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精神力量

[史海钩沉] 中国历史上的31个未解谜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7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9谜  北朝众帝后出家之谜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很难将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的帝后与孤独寂寞、陪伴青灯古佛的尼姑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封建王朝中,却有多位早年出自尼庵或是晚年遁入空门的尊贵帝后。而且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100多年之中,仅历魏、齐、周11帝,竟然有17位帝后出宫为尼。

这种现象实在是世所罕见。这成为了大陆佛教史和北朝发展史上的一个极为奇怪的现象。何以造成这种现象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0谜   明代〝壬寅宫变〞之谜

自古以来,防备森严的地方不是监狱,而是皇宫。皇帝为防人行刺,日日夜夜命人巡逻守卫。明朝也不例外。

嘉靖年间的干清宫,暖阁设在后面,共9间。每间分上下两层,各有楼梯相通。每间设床3张,或在上,或在下,共有27个床位,皇上可以从中任选一张居住。因而,皇上睡在哪里,谁也不能知道。这种设置使皇上的安全大大加强了。然而,谁又能防备那些守在他身边的宫女呢?

就是这群宫女,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就是历史上的〝壬寅宫变〞。〝壬寅宫变〞发生在嘉靖壬寅年(嘉靖二十一年,西元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凌晨,十几个宫女决定趁朱厚熟睡时把他勒死。

从司礼监的题本中可知,朱厚后来下了道圣旨处理这群宫女,圣旨中提到了曹氏、王氏,曹氏、王氏是谁呢?据人考证,她们是宁嫔王氏和端妃曹氏,因此,有人根据这道圣旨得出结论,是曹氏、王氏指使发动了这场宫廷政变。

〝深闺燕閒,不过衔昭阳日影之怨〞,是明末历史家谈迁对此案的看法,但事实究竟如何,无人知晓,因此成为又一桩宫闱之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1谜   凤凰原型之谜

《山海经》一书中凤凰的图像。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凤凰生长于南方丹穴山,五色斑斓,能歌善舞,能预兆天下太平。在古埃及和古希腊,传说它同太阳崇拜有关,埃及人把凤凰同长生不死联系起来。古罗马人认为,它代表复活和死后的生命。

凤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吉祥的象征,常与龙并称。相传凤和凰是一对伴侣,凤为雌性,凰为雄性,是鸟类之王。可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凤凰这种鸟,它是古人虚构出来的。虽然是虚构,也不可能纯粹凭空想像。

那么,凤凰是以什么鸟为原型创作出来的呢?有人认为,凤凰是以雉类为主体,融合了鹰等多种鸟的典型形象创作出来的。

关于凤凰的原型,还有太多说法,如某种已经灭绝的巨鸟、极乐鸟、鸵鸟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2谜   阎罗王原型之谜

长江中游,濒临三峡的酆都小城,背山面江,据说是阎罗王地府所在地。在那里,从唐宋伊始,陆续建起了〝玉皇殿〞、〝阎王殿〞、〝阴阳界〞等大大小小48座庙宇等系列工程,这就是人们谈而色变的〝鬼城〞了。 民间通常就把它的总头子呼之为阎罗王。

这位阎罗王,据说他〝本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还阳伸雪,降调此殿〞。

自隋唐到清代,就多流行诸家阎罗王之说。一是隋将韩擒虎。二是北宋名相寇准。三是北宋名相范仲淹。四是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包拯。五是南宋江丞相。

一个阎罗王职位,传说却有五家轮回,而是很紧凑。阎罗王的原型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3谜   端午节真实来历之谜

端午节与中秋节、春节是大陆民间传统的三大节日。那么端午节是从何而来呢?有关它的来历说法很多,但流传最广、最有影响力的有以下四种。

一、认为源于纪念屈原。南朝吴均所着的《续齐谐记》有这样的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由此可见民间传说也是有一些根据的。

二、认为是龙的节日。古代的吴越族就是以龙为图腾的,为显示他们是〝龙〞的传人,有着断发纹身的风俗。他们每年的五月五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祀活动,将装在竹筒中的食物或裹在树叶里的食物,一面倒入水中,献给图腾神吃,一面自己吃,并划着那刻有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取乐,表演给图腾神看。近些年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证明,〝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说法是比较科学的。

三、认为起源于恶日。战国时的孟尝君田文五月初五日生,其父田婴不让家人养之,说明那时五月初五日已成为俗忌。端午节挂艾草、菖蒲是为了消除疾病瘟疫的蔓延。《荆楚岁时记》这样记载:〝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还认为粽子只不过是一种民间普通食品,龙舟竞赛是一种节日活动,最初并不固定在端午举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4谜   清明节来历之谜

在历史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祭扫陵墓、郊外春游、折柳插门、荡秋千、放风筝等一些清明独特习俗。然而这一传统节日它究竟从何而来呢?

在二十四节气中,俗演为节日的主要是清明。为什么清明能演变成节日呢?

《荆楚岁时记》记载: 〝晋文公与介子推俱亡,子推割股以啖文公。文公复国,子推独无得,子推作龙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推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举火。〞从此就有了〝寒食节〞。到了清朝,寒食节渐被清明节取代,寒食渐渐被人忘记了。

清明节在大陆民间相传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它的来历,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5谜   东晋孝武帝出生之谜

说起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许多史学家认为,他确实是一个千古奇人。作为一个帝王,他不仅死得出奇,而且其出生也是一个奇事。按惯例,他是不应该来到这个世上的。原来,司马曜的父亲司马昱与司马曜的生身之母李氏并非天生地设的一对。

在司马曜的母亲李皇后之前,司马昱有过两任正妻。其中之一的郑氏是个不会下蛋的〝母鸡〞,没有给他留下一男半女。第二任王氏的肚子倒是争气,一口气生下了三个儿子,但其中二子早夭,另外的一个儿子司马道生一门心思想谋反作乱,最终被废黜了王位。母以子贱,王氏也因之被打入冷宫抑郁而死。

史家认为,没有李氏就不可能有东晋孝武帝,而没后宫佳丽十余年绝无子嗣,那么,天大的雨点,未来的皇太后位置也轮不到〝形长而色黑〞的李氏身上。但这个长得又黑又丑的李氏此后不久却接连为司马昱产下了两个儿子,却是至今难解的谜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6谜   梅妃之谜

提起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人们自然会想到让玄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贵妃杨玉环,他们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后世众多的诗、文、词、曲、小说、戏剧、民间传说乃至神话故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记述。

殊不知在杨玉环之前,还有一位梅妃江采萍曾经深得皇帝的宠幸。自杨玉环入宫开始,两人为争宠甚至到了宫中路遇互不行礼的地步。杨玉环专宠后宫后,梅妃独居东宫,后不明不白地死去,为同情她凄苦境遇的人们留下了又一个千古之谜。

梅妃,人如其名,飘逸俊秀,清丽可人。她本姓为江,祖籍福建。9岁的时候就能吟诵《诗经》中的《周南篇》和《召南篇》,还对父亲说:〝身为女孩,我要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益的后妃。〞父亲见女儿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志向,便为女儿取名〝采萍〞。

采萍15岁时果然被高力士相中,选送入宫。当时宫中嫔妃几近四万,个个浓妆艳抹、盛装俗饰,采萍的到来,仿佛为宫中送来一缕清风,她温柔婉约,淡妆素裹,清爽宜人。最难得的是,采萍不仅容貌秀丽,而且才高八斗,擅乐器、晓歌舞,还尤其喜爱梅花;她的住所周围,梅树随处可见,花开时节,便徘徊其间,赏花作赋,悠然忘我。玄宗怜惜她这份对花的痴爱,称她为〝梅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7谜  泰山封禅之谜

除武则天在中岳嵩山封禅之外,历代有资格封禅的皇帝都亲临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大典,在客观上为泰山带来了宝贵的历史文化积淀,使泰山享有〝五岳之首〞的千年美誉。

按照《史记正义》中的解释:封禅是统治者祭奠天地、礼拜山神的仪式。但这种仪式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或机会来举办的。泰山封禅开始的年代问题,现在还是一个千古流传的历史之谜。

有学者认为泰山封禅自上古皇帝就已开始。在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曾引述管仲向齐桓公列举的封禅帝王,包括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等,并说应有七十二家,而他只记住了十二家。究竟泰山封禅起于何时,现在还难有定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8谜   《红楼梦》的原作者之谜

红学研究者在对《红楼梦》进行长期研究中,透过对许多历史资料的真伪辨析,认为《红楼梦》除了曹雪芹这样一位卓绝的〝披阅〞〝增删〞整理加工者外,还应该有一位原作者。因此〝红学〞研究者在《红楼梦》的作者问题上,发生了争论。多少年来,一直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脂砚斋眉批设疑问。脂砚斋在庚辰本第十三回有一条眉批曰:〝读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声大哭,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曹雪芹是壬午(1762年)除夕去世的,而庚辰本是乾隆二十五(1760年)年《红楼梦》成书过程作证明。在《红楼梦》自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空空道人因空见色,自色生情,传情入色,由色悟空,遂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目,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

这显然告诉读者,《红楼梦》的原作者是〝空空道人〞,又名情僧;曹雪芹只不过是对该书进行〝披阅〞、〝增删〞而已。又在《红楼梦》甲戌本第十三回的一条批语中有〝命芹删去〞的说法。这就证明了《红楼梦》的成书,有一个原作者,又有一个进行〝披阅〞、〝增删〞的,他们不是同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红楼梦》原作者年龄应比曹雪芹大6-10岁的样子,这样他才能了解曹家鼎盛繁华的生活,而在小说中重现。再者,他的辈分应比曹雪芹高一辈,这样才符合〝自传〞说法的人物辈分关系。
  
那些评书者,在谈到《红楼梦》的作者时,大都讳莫如深,不敢直书其名,只用了一个化名——〝空空道人〞。在写曹雪芹时,毫无讳忌,直书其名,这恐怕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而,《红楼梦》原作者可能是一位带罪的朝廷命官,后被削职隐匿民间或出家为僧。尽管如此,曹雪芹为《红楼梦》的成书〝泪尽而逝〞,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投入到对《红楼梦》的伟大而艰巨的〝披阅〞、〝增删〞的再创造中去,他的光辉业绩是名垂史册的。
  
现在仍然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红楼梦》原作者,像一颗埋在泥土中的璀璨的珍珠一样,他的业绩也是同样永放异彩的。《红楼梦》的原作者到底是谁?〝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2-23 19:45 , Processed in 0.05638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