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散文)
阎 鸣(山东烟台)
烟台市红小兵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合影(前排右三为作者)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春节,我还是个孩子。我从十岁时始,连续五年代表烟台市革委会,参加了每年一度的新年春节慰问团演出活动。
记得当时是文革后期,由于破“四旧”,都把当时的专业剧团解散了,演员下放了。出于重大政治活动的需要,特别是新年春节拥军优属的政治任务,经(三支两军)市革委批准,由当时的教育局牵头,成立了一个少年文艺团体。由教育局于副局长、部队左教导员、工宣队由机床附件厂王师傅(电工)三人组成,从全市小学中选拔十几名有文艺特长的老师,演员以解放路小学(养正小学)为主,乐队以法院街小学为主,还打破全市各小学的界限,在各小学中挑选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文艺特长的优秀学生108名组成新年春节慰问演出队。
当时有个非常响亮的名字:“烟台市红小兵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简称“烟小红”。我记得1970年10月16日,在大众剧场宣布成立的。当时是李学帮老师从市革委领导手中接过队旗的。从那以后,我和老师、同学们朝夕相处,并肩战斗,开始走向少年时代的艺术人生。学校地址选在现在的华贸小区,上了年纪的烟台人都知道,就是当年海神娘娘古旧的庙堂里。不知何原因被大火烧毁了,有关部门就在原址上建了群众艺术馆。
记得刚成立不久,就开始上午学习,下午排练,晚上演出。老师也开始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长,安排角色。由于我原本就是学校的广播员,形象好,普通话标准,硬是在百名学生中选出我做为“烟小红”首任报幕员,就是现在的文艺演出主持人。
成立之初,仅排了一些小节目,如《三个老头学毛选》《红小兵前进在拉练路上》、《贫农妈妈热爱子弟兵》等表演唱,独唱。后来又排练一些大型的舞蹈《织网舞》、《送粮路上》、《碳火红》、《草原女民兵》等。还有器乐合奏、独奏、京剧清唱等。
突然有一天,接到了上级下达的通知,要我代表市革委会参加拥军优属春节慰问团的任务。那个年代演奏器乐都比较简陋,没有现代高科技含量的影视文化器材设备,所有的演出都是直接的、到现场表演。特别是在文艺一枝独秀的特殊年代,为了塑造英雄形象,必须排练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阶级爱憎节目,才能为部队官兵演出。有了这样的基调,由三支两军的军宣队、工宣队队委会决定,集中精力,突击赶排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拉出了“大战五十天、排出威虎山、向新年献礼”的横幅。
那个年代没有现在的影视传输设备,全市家家户户唯一能够听用的声音就是有线广播,或是通过收音机收听播放的京剧片段,再就是老师给演员用蜡纸刻印出的乐谱和手抄的台词。非常凑巧的是,在剧中扮演李勇奇的同学孙成刚,他叔叔是京剧团的下放演员,就偷偷约来几个同事,义务辅导各个角色的唱念做打。同学们苦练童子功,京腔京韵,唱念做打,吹拉弹唱,虎跃龙腾,是那样的顽强而又坚定。每天深夜排练结束的时候,每个老师都要领着十来个孩子往家里送。孩子们实在是太累了,也太困了,就问老师休息一会行不行?可孩子们刚在交警的指挥台上坐下来,就已经响起了呼噜的鼾声。
在排演大戏中,为了节省人员,必须要一兼多职,一专多能。就是说除了担任演员外,还要完成大戏剧组的剧务,比如服装组、道具组、灯光组等不同的任务。我除了报幕外,还被分配到道具组负责小道具的管理。
京剧《智取威虎山》终于在规定的时间里排练完成,经审核通过后,在当年的市府礼堂给市革委领导做首次汇报演出。当大幕落下的那一刻,观众的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首场演出一炮打响, 一时间引起了轰动。仅一年里,就连续演出了一百多场,至今说起来还让人赞叹不已!
参加《智取威虎山》第七场“乘胜追击”演出情景
节目排好后,第一站就是去慰问驻守在长岛列岛上的人民解放军。驻守在长山岛上的官兵文化生活很枯燥,那时没有电视,看电影也不多,要等大陆上的放映队定期上岛放映电影,最好的娱乐就是现场观看舞台演出。所以官兵们都很期待。
宣传队要出发了,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好奇,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部队派来了两辆解放牌大卡车,一辆拉道具,一辆拉人。四十多个孩子与老师一起挤坐在一辆带篷的军用卡车里。一路上,由于篷布透风潵气,冻得女孩们互拥在一起取暖。道路凸凹不平,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车停下了。同学们以为下车后就到达目的地了,可是眼前一片茫茫大海望不到边,只见一个小码头。这时候,就听到老师一遍又一遍喊着大家,强调注意事项。并告诉大家,还需坐五十多分钟的船,才能到达守岛官兵慰问演出地的长岛县。
为了御寒,孩子们都穿上了棉猴(一种带帽子的棉大衣),老师们也都穿上了棉大衣。同学们有序的坐在船甲板两则,互相挽着手,一脸的严肃,船的两边还有解放军叔叔陪同。
船发动了,渐渐离开了码头,此刻听着一阵阵柴油发动机轰鸣的声音,并飘来一股股柴油的味道,不一会儿,就听见有的同学喊:“老师,想呕! ” 不一会儿,又有同学高喊: “老师,我的红领巾飘海里了!我的腰带,掉海里了! ”……
此起彼伏的异常声音不断传出,老师不停地维持秩序,安慰那些情绪波动的同学。就在这个时候,只听一个战士高喊:“坐稳,有浪! ” 突然,只见两米高的海浪迎着船头轰然炸裂,激起高高的雪浪,随之散开。浪头不断爆散开来,从船头一直泼向船尾,冲向人群。有在船边坐的同学,棉衣被打过来的海水淋湿,有的同学在惊叫,浪来了!只听“轰”的一声落下,把同学们都吓坏了,纷纷抱头躲避。我们都是第一次坐船,又遇上这么大的风浪,一个个晕得小脸蜡黄。同学们在船边一动也不敢动,有的在不停的呕吐,看见离长岛越来越近了,情绪才有了些好转。因为有浪涌,船体晃动得十分厉害,就是迟迟不靠岸。早听说冬季的渤海弯常有风浪,出海可能会受影响,这次同学们可是尝到了晕船的滋味。
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时,看到驻军营房展现在我们眼前,一排排十分整齐。上个世纪70年代、长岛还很闭塞,除了当地岛上渔民就是驻岛部队和家属,基本上没有外来人员。我们大概算是最早的慰问团吧!当车子驶入军营时,抬眼望去,大门的中央上面挂着大红标语,上面写着“热烈欢迎烟台市拥军优属春节慰问团”。再看军营,营房里贴着的全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画像,官兵们每天都要学习毛主席著作,还要列队宣誓,高喊“三忠于”,“四无限”,两边哨兵身扎武装带,挺立地站在哨位上。解放军叔叔看到我们,当即向我们致敬行军礼,战士们列队站立我们两旁,鼓掌欢迎慰问团的到来!
接着师生们集合,听部队首长向慰问团介绍情况: “目前,岛上的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尤其是淡水供应特别紧张,自来水都是定时开放。岛上的肉类蔬菜水果等副食品,大多数要靠运输船从陆地上定期补给,遇到恶劣天气,船不能停靠码头,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听后,老师又一再叮嘱大家,要爱惜粮食,节约用水,注意安全。
到了中午开饭的时间了,听炊事班的战士说:“为迎接慰问团,几个战士专门戴着潜水镜,下海摸了海参、鲍鱼、扇贝。让大家饱尝了一顿美味大餐。
饭后,男同学与老师们一起,在解放军战士的帮助下,开始布置舞台。当时,搭的台子太小,只够置放道具、布景和演员表演用,乐队只能摆放在舞台后侧,把两辆大卡车拖斗对齐,再将大卡车两面挡板放下,用长条凳子在底下支撑起来,对接处用绳子捆牢,就变成一个狭长的乐池。
碘钨灯初放,首先由我登场说几句开场白,之后分别由驻军首长和市革委会领导讲话。有时带队的领导不用登台,我就把事先准备好的慰问信背诵一遍。然后,演出就正式开始了。
根据上级安排和场地大小,有时候表演小节目,有时候就得演大戏。记得演出《智取威虎山》的时候,我作为报幕员,真的很自豪。当我穿着军装,随着追光灯往台中间一亮相,给台下观众行军礼的时候,下面报以阵阵掌声。当我慷慨激昂说出:“革命的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请看烟台市红小兵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排演的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演出现在开始。”……此刻台下报以爆以雷鸣般的掌声,伴随着嘹亮的小号声音,慰问演出正式开始。
数九天的夜晚格外寒冷,海岛军营露天的舞台传来西北风的呼啸声,孩子们表演,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在大卡车的乐池里,担任整场演奏的和打击乐的乐手们顶风冒雪站在那里,乐器都冻得结出冰花,小号的键刚刚按下去,马上就会结冰,小手、小脸冻得通红。演员们穿着单薄的演出服,一个个冻得脸色发青,但是没有一个人怕苦喊冷。战士们越看越感动,越看越心疼,他们纷纷把大衣脱下了,披到孩子们身上,博得了一阵又一阵“军爱民、民拥军”的热烈掌声。
作者(后排左一)到部队慰问演出时听解放军叔叔讲雷锋的故事
在长岛慰问演出一住就是半个多月,从高山到海岛,从军营到渔村,天天有演出,处处有笑声,其中一些小故事让我至今不忘:
——哥哥啊,你还真摔啊?!在演出的最后一场《会师百鸡宴》,“李勇奇”扮演者孙成刚进入了角色,在与土匪搏斗中特别投入,用尽全身力气抓起匪兵乙,狠狠地将其摔在地上。下台后,饰演匪兵乙的那个小同学找到孙成刚:“哥,你还真摔呀?!感到浑身疼啊!”
——木头匕首。“李勇奇”扮演者上台之前,突然找不到自己的道具匕首了,情急之下,有个同学急忙递了一把,他看也没看就拿上场了。当演到“李勇奇”义愤填膺、怒拔匕首往桌面插时,却出了问题,怎么使劲也插不进去了。原来匕首是木头做的!演出结束后,“李勇奇”挨了一顿批。我这个分管小道具的剧务也难辞其咎。当解放军叔叔知道后,现场做了好几把铁制的匕首送给了我们。
——水的故事。由于乐队在大车搭建的平台伴奏,一场接一场的衔接,中间也没有休息时间。无法来回走动,随着天空中飘下的雪花,乐队拉乐器的冻得小手都不会动啦,管弦乐的同学吹得口干舌燥。看见一个有水的罐头瓶,随手拿起来就咕嘟咕嘟喝了几口——嗯,怎么味道不对?仔细一看,原来里面装的是尿!男同学因为无法下台去厕所,情急之下,就随便拿起旁边的罐头瓶尿在里面了。
——忘了换幻灯片。“烟小红”的同学们个个都是多面手,台上能演出,一下台立即投入剧务工作,包括插幻灯片、更换布景等等。可别小看这项工作,演样板戏时,每个场景都需要一大堆幻灯片,几分钟内必须按照次序插好,配合剧情按次序播放。如果放错了,演出效果可要打折扣了,有时还可能闹笑话。一次演出《智取威虎山》时,宋晓君同学就曾经干过“砸锅”的事:她在后背景负责插幻灯片、更换场次时,应该是林海雪原的片子,插幻灯片时走神,和其她孩子聊天,聊到演出结束幻灯片背景也没换!不用分说,受到严厉批评,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连夜写检查。
——夜宿防空洞。还有一次在军营演出,冬天的夜晚格外寒冷,战士们越看越感动,越看越心疼,睡觉时,他们披上大衣,背着枪到防空洞坐了一宿,腾出自己的宿舍给慰问演出的孩子们。解放军叔叔对我们越好,我们越是感动。有一次,听说山上哨所有几位战士因为站岗错过了看演出的时间,我们就组成“文艺小分队”,爬了十多里山路到哨所专门为他们几个演了一场。
“烟小红”在长岛渔船上为当地军民慰问演出的情景
我们去慰问,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密切军地、军民关系。南隍城有一处坑道,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的年代,部队把山都掏空了,运出了大量的碎石,就近填到了海里,影响了海产品的养殖,和当地渔村养殖队发生了一点矛盾。我们听说后,安排了专场,部队派船专程接送,把最好的位置留给渔民。演出结束后,双方领导交换了意见,化解了矛盾,达成了共识。渔村还专门抬了几筐鱼过来慰问部队,部队也同意老百姓到营区看电影。通过我们的慰问演出,奏响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乐章。
有人说,我们“烟小红”是快乐的使者,把党的深情厚谊送到了亲人们的心坎上。有人说,我们“烟小红”是革命的纽带,把军民鱼水情深似海的关系拉得更加紧密。
本文由作者授权本刊独家推送,转发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本刊应允。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音频歌曲由编者选自网络。
年轻时的阎鸣
阎鸣,女,1959年1月生,山东烟台人,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政府公务员,已退休。长期以来,其作者利用业余时间,凭着兴趣爱好,笔耕不辍,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撰写了大量的回忆录,散文。其文笔清新,视角独特,颇具时代特征。先后出版了《品茗》摄影集、《放歌恍若少年时》光盘。在《走向世界》《胶东文学》《胶东人物》《烟台散文》《烟台老龄》《大众文化休闲》等杂志发表文章。《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六点》等亦屡见报端,胶东在线、水母网等栏目也常有作品发表。 现为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烟台作家协会会员。
退休后的阎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