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现在,我们经常开着私家车从烟台芝罘区都牟平区探亲或游玩。我喜欢走滨海路,海高天阔、风景优美;孩子她爸爱走南边那条老路,他觉得滨海路车多。
如果自己不开车,还可以选择公交车:61路、62路都能直达。所以不论是自驾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往返两地都很方便。可是在早年间,两地间这30多公里的距离可不是那么好跨越的。最早的时候,烟台芝罘区和牟平之间没有公路,只有清代建的从烟台到荣成的官道,途径牟平。路况也不是很好,一些路段是历代官兵督役百姓用石头沿车辙铺垫,经连年雨水冲刷,石头日渐下陷、路面坎坷;而且一到夏季雨汛,就无法通行。故旧时牟平有“宁走百里,不走五里头家东三里”的俗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民国14年(1925年)。这一年,实业局成立并开始在农暇督促农民修筑县乡道路。终于,在1925年,牟平到烟台的公路修成了——全长30公里,虽然非常简易,但仍可称为牟平第一条近代意义上的公路,为牟平公路之始。1929年,军阀刘珍年以兵代工,并征集民伕,整修并加宽了牟平至烟台的公路。
1936年的牟平公路图。红线处就是当时牟平到烟台的第一条公路。
有了公路之后,牟平人往返烟台,除了轿子、马车和步行之外,民国初年,还可选择乘坐自行车代步。当时还没有客车、汽车等更先进的交通工具,马车和轿子也并非平民日常可用,于是自行车载客便在牟平流行起来。关于牟平自行车的历史,以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这里再简要提几句。牟平的自行车发轫于民国初年,多由商户从东北购进。上世纪30年代,牟平全县有自行车500余辆。到了40年代,又从东北购进一批日本杂牌车,主要有“宫田”、“福字”、“建岛”等,其中宫田牌自行车载人载货稳当,较为受欢迎。当时整个牟平县有1000多辆自行车,主要用于带客、带货,近处可达牟平城及附近,远处可赴烟台。20年代到40年代,牟平城内的自行车铺(俗称车行)多达27处。其中最早的是1923年冯万里在东关街南开设的万里车行。以后陆续有孔宪武在东门里路南开设的百代车行、牟祖元的元成车行、李忠良的福泰车行、曲占林的太和车行、孙成基的三鼎车行等。以志强车行为最大,行内有师徒5人,有一台钻床、一台车床,供加工小推车、自行车零部件之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牟平的自行车数量及分布。
当年自行车载人的老照片。图源网络。 1957年1月,成立“牟平县自行车服务组”,由交通科管辖。有组员32人(属农业人口),自行车25辆、脚踏三轮车5辆,车权仍属个人。自行车载人运价由县政府统一规定:城外自行车每公里0.1元;三轮车0.12元。城内自行车每公里0.2元。在经营管理上,建立劳动手册,实行挂牌制度。统一售票,按先后次序出车。每月结账一次,除从收入中提取1.7%的公杂费外,其余按劳分配。牟平县自行车服务组营业一年多后解体,恢复私营。
自行车载客票据
后来,随着汽车客运的兴起,自行车载人就慢慢在烟牟之间的路上绝迹了。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点滴人生味」公众号,搜索「gh_a179a1ed6713」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