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 弟 相 攻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事迹咱就略过了,下面只看看共有哪七个诸侯国参与了叛乱。
吴王刘濞作为刘氏宗族中辈份最高的老人,在起事之前是号令过天下诸侯的。当时,天下诸侯对他可能都做过一些或明或暗的口头承诺。所以,他以为,他振臂一呼,天下刘氏诸侯会群起而响应。其实,真没有。最后真有意响应的只有九个诸侯,加上他,共是十位。
下面我们看看这十个王爷的尊姓大名:吴王刘濞、楚王刘戍、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齐王刘将闾、淮南王刘安、济北王刘志。
这十位王爷中,最后还有三位没反成。一位就是淮南王刘安。他是刘长的儿子,那时年纪很小,所以,国里的事都是相国当家。而相国是朝廷派去的,是朝廷的人。那位相国很有意思。他一听说淮南王要反,马上挺身而出道:“大王要反,臣愿替您带兵,冲锋陷阵。”
淮南王高兴坏了,马上授给这位相国全权。结果相国把兵权搞到手之后,牢牢地控制起来,坚决不反。淮南王那时真是年纪太小,没有办法,只好听之任之,结果,失去了反的机会,也失去了被杀和自杀的机会。
另一位是济北王刘志。正巧他都城内墙坏了,没修好。朝廷派去的郎中令趁机进入内城,控制了军队,坚决不让发兵,也免了一灾。最后一位没参与反叛的,是齐王刘将闾。他与胶西王、菑川王、济南王、胶东王都是第一代刘氏齐王—齐悼惠王刘肥的儿子。一起商量起事时,他惹不起那几位兄弟,就犹豫着同意了。但最终要动真格的了,他又后悔了,坚持没起兵。
这样,事实上只有七个诸侯王最终起事,除了吴王、楚王、赵王外,其余四个全是齐悼惠王刘肥的儿子,其中就有胶东王刘雄渠。
齐王一脉这五个王,本是商量好了同时向关中进攻,与吴王配合的。但那四位王一听齐王刘将闾退出,不干了,他们很不爽。这时,他们的反应挺有意思,也不进军关中了,也不管吴王那边儿了,而是合兵去攻打他们的兄弟齐国。四位气势汹汹的王,带着四群如狼似虎的兵,很快就把齐国的国土横扫干净,只剩下齐国都临菑这座孤城了。
齐王刘将闾对这四位穷追猛打的兄弟已经不抱任何亲情幻想,他只好转身向表侄子景帝求救。
齐王派去长安求救的是国中的路中大夫。这人很顺利地出了临菑城,也进了长安,见了皇上。汉景帝要他带话给齐王,让他们坚持最后五分钟,汉军已经击败吴楚联军,马上就去救齐国了。
路中大夫大约太兴奋,也太急于回城报信,结果在进城的时候,被围城的齐王兄弟们手下抓住了。兵卒将路中大夫带到将军们面前。将军们要求路中大夫道:“我们把你送到城下,你就对着城内大喊,说汉军一败涂地了,齐王快投降吧。要不,我们就要进去屠城了。”
路中大夫同意。他很爽快地说:行呵,怎么不行。你们就快点儿带我去喊吧。
叛军将士簇拥着这位路中大夫来到城下。路中大夫使出浑身力气,声嘶力竭地对城内同胞大喊:“朝廷已经发兵百万,击败了吴楚军,马上就要来救我们齐国了。齐王殿下、众兄弟们,再加一把劲,千万坚守我们的城池呵!”
喊声刚落,这位路中大夫的人头就落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