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乔太守

致和堂札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你的不见得还有,我的,还在抽屉里。也是个纪念
乔太守 发表于 2012-3-17 21:29

也还在,只是散架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乔太守 于 2012-3-18 17:05 编辑

2012年3月18日星期日
临帖有感
      我从来没有下功夫临过字帖,兴之所至,临上一两张,只是玩玩而已。古人称书画小道,但这小道,可真不是一日之功。没有点天赋,再没有毅力,根本就练不出好字。
      虽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有临帖感受。最使我感觉苦闷的是,明明感觉已经临得有几分模样了,可是,合上帖子,找篇诗词,自已写一遍,就又回到自己习惯写法上去了。总之,这帖是没临“通”。
      因为前日谈到董其昌书法,找出1996年第一期《书法》来乱翻,读到徐利明的《论临帖》,颇有收获。他说:读帖,临帖与模拟性创作,是学习书法的三种重要方法。三者各有功用、目的和特点。临帖有四种方法:一是感悟法。即对具体点画、结体和布局、用墨,不作细致观察分析,只对帖的表现特征和技法特点从大处着眼,着重感受总体艺术情调、气息和取势。二是解析法。传统的“九宫格”“米字格”即是。从点画入手,研究分析结体的重心位置、疏密聚散、字的构成等。三是通临法。在前两种临帖基础上,注重形与神、技法与意趣的全面把握。四是意临法。不斤斤计较于某个字的结体、点画想像程度,重在灵活运用其总体规律,即兴临写。
      看了徐先生的文章,我感觉,自己之所以多年没有进步,主要问题在于:仅限于用手临帖,没有用脑子临帖。多年来,虽然不能说是对着字帖看一眼,写一笔,但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只是勤于动笔,而懒于思考,只是机械摹仿,没有总结规律,对某一帖的笔势特征和贯气原理没有弄明白,因而事倍功半。
      弄懂了这一点,现在临帖,感觉好多了。既临笔画的味道,又注重字的结构。速度尽量慢一些,但又要果断,下笔不能太迟疑。注意写出字的力道,不用太在意一笔一画的绝对想象。从楷书到行书,从大字到中字。写完一张之后,看看哪几个字可取,哪几个字结体有问题,哪几个字笔力太弱,再写下一张时,有意识的纠正。这样练上一段时间,总会有所进步。
      说到临帖,想起自己学字的过程,怀念几本老字帖。自己上小学二、三年级时,其中有一门课是“大仿”,就是写毛笔字。我父亲那时是小学校长,字写得也不错。他给每一个学生,写了一张正楷,让我们在上面蒙上7分钱一张小板纸裁成的纸页,照着描字。一笔一画,认真描仿,写完交上作业。下次发下来,大家就比较谁得的红圈多。红圈是老师画在写得不错的字的右角上的。课时虽然不多,但也是我们的书法启蒙课程。后来,上了初中高中,受家庭文化氛围影响,自己胡乱找些账本,临写家里的藏帖。临过的字帖,主要是《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林则徐的皇甫碑择体》。1992年,在威海一张报纸上,看了大连书法家于植元的一篇文章,才知道,临帖不应当这样胡乱临,应当先看一看,自己写的字,与哪家体比较接近,再找有关的字帖来临。这样,自己就选了赵孟頫的字帖,一直临了下来。
    记得家里的藏帖,除了上述提到的两种外,还有《成亲王竹枝词帖》,这三种帖子,都是老拓。后来,成亲王的帖子,被父亲送给了北京的堂兄。欧阳询的帖子,母亲去逝父亲进城后,不翼而飞,难寻踪迹。另外,还有《翁方纲书石经残字诗》、《潘龄皋书胡大川诗帖》。这两帖一为照相印刷,一为石印,现在还保存在书箧中,弥足珍贵了。
DSC03838_调整大小.JPG
DSC03839_调整大小.JPG
DSC03840_调整大小.JPG
DSC03841_调整大小.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两方印,大大脏污了好帖,当年不懂,后悔莫及。
发表于 2012-3-18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过去很多人喜欢拍照到此一游。嗯,那两方印也有到此一游{:soso_e121:}。
发表于 2012-3-19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没多盖过这个印,自己曾刻过一方,也盖过。但是后来觉得用铅字做印章不艺术,自己刻的更不艺术,就不用了。直到大匠给我刻了一方印章后,我几乎把所有的藏书都盖上了。现在,有了新书,也盖。呵呵~很喜欢大匠给刻的这方印章。

另,我现在用个水写布划拉毛笔字。{:soso_e120:}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没多盖过这个印,自己曾刻过一方,也盖过。但是后来觉得用铅字做印章不艺术,自己刻的更不艺术,就不用了。直到大匠给我刻了一方印章后,我几乎把所有的藏书都盖上了。现在,有了新书,也盖。呵呵~很喜欢大匠给 ...
老前 发表于 2012-3-19 00:44

老前把毛笔字发上来晒晒,山妮已经晒了。
发表于 2012-3-19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前把毛笔字发上来晒晒,山妮已经晒了。
乔太守 发表于 2012-3-19 06:55

没有功底,自己写着玩。根本算不上毛笔字。
发表于 2012-3-19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
文人自负
      文人自负与文人相轻是文人的大毛病,即便是著名的大画家、大书法家,也不能免俗。
      读董桥《我的董其昌》一文,其中谈到两个自负的大家:一是张大千。大千先生确为一代绘 ...
乔太守 发表于 2012-3-17 19:43

看了这文章,更加明确: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发表于 2012-3-19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帖,临帖与模拟性创作,是学习书法的三种重要方法。临帖有四种方法:一是感悟法。即对具体点画、结体和布局、用墨,不作细致观察分析,只对帖的表现特征和技法特点从大处着眼,着重感受总体艺术情调、气息和取势。二是解析法。传统的“九宫格”“米字格”即是。从点画入手,研究分析结体的重心位置、疏密聚散、字的构成等。三是通临法。在前两种临帖基础上,注重形与神、技法与意趣的全面把握。四是意临法。不斤斤计较于某个字的结体、点画想像程度,重在灵活运用其总体规律,即兴临写。”

这段话受益匪浅,抄走了,谢谢太守
发表于 2012-3-19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距离看点皮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1-1 09:33 , Processed in 0.0537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