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乡村树

香椿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乡村树 于 2013-8-14 11:12 编辑

开了个贴一不小心就荒了下来。既然说到了供销职工学校的摩托刘,不得不说说这距离县城五公里左右的供销职工学校。
       香椿树之供销职工学校。。。
       供销职工学校在供销社的对面,单独的一个院子,一排平房是食堂和与食堂有关的,还有一栋集教学与住宿一体的三层楼,宿舍可都是标间,被褥一应俱全,只是没有现在的卫生间(整栋楼都没有)。即便是这样在当时、当地也是鹤立鸡群的著名建筑。之所以在这里横空出世一栋楼,是有着其历史原因的。毛泽东在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九日对该乡镇的养猪事业做过的批示:“要知道,阳谷县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可是这一带没有喂猪的习惯。这个合作社改变了这种习惯,开始喂猪。第一年失败,第二年成功,第三年发展,第四年大发展,平均每人约有猪二头,共计二万头。这个合作社可以这样做,为什么别的合作社不可以这样做呢?”追溯不到何时建的这栋楼,但确确实实是为了纪念毛主席的批示而建的,当时立项是叫“石门宋接待站”,主要为的就是在每年的11月9号这一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以及平日了来参观学习的。这里的养猪模范宋长生可是全国的劳动模范,一直兼任村支部书记很多年,这是后话。当时的纪念活动可谓是人山人海,读初中的时候由学校统一组织步行去参加过一次纪念活动。参观养猪场、农业成果展览是必不可少的。养猪场规模很大,与农村家家户户的猪圈有着极大的差别,很有点现在媒体里看到的规模养猪场,一排排的猪圈,很干净,好像当时猪圈里就有了能清洗猪圈的自来水管道,喂食、冲刷有点像流水线,膘肥体壮的猪有高达笔直的钻天杨给站岗,很是惬意(俺的直觉,它们可是对等待的命运有所不知的)。当时俺姨刚参加工作在科委,给了俺一张接待站的餐票,拿着餐票顺利的吃上了午饭,着实让小伙伴们羡慕了一把,“第一次公款吃喝”,当然谈不上喝,吃也就是给了两个烧饼(折合人民币一毛钱)。那时是计划经济,有钱也未必能买到饭,况且大都处于囊中羞涩的状态。这样的经历只有一次。因为初中毕业升高中就不是直升了,改为考试录取,高考恢复了,高中开始就踏上了挤独木桥的行列,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记得当时县城大堣首(就是县城中心位置,当地人都这么说,不知是不是这几个字?)的狮子楼侧面就矗立着毛主席的题词,相当于地标建筑。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听爸爸讲,毛主席的题词就是他的一个同事仿着写上的。所以每次见到爸爸的那位同事(应该叫孟宪春)都充满了崇拜。好像还遇到过孟叔叔在高高的架子上为每个字涂油漆,因为每年的纪念活动都是这里的最大的事,所以题词每年也涂一层油漆,等于除尘洗脸敷面膜吧!只是当时没有意识留存这位孟叔叔书法了得的真迹,放如今不得当场拜师吗?也不知是否还有人记起过他?不知什么时候建的,来来往往熟视无睹,可竟也没留意这地标是怎么没的,每年的“11、9”纪念活动也不知何时无影踪了,于是乎接待站的使命也寿终正寝了。
      等我1983年参加工作,这里已改成了供销职工学校,当时可是职工“双补”(补文化、补技术)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也很较真,达不到双补的标准,直接影响转正定级涨工资的,因此学习的氛围很浓厚,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在这里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这里成了脱产学习的好去处。后来兴起了职业中专,供销职工学校挂靠市供销学校,也有了脱产学习的中专学历班。俺在这里受益终身,恢复职称评定后,一下子破格晋了个讲师。{:soso_e100:},那是1989年,当时25岁。虽然很多年职称与工资都未挂钩,未得到具体的实惠,但还是有些自豪的,因为在简历上有这么一笔!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石 于 2013-8-14 18:01 编辑

这个牌坊是新建的,原来的批示是毛体飘逸潇洒苍劲有力[/attachimg][attachimg]399609
当时的养猪姑娘
图片来自高文秀http://blog.sina.com.cn/lcsjyjgwx的关于毛主席对阳谷县石门宋大养其猪的批示详细记载,一并致谢!
4c3ea809t6dcd3c7cb699&690.jpg
4c3ea809t7e463e4131f5&690.jpg
4c3ea809t7835be531182&690.jpg
发表于 2013-8-14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继续。
已帮助编辑。
保证整个帖子流畅性,删除两个回复。
 楼主| 发表于 2013-8-15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如石斑竹!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乡村树 于 2013-9-18 10:11 编辑

乡村树之葱花炒鸡蛋
      昨天下班买菜,林林总总的买了好几样:奶白菜、圆葱、土豆和青萝卜,突然想起还差几棵葱,在熟悉的摊位前打量一番:没有葱?摊贩说:有,昨天剩下的,都剥了皮,两块钱拿走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回家!一大把剥了皮的小葱丢进了冰箱,因为葱太小放在外面蔫一天就“没”了。今天早饭,习惯性的开冰箱,一眼就看见了它,小葱炒鸡蛋吧!这可是记忆里最美味的家常美食。三下五除二,搞定,端上餐桌,也在盘光光中完成对味蕾的冲击。
      简单易做好吃的小葱炒鸡蛋现如今已不太在餐桌上出现,往往是手头没有了“库存”,它就被想起,被唤醒,还注定是受欢迎。每次做它会时不时想起一个场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结婚后第一次由婆婆领着回老家看老公的姑姑,没计划在姑姑家吃饭,所以没选择吃饭的点。到了姑姑家,姑姑很热情(估计提前婆婆已经和她沟通好不在她家吃饭,因为在农村请新媳妇是很破费),没什么好招待的,手脚麻利的炒了一碗葱花炒鸡蛋端到我们面前,看着我,却一直叫着俺对象的名字:##,快吃!##趁热吃!后又感觉不是,转而对我说:你也吃!到不至于馋葱花炒鸡蛋,但心里分明对姑姑的做法有了一丝不满意。分明今天我是主角,可人家还没把咱当自家人,俗话说一掌没有四指近,这醋也吃不得。当时乃至于很多年都没在婆婆和姑姑面前提起过,对老公也是偶有提起,只是我做这个菜往往就会想起。难道额是一个很小器的银?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椿树之土豆与茄子
      看了“山那边”的“土豆与茄子”帖,想起了一件与此有一点点关系的,尽管牵强,但也确是看后想到和引发的。大约是99年,作为党建工作队的一员,到距县城10公里左右的一个村蹲点,居住点就在村委会大院。组长年长似乎也有一些农业知识,到了那里看看崭新的大院,院子里空空的,只有靠西墙边有几颗刚刚长了几片叶子的丝瓜苗(还没长蔓)。组长就动手把院子西南的区域翻好培上垄,浇上水(院子里有一个水压井),再后来就栽上了茄子苗,也就像楼主说的“茄子苗们挺过了一开始的十多天萎靡不振后逐渐清醒过来。长叶、拔高,叶子逐渐变的肥大。大致又过了一个多月,开了一些蓝白的小花。等到花落长出一些小茄子时,还没发现有什么不正常。”西墙下的丝瓜也慢慢爬上了墙。原本光秃秃的村委大院充满了生机。我是走读,每天早来晚走,组长和另一个同事吃住在那里,业余时间一是看他们下象棋,再就是看他们侍弄这些苗。每天工作之余看着它们的变化也是一件快乐的事,用组长的话说,过段时间我们就不用买菜了。
      说话间就到了麦收,随后放了几天假,再回来。原本认为丝瓜应该扩张到了院墙外,可到了院墙边也没看到丁点丝瓜蔓。心想:我们可没有用孙猴子的金箍棒给它画圈,不让它“出墙”。。。充满期待打开大院的门,原本充满生机的小院绿色没有了,走近看看,茄子还有丝瓜连一片叶片也没留下,只剩下藤和秧,几天的功夫,虫子把它们的叶子全吃光了。村委的人一个是赶上农忙没时间过来给打理,再就是一般住工作队的村也都是些老大难村,他们并不待见工作队,所以才没人管这些与己无关的事呢。住了几个月的工作队,一是没吃上组长计划的自给自足的茄子;二是也没给村里做多大的贡献,只是帮助村里修了一个简易的小桥。。。原因吗无外乎小组的三人分别来自机关党委、团县委和县妇联,做做思想工作、总结个什么典型经验还能比划比划,其他的就上不了手了。。。
发表于 2013-12-29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仙子给的掌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1-16 10:21 , Processed in 0.0596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