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生活中我们常读错的一些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一辈的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在德行上比较今天的普遍要好,在具体小技能知识上往往不如后生,这很正常,因为今人读书多,接受外界事物更多。

具体在给予的读音上,应该是ji yu,这里不读gei;
做作的普通话发音就 ...
机器猫 发表于 2012-10-31 15:58

点评准确,不愧为专业。
发表于 2012-11-1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同意机器猫的看法,读错的音和方言应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
牟平人叫酵母为JIAOZI,不会说成XIAOZI
略带贬义的称呼一个人为DIAO(鸟),不会发音成NIAO
角色的角,老辈人都发音JUE,这也不是方言,本来就应该是JUESE
校正不是XIAOZHENG,女红应该是NVGONG...

就是装大尾巴狼,那也是DAYIBALANG,不是DAWEIBALANG...

咸菜叫呱唧,饺子叫古则,草莓叫破馒头,那才是典型的方言了
发表于 2012-11-1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字是否读错音,是以普通话做为标准来衡量

胶东人叫肉为YOU,北风为BOFENG,人为YIN
旁人会当作方言一笑,而不会认为读错了音

但你把摄氏温度说成是NIESIWENDU
那别人一定知道你发错了摄音,而氏是说成了方言
发表于 2012-11-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不太会雪普通话。我的普通话雪的很普通。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同意机器猫的看法,读错的音和方言应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
牟平人叫酵母为JIAOZI,不会说成XIAOZI
略带贬义的称呼一个人为DIAO(鸟),不会发音成NIAO
角色的角,老辈人都发音JUE,这也不是方言,本来就应 ...
亚米 发表于 2012-11-1 09:47


同意。方言俚语与错别字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方言字典上有标明,但错别字就是错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字是否读错音,是以普通话做为标准来衡量

胶东人叫肉为YOU,北风为BOFENG,人为YIN
旁人会当作方言一笑,而不会认为读错了音

但你把摄氏温度说成是NIESIWENDU
那别人一定知道你发错了摄音,而氏是说成了方 ...
亚米 发表于 2012-11-1 09:59



非常感谢朋友关注。{:soso_e10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不太会雪普通话。我的普通话雪的很普通。
老前 发表于 2012-11-1 10:32


没事儿,不会说普通话,就雪烟台话吧。听说有一次,国内有个旅游团到韩国,走到边境按惯例上来一个韩国翻译。结果韩国翻译的汉语团里很多人也听不太懂。他们请那位翻译说普通话,他说:我雪地就是中国普通话。幸好团里有山东人,他能懂,他是荣成人,他说那翻译说的是荣成话。翻译一听高兴了,说:我就是在威海学的普通话。
看看,咱山东话的影响力也不少,出去人家也雪这是普通话。{:soso_e10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于 2012-11-2 17:18 编辑

另外一个所谓常读错的字,就是这个“酵”字。          
      酵,到底读jiào还是读xiào? 查一下比较老式的字典,甚至在线新华字典,它读jiào。这些字典甚至还举了例子,发酵(jiào),酵(jiào)母。
   

    如果说我们在口语中把它读xiào,似乎也不对,比如我们说打酵(jiào)子,而不说打酵(xiào)子。
    但是,在超市买东西,有几人说自己要买jiào母的?大多说买xiào母。
   

    告诉朋友们一件好消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出版的新华字典中,xiào这个读音被半遮半掩地转正了。酵字在正音jiào之后,有一个小括号,里面是三个字:(俗读xiào)。
   

    民众坚持不懈地读,终于使字典编撰学者与专家正式承认了这个音的存在与可行性,以后咱可以大大方方地说xiào母了哈。
发表于 2012-11-2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次从上海归来,在火车上有一对夫妻到北京游玩。路上询问山东几个城市的特点,介绍到济南时,我说:济南有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就是比较热(YE)。这对夫妇一脸茫然,连续追问了五六遍。我都不耐烦了“就是YE,比较YE,天气YE!”   这对夫妇总算明白了,其中妻子很认真的跟我讲:那叫RE,不是夜。
发表于 2012-11-5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资源流失”现象不容忽视  (转)

形容女孩子惊艳之美,用普通话是:“哦,这姑娘真漂亮。”咬字清楚,字正腔圆。

而河南人会说:“咦,这妮子咋恁好看嘞。”朴实中听,又带着泥土气息。

轮到苏州人则是:“哎呀呀,这个妹妹标致得少少家个。”语调相当婉转,听着非常舒服……

每一种方言,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局部地区出现“方言资源流失”现象,部分方言的使用范围日渐萎缩。

方言饱含民族记忆

“普通话便于交流,对我国经济文化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作为‘语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方言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化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说。

按通用分法,我国共有7大汉语方言区,依次为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方言、以苏州话上海话为代表的吴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以梅州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和以南昌话为代表的赣方言。每种大方言区又渐次分为更多的小方言区。

李宇明介绍,不少汉语方言保留着古汉语成分,饱含“民族记忆”,承载了诸多历史文化内容。如,武汉话把“口袋”称为“荷包”,河南部分地方把女婿称“相公”。闽南话更是有一种“崇正意味”,保留了许多古音古词,如:把“吃”称为“食”,“锅”称为“鼎”,“人”称为“侬”。

此外,汉语方言还是沟通情感传承文化的纽带,“乡音无改鬓毛衰”是归乡游子认祖寻根时的感慨。宁夏大学人文学教授蔡永贵指出,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地方性知识。许多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巧妙地使用方言刻画了成功的人物形象,使这些作品增色不少。

局部方言渐趋式微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饱含民族记忆的汉语方言处于急速变化之中,部分方言面临“阵地沦丧”、使用者越来越少的窘境。尤其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具的便利、大规模移民的出现,我国局部地区方言渐呈式微之势。

日前,《羊城晚报》上一则题为《生在广州不会说粤语》的报道,阐述了新客家第二代“白话粤语盲”现象引发的思考,引起读者关注。作为“人多势众”的一个方言分支,粤语在新客家第二代中的传承困境,在我国汉语方言中不是孤例。

究其原因,一方面,方言的语言环境在缩小。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口大流动,方言的地域性框架发生变化。在京、沪、穗等大城市,外来移民通常都说普通话。另一方面,年轻一代日渐产生了对方言的疏离感。浙江金华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在6岁到14岁孩子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普通话,但52%的人完全不会说金华方言。

随着局部地区方言式微,“我们该如何保护方言”日渐成为一个话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1-15 16:42 , Processed in 0.04866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