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5|回复: 0

[史海钩沉] 明代奇山所张氏袭职与履职考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3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作者:张广育


奇山守御千户所始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据《增修登州府志》(编纂于清光绪年间)记载:初建时设正副千户八员,百户十员。31年之后,宣德六年(1431)张氏三世张昇到奇山所赴任。因此他不是奇山所首任千户。但他却是奇山所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千户级别的职官。奇山所也由此开启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张昇带来了永乐十四年(1416)明廷颁给张家的诏书(图一是其文字全文抄录,原件已失)。诏书是明代前期武官传承世职的凭据。到嘉靖后期,确立了号纸制度,号纸成为武官传承世职的凭据。承袭人具备承袭资格后,须携带身份证明亲自赴兵部勘验(大选通过),然后在兵部档案(所谓贴黄)中抄录有关文字,形成号纸,发给承袭人,作为世袭证明。六世张元祯和七世張镛袭职于嘉靖年间,他们都有号纸。(图二和图三分别为张元祯和张镛号纸文字摘录,原件已失。)


065709ruihcrequ5amoa6u.jpeg
(图一)

本文依据的主要史料就是上述三份文件和奇山所张氏老家谱中的有关记载。

永乐十四年(1416)诏书记载了张氏先人到奇山所之前的初期历史。


张氏先祖张全是元代山后宜兴州人。所谓“山后”,是指如今山西和河北两省北部内外长城之间的区域(唐末和宋代这里长期被辽、金占领)。宜兴属于这一区域;元代称宜兴州,明初置宜兴守御千户所,在今滦平县西北七十五里。


明初(洪武三年,即1370年)张全由宜兴“收充密云卫前所军”,即张全一家被明政府从山后宜兴迁到山前密云(现北京密云区),成为密云卫前所的军户。军户是全家的身份,屯田兼服兵役。


明初为对抗北元,曾对山后地区实行“虚边”政策,明史载,洪武四年曾先后移山后民五万两千余户于北平卫府。始祖张全一家提前一年收充北平密云卫,可能是军户提前“收充”(与“移民”有别)。


洪武二十年(1387年)二世张贵替父从军(“将贵户名不动,代役”),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参与靖难之役,追随朱棣由北平打到南京,立下战功。永乐元年(1403)被封为武略将军,密云中卫前所副千户(从五品);永乐三年“钦与世袭职事”.但是到永乐十四年(1416),张贵有了子嗣张昇,朝廷才正式颁给诏书,作为其传承凭证。张贵于宣德六年(1431)以前终老于密云中前卫副千户任内。(具体卒年无考。)


065709jba3kkz6sb7k6ehb.jpeg

三世祖张昇生于永乐十四年(1416),卒于正统六年(1441),享年26岁。推断他的生年,依据有二:1.诏书是承袭世职的凭据,1416年颁发,应该是因为张贵有了子嗣。2.只有1416年出生,到1431年张昇16岁,正好达到当时政策规定的新官(因靖难之役战功而获封的武官)应袭舍人的“出幼”年龄。(新官去世后,年幼子嗣由国家供养到16岁,才具有承袭资格)。由上述两条理由可以合理推断张昇生于1416年,1431年他16岁,承袭世职,到奇山所履任。


对于张昇的实际职务(究竟是正千户,还是副千户),家谱和地方志的记载互异(家谱和登州府志说是千户,福山县志说是副千户),也由此引起过种种争议。其实明代的所谓正副千户只是品级(可以承袭的世职)名称。明代卫所武官配置普遍严重超编。实际任职并不是由品级决定的,而是通过一定形式的考选(成化年间正式规定五年进行一次军政考选),确定谁是‘见(现)任管军’(据《明史 职官志》:“凡千户,一人掌印,一人佥书,曰管军”),余下的都是‘带俸差操’,即拿着武官俸禄,跟当兵的一样出差役和操练。


有传言说,是张昇亲率军民修建了奇山所城,这只能说是一种猜测。1398年明廷决定在山东沿海增设威海卫等七卫、奇山所等四所,是为了应对倭寇入侵的紧急需要。显然建所以后第一要务就是筑城。由于随后就发生了1399--1402的靖难之役,建城过程会拖长,但总不至于拖到1431年张昇来了才开始建。


065709bj9ujmqmcmhq8xu8.jpeg


另据《筹海图编》记载:“永乐六年(1408)倭贼袭破宁海卫”,但却并未殃及近在咫尺的奇山所。这说明至少在那时奇山所已经有了牢固的城池。


有关张昇的最大悬案是,他是否在1441年(来奇山所10年后)阵亡于文登抗倭战场上。如果此事是真,则无论官方文书(兵部档案贴黄、号纸、地方志书),还是张家老谱,一定会有文字记载。他墓前有巨大的青石碑(我幼年亲见),如真阵亡,碑刻绝不会不记。有石碑在,乾隆年间修家谱,怎么可能漏掉?而且明代武官阵亡,其继承人例升一级或一级半。


现存史料有很多实例。例如我们熟知的明初北京张贵,其父张谅1399年阵亡,死时为副千户。张贵1401年继承,升为指挥佥事,由从五品升至正四品,提了一级半。(见《张贵墓志考略》)另抚宁指挥佥事纪律的始封祖纪千安,靖难之役阵亡时为副千户,其弟纪成继承,提为指挥佥事,提了一级半。(详见拙著《对一件明代号纸原件的解读》)更有说服力的是,《明辽东档案 》(第1183页)所载的一个案例:陈原保阵亡,官方认定为小旗,其弟陈友继承,提为百户。


后经家属申诉,官方查实,陈原保死时是总旗,故其弟改为副千户。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由副千户提到指挥佥事月俸增加七八石,约为近千斤米。此外还有优给费用(抚养未成年承袭人)由半俸变为全俸。如此巨大的经济利益,后代怎么可能自己放弃。


但奇山所张家,张昇的世职是副千户,从五品,所有的后代继承人也都是如此。仅此就足以证明,张昇绝不会是阵亡的。再说1441年(正统六年)倭寇袭扰文登也是查无实据,史料中找不到证据。


即使真有其事,文登属威海卫防区,中间还隔着宁海卫,怎么也轮不到一百多里以外的奇山所千户“乘战船”到文登海战。有宗亲1958年老祖茔(原址在上夼东山)迁墓时曾亲见张昇墓室里没有遗骨,就是说衣冠冢的说法应该是真的。


这很可能是按照张昇本人的遗愿,离世后叶落归根,灵柩运回老家了。这在明初胶东卫所中是普遍现象。(参见隋翔宇文《明清胶东卫所军户的祖籍观念》。)子孙后代由衣冠冢而引申至马革裹尸,进而生发出英雄史诗的联想,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065709f6xdndmqxq1wzv72.jpeg

张昇卒于1441年,四世张显于景泰七年(1456)承袭世职,中间隔了15年。由此可知,张显恰生于1441年。按明制,新官(靖难之役后提升的)后代承袭年龄为16岁(虚龄),并且不需经比试。张家属新官,张显袭职时恰为16岁。而且他袭职后第二年(1457年)就发生了“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参与政变的千余士兵都成了功臣。福山县奇泉寺碑文记载,天顺二年(1458))奇山所增加了4个千户。少年张显只是这众多千户中的一员。


张显于弘治十八年(1505)告老,虚龄65岁。明制60岁告老,65岁属于宽限。张显卒于1527年,享年87岁。


张显有子二人,张忠,张孝。张忠有子三人,均有后。而张孝有子八人,其中五人有后。张家自此衍生为八个支系,枝繁叶茂,人丁昌盛。


五世张忠生年无考。他于正德元年(1506)替职。因为其父当时只是告老,世职仍然在身,张忠没有资格承袭,只能替职,即接替其父的职务。由于张显十分长寿,张忠一生都是有现职,而无世职(品阶)。张忠卒于嘉靖四年(1525),又过了2年,其父张显才去世。张忠的武略将军名号是张显去世后,才追赠的(见图二号纸)。


张忠服役期间,奇山所刘氏先人刘传(世职正千户)到奇山所任职。张、刘两大姓的格局由此逐步形成。而在张显任职期间(1470年前后,成化年间)安氏先人安靖(世职副千户)调任奇山所。张、刘、安三姓成为在奇山所任职时间最长、人丁最盛的三家。


065709wuufgg6nu11feefq.jpeg

(图二号纸)


六世张元祯是张忠的庶长子。他生于弘治十七年(1504年),于嘉靖六年(1527年)以庶长孙的资格,承袭其祖父张显的世职。嘉靖年间他奉调辽东,在铁岭、懿路等地抵御“东虏(明朝对女真人的蔑称)”的侵扰。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秋,他已经54岁,亲率两个儿子,在三家岭、磨石谷等地大破入侵的女真铁骑。


第二年冬十月,又击退了蒙古速巴亥、鬼麻等部族。官军咸服其威,地方赖以保全。因功绩卓著,经蓟辽总督王忬和辽东巡抚路可由两位重臣力荐,升锦义参将,实授指挥佥事(现职)。他于嘉靖41年(1562年)在辽东任上慷慨辞世,享年59岁。


065709o8go8z9v687oagce.jpeg

(图三号纸)


七世张镛,生于嘉靖元年(1522年),三十几岁时跟随其父张元祯多年征战辽东,立有战功。他于嘉靖41年(1562年)承袭世职,后调任戚继光新组建的遵化辎重营游击将军;在戚继光麾下抗击“北虏”,修筑蓟镇长城,功勋卓著,升任署都指挥佥事(现职,从三品),属戚帅帐下高级将领。


现存绵延数百公里的京东明长城,仍在向世人昭示着他的功勋。他的卒年无考。他的号纸文字分两段;第一段到第四行“并升指挥佥事”为止,写于嘉靖41年他承袭父职时;余下的为第二段,写于他晋升明威将军、指挥佥事时(世职,可传承)。(详见拙著《细说晚明奇山所張镛父子》)。


八世张权的承袭时间不详,承袭号纸没有留存下来。但可以确知他在万历47年(1619年)任奇山所军政掌印千户(最重要的见任管军)。当年立的奇(应为碁)山寺碑的碑文有明确记载。当时他应为60岁左右,已到退休年龄。因张权无号纸留存,我们只能由其父張镛的年龄推测他的年龄。


張镛生于1522年,而张权是其长子,则张权的生年应该不晚于1562年。到1619年他在掌印千户任上时,他至少也接近60岁。因此他不可能任职到明末(1644年)。由老家谱有关记载可推知,他曾经历明亡之痛,也曾为奇山所以及张氏家族度过极为惨烈的苦难岁月,尽其晚岁之所能。(详见拙著《细说晚明奇山所張镛父子》和《癸未之祸杂说》)


张权无子,由其二弟之子张绍载兼祧。但这并不影响承袭的延续。按明代承袭制度的规定,张绍载属首位承袭人,完全具备承袭资格。张绍载应是奇山所张家最后一位承袭人。


简言之,张氏自明初宣德六年(1431)张昇履任奇山所,到明亡(1644),213年中,在此传承七代。他们是本地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开创者。他们在此繁衍生息,守土御边,开辟草莱;与当地原居民和后来诸姓一起,使这片蛮荒之地变成了富庶之乡。尤其在晚明时期,张元祯、张镛、张权三代人,带领奇山所京操军,在边疆防御中功绩卓著。張镛作为戚继光麾下的重要将领,曾被授予正四品(指挥佥事)世职,可承袭。


只是他去世时戚继光已遭诬陷,被革职清算,他是新戚家军的重要成员,不可能不受连累,所以只给他保留了祖辈的世职。但无论如何,张家祖先留下的这一段经历,终成奇山所历史上的一段闪光时刻。


另一方面,对于后来出现的种种传言,我们也有必要依据可靠的史料加以仔细鉴别。我知道,当地有许多严肃的专家和文史工作者,早就对某些缺乏实据或干脆没有实据的传言,感到无可奈何。长久以来我本人对于自己的不做为,感到很惭愧。我在本文中斗胆稍为涉及此事,也属不得已也!


由于资料匮乏,本文错误和疏漏必不可免,敬候方家指正。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文会研学社」公众号,搜索「chefoowenhui」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065710cfsoufuflf4ls68s.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11-30 06:10 , Processed in 0.0537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