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读书笔记] 读书札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云 发表于 2014-7-25 05:06
花姐忙的文化事儿不少~

谢谢朋友光临并鼓励! 最近好吗? 看了你的微信,很关心。祝一切都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云 发表于 2014-7-25 05:06
花姐忙的文化事儿不少~

小帮忙的,嘻嘻嘻,欢迎有空儿过来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乔太守 发表于 2014-8-18 15:43
楼主,思想者。看你的随笔文章,跟看山人的一样,太费脑子。哲学与思辨,大智。老来更喜欢看明清小说,但对 ...

太守完全过奖。我其实就是偶尔看看书的俗人一个。{:soso_e10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于 2015-1-24 17:44 编辑

先上图片,市图书馆借的。现在一次可以在三楼借十本书了



IMG_0005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于 2015-1-24 18:15 编辑

《瞧,这人!》是专门写胡适的。不是个人著述,而是从胡适各种场合的自述或他述、他的讲演与书信中还原胡适,给人感觉这样可以客观一些。
其实,怎么会客观呢?但凡起了意要写这个人,肯定是对这人情有独钟,正面的或反面的。如果把这人在心中想得不好不坏,温呑水似的,那还写他或她干嘛?没事闲得也不做这种没意思的事呵。
看那意思作者邵建是个大学老师,最近好像专攻鲁迅与胡适的研究,出了不少书。
为什么单单研究这两个人呢?因为他把鲁迅看做是中国“不宽容”文化的知识分子代表,而胡适则恰恰相反,是“宽容”的精神化身。他在封皮上写了这样一句话:他什么都没完成,但却开创了一切。


够大的。真的,反正我觉得是过分点儿了。

书中经常在最紧要处拿鲁迅与胡适对比,虽力求客观,但感情倾向可见。是呵,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没有战争,不存在大规模你死我活的斗争,宽容的确比不宽容更值得提倡,至少它令人舒服。
但如果这是一个民族存亡的时代、是一个朝不能虑夕的时代、是一个出了门不知还能不能回来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经年的时代、是一个生灵涂炭的时代……,总之这是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我们还敢宽容吗?再宽容就要无底线了吧?
鲁迅在为谁不宽容?他虽然出身于没落家庭,衣食尚无忧吧?从他回忆童年的文章可见,还真挺快乐并高居于闰土那个阶层不止一等呢。及长上了中学、大学、留洋、有变换专业的余地,这一切都说明他的生活虽不大富大贵,却也并不窘迫。回国后到北京、厦门,不是任教育部科长兼大学教授,就是任厦大系主任,经常被请去演讲,学术论著一篇接一篇,在北京买得起房,在上海过得起不需朝九晚五上班的日子,作品还没写呢,日记里就记下又收了某人多少大洋的预定稿费,地位不比胡适差呀,至少是中等官僚兼知名学者、作家。这种人不好好过自己优哉悠哉的日子,他干嘛偏要不宽容?说到底,他在为谁不宽容?
在民族危亡面前选择做一名战士的鲁迅,生前是孤独寂寞的,死后依然寂寞。让一个历史人物脱离了他特定的时代,把他剥离到他并未生活过的时代背景中去评论他,这是多么不敬、荒谬与无知。
深深地为鲁迅悲哀。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我对胡适的看法。胡适在新中国历史中一直受批判,文革中更甚。但我们这一代人这两种思潮都没赶上。新中国刚成立,我们还没出生,后来也是些孩子,连胡适是谁都不懂。文革中我们也是小学低年级学童,跟着大人一起批批场子里流行的人,笔触还伸不到胡适这样深层次的文化人那里去。
知道胡适是年纪稍大的时候,应该是在中学以后。这种重量级的文化人,不管方方面面怎么遮掩,总是藏不住的。
说起来也许好多朋友不信。我从一开始接触,就不讨厌这个人,对他充满好奇,还有些敬重。为什么呢,现在分析一下,一是这人外表与气质都不错,很儒雅,让有点儿文化崇拜的我敬重。二呢,我们那时上到中学就完了,升大学是一种搏弈,不是你考考就能上的。所以,那时我对文化人,尤其像胡适这种能把天下最高学历囊括怀中的高级别文化人真是各种羡慕与仰视呵!痛恨或者不屑真是没有。


怎么评价他与鲁迅不同的道路与为人风格?
这个无需费心,更不能比较。每个人都有选择人生道路的自由,人家没选择同样的道路,这个有多种原因。他们自己都未必能说清,我们又何必。退一步讲,中国需要鲁迅,难道胡适在思想文化界就没贡献吗?他不是一个文化符号式的人物吗?
行了,这就够了。别拿鲁迅说胡适的事,也别拿胡适说鲁迅的事。就算搞比较文学,也不是这么肤浅地比较。这真真是把严肃的学术庸俗化了。没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于 2015-1-25 11:20 编辑

    试着说说胡适。以前总觉得那么优雅的人应该出身不错。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胡适出身很苦。一个徽州商人继妻的儿子,父亲早年去世,母亲虽为全家操劳,但手里不握经济大权,说白了就是只干活不管钱。因为是继妻,常被大老婆的孩子们气得关起门来嚎啕。女人也有自尊,想哭就悄悄哭哭算了,干嘛还要闹那么大动静?想来胡适的麻麻也实在没办法,只能用哭做做斗争的手段。胡适年纪很大也没进学校,主要是母亲没财权,要送这个自己生的小儿子上学就得低三下四求人,看长房儿子们的脸色,从他们手里掏点儿银子。胡适很不容易地上了学,无疑很珍惜这个机会。后来考庚子赔款留洋,他苦读大半年,终于考上,名次比较在后面,但到底是考上了。再后来他在北京做大学教授。以他的出身而言,这显然是混出来了并且是混好了。苦孩子爬上去了,就很在意这个位置。胡适一辈子都老老实实呆在主流体制里,自觉为之服务,与之保持一致,时有微词,也时而直言,但到底未逾雷池一步。他这种处世态度,的确很中庸,就是现在这样的人也是大多数。
胡适对身边环境很投合。这个苦孩子吧,刚参加工作好像是在上海,每日做的事不多,经常吃花酒,打茶围。连读书都困难的人,怎么会有这些习气呢?主要是身边的人都这样,他那个阶层的人都这样,他也这样。这是一个不另类、很随意的人。但到底是个有志气的人,不想这样沉沦下去,于是考试留了洋。胡适儒学思想很重,是个思想非常东方化的人,追求一统。
再说说鲁迅。鲁迅出身很高。周家台门儿是绍兴望族,世代官宦人家,属于士大夫阶层。大家都知道周总理是淮安人,其实他的祖籍也是绍兴周家。在那个时代,作为周家台门儿的长房长子,鲁迅的社会地位与家族地位胡适没法儿比。但鲁迅出生时,周家台门儿正在坠落。对这个坠落,鲁迅曾有过非常沉痛的回忆。虽然坠落,周家也并未摔到社会底层。但这个坠落过程中发生的思考,却使鲁迅与一般的公子哥儿不同,尽管他本人仍是个公子哥儿。用现在的话讲,在这个过程中鲁迅的思想发生了革命。鲁迅后来对旧文化旧思想怀有的怀疑与批判的眼光,部分也源于此。这一点胡适没有。胡适从家里混出来,并能混上去,靠得是穷孩子的励志。
鲁迅后来的入学路线与胡适差不多,地位最初比胡适有过之而无不及。但鲁迅思想却是非常开明的,追求个性与多样性,比较愿意打破一统而维护个体自由与独立。所以建国后据说有人曾问过,鲁迅如果生活在今天会怎样?
鲁迅的风骨是一种精神,可能不以谁做老大而改变。鲁迅是非常前卫的,胡适想做而不敢做的,鲁迅思谋再三,干脆利索就做了。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再看鲁迅,仍然只能看到他的背影,他还是走在我们前面。
这样的人,走得太超前、太远,注定不被人理解,注定身边寥落,不可能从者如云。甚至跟这种人呆在一起你都未必感到舒服。但他就是鲁迅。号召全民族发扬鲁迅精神的时代,一般会是个危急的时代。而懂得珍惜鲁迅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点评

民国文人是最有风骨的一个群体。东西方的交融,传统向现代的渐进,在坚守和反叛、背弃和逆流、沉思和沉溺、哀痛和抗争的大博弈时代,民国文人以最无邪明亮的眼和最赤诚热爱的心,既敏感捕捉到时代激荡,又能立身政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18 14: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于 2015-5-18 12:26 编辑

个人感觉,胡适是个混得很成功的穷孩子,而鲁迅是个闹了革命的少爷。胡适成年后的生活记述充满安逸尊荣,享受得很好;鲁迅一生则是被围追堵截、四面楚歌。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这两种人。前者比较普遍,后者很少有。前者是国家安然的基石,后者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高峰。人人都可以向往走胡适的路,当然要取得胡适的文化成就却不容易;但很少有人愿意或能够承担成为鲁迅的历史使命。
发表于 2015-1-25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研究的深透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朋友光临。祝好!{:soso_e100:}
不敢提研究二字。只是看了之后有感想。我是个直快人,想了就说。呵呵呵{:soso_e1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12-29 02:01 , Processed in 0.0599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