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11|回复: 1

[古玩收藏] 方文山:我为什么喜欢收集大陆旧门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4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我的怀旧情结─门牌篇    文/方文山        (注/ 本文发表于内地君子杂志2009.6月号)

      在一些演讲场合,总会有人问我,创作的灵感来自于那里?我总回答我创作的素材与灵感,是源自对周遭环境的观察与比对,我很喜欢观察,观察不同的事物,并且透过个别事物的细腻观察,去比对其与不同群组间的差异,换句话说,如果世上只有一种文化,那就不存在文化此一概念的客观描述,因为如果没有别的文化存在,你要如何去突显与比对出这个文化的特殊之处?出国时,我每到不同的城市,眼睛总不由自主的盯着它们的传统建筑猛瞧,而在观察与欣赏所谓的异国情调时,我的目光总停留在老旧建筑上。或许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怀旧情怀吧!自己真的特别偏好这类的老建筑。

      这些某时空背景下所孕育出的老建筑,代表着某段已经消失的历史。这已经消失的时空,是不可能也无法还原或重制,也因此没有人能够回到过去。或许是因为距离产生了美感,回不去的地方特别容易使人憧憬与怀念,因为所有的想象与回忆都停留非真实的时间点上。那个你错过甚至没有参与过的历史时空,在你脑海中将永远停留最美的状态,因为再也不可能变得更差、更坏。在这一连串其实算是自我虚拟的回忆下,情感上也特别容易将之美化。

      门牌是见证这些老建筑最具象的一种生活印记,在此我很难称它为文物。门牌虽然不能算是民俗文物,当然它更不是古董,甚至连民俗艺品都称不上,但不同于一般的文史数据,或其他的民俗文物,门牌特殊之处在于它明确的标示出对象当初的所在地,这块门牌当初是悬挂张贴在什么村什么路几号的门上。也因此纵使整个村拆迁夷为平地了,整个历史空间已经彻底消失灰飞湮灭了,但伴随着建物同时存在于某特定时空下的门牌却依然存在着,所以捡拾与收集这些老门牌,竟也有某种抢救文物的使命感。

      我所收集的这些门牌,分别来自北京、广西、东京跟台湾等不同地区。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时空下的门牌,不论材质、形式、整体的设计构图都不尽相同,如此将其设计摆放在同一个框架内,倒有点像装置艺术的感觉,自己很喜欢。而且它们都还有着自己的故事呢!譬如像北京的胡同门牌,是当初我人在北京办签书会时,出版社的人陪同我赶在胡同拆迁前抢救下来的。其中的武定胡同是清朝武官武定侯居住过的地方。框里面还有一些像陆光三村等眷村的门牌,这眷村是当初国民党从大陆撤退的来台眷属,也就是所谓外省人所居住的地方。此外有的门牌是朋友所馈赠的,像桂花路名字这么美的门牌,是一位内地朋友知道我有收集门牌嗜好,特地从他们家乡广西桂林废弃的老房子上拔下来送我的。还有新桥二丁目也是去日本旅游时友人相赠的,有的门牌则是网拍购得,像台中文武路与田尾乡民族路便是。这其中当然也有自己去捡拾,像西巢鸦二丁目就是去日本旅游时,从倾倒的废墟门上拔下来的,当然自己家乡桃园龟山的眷村要改建时,我也奋不顾身的抢救了几块门牌下来。

      门牌对我而言,有着无穷的想象空间与魅力,试想当整座村庄都已彻底消失于地平面上时,门牌是与这座村庄历史最具象的关连物。它是一个城市具体而微的一种象征,是一种庶民文化的取样标本。自己本身很着迷这种氛围,很难解释得清楚,总之对我而言,门牌就好像是通往某个历史时空的浪漫连结!


    (后 记)

      图上这些门牌是我众多门牌收藏中的冰山一角,我还收有日据时代与伪满州国时期的门牌,还有北京三○年代的胡同门牌,以及上海租借期的老门牌等等...数量还蛮多的喔!呵呵,还有啊!除了门牌外,我收藏最多的应该算是各式的广告铁牌与车牌,这其中车牌收藏的质与量应该是全台湾第一吧!此时,不自觉的自得其乐起来。呵呵...自己超得意这项“殊荣”(那种无人能取代的感觉,虽然别人也不见得认同这种破铜烂铁的收藏品),其实很少人在收藏此类极冷门的东西,在车牌收藏的生涯中极少遇到同好,就算偶尔遇到,他们所收藏的车牌也只及我的百分之一吧!因为我的车牌总量已逼近1500片,这其中除了汽车、机车牌外,还有脚踏车、兽力车、三轮车、人力车、马达三轮车、拼装车等(简直族繁不及备载),甚至还有火车车牌跟船牌(够神奇吧!一般人只听过车牌,应该没有人知道原来船也有船牌!)。在收藏车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冷嘲热讽,大体上都会质疑我在浪费金钱跟时间,但我却乐此不疲,因为我自己所建立的价值观是不容易被他人影响的,他们哪里会知道我是在保存近代交通变迁史中的有形文物质产呢?

      举个极端的例子来譬喻好了,假设明朝时有某位文人闲暇时余专门在收集茅山道士的各式符咒,而且还一代传一代完整无缺的保存至今,试想那是何等珍惜的道教史料啊!里面有多少文献资料可供发掘与参考的。我想绝没有人会认为或批评那些明朝时期的符咒是垃圾,虽然在他所处的年代,那些符咒极为常见,而且容易取得,所以并不具备典藏之价值,这种琴棋书画以外的嗜好,想必会被他所处年代的文坛友人所唾弃,甚至会被斥为玩物丧志。但有些事是需要时间与历史来检验的,先知总是孤独的!(呵,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

      一直以来,我一直坚信我这些品项完美,种类齐全的车牌,将来会有它在民俗文物中的地位,总有天历史会还它们一个公道的,呵呵!扯远了...对了,还有啊!我的车牌收藏并不局限于台湾一地 ,连内地的汽车牌、脚踏车牌等藏量也颇丰,我甚至还有旧上海时期的汽车牌,年代比我所写的上海一九四三还要古老。除了中文车牌外,连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车牌也有,而且我认为那应该算是是基本款。其他世界各国的车牌我当然也有典藏,这其中除了比较寻常的欧盟等英美语系的车牌外,还包括泰文、尼泊尔文、阿拉伯文、以色文等较少见的车牌喔!

      如果台湾的交通部监理单位要举办个什么汽车发展史回顾展,展区内如设有车牌沿革介绍的区块时,我想他们可能只能跟我借了。据我侧面了解,他们并没有将历届发放的车牌都存底的习惯,更何况光复至今也已经64年超过一甲子了,他们可能连曾发放过什么款式颜色的车牌原始资料都付之阙如。这点我还满有把握的,因为迄今为止,关于车牌的相关数据与讯息都是我自己千幸万苦一点一滴去收集来的,交通部与监理站等相关的公家机关并没有这些资料的完整存盘。想想也真讽刺,到时候他们可能要“礼失求诸野”的来跟我调资料补全了!(不过也有可能我想太多,因为这应该不是他们会注意或认为重要的业务) 总之,我根本就无可救药的沉浸在别人无法体会或不屑一顾的车牌收藏乐趣中。呵呵...或许等那天有空时再整理我所收藏的车牌给网友们欣赏啰...(笑)
4c1f6b0bg6c1fa8009f09&690.jpg
发表于 2012-11-4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2-24 04:31 , Processed in 0.0540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