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616
- 积分
- 1026
威望
金钱
魅力
回帖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30
注册时间2009-3-10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11-8-3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再发一次吧:
(5)响墩
烟台自通了铁路就有了通伸铁路职工宿舍(现建设路中部西侧);有了铁路宿舍后就有了我们这第一茬铁路职工的皮小子;这帮皮小子能皮得上墙爬屋攀山下海玩出许多个不尽的花样儿来.现如今每当年节大街小巷燃放起烟花爆竹的时候,我就不由的回想起儿时同小伙伴们玩炸"响墩"的趣事来,那真叫个爽,刺激着呢.
铁路系统的工务段巡道员和拌道房等处,都备有一种可放置于钢轨之上当火车碾压爆炸后特别脆响的报警物件---"响墩",它虽逊色于炸弹的响声也不及炸弹的威力和破坏力,却比那些个烟花爆竹厉害多了,"响墩"简直就是我记忆里的反坦克雷.“响墩”大约饼干大小,形状如铁制“飞碟”。在“碟面”上,一片长约10厘米的铝片连接其上。里面是特制的炸药,火车碾过时,会发出巨大的声响而不至于对火车有任何损害,提醒火车司机前方有险情,应该立即停车。“响墩”是铁路专用信号工具之一,一般情况下一次使用三枚。在火车前来的方向,其中两枚相距40米摆放在正驾驶的一侧,另一枚放在两枚正中间位置,搁在副驾驶一侧。它与火炬、信号旗、信号灯一样,都是铁路运行中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我还依希记得这样一段故事:抗美援朝时期一铁路志愿军英雄在自己腿被敌机炸断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为保抗美援朝钢铁运输线的军用列车的安全,硬是拖着伤腿以惊人的毅力爬行数百米安置好三枚响墩,最后壮烈牺牲.响墩竟然和英雄壮举紧密相连,当然这些是在我稍稍长大时才知道的,在我跟儿时伙伴玩响玩炸响墩时哪儿知道这些啊.
应是文革混乱时期,向来以半军事化管理的铁路系统也陷入车晚点人涣散的无序状态,这"响墩"也似长了脚的散兵游勇般流落到我们这帮皮小子手中.可是咋把它捣鼓响了着实让我们废了一番心思.直接放置到它该去的地方----铁轨上,那弄不好就是个破坏罪反革命罪,我们也没这个胆.有胆大的曾偷偷放置在尚是沙土路面的建设路上让汽车碾压,结果是汽车的胶轮和沙土路面的碾压对响墩来说似乎是挠痒痒根本就炸不响.还是我想了办法才爆炸成功.我们拿了几个田径场上铅球大小的球磨机里用的大生铁蛋子,来到了西山炮台下的一个十多米高的石拱桥门洞子上,先将响墩依次排列在桥门洞下的平整硬石上,小伙伴们则抱着铁蛋子自桥侧攀上桥顶,然后趴在桥上抱着铁球对准响墩松手----作"伽力略"式的自由落体运动,第一批趴在地的三人里,惟有我瞄得准,松手稳,炸得狠----一炮打响,但见那硝烟一缕,响声如雷,小伙伴们欢呼雀跃,兴奋异常.接下来人人如法炮制,一炮打响者有之,多炮未炸者多之,桥上桥下,攀援往返,还抱着个大铁蛋子,直累得我们是气喘嘘嘘满脸是汗,直将那十余枚响墩炸响炸完尚意犹未尽.现在回忆起咋心生后怕呢----没让响墩炸着我们真是万幸啊.
在此特声明:玩炸响墩,儿童不宜.此种玩法,切莫仿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