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九色鹿

坝上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色的是土豆
1CFV8116.jpg
1CFV8117.jpg
1CFV811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色的不是小麦,当地人叫“莜麦”。
从百度上搜的:
莜麦 yóu mài
  禾谷类作物。学名裸燕麦。根据播种期早晚分为夏征麦和秋蔽麦。莜麦籽粒瘦长,有腹沟,表面生有茸毛,尤以顶部显著。形状为筒形或纺锤形,莜麦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在禾谷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组成也较平衡。由于莜麦营养丰富,耐饥抗寒,在自治区西部被誉为一宝。征麦含糖分少;蛋白多,是糖尿病患者较好的食品。又因脂肪中含有较多的亚油酸,是老年人常用的疗效食品。内蒙古是中国莜麦的主要产区,西部各盟市都有种植,以乌兰察布盟最多。
  莜麦在各地称呼很多,如“油麦”“稞燕麦”“玉麦,“苏鲁”等。《穆天子传》称“焚麦”,《黄帝内经》称“迦师”,《广志》称“折草”,《稗海博志》称“燕麦”,《史记》称“斯”,《唐本草》称“ 麦”等等,名称之多,说明莜麦生产在我国历史久远。据山西省志载,最少有2500年的历史;最早可能起源于华北的高寒地区,后来逐渐成为北部高寒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并从唐代始,从内蒙、新疆、西藏等处被引种到俄罗斯、智利、美国等国家。
  莜麦喜寒凉,耐干旱,抗盐碱,生长期短,所以山西莜麦的主要产区在晋西北,全省种植面积约为17万公顷,总产量14~15万吨,占到全国的10%。在我国众多莜麦品种中,以山西“五寨三分三”为最佳莜麦品种。这个品种自成体系,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形长大,粒大饱满,且面白、味美、耐饥。
  莜麦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平均达15.6%,高出大米100%、玉米75%、小麦面粉66%、小米60%,8种氨基酸组成较平衡,赖氨酸含量还高于大米和小麦面粉;脂肪和热能都很高,脂肪是大米的5.5倍,小麦面粉的3.7倍。此外,维生素和磷、铁等物质也比较丰富。莜面出粉率高,一般可达九成以上,吃水量大,0.5公斤莜面可做1公斤成品。
  晋西北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摸索了花样繁多的莜面吃法。以五寨为例,在面板上可推成刨花状的“猫儿朵窝窝”;可搓成长长的“鱼鱼”;用熟山药泥和莜面混合制“山药饼”;用熟山药和莜面拌成小块状再炒制成“谷垒”;将生山药蛋磨成糊状和莜面挂成丝丝的“圪蛋子”;小米粥煮拨鱼鱼的“鱼钻沙”;莜面包野菜的“菜角”;更直接地将莜面炒熟加糖或加盐的“炒面”等等,各具风味,百吃不厌,莜面食品常常用以待客,并作为礼物相赠。
  近年来,莜面经加工,可制成麦化罐头、饼干、燕麦片、糕点,食路越来越宽了。莜麦除果腹之外,还有医药保健作用,用于产妇催乳、婴儿发育不良以及老年体弱症。莜麦含高蛋白低糖,是糖尿病人的极好食品,脂肪中较多的亚油酸可降低胆固醇在心血管中的积累,隆血脂,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高血压均有疗效。据实验观察:高血脂患者连续3个月, 日进食100克燕麦片后,临床可见,胆固醇、 β脂蛋白、甘油三脂及体重都明显降低,对于因肝、肾病变、糖尿病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血脂症也有同样明显疗效。莜面属低热食品,食后易引起饱感,长期食用具有减肥功效。此外,莜面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E、叶酸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含有的钙、磷、铁、锌、锰等矿物质也有预防骨质疏松、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贫血的功效。
1CFV8119.jpg
1CFV8120.jpg
1CFV8124.jpg
1CFV8127.jpg
1CFV81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前行,12点半进入桦木沟国家森林公园。
1CFV8130.jpg
1CFV8134.jpg
1CFV813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桦木沟森林公园管理员交谈得知,蛤蟆坝离这儿还很远,属于收费景点,而且现在的牧草都已打了,应该没什么看头了,他建议我们到前面的三拐子沟,问了一下路,开车就往里闯。但进去之后就有些后悔,没有标志牌,中间还有一条岔道,跑出好远,也没有看见人,正想打退堂鼓时,遇见一对打草的夫妇,问了一下路,才继续向前。又跑了一段路,遇到一个管理处,有十几个打草的人正在里面吃饭,进去问了一下,得知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三拐子沟,还可以继续往里走。但路不宽,愈往前路况也不好,前面还有拉草的拖拉机刚进去,担心进去车子不好调头,遂转头往回走。半路停车照了几张照片:
1CFV8137.jpg
1CFV8138.jpg
1CFV813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上搜了一下“三拐子沟”,找到几片不错的博文,一起与大家分享:

坝上金秋:光照三拐子沟:http://song.to.blog.163.com/blog/static/8715252020089283444478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壮山河:长城

http://song.to.blog.163.com/blog/static/87152520200892835525313/


这一段长城是金山岭长城,回程时去过一趟,拍过一些照片,但光线很差,不出彩,后面再上片。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坝上金秋:醉人的哈蟆坝:
http://song.to.blog.163.com/blog/static/87152520200892834138478/

这就是想去而没去成的蛤蟆坝,估计当时去了,景色也会很普通。

摄影讲究的是光,或早或晚,大中午头的有好景也拍不出好片。

以后有机会争取秋天再去一趟。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网上搜来一段文字,如下:

摄影创作好去处——塞罕坝三拐子沟  1 楼  

--------------------------------------------------------------------------------

塞罕坝(蒙语,意为美丽的高坡)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实际上有一部分已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近些年来,来河北围场塞罕坝进行摄影创作的专业摄影工作者和业余摄影已经发烧友越来越多,的确,美丽的塞罕坝一年四都有的可拍。塞罕坝春来迟,春季是一片新绿,五月中下旬,积雪刚刚融化,杜鹃花已经含苞待放;夏季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塞罕坝秋来早,每到九月中下旬,原野、森林便开始披上秋装,山野、田间,赤橙黄绿、姹紫嫣红、层林尽染;冬季则是冰天雪地、洁白一片。

塞罕坝可供拍照的地点很多,以至每个季节每个地点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和特点。笔者喜欢秋季来这里游玩、拍摄,因为秋季是收获的季节,秋季来这里拍摄肯定也会有一定的收获。在塞罕坝众多的拍摄“景点”中,三拐子沟就是其中之一。三拐子沟位于塞罕坝红山军马场向东北方向约12公里处,离小红山村较近(出村口向东),此沟基本上是东西走向,问及为何叫三拐子沟时,据当地老乡讲,此沟有三道弯,故称三拐子沟,记得以前去桦木沟拍摄的老路就是从三拐子这里走(现在红山军马场到桦木沟已经修上了柏油路)。在三拐子沟拍摄使想起了位于塞罕坝下哈里哈乡(即第三乡)83号村等几个自然小村落的“十里画廊”。所谓“十里画廊”(“十里画廊”是南北走向)就是从第三乡林场沿哈里哈乡沿途的几个自然小村落到上坝山门这一段十多里山沟的昵称。

大多数影友对“十里画廊”都比较熟悉,对三拐子沟则不太熟,我觉三拐子沟不论从长度、面积、地貌及自然景观上比起“十里画廊”来,只有过之而无不及。三拐子沟虽没有“十里画廊”的赤橙黄绿、多姿多彩,但沟两侧山峦层叠的白桦别有一番韵味,三拐子沟的土地面积也要比“十里画廊”广阔得多。有资料记载,三拐子沟夏初万顷土豆花开,如皑皑白雪;油菜花也很著名,每年的8月中、下旬盛开,大面积的绿色之中,镶嵌着大片的黄色,那是盛开的油菜花,足有两千多亩,非常壮观;三拐子沟秋景更美,当秋季来临时,山坡上的白桦树树叶像橘子皮一样黄,树干则像粉笔一样白,沿路两旁有大片的莜麦田,也是一望无际,金灿灿的一片,两边是起伏的山峦和层叠的白桦林,草场、沟壑中牛、羊在悠闲地吃草。三拐子沟也是拍落日的好地方,选择在傍晚之前到达这个地方,等待好的时机,要赶上有晚霞那就更棒了。拍摄中,135、120相机,广角、标准头、中焦甚至长焦段在这里几乎都能派上用场。三拐子沟地貌比“十里画廊”要好,农作物品种也比“十里画廊”丰富,在“十里画廊”拍片,由于山沟是南北走向,上午由向西东拍,下午则是由东向西拍摄,这样光照角度基本上侧逆或者是侧光。三拐子沟由于基本上是东西走向,在某种意义上讲,拍摄者上午、下午在两边沟壑中都应该能拍到好的场景及镜头。我在三拐子沟拍摄时,曾遇一处孤独的农舍,且有鸡、狗等禽畜,使我好生纳闷,这里远离村落怎么居然还有人在这里生活、居住?倒是我一个影友的说法解开了我的疑惑,原因是春种秋收时节,当地老乡为了减少往返时间集中播种及秋收,这孤独的农舍是老乡在这里小住几天的地方。

友情提示:影友们在三拐子沟拍摄创作,人多时一定要约好返回集合地的时间,在天黑之前要赶回驻地(我们有一回因为等侯一影友,直至天黑才从沟里摸了出来);有的地方地形较复杂,初次自驾车来,还是在当地找一个向导为好;在带走美好镜头的同时也不要把胶卷盒、废旧电池、食品袋、饮料瓶等“垃圾”丢下,爱护、保护生态环境要从我们每个摄影爱好者做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11-27 15:56 , Processed in 0.0502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