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小默

[亲子教育] 亲子问题大家问(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9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现象:
家有一男孩,已经13岁了,还是对学习没有定性。哪天高兴了,什么都行,既认真又自觉的;哪天呢,又唉声叹气的……问: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做?做什么?

还请各位给出意见:handshake
小默 发表于 2009-6-8 09:33

也是我和儿子面临的问题,我感觉应该激发孩子的热情,让他自己找到目标去自我管理,但还木有看见明显效果,
希望看到有经验的家长老师说说体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小默 + 5 为了你家公子的自觉目标!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6-9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6-9 16:02 编辑
我也不知道,人的天性都是爱玩、偷懒,大人也如此~~我们可以硬着头皮做不喜欢的事情,孩子自控力差,靠管教、榜样?
老米是怎样让姑娘那么上进的呢?是因为老米两口很上进?
叶茂 发表于 2009-6-8 11:13

      我家小米一直是个比较上进的孩子,只是小学5年级之前,只热衷于班务活动,顺应了那时刚刚萌芽的素质教育。她把学习当副业,而且相当马虎,成绩不甚理想。
      那个时候,我除了抓英语和数学外,主要精力放在她的个性发展上。从幼儿园到高中,每次家长会后,我都会主动留下来,单独跟老师了解小米的性格特点以及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情况,这是我最关心的。幼儿园和小学加起来共9年,我最大的成绩就是及时理智地帮助小米改掉了一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性格缺陷,比如爱哭、爱叽叽、不合群、不吃亏,等等。
      至于方法,低龄时采取小红花与小蓝花的办法,红花奖,蓝花罚,每周末现金作结,由此还衍生了家庭银行;10岁以后,在家庭内部开设了“焦点访谈”,每个家庭成员平等参与,效果非常好;平时,我把自己想对小米说的大小道理,用报纸上读来的、朋友那里听来的、小时候经历的......等等吧,正反例子全是发生在别人身上,象说闲话那样说给小米听,貌似说者无意,追求听者有心。这种说闲话的教育方式对小米很适合,感觉不到是在教育她,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且家教要超前进行,小米听的时候,心里在想,到时候我也要这样,或者是到时候我可不要那样。
      我基本上不正面说教,不强迫她,不端家长的架子,对小米一直是爱,是鼓励,是信任,是相互探讨,总是多多地征求她的意见,即使在幼儿园的时候也是这样。所以,我们一直是很好的朋友。从小到大,我给她的信息是:她是妈妈的好孩子,我以她为骄傲。小米就努力地做一个更好的孩子,为妈妈争光,让妈妈幸福。
      我一直认为,家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只要有了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就会有很多很多好的办法。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6 收起 理由
叶茂 + 8 希望有机会多说点~
小默 + 8 因为不敢,反而成就了优秀的女儿、和睦的家 ...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6-9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我和儿子面临的问题,我感觉应该激发孩子的热情,让他自己找到目标去自我管理,但还木有看见明显效果,
希望看到有经验的家长老师说说体会
梅兰 发表于 2009-6-9 10:34

依老米拙见,男孩子的家教应以父亲为主,母亲为辅。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父亲决不能缺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小默 + 5 呼吁父亲的补位、到位!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6-9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我和儿子面临的问题,我感觉应该激发孩子的热情,让他自己找到目标去自我管理,但还木有看见明显效果,
希望看到有经验的家长老师说说体会
梅兰 发表于 2009-6-9 10:34

呵呵,梅兰做的很好了。相信你们会有变化的。也相信你的儿子是优秀的。
今天,一朋友跟我说,坚持+耐心,我问,坚持多长时间?回答:两年!
哦,问问自己,我能坚持两年吗?:o
发表于 2009-6-9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认为,家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只要有了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就会有很多很多好的办法。MILAOYAN 发表于 2009-6-9 15:54

非常赞同
发表于 2009-6-10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老米是一个非常理智有头脑的人,从写文章的风格就可以看出~~做事有思路有措施所以有结果。
发表于 2009-6-10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基本上不正面说教,不强迫她,不端家长的架子,对小米一直是爱,是鼓励,是信任,是相互探讨,总是多多地征求她的意见,即使在幼儿园的时候也是这样。所以,我们一直是很好的朋友。从小到大,我给她的信息是:她是妈妈的好孩子,我以她为骄傲。小米就努力地做一个更好的孩子,为妈妈争光,让妈妈幸福。
MILAOYAN 发表于 2009-6-9 15:54

好好学习这一段!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也是,刚刚把这篇给复制下来了,还有猫姐的那个系列……:handshake
发表于 2009-6-12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兰 于 2009-6-12 11:20 编辑
问题3:缺乏基本礼貌,亲善言行
叶茂 发表于 2009-6-8 11:42

今天有时间来说说礼貌的事
今早我们还在吃饭,儿子照例吃得快走得早,跟我们说了再见,提着包向外走,估计他穿好鞋了,我到门口送。儿子背好书包一边跟摆手说“拜拜”一边带上门走了,我隔了玻璃继续目送,到拐弯处,儿子照例回头跟我摆摆手。中午我一般在厨房忙活,儿子一开门总是大声说:妈妈,我回来了!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这样了。
我家临街,儿子上小学时出门往左过马路上高台走,我能目送他很远;初中出门往右走不过马路,几步就被拐弯的房角挡住视线。儿子小学时早晨经常不说再见就走了,经常是我听见关门追出去再见,只看见他头也不回的小小身影,很决绝的样子,曾暗自伤心,儿子怎么这么冷漠,从来也不回头看看目送他的妈妈呀。后来规定家人进家门出家门要彼此打招呼,没打招呼不批不恼,就叫回来重新走[24] 老D这个习惯比较好,但偶尔有事也忘,记得我经常打电话追着告诉他早晨离家漏了程序了,估计儿子都听见了。不管儿子喜不喜欢,我们就这样坚持,有时还兼以肢体接触动作,抱一下,或者拍拍手肩什么的。现在就成习惯动作了

关于说话语气
不知是不是普遍现象,儿子小学4年级的时候,有段时间跟我们说话老用反问句,听着像质问像挑衅,让人很不舒服,屡次提醒他不能那样说话,不礼貌,但似乎很难改。有时问他为什么那样说,他又是冲冲地一句:不这样说怎么说!记得有一次,我专门把他常用的反问句式转换成疑问句给他举例说一遍,提示他注意语气怎么不同表达的态度如何不同。以后,儿子还是会用错语气,我还是会提醒,慢慢儿子就不再用反问句了。现在想想也许他真不知道反问句会给别人造成不舒服的结果吧。

关于与外人打交道

因为座机在书房,所以只要我在家,儿子打电话我都能听见。儿子很小的时候曾经教他怎么接听电话,但有儿子上小学高年级后给同学家打电话,一接通总是:我找XXX。跟儿子说这样不称呼对方显得狠没礼貌啊,儿子说我又不知道是谁。我就教他,只要听着不是要找的同学,男声就叫叔叔,女声就叫阿姨。儿子说还可能是同学的奶奶爷爷呢,继续告诉他,听不出长幼就按叔叔阿姨称呼,不是的话,对方会告诉你是谁,你再改口。但是儿子似乎很难如我所愿。但是儿子有两个同学这方面做的非常好,小学的LIU和初中的SONG,每次接他们的电话真舒服,总是一接电话就听到阿姨好,我找DZHH。如果小D不在,人家说完事会说阿姨再见!儿子回来,我在转告内容时总不忘夸奖几句,然后吃饭时再有意跟老D夸奖哪两个孩子。
儿子的同学有时会来家玩,表现也都不一样,有的悄悄不打招呼就走,有的即使我不在外屋也会大声给我再见,送走孩子们,我会跟儿子评价他们的反应,吃饭时也会有意地说给老D听,其实是让儿子再加深一下印象。

虽然不知道儿子在外的表现怎样,但我能看到的事都提醒他了

一直感觉猫的问题很难解答,用道理来说就成了说教,举例说一是自己的孩子做的也不好二是很啰嗦。
但在想想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也有不愿见人不愿打招呼或其他在外人看来不礼貌的事,就觉得对孩子不能指责挑剔,因为那些东西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化。就把自己跟孩子曾经遭遇的难题写出来分享一下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小默 + 10 感谢梅兰的言传身教!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梅兰的回复![23]
近几天,我也在想这个帖子怎样继续的问题。问题是一定会多的,只是大家闷在心里不愿意表达而已。再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即使说出来,也不见得会有好的见解和收获。最主要的,亲子园缺少相应专业的家庭故事指导者。通过梅兰的这个回帖,还有米姐的回帖,还有之前素版、猫姐的回复,我们该看到曙光就在我们身旁。[27]

再次感谢梅兰的做法和回复!孩子的变化无不渗透着父母有心的引导。愿我们做个有心人。[23]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叶茂 + 10 家长们感谢你!!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2-17 14:24 , Processed in 0.06591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