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海格

半菊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格 于 2010-6-3 21:42 编辑

我的作业——重读经典
     这次去罗山参加读书会,收获多多。在座谈中,我是个倾听者、学习者,基本上也插不上话。他们讨论的话题中有关于经典的内容,骑士太守和老前,对《水浒传》的人物刻画和艺术手法如数家珍。这些都让我汗颜呀!我早年翻过一遍之后,就再也没打开这本书。经典,不就是应该常常翻阅常读常新的吗?
    学生时代,最怕读的是古文,觉得它难以理解。毕竟,相隔几千年上百年,语言上的差异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有了些年纪了,却越来越喜欢古文。最近,断断续续地看了台大哲学系教授傅佩荣的《国学的天空》,找到了在图书馆认真读书的感觉。——这种感觉在我这样浮躁的人身上可是很少见的呀。
    诸子百家中,最喜欢的是庄子,其次是墨子。以前看鲁迅的《故事新编》,除了最最喜欢的《铸剑》,就是《非攻》了。《非攻》就是写墨子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而奔走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鲁迅将墨子的吃苦耐劳和聪明智慧刻画得淋漓尽致,所以,印象很深刻。而对庄子的喜爱,是发自本心的喜爱。《庄子》里有一段很经典的故事。说的是庄子的妻子死后,他鼓盆而歌,让他的好朋友惠子大为吃惊,于是庄子发表了一段著名的解释。到后来,庄子快死的时候,学生说要好好安葬他,庄子却让弟子将他的尸体丢到旷野就好了。学生说那样就会被老鹰和乌鸦吃掉的。庄子说,你们将我从老鹰和乌鸦嘴里抢过来,埋在地里让蚂蚁吃,你们对蚂蚁这么好,真是偏心呀。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如此豁达和幽默,怎么会不让人心生赞叹呢?于丹的《<庄子>心得》中,有两句评价我很赞同,“儒家所看重的永远是大地上圣贤的道德,永远是人在此生中建功立业的信念;而道家看重的永远是更高旷的苍天之上的精神自由,永远是人在最终成全以后的超越。”喜欢庄子,或许就是喜欢这种精神自由吧。
    傅佩荣的这本《国学的天空》是他在凤凰卫视的讲话稿,汇集了《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四本经典中的重要部分,我觉得这本书可以经常翻阅,这样一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前线说阎先生到台湾访问时得知“台湾的学生必须要背诵《论语》,这让阎先生大吃一惊,而在大陆,真正读过《论语》者极少。”这样说来,我这个只有国语中学学历的老学生,真要好好学习这些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经典,补补这课了。在不久的将来,我去参加读书会也能谈起哪本书来,像太守骑士前线如石sunny小溪花妖海伦那样滔滔不绝。
发表于 2010-6-4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50# 海格
书店里没有了,去豆瓣注册并联络了交易的人了,估计也不一定有了~~前几年的书~
发表于 2010-6-5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50# 海格
书店里没有了,去豆瓣注册并联络了交易的人了,估计也不一定有了~~前几年的书~
海云 发表于 2010-6-4 01:39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atalog.php?book=91584《国学的天空》
发表于 2010-6-5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53# 梅兰
我不是要这个,我要丘彦明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端午节,敲一段林文月散文集《三月曝书》中的一段——
读屈原的《离骚》,在那个绚烂象征性的文字背后,我们认识了一位特立独行、狷介自守之士,看到他如何徘徊犹豫在正义与邪恶、现实与理想的十字街头,孤寂而果敢地决心取舍。透过婉转缠绵的辞句,我们为那兀傲而茫茫的心智流浪感觉心酸,却又肃然起敬于不肯从流时俗的楷模典范。而当我们读《天问》时,则又惊讶于那里面所提出的种种疑问,有些竟是二十世纪今日的科学仍无法解答的难题。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包容的智慧》
      Sunny和姚明到我家聊天,带给我三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星云大师和凤凰卫视的刘长乐先生的《包容的智慧》。因为大家共知的原因[31] ,我一直没翻动。这阵子,忙翻天,心躁动不安,火气也很大,看看单位的人,有人忙死,有人就闲死,心里极度的不平衡。有一天无意当中翻到这本书,看到几句话——
    忙就是营养;
    要争气不要生气;
    多说OK,少说NO;
    感动就是佛心;
    疾病就是良药。。。。。
    尤其是“忙就是营养。”这句话帮我解开了这阵子的心结。于是,我就开始读这本书,并且做了点笔记,希望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前天遇见到一个孩子的母亲跟我诉说。她的儿子以前是公认的聪明孩子,尤其是数学方面。只可惜初三的时候早恋,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而且他是单相思。中考刚够分数线,觉得受刺激,就发奋学习,成绩越来越优秀。到了高二,迷上了游戏,甚至旷课上网吧。结果今年高考一败涂地,他妈妈就埋怨带他儿子上网吧的同学,我跟她说问题都出在他的聪明儿子身上。其实什么是聪明什么是笨拙,不能单靠智商来判定。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星云大师说:“人笨拙不要紧,只要肯脚踏实地慢慢做,慢工出细活,从笨拙中启发的灵巧聪明最能靠得住。”看到这里,我联想到了很多生活的场景,也更加信服了星云大师的概括。
    很多人曲解了佛教,从而变成了迷信。我喜欢星云大师的说法:佛教,是人间佛教。佛教前面的“人间”这个词语,拉近了我和佛教之间的距离。我最初看佛书,也是因为它可以舒缓我的情绪,让我理解人生的道理。刘长乐先生的凤凰卫视,宣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互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整合,这其中受佛教影响也很大。也就是说,佛教,说到底是要人幸福的,让我们的精神生活更美好。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样的佛教智慧真义,对我们的人类生活才真正有意义。
    这本书涵盖的内容太丰富了,一个是佛教高僧,一个是传媒大亨,这样两个人的对话,带给人的收获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概括的,需要反复地细细地去品味。
    另外,我背过《般若心经》,理解似是而非,看过了本书的附录星云大师《世纪大讲堂》演讲录,茅塞顿开,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谢谢sunny夫妇带给我的精神食粮。
:handshake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2 收起 理由
山东骑士 + 12 海格看书有效果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6-27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56# 海格
总看你们谈佛教说禅境,真是这样的话,我也要多接触这方面的东西了~~
发表于 2010-6-27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56# 海格
总看你们谈佛教说禅境,真是这样的话,我也要多接触这方面的东西了~~
叶茂 发表于 2010-6-27 18:48

中国传统文化绕来绕去,还是离不开要去研究佛教、道教文化。
发表于 2010-6-28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56# 海格
海格不多言不多语,肚子里真有东西。
发表于 2010-6-2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品味着海落的心得,心中竟也充实很多。书真的常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4-16 18:29 , Processed in 0.0965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