,航行途中,遇巨风,行将沉没,船员生命危殆.滋大默祷上帝拨救,果免于艰,遂发宏愿,起建该堂,以酬神庥.自来烟营商后,不数年营业大振,颇有盈余.山下一带地基.殆全为其收买,故今其街道名为滋大路.即以是而得名.嗣以遇险之船板为木料,北山之石为石料,营工达十年之久,始告落成.迄今虽系年代久远,而各教友均能备远不忘,亦可见其功劳之伟大也."(摘自1937<烟台概览>)

  据<烟台概览>等历史资料,烟台1890年有天主教堂三座,1924年有堂口64处,信徒2.5万人,1941年有小圣堂372处,显然有很多天主教徒是烟台人,毕竟烟台的常驻外国人平时不过千人左右.

还有种说法,烟台天主教堂,全称为玛利亚进教之佑圣母堂,位于烟台山东路14号或海岸街24号,为意大利神甫昂智鲁斯奉罗马教庭之命来烟创建.始建于1868年,1884年扩建,1886年建成.建筑面积达3800平方米,是平面为十字架型的法式哥德式尖顶教堂,入口处为高大塔楼,上矗方尖顶.窗户为连续的双层拱窗,檐上矗柱饰.墙体为青方石砌筑,石雕花饰构件,是典型的巴洛克手法,建筑之坚固、雄伟为当时烟台之冠.共有5栋楼房,平房3栋.1959年底主教堂被拆,1973年建设烟台山宾馆,大部分房产被拆.(摘自宋玉娥<烟台近代建筑>一书)
   
当年下令拆这座教堂的决策者是个地道的巴了头,据他自己讲,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建筑,是什么心理促使他要拆掉这座教堂?仅仅是嫉妒吗?巴了头文化太可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08.jpg

这张是摄于1909年的芝罘大清邮局。这个邮局比烟台山下海岸街的邮局还要早。

该邮局位于大马路,兴建滨海广场时被拆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09.jpg

海岸街的德国邮局,曾经的法国领事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精神力量 于 2015-12-8 09:04 编辑

10.jpg

左侧是海岸街的法国邮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12.jpg

这里是吉卜力街(今朝阳街)的西洋建筑群

试想一下,如此规模且精美的建筑群如果保留下来的话,那将会是怎样的情景,我们走入其中便能体验其百年的风情,抚摸着历经百年风雨的墙壁倾听百年的沧桑...可是,我们已经失去了这些,失去了那段历史,失去了那些幻想,无法挽回的失去了...
   
精美的古建筑是建造者用智慧和汗水留给我们的财富,古建筑的价值体现在年代的久远和历史的印迹,一座有历史的城市,古建筑就是对它最写实的记载.要是这些古建筑都拆了,面对着高楼大厦,你能幻想出什么历史来?
   
人们一提到古都,那第一个浮现脑海的肯定就是成群的古建筑,如果这些古建筑都没了,那还叫什么古都?拿北京举例,当年建筑大师梁思成提议保留城墙内的老北平,在城外建立新区,这一提议遭到否决,老北平的城墙拆了,城楼拆了,老城区拆了,四合院拆了,都拆了,如今呢,还得在新区继续开发,如果老北平被保留下来的话,那整个就是个明、清世界,我们也就不用羡慕伦敦、巴黎、罗马这样的城市.
   
说北京就说远了,咱这帖的内容是烟台,同样,烟台也是个有历史的城市,但是烟台百年前的繁华也是一段屈辱史,但不能因为是屈辱史就要拆掉西洋建筑,烟台最有价值的西洋建筑中如教堂`学校`医院是拆的最狠的,这对西方人来说是不可理喻的,这些问题要从我们自身找起!!这次我只说了部分被拆了的西洋建筑,下次有机会再说说烟台消失的中式建筑,烟台的中式建筑年代更加久远,明清式建筑比比皆是,由于烟台的地理环境优越,南来北往的人众多,其建筑风格也结合了南北各派系的风格!!还有当年为了抵御西洋建筑的西侵,在烟台的华商们纷纷出巨资建造中式建筑,其精品数量不亚于西洋建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8 1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老建筑,拆了真可惜。巴了头,哈哈,俺当初刚来烟台时,还不懂啥意思,俺是农村来的,就有喊俺巴了头的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2-23 19:56 , Processed in 0.06975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