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雨中的了悟

[神州驴途] 山水萦绕是徽州------记古道行之龙须山穿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鱼川村,先看到墙上有关“水口”的字,大家不明所以,我便当了回导游,简单的说了有关“水口”的来历。如今卖弄一翻,呵呵,也是看来的文字。在明清时代,风水是徽州社会最关切的问题,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生要生在苏州,死要死在徽州”,因为对死者而言,林木幽深的徽州是最好的归宿。而对生者来说,“水口”,则是整个村庄风水的咽喉。以徽州百姓的观念中,水就是财富,要在那里建造标志性建筑,以锁住水口。也有人认为,整个徽州府就是因为山势环绕,水口严密,才在明清两代创造了无比的辉煌。
徽杭古道二 1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中的了悟 于 2011-5-23 13:40 编辑

人们习惯将下山、下游的方向看作村庄的入口,称为村脚,水口就建在村脚附近,一般来说,进入水口,就进入了该村的地界了。在风水的理论中,水口-----尤其是水的流出之处,决定一个村落的兴亡盛衰,许多宗族便在此建造桥、台、楼、塔、堤等物以镇之。旧时徽州,也有的村落修建一些据称能破坏其它村庄和宗族风水的镇物,这些镇物是什么,今天已经不知道了。这些水口的设施,在表达象征意义的同时,也美化了徽州人的居住环境,平添了许多幽雅的审美情趣。我仔细的看了,鱼川的水口没有亭台楼阁,只有那座刚走过的缀满绿藤的廊桥,还有下游方向那棵粗大的槐树,毕竟,鱼川不是西递、休宁,没有那么美丽的水口。
徽杭古道二 106.jpg
徽杭古道二 1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村子,尚有一个“耿氏宗祠遗址”,不用问就知道这个村子以耿姓为主了,也算个宗族。
徽杭古道二 119.jpg
徽杭古道二 13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对宗祠不感兴趣,倒是前面那几头牛,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徽杭古道二 118.jpg
徽杭古道二 129.jpg
徽杭古道二 128.jpg
徽杭古道二 122.jpg
徽杭古道二 125.jpg
徽杭古道二 12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家家门上都贴的这个三角形的红纸是干什么的呢?还插着干枯的松针竹叶。
徽杭古道二 140.jpg
发表于 2011-5-23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是这样的:“西汉以前,每至春节古人便折剪了桃枝插于门脸。最早的用意纯粹是驱鬼辟邪,后来又觉这不失为一种小有情调的美饰物件,就越发把它当回事了,岁岁过农历年,民间不忘插了翠绿的桃枝,日久成民俗,这便是中国年画门神的“前身”。 如今中国南方乡村过年时,依旧忘不了贴门神外,用红纸折个倒三角形,与几许绿枝,一并贴了门两侧。这远古的遗俗,现在还在一些地方沿袭着。”
发表于 2011-5-24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了悟的驴游是神游!
懂的真多,比导游还导游,哈哈
我在一点点的仔细阅读欣赏,过瘾-----------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176# 雨竹

雨竹深知了,{:soso_e181:} ,我开始不甚明白,后来问了当地的村民,才知道是这个意思。驱鬼避邪,以图吉祥如意。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177# 无限

你去年的古道之行让我惦记了大半年,你以为白惦记啊,{:soso_e113:} 好歹也要看看徽州文化方面的书。去年游黄山,又顺便去了宏村、西递,对徽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所以此行算不得走马观花。你能细看帖子随我神游,呵呵 ,有没有旧地重游的感觉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头墙又称封火墙,在邻居发生火灾时,起着隔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为了使封火墙具有艺术美感,将其设计成昂首长唭的马头。
徽杭古道二 14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2-20 06:38 , Processed in 0.0535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