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精神力量 于 2015-12-4 13:36 编辑
北齐佛像的取胜在于他的线条的柔和美。脸部的微笑变得更加含蓄,北魏的佛像可以叫做微笑,东魏和北齐的佛像那叫做笑意。那种微笑是超过了西洋的蒙娜丽莎的。我更觉的蒙娜丽莎的笑更像是北魏的那种。东魏北齐的呢,有种说不出的深藏着的内涵,无法来表达。 北齐的佛像动作单一,但是从不让你感觉枯燥。因为他的动感在于他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流线。有人说北齐的造像缺点是缺乏动感,我会心眼里骂他-那是你不懂。因其无法和他交流的原因。
纵观佛教造像史,一提艺术,所有的人都会说——唐代的最美。事实不然。我看着那臃肿的脸,我就不想再看其他。一直想说服自己“唐朝的最美”。一直也没成功过。也就不附庸了。
佛教艺术的时代性极其明显,100年就会有一种更替,且更替显著。也许每个时代就有着每个时代的性格,表现在艺术上。或者说每个时代有着每个时代的艺术的“意”在里面。
北齐造像的“意”是什么?为什么那笑意如此的沉静?我不清楚,就像不清楚为什么杀人如麻的北齐皇帝都喜爱佛教一样。留着过些日子做个课题给自己吧。
北齐佛像的美,不是说他表达的有多么的真实,甚至是虚幻而笼统。他表达的是一种性格,佛教的性格——柔和而安静。佛教徒应该具备的平和舒缓和遇变不惊的威仪。
注:轉自非藝術空間,圖片來源姜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