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花妖

《正信的佛教》 (圣严法师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么


佛教的教典之多,乃是众所周知的事,所以到今天为止,尚无法硬性地指定哪一部或哪几部是代表性的佛经,在中国之所以有许多宗派的出现,大体上是由于所宗经论的立场不同而产生。
不过,佛教的教理,有一个基本原则,那也是释迦世尊对于宇宙人生的特别开悟,悟到一个缘生的道理。
所谓缘生,就是因缘所生,也就是因为各种关系的结合而产生各种的现象。比如一篇文章的能够成为文章,能够到达读者的手里,能够使得读者明白一些有关佛教的问题,这中间的关系(因缘),看来简单,实际则复杂之极;文字的来源及修养,知识的累进及吸收,作者的健康热忱及见解,加上文具的制造及运用,文稿的检字排版及印刷,邮件的寄发及传递,最后还得有读者自己的兴趣知识及精神,才能完成一篇文章从作者到读者之间的任务。这种关系(因缘)的举例,尚是粗浅而明显的,若要更进一步的考察,每一个关系的单元上,也都连带着许多的关系,这种关系连带关系的现象,便是因缘。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的聚合,事物的消失,是由于因缘的分散,这就叫做缘生缘灭。
正因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缘生缘灭的,都是变化无常的,也就证明一切的现象,都是假有的、暂时的、幻有的,从一个水面的泡沫到整个世界,乃至太空的星球,都是一样,都不是永恒的。既然不是永恒实在的,就证明是一切皆空的,所以佛教称此道理为“缘生性空”。
佛教,一向被人称为空门,原因就在于此。但是,大家对于佛教的空义,又是误解的多。因为佛教的空,是说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这个空,相当于不实在的意思,而不是不存在的意思,多数人以为空了就一切都没有了,其实,佛教是从缘生(关系)的分析上说明空无实体的道理,正像一辆汽车,如以科学家的眼光去分析,汽车就不实在了,汽车仅是各种元素及关系的结合而已,但从现象来说,当汽车尚未损坏到必须送进大熔炉里重新熔铁的时候,汽车还是汽车。
所以,佛教讲缘生性空,是着重于本质的分析透视,从而警惕我人是生存在幻妄的境界中,不要为了幻妄的名利物欲而变成名利物欲的牺牲者,这叫做看破。叫做放下。看破的是现象的幻景,放下的是名利物欲的贪得无厌,而不是否定了现象的存在,所以佛教徒讲本体是空,但仍不能离开幻有现象而存在,因为若无能力解脱生死,终究是在业力的造作与受报之中,业力也是幻有的,但却能够牵引生命的升降而感受苦乐。
在这里,不要忘了:一切现象的幻现幻有,都是由于众生的业力之所感化。因此,若能悟透了缘生性空的道理,便能不受一切幻景的诱逼;不作一切幻景的奴才,而得自由自在,那就是一种解脱生死的工夫,人,一旦不受外在的境界所转,他就可以不造生死之业而能解脱生死或自主于生死了。
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教理。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妖 于 2010-4-21 21:59 编辑

佛教的根本教条是什么

从原则上说,佛教并没有什么教条,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戒律。
但是,佛教的戒律是根据伦理的要求而来,所以也是纯理性的。
佛教的基本戒,就是五戒十善,虽然,佛教的教徒由于修持层次的不同而分有在家的五戒十善、八戒,以及出家的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有大乘的菩萨戒,但其均已五戒十善为基础;也可以说其他各戒都是五戒十善的升格或详细的分科。所以,如能把五戒十善守完善了,其他的戒也就不太困难。
所谓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私通)、不妄语、不饮酒。
所谓十善,乃是五戒的扩大与加深,并且要戒作恶也戒不去行善,现在列表如下:(见图片)
总之,佛教对于戒的要求是诸恶莫作与众善奉行,凡是有害于身心、家庭、社会、国家、人类,乃至一切有情众生的事,都要在这五戒十善的范围之内,尽量不做,否则,就要尽量去做做了恶是犯戒,不做善也是犯戒。
不过,佛教是开明的。如果不知所做的是犯戒的行为,虽做了也不算破戒,如果无心犯戒,虽犯了戒,也不成破戒的正罪;如果存心犯戒,结果纵然没有破戒,还是有罪;如果女人遭受了恶人的强暴,只要女的不感受淫欲的快乐,虽被奸污了,也不算犯戒,仍然是清净的。犯戒,一定要心、境、事三者的相应相成,才得破戒的正罪。
五戒十善.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妖 于 2010-4-21 22:03 编辑

信仰佛教必须吃素吗


不,素食虽是佛教鼓励的事,但却并不要求所有的佛教徒非得一律吃素不可。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是为慈悲一切有情众生的缘故,所以在南传地区的佛教国家乃至出家的比丘,都不坚守素;西藏的喇嘛,也不守素食。但他们不亲自杀生。
因为,五戒的第一条就是“不杀生”,信佛之后,如能实行素食,那是最好的事,若因家庭及社交上的困难,不吃素也不要紧,但是不可再去亲自屠杀,也不可指使他人屠杀了。买了屠死的鱼肉回家,那是无妨的。
发表于 2010-4-20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交往多年的朋友对佛教有些研究。给我的感觉就是:向佛的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凡事都从好处想起。所谓不加评判看风景,他没有外来的先执之念。我做不到,也佩服此人的修养。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对于烟酒赌博的看法怎样

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戒烟的规定,但为了风俗及威仪的理由,中国佛教徒一向是不主张吸烟的。不过,有害身心的麻醉品及刺激品,佛教一律禁止,所以酒是五戒之一,饮酒的本身并非罪恶,酒精的刺激,使人在饮酒之后却可能引起罪恶的行为。根据这一观点类推,佛教也不容许染上鸦片及海洛因等的不良嗜好。至于赌博,根本是劳神丧财与败家丧志的东西,所以在佛经中严格禁止(《长阿含》、《普生经》),同时,赌博的本身就是一种欺诈的行为,甚至因此而能犯杀人、窃盗、诽谤、恶口等罪,所以佛教是严禁赌博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不,佛教的宗旨虽在解脱生死,出家虽是解脱生死的最佳途径,但是,出了家的如不实修或修不得法,未必能够解脱生死,不出家的,如能修持,也未必不能解脱生死。小乘佛教是以解脱道为依归的,在家人也可修成小乘的第三果,三果虽未出三界,但也不再受生死,死后后生色界净居天,再证四果阿罗汉,就入解脱之境了。所以在家人证到三果,也就相近于解脱了。
若照大乘佛教的观点来说,为了化度众生,菩萨随类应现,到处化身,经常是化现在家人的身份,所以在有名的大菩萨中,除了地藏、弥勒之外,多数是现的在家相。印度的维摩居士及胜鬘夫人,都能代佛说法,但他们是在家人。所以,真正行菩萨道的佛教信徒,那是不一定要出家的。出家人在佛教中的地位崇高,乃是由于住持佛教教团而使佛教存在及宏扬的理由,也是由于教内伦理制度的理由。说得明白些:出家的佛教徒是佛教的骨架,在家的佛徒是佛教的皮肉。在本体上说,是出家的重要,从作用上说,在家的重要。因此,信了佛的,可以出家,但却不是必须出家。
发表于 2010-4-22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妖辛苦了,我静不下心来看~:L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妖辛苦了,我静不下心来看~:L
海云 发表于 2010-4-22 15:52

海云姐能走进这个帖子已是种下善因和佛结缘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的信徒共有多少等级

从本质上说,佛教是主张平等的,所以人人都有信佛的权利,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但在修行的层次上说,所谓闻道有先后,学业有专工,由于所持戒律的高下等次的不同,佛徒便有男女的九种等级,那就是:近事男、近事女、近住男、近住女、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
受了三归五戒(十善)的在家男女称为近事;受持八戒或住于寺院的在家男女,称为近住;受了十戒的出家男女,称为沙弥及沙弥尼;受了具足(全部)大戒的出家男女,称为比丘及比丘尼;式叉摩尼是由沙弥尼至比丘尼之间的必经阶段,为时两年,目的是在查验女子的会否怀孕,以及能否习惯于出家的生活而设。
至于受了菩萨戒的人,不在等级之中,任一等级乃至异类的傍生,也可受持菩萨戒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成为一个佛教徒呢

若要加入正信的佛教,成为佛教的教徒,必须经过“三归”的仪式,这一仪式的重要性,也像国王的加冕、总统的就职、以及党员的入党等,是从内心表现出来的一种效忠的宣誓、一种恳切的承诺、一种渴仰的祈求,一种生命的新生、一种虔诚的归投,所以这在佛教是看得极为重要。否则的话,纵然信佛拜佛,也不是合格的正科生,而是没有注册的旁听生,这对于信仰心理的坚定与否,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归的仪式,是请一位出家的僧尼作证,并且教授三归的内容,那就是:
我某某,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念三遍)
我某某,皈依仏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天魔外道。
我某某,皈依法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说。
我某某,皈依僧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众。
三归的仪式,简单而隆重,主要是是自己一心一意地归投三宝、依仰三宝,获圣性洁而坚贞的信心。佛是佛陀,法是佛的言教,僧是弘扬佛法的出家人,从这三大对象的皈依,可以得到现前的身心平安,以及未来的解脱生死乃至成佛之道的无上至宝,所以称为三宝,而信仰佛教也就称为皈依三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2-20 08:30 , Processed in 0.05445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