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10|回复: 34

印象如石----《远足》读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0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乔太守 于 2013-3-21 03:04 编辑

印象如石
                      ——《远足》读后
                     (2013年3月19日)
      写下文章名字,才想起,山人的序就是《印象如石》。此序写得好,写出了书的看点,和他与如石的交往。也许,正是因为山人的序在我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才使我不由自主地写下这四个字。不过,我的印象如石,包含两重意思:一是印象中的如石;二是如石给我的印象是,他的性格如同石头一样,有骨气,又宜人。
      拿到此书,还颇费了点周折。我这人的性格,与如石相反,天生小气。先是,从论坛上得知,如石要出大作。后来,还是从论坛上,知道已经付梓出版。想要,不好意思。一次,在某帖子中,怯怯地问:“如石兄,大作已出?”如石说:“怕兄嫌弃,没敢相赠。”我这个后悔呀,我什么时候可以跟如石那样,当着他的面,大声的质问:“如石老弟,出了大作,干嘛不送我一册!真不够意思!”如真那样,我就不是我了。春节后,正月十七就出差南下,途中,一女士打电话,说如石托她带一册书给我,问给我送哪里去?回答正出差中,感谢,回去自己去取。出差回来,专程去约定地点取书,看门大爷却告知,没有这个人!打电话给女士,占线。等半小时,女士回电,稍等有人送来。果然。
      这本书,我完全是在床上睡前看完的。每当捧起书,总是欲罢不能。尽管,这本书句法不太讲究;尽管,校对有问题,总把坐车写成“作”车,把却字写成“确”字;尽管,写法有点单调,有流水账之嫌;尽管……,我却是由衷地喜欢此书。喜欢的理由是:随性,自然,不矫柔,不造作。一句话,写的是真情实感,说的是真我亲历。
      1992到2011,整整二十年。如石一生中最可宝贵的岁月,人生轨迹的真实记录,不说那些虚无缥缈所谓著书的社会意义的废话,仅此,已经足矣。也许,它的意义还在于,百年之后,人们可以由些窥见二十一世纪初,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古人所谓“文章千古事”,大概就在于此吧。
      我常常奇怪,那些作家,怎么就有那么好的记忆力?不仅年月日丝毫不差,情节,过程,见了哪些人,说了哪些话,吃是什么好东西,住了什么宾馆,竟然记得那么清楚。对我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早年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其印象,就如滴上水的宣纸,漫洇成模糊一片,不分眉眼。我有些怀疑,是不是他们当时作了记录?但,不相信别人的记忆力,总不是好事情。象《唐宋词话》讲到的苏轼,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里讲到的夫妻比记忆力,总不为虚。怨只怨自己生来愚钝。我的办法是,每天记流水账,也就是吃喝拉撒睡加工作学习。多年以后,拿出来看看,某年某月某日,干了些什么事情,真有恍若隔世之感。为忆旧提起个由头,牵出根丝线,于是,那些熟悉的人,那些熟悉的事,喜怒哀乐,如蒙太奇一般,又浮现眼前。当然,文豪如鲁迅,因是名人,其日记即便是喝茶买书,会友叙谈,也有普世价值。我等蝼蚁之人,闲话忆旧,自有自得之乐,不足与外人道。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此话不虚。我与如石几次相晤,了解虽浅,然聆言观行,我的评价是:性情中人也。所以,我懂如石,也就知道了他著作此书的深意。
      如果没记错,第一次见如石,当为第三届罗山读书会。座谈交流,饮酒啖饭,也就罢了。印象最深的是,饭后茶话,如石外出沿路登山。我怕他出事,随后追出,已没了踪影。一路呼喊,紧追不舍,开始还有点回音,后来,音迅全无,担心更甚。大瀑布景区,平时快跑也得五十分钟的山路,估计当时我四十分钟就转了一圈,或许是我一生用时最少的一次。回到山下酒店茅屋,见如石正端坐品茗,长抒一口大气,心才放回肚里。后来才知,如石喝得有点高,后山攀岩,失手滑落,差点出大事。详情书中《生命中,不要迷恋那棵稻草》有记载。好在吉人天相,有惊无险。其实如石这种性格的人,正如相士所言,心不存事,大开大合,为大福之人,寿禄自有天定,一生平平安安。后来,有龙凤峡之行;再后来,有如石、山人、小贩招远之行,均使我看到了一个率性天真的如石。
      如石给我的鲜明印象是,大气,善辨,为人豪爽,敢作敢为,用当今时髦说法,纯爷们。甫一落座,即伸手捋胳膊,健谈如流,一套一套的,间或伸出右手食指,有指点江山之慨。但所说皆实,无虚言,并不给人夸夸其谈之感。性格使然也,装也装不出来。这与我不善言辞,为人小气正相反。如石侠肝义胆,如生在古时,行侠仗义,必为侠客。看到《远足》中,动辄路见不平,想拔刀相助,总令我忍俊不禁,笑出声来。私念当今社会,仍有此等爽快之人,与我有缘,亦为快事。直到如今,也不知道如石的真姓实名。回头一想,见其人,知其性,赏其书,又何必问其姓甚名谁?
      初见如石的人,总无法把他与那些酸腐文人搅在一起。然而,从书中可以看出,如石自有他细腻沉着的一面。看《远足》,我的脑海里不时显现这样一幅图画:一个汉子,胁下挎刀,一手攥酒杯,一手持毛笔,仰天长啸,且行且舞。据此,如果你以为如石是个粗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是这样一个人,骨子里义气豪爽,又不失文气。动起来,为朋友两肋插刀,该出手就出手,似梁山好汉。书里有好几处这样的场面;静下来,舞文弄墨,激扬文字,时出惊人之语、锦绣文章。他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统一体。
      喜欢如石,除了他的性格为人,窃以为我俩有“石”缘。他笔名如石,我笔名石坚,也是我为自个儿起的字。都有“石”字,取性格相近,忝为同道之意。后来,浸润传统文化既深,才感觉当初自己的笔名未免太露。中国人讲究含蓄,无论什么事情,直言表白就没有意思了。看了如许字眼,低头沉思默想,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这样才有兴致。所以,最近又给自己起了个新字:石然。自我感觉良好。希望大匠看了,送我这样一方印。哈哈。
      说到《远足》读后感,用一个字形容,“爽”!用两个字形容,“过瘾”!用三个字形容,“真叫绝“!用四个字形容,“不亦快哉”!用形体语言形容,闭上眼,憷脑门,咂摸咂摸嘴,歪着头,右手一拍大腿,嘿!!也许您以为我言过其实,却是我真实感觉。
      我始终认为,写作,不在懂多少文艺理论,不在技巧多高,能感动人的,唯有事实本身。事实是红花,技巧只能是绿叶。技巧,或多或少,可以增加感人的力量,但却不能象事实那样,产生感人的力量。所以,老练的读者,欣赏一部作品,判断优劣与否的标准,就是读了以后,能否引起共鸣,感动自己。大连有我一个老师,网名冯观察(古文冯与凭通假),有一次他对我说:读了你的文章,我能够被感动。听后,汗颜。比起如石,我写的那些东西,有些虚,或者还可以说有些假,这就是我的不逮。
      《远足》纪年部分,我喜欢前半部。附录之文,我喜欢《理发》和《老房子》。《远足》前半部分,或许正因为时间久远,所以更加注重了细节的描写,而少了些平铺搭的叙述。《理发》,燕尾额的自我调侃,让我会心;妻子的惊呼,巡警的直言,让我哈哈大笑;父亲女学生剃前的摸头,引起我儿时的回忆和惆怅;理发时的心理感觉,让我心有灵犀,拍手称善。《老房子》,我是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读完的。对奶奶的怀念,如石眼眶发热,我也跟着垂泪。
      酒,在《远足》中,在如石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每行必记,每饭必酒。看完全书,对如石这个职业经理人,到底我也没弄明白他是干什么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棰,今天干这明天干那。但是,对如石的爱酒,馋酒,我是难以忘怀的。比如,03年沈阳糖酒会,营口朋友摆下鸿门宴,八人陪二人,要报老总到烟台喝白兰地溜到桌子底下之仇。如石弟兄二人不动声色,喊来服务员,张口就要62度衡水老白干,各满一杯,一饮而尽,量惊四座,就此逃过一场大醉。其机智,令人拍案叫绝。11年,从成都回烟台的火车上,丫头执骰子喝酒,“左面喝,右面喝,喝一杯,喝两杯,免喝”,四个人边吆喝边喝,不知不觉两箱啤酒没了,掏钱让丫头下车再买,真有点骏马貂裘换酒喝的豪爽气慨。沈阳糖酒会,老乡相聚,如石领酒。开始是,一杯白酒仰脖一饮而尽,豪言:武二郎喝酒即此风格,在座男人不依此风格行便是西门庆。女士也得学孙二娘,豪气凌云,否则便是潘金莲。结果,被同桌宣化、张家口两女子盯上,把他灌得醉眼迷离加胃出血。原来人家是卖酒的,“酒精”考验,如石哪里是对手。看来,英雄也有走麦城、甘拜下风的时候。如此等等,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酣畅淋漓,大长英雄之气。
      书,在如石生活中,同酒的地位相当。每到一地,必逛书店,买上几本。火车上,必手持一册,观之赏之,或许还会摇头晃脑来上几句道白也未可知。最可敬的是,他能带点吃食,几罐啤酒,一个人,到西炮台公园,到“山间、林间、池边”,静静地看上一天书。这真是有点嗜书如命了。如石还是强驴。静与动,在如石身上是有机的统一。行,能动起来;静,可坐下来,难得。
      我觉得,在如石的一生中,酒和书,如影随行,相伴左右,这辈子都恐怕难以改变了。书和酒,正可比知与行。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石都占尽了。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如石阅尽了世相百态,深深了解中下层人民的艰难生活,可以说,他洞悉了人世间一部无字天书,这样,人即使想不练达,都难了。我想,如石写作《远足》的目的,就是想把自己二十年游历所见所闻,真实再现于大家面前,让大家以各自视角,去重新审视中国变化最大的这二十年,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潜在的矛盾,而不仅仅是记录自己的足迹。
      在平淡朴实的叙述之中,如石以他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沉重思考。许多独特的见解,令人刮目相看。98年去沈阳办事,看到“大量企业倒闭,职工下岗。政府窘于无计,而人们总要生活。东北风漫卷神州大地。”那时,烟台、威海的 小姐,都是这些下岗职工的子女。他悲天悯地地发问“谁之过?"某地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死人无算,回忆自己的乘船经历,他怒斥当 局:“安全生产,人命关天,时刻麻痹不得。不要总是踩着他人的尸骨,去学会成熟!”
      如石是坦诚的,从不掩饰自己的欲望,从不讳言自己的观点。对人对事都是一样。他在《宁静》中说,自己没有过多隐私。室内戴副大框眼镜,室外戴副小框眼镜。如以眼镜大小论人,他是个不人不兽的“家伙”。但就是这“家伙”却光明磊落,特别鄙视那些“老是藏在墙后,时而向人群丢个石头或砖头的人。”评价女人,他想什么就说什么。寒山寺边有个别墅区,同事告诉刘嘉玲经常居住在此,他们“几个男子想入非非一番”。在厦门,酒足饭饱步行街两边,“行人里最大的看点当然是女人。这里的女人统统一个特点,白得让你炫目。”成都返回的火车上,戏弄“南郭先生”;正定“宋记八大碗”酒店,调侃服务员;成都选模特对川妹子暧昧;晚饭与小老板娘打趣;找不到身段好的恩人美女“周阳”还情失落;去广州的火车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哄逗小男孩”,目标却是小孩的妈妈,一个姿色不错的江西女人;特别是在广州,发现一“天姿丽质不须雕琢”的美少妇熟食店老板娘,贪看美色,“连续三天光顾她的店”“每天总忍不住要去多看上几眼。烧鹅、板鸭就买多了,我们跟着也吃伤了。”但“看着其老公那宽厚的剁刀,同事隐忍着没敢与少妇调情。”看到这些,大笑之余,我们了解了一个不拘小节的如石,一个男人的如石。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52 收起 理由
山人 + 10
绿雨海 + 4
欧阳春 + 10 好文,写的真贴切!
如石 + 10
兰儿 + 12
admin + 6 原创佳作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乔太守 于 2013-3-22 07:30 编辑

1# 乔太守
如石常常语出惊人,每每于叙述之间,说出这么一两句,令人击节。或引人深思,或一语中的,堪称经典,让人有惊世骇俗的感觉。在北京,表姐当面把他送的荔枝送给了请客的,他很不快,写道:“城市和乡村是有距离的,消灭了物理距离,还有心理距离。”在中山陵,他感叹:“伟人就是不一样,没了还要被人膜拜。真是折腾一世,终了也不得安生。”在景山上,他思索:“治国,治家,烹小鲜,哪个更难?崇祯皇帝肯定没能悟明白。”他最爱看大连国际服装节晚会,说:“比较春晚,就是一盘饺子,愣是要整出汤圆、拉面、汉堡、咖喱饭的味道来。自己都不知是什么物事了,观众还不骂声一片?”现实仍然如此。说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他写道“翻筋斗博得满堂彩,得好处的还是后台的老板。”
      投桃报李。幸得如石看得起,赠吾大作。总觉得,看完了,不写点什么,对不起朋友厚意,象欠了情一般。写,又不想尽念喜歌,给人以互相吹捧之感。真的实话实说,就又有所顾虑,如石会不会不高兴?转念一想,大度如如石,怎么会?反而是自己小肚鸡肠,想多了。也罢,直言不讳,优缺点一起说明,这才是惺惺相惜,真朋友之道。
      一者,附录的那些文章,有关读书会的似可不必编入。书名叫《远足》,读书会的文章,与远足主题既不相副,内容也无太多可观之处。这些文章,都是命题作文,当时的作业,不要也罢。也许如石想用这些文章,增加全书“谈书”的份量。我倒觉得,如在远足部分,多记点自己买书、读书轶事,更为妥贴。
      二者,感觉全书叙述过多,这当然是游记的一般写法,如果能以会话的形式,再现当时的场景,那样会更打动人。比如蜜月旅行在市场吃的那顿晚饭。读者想看的,不是作者的行程、日程表,而是可乐、可悲、可叹的生动故事。所以说,场景、细节的描写,是最有看头的。前半部的精彩,正在对细节的描写。后半部的平平,也正因为对行程的过于絮叨。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前半部成功的原因。越想全景记录,越罗唆,越不见得有好效果。
      三者,遣词造句如能讲究一些更好。对这一点要求,也许是我对如石理解不够,要求过高。想那如石,文思泉涌,写得性起,下笔如流,直想尽吐胸中块垒,根本无暇顾及语法句法,先把意思表达出来再说。用词当否,都是小节。这才应当是真实的如石。记得欧洲某大文豪,写作太入迷,竟把自己当成剧中角色,自言自语,自骂自詈,如精神病一般。也许只有这样投入,才能出好作品。校对,似应注意,否则,让读者不爽,也降低了书的档次。另外,每奇数页上部的那一串脚印,开始我以为是印刷时,留下的脏污,后来才明白过来。不要也罢。封面装帧,简练大方。内页四号字印刷,字大省目力,令人愉悦。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臭又长,没时间删改了。
发表于 2013-3-20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不存事,大开大合,为大福之人,寿禄自有天定,一生平平安安。
发表于 2013-3-20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旅途中,微醉回。论坛始上首页,惊!知有不妥,又感其情深相惜(属我自抬)。
太守,待我回烟,设宴一桌,邀上西窗一干好友”书酒情色“把盏相欢!
发表于 2013-3-20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石《远足》,拿到手有些日子了,也躺在床上觉前读了些,也想着看后有个读后感奉于西窗一干好友和如石。无奈,开春之后便一直忙碌不已,难有时刻静心写字,实属亏惭。待忙过这阵吧,也该像太守兄一般,真情实意的写写读后,字里行间读,有交流,静心的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旅途中,微醉回。论坛始上首页,惊!知有不妥,又感其情深相惜(属我自抬)。
太守,待我回烟,设宴一桌,邀上西窗一干好友”书酒情色“把盏相欢!
如石 发表于 2013-3-20 21:46

突然感觉确有不妥,已作修改.还是少惹事的好.
发表于 2013-3-21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绿雨海 于 2013-3-21 07:59 编辑

{:soso_e163:}
第一次见到如石,是在某小山坡上。见众人争抢着和他握手,知道--当然是猜测的--是论坛的受人尊敬的腕级人物。
昨天很偶然的见过如石的读书会的某总结性帖子~

近乎可以说,有些仰慕,很有些敬佩~~

当然,第一感是:
{:soso_e153:}
吓!没想到这论坛水还这么深~~
其实,以前也曾因为点击最新帖子最新回复之类的见过一点有关读书会的消息,但没想到去作进一步的了解,更没想到内中竟然还有那么些令人敬佩的故事~~

叹~~




谢楼主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第一次见到如石,是在某小山坡上。见众人争抢着和他握手,知道--当然是猜测的--是论坛的受人尊敬的腕级人物。
昨天很偶然的见过如石的读书会的某总结性帖子~

近乎可以说,有些仰慕,很有些敬佩~~ ...
绿雨海 发表于 2013-3-21 07:57

西窗大佬多了,如梅兰,山人,胖子,山妮,海格,兰儿,茶,更别提老猫了。不急,看他们一个个的都将出书。如石这个好头一开,一发不可收拾{:soso_e120:} 2013西窗年。
发表于 2013-3-21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窗大佬多了,如梅兰,山人,胖子,山妮,海格,兰儿,茶,更别提老猫了。不急,看他们一个个的都将出书。如石这个好头一开,一发不可收拾{:soso_e120:} 2013西窗年。
乔太守 发表于 2013-3-21 08:10


太守不愧是掌舵的,经你这以描绘,顿觉有点前景。2013西窗会所依然遥遥无期。搞不好又是渺茫年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12-29 17:07 , Processed in 0.0513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