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8|回复: 8

[快乐骑行] 关于自行车的 DIY 选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3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1.车架

       必须要适合自己的身高,选尺寸是第一重要的。再好的架子,尺寸不合适也枉然。

       车架宜小不宜大,比较简单的说法,1米5几的选14寸-15寸,1米6几的选15寸-16寸,1米7几的选16寸-17寸。这个是指立管的尺寸。手短的车友,还要注意上管的尺寸也要偏小为好。车架过小,坐杆拔太高断裂可能性增大,上身舒展不开,重心前倾;车架过大,下车容易撞到上管受伤,全身长时间过度绷紧,也降低了控车的灵活性。装好的车,跨在车架上,裆部离上管大概5公分左右的距离,尺寸就合适。尺寸合适是一切的基础。

        2.车头角度:

       新手没体会,老手最讲究的项目之一。漂亮和谐的山地XC车,车头角度都是低角度的,相当清爽。较低的车头角度,前叉的下压回弹能正常发挥,上身更舒展,操控力更好,发力更容易,爬坡不容易翘车头。这个角度由车架尺寸、前叉行程、把立角度长度、垫圈厚度共同决定。

       通常情况,前叉行程,偏竞速的用80mm的多一些,偏娱乐的用100mm的多一些,同时很多车架自身也讲究行程合适的前叉搭配。如果车头角度仍然较高,就需要减少垫圈、降低把立角度来改善。减少垫圈也就意味着截短前叉上管,通常留1-2个10mm的垫圈就合适了,这时前叉的上管截管后剩20cm左右,出二手比较容易。如果车头角度仍不理想的话,就降低把立角度来改善。

       把立的角度常见的7度、9度等等,正常情况下前叉、车架、加减垫圈配合已经可以达到理想的车头角度。如果此时车头角度仍不理想的话,可以用更小角度的把立、零角度把立,或者可调角度把立,另一个主流的办法是反装把立来降低角度,不要小看这些把立调整的几度,骑行的感觉会是天壤之别。正反两用的把立上看得到正反对称的LOGO,和激光蚀刻的正负角度的标识,比如正负7度等等。没有正负标识的把立不建议反装,因为受力设计上正反有差别。

       骑行不舒服的话,不要再抬高车头了,想想是否应应该降低车头了。

       3.其他尺寸和角度:

       座垫:高度合适,脚踏踩到最低点膝盖基本伸直、略微弯曲。高度合适的座垫,腿完全打开,踩踏有力。高度过高,易拉伤膝盖,脚踏踩不踏实;高度过低,腿打不开,踩踏吃力,容易腿疲劳。角度,前端稍微前倾,减少会阴压迫,更适合平路和爬坡。大小,肥厚的座垫压迫臀部和磨大腿,容易疲劳,适合骑行的座垫都是软硬适中形状稍窄。

       坐杆:27.2的口径是最普遍的,还有捷安特的30.9,JBC的31.6,等等,这都是由车架决定的。坐杆拔的太长,座垫容易撬动,坐杆也容易断,合适的车架上坐杆普遍拔出20多公分的长度。

       刹车:山地车上的刹把的角度以搭刹把后手指与手背手肘在一条直线上为准,这样刹车不压迫手腕。刹车的手感和力道,跟刹把的角度、刹把的位置、刹车线管的长度润度、刹皮来令片的间隙等等都有关系,调试好的刹车行程,刚好在最舒服的手感位置上达到刹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骑行时刹车主要是为了减速,竞速时刹车主要是为了控车。

       把立:尺寸合适的车架,把立普遍用90-110mm长度,这个范围内的把立长度适中,操控车子稳定。车架用大了的车友可以用70mm等短长度的把立来弥补,不过这也是下策了,把立短,车头太灵活,稳定性就降低了。

       把横:直把通常有58cm和60cm两种长度的,口径主要有25.4和31.8两种的,25.4的纤细,31.8的粗旷,喜欢哪种用哪种。直把发力快、长度短、通过性好、重量轻,燕把宽、车头高,XC山地车普遍用直把。

       中轴:中轴有各种长度,不同的牙盘需要搭配正确长度的中轴。

       牙盘:山地牙盘最大齿有42齿的、44齿的、48齿的,9段变速的普遍使用44,腿力够大的用48。

       曲柄:通常有175和170长度的,175的力臂长所以发力更好,小身材的用170合适。

       飞轮:飞轮最大飞有32齿的、34齿的,一般用32的就够了。

       花鼓:普遍用32孔的,还有36孔、28孔等等,分V刹花鼓和碟刹花鼓,使用和花鼓相同辐条孔数的V刹和碟刹圈。

       碗组:口径都是和车架配套的。有培林碗组和滚珠碗组,有外置碗组和内置碗组,培林的强度更高,外置碗组很多高端车架在使用,不过内置也是趋势,车头更灵活,一体强度更高。

        4.配置均衡

       一分钱一分货,每一项装备都是有价值的。强度、硬度、润度、重量等等就是讨论的话题。

       车架:车架好在哪里除了品牌之外一定要有点结构做工上的了解,强度如何,有何特点,主要看这么几个方面。一看补强,好的车架车头管和上管、斜管连接处有补强片,后上叉和后下叉有补强片,后叉碟刹也有补强片。二看焊工,好的鱼鳞焊非常美观整齐,高端的车架更是普遍采用光滑的平焊。三看车架结构,比如后三角短且直,适合发力,爬坡更快,路感偏硬,而后三角青蛙腿设计或者后下叉扁平设计之类的就富有弹性,后轮在颠簸路面更贴地,下坡更踏实。好的车架都用了抽管技术,使用异形管材,加粗管径,来达到轻量高强度。

       前叉:相对于几千元的整车,组装车可以轻松获得等级高很多的前叉。前叉要获得好的状态,就要有一个好的匹配体重的预压。气叉除了反映灵敏、轻量,最大的优势就是打气无级调节预压,得到最理想的下压回弹应付复杂地形。高端的气叉良好的吸地几乎在任何路况都让车手只考虑继续前行,可以高速平压过减速带,可以龟速骑车上个两三级台阶而不用提车头,也可以放心的坠个几十公分高的马路牙子,体验行程一吃到底又立刻均匀回吐的畅快,瞬间完成下压缓冲到重心恢复,吃得下,撑得住。低端的簧叉就要体验弹飞的感觉了。低端的前叉转弯时发生轻微形变,车手感觉不到,但往往不得不减速过弯就是一个明显的结果,而高刚性前叉过弯就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轮组:好的轮组,是带着车一窜一窜向前的,圈硬,辐条的磅数高,花鼓润,惯性好,强度高。有的地方编出来的圈,看着很圆,左右也正,给电瓶车碰一下就歪,或者骑行中逐渐偏摆,就是技术不到家的例子。好的轮组不光是好的圈、好的花鼓和好的辐条、条帽,更离不开好的师傅,根据花鼓和圈的型号,选择正确长度的辐条,调出整个圈辐条均匀的张力磅数,消除辐条扭转。越好的轮组,其圈和辐条条帽能承受的磅数越高,轮组越硬,传动越迅速。普通的轮组,材料拉不出高磅数,部分动力在形变中做了地面缓冲,骑起来软哒哒的。

       牙盘中轴:一体中轴牙盘套装通常质量稳定,中空的强度就更高、相应配套的CNC铝牙盘更硬更轻。便宜中轴踩几个月或者进水就响,是很闹心的事。

       变速:变速就那么几个套件,DEORE再入门也强过ALIVIO,9段飞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踏频的齿数。SHIMANO从低到高级别的变速都是很精准的,不存在级别低变速就不准的情况,区别在于等级越高,工艺材料越好,越耐整,变速也更轻、更快,越能用于复杂高强度的环境。

       前拨:分上摆、下摆前拨,上摆前拨连接零件短,刚度更高。

       后拨:分正拉、反拉后拨,反拉的减档省力比如上坡时,正拉的加档省力。

       指拨和双控:双控轻巧,压弯出弯时变速制动一气呵成。指拨变速清脆,相对双控,分体指拨可以变着花样的换刹车玩尤其是油碟。

       刹车:V刹轻、刹力大、易抱死前后轮,紧急情况下也容易翻车甩尾,下雨天、烂泥地、下长坡刹车效果减弱。碟刹可以全天候使用,不易抱死。线碟勉强能应付长下坡和陡坡,手要捏麻。油碟手感轻、力道大,通吃所有路况。6钉的碟片相对便宜,中锁的碟片更轻更贵。油碟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油缸跟刹把一条直线的,另一种是油缸垂直刹把的,刹力更大。下坡小路,用油碟时手是最轻松的。

       轮胎:种类多了,胎纹决定胎的用途,轻量的有薄边胎和折叠胎。好的胎滚阻小,抓地强,防侧滑强。轻量的内胎用法嘴,普通的内胎用美嘴,相应的圈也分法嘴和美嘴或者兼容两者。

       自锁:玩车的都上锁,上锁的都得依赖症,骑车不仅仅是踩踏。上了锁,踏频提高,AVS提高,坐垫拔得更高,长途更加省力,爬坡更均匀发力。高强度的情况下,上高速快,上高踏频快,维持高速更容易。锁紧的鞋使脚意外滑落脚踏的情况减少(雨天、越野、高速遇颠簸等),相应减少了危险。上了锁,玩玩兔跳也不错。技术好的锁踏上的紧,越紧脚底劲越足。技术不好的锁踏弹簧力度松点,能把锁踏的效率用及格就不错了。双脚同时解锁,复杂路况提前解锁,可以少摔。

       好的山地车追求更硬、更轻、更润。

       硬度高,车身各部件不易变形,在踩踏摇车冲刺等等高强度骑行条件下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各部件的形变卸力。比如几百元的牙盘,在大盘时大力踩车时,可能听到链条擦前拨,而减小点力量,链条就擦不到前拨,这就是牙盘在大力踩踏下发生了形变,车手的蹬踏能量损失了一部分到牙盘形变中。

       重量轻,车手负担轻,发力快,骑行更轻松。简单的例子,钢架硬度大、刚性好、吸震、弹性好、上公路上越野路感都远好过铝架。为何用钢架的人少?因为好的钢架普遍重过铝架,而轻的钢架更是贵的吓人。在别的地方要减掉这多出的重量来,需要投入更多。

       传动润,减少额外的磨损,车手蹬踏可以更多的转化为前进动能,骑行时保持惯性更顺。线管润,变速轻巧,刹车轻巧,手上负担少。碗组润,车头不涩,控车轻松。前叉润,减震出色,提供各种路况各种动作所需要的缓冲。

104203iq0qbrr8qj5r7gur.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机器猫 +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13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1# 骑乐无穷


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学习了,俺的车是17寸的,按其它指标不清楚
发表于 2012-1-16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问啊,请继续
发表于 2012-2-5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13:}
发表于 2012-2-27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买个车,自己玩,没想到这么多道道!
发表于 2012-2-27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  其实就是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   到车行会有专业人士给你推荐
发表于 2012-3-12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学习
发表于 2012-3-12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0030078235202734560_1:}
发表于 2012-3-13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争取早日加入你们的队伍,跟着梦回兵营老哥走一遭{:soso_e12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2-26 05:21 , Processed in 0.0613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