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5|回复: 0

[亲子教育] 父母的爱如何变成祸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8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将抚育视为恩典,“子女为何不感恩?”

90年代有个关于中国亲子关系的“公共事件”,在对中外孩子最尊敬的人的调查:外国孩子尊敬的人当中,父亲得票率第一,而中国孩子尊敬的人里面,名列前茅的大多是政治名人或体育明星甚至漫画人物。事件都引发了大讨论,主题是觉得我们对孩子太好了,而孩子居然不会感恩。不去思考自己为何不被尊敬,竟然去研究“为什么你们不尊敬我”,大概只有中国父母能有这样的思维。归根结底,这种思维认为养育之恩,无以为报,中国孩子不会感恩。

实际上在今天很多父母仍然将生养子女视为对下一代的施恩,而将养育视为恩典甚至作为求回报的依据,实际上是对亲情的侮辱,抹杀了两代人之间“爱”的存在。爱之所以值得赞美,因为这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给予,否则就成了买卖行为。再怎么宠爱,照顾孩子,也和日本人给“和牛”听音乐无异,无非为了肉质鲜美,没有什么伦理上值得赞美的价值。夸人是一个深爱子女的伟大父亲,大概比说人是一个精明的投资客更像是赞美。

将子女视为私产,“想怎么管就怎么管”

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美国影片《良医妙药》里面,父亲为了挽救生还绝症的子女,竟然自己成立了一家医药公司让新药顺利发行,从而挽救了子女性命。不过在中国的故事是,叫郭巨的孝子为了把家里的好东西留给母亲,去把自己的儿子埋掉。“祸害性”父母的共同特点是只从社会和家庭整体利益的角度认识儿童的价值,儿童的价值似乎主要在于承载成人对于家庭和社会的期望。“我的孩子,我想怎么管就怎么管”,而一旦将孩子视作私产,孩子的个性和独立就成为一种难以容忍的反叛。

将生养视为必须被偿还的恩典,那么这个生养过程当然就成了放债。将子女视为私产的恶果不仅是企图永远对子女一手掌握,更甚者还要拿子女来换取利益,媒体喜欢说的“生男建设银行,生女招商银行”就是这个意思,多少父母严防死守,唯恐女儿卖不出个好价钱,甚至直接干涉子女婚姻,只为了自己有面子或跟着享福。

将自己视为真理化身,“没有一个小孩是健康的”

在中国父母面前,中国没有一代儿童是健康成长的,他们从小身患各种心理和身理疾病,从八十年代以来,首先是“电视瘾”(报纸上连篇累牍的罗列儿童怎样因为痴迷电视而走上犯罪道路),然后有“录像瘾”(也会导致儿童走上犯罪道路,昆汀塔伦蒂洛如果生在中国也许已经被父母大义灭亲了),之后是“游戏瘾”(同样也会让儿童走上犯罪道路),随着电脑的普及,困扰90后少年儿童的主要是“网瘾”,而他们由于一心关心孩子,显然忽视了自己身上的烟瘾,酒瘾,麻将瘾,权力瘾,虐待子女瘾,出轨瘾,离婚瘾等等。

归根结底,认为子女存在种种“瘾”,无非是父母不愿意去理解下一代的生活和兴趣,将自己视为绝对的真理。杨教授和种种以长途拉练等变相体罚方式为“治疗”手段的“问题少年夏令营”也是依赖这一点而存在。他们的“治疗”无非就是通过电击,恐吓和身体摧残让孩子屈服,痛哭流涕以至低头认罪,满足一些父母的需求。

热衷于“复制自己”而非进化

人们也许还记得2010年春节晚会上那个背百家姓的小女孩,主持人只要报出姓,她就立刻报出该姓氏在《百家姓》中的排名,赢得台下热烈的掌声。中国曾经很盛产这样的“神童”,有背圆周率小数点后几千位的,有把红楼梦倒背如流的。甚至还有背新华字典的。

失败的父母总是以自己要好恶来“栽培”子女,而这也常常显示了部分父母的趣味是多么贫瘠,就像这个无趣且无聊的背百家姓节目一样。今天中国还有很多父母规划孩子的一切,从考研到考公务员,甚至择偶,生子都要由父母决定,这一切只为了让生于80年代的子女,也可以重复50年代的人生,而这一过程甚至可以和背百家姓一样无聊。

来源:网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12-23 02:51 , Processed in 0.0486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