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山人

每日一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0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丽丝·莱辛《特别的猫》
s4630096.jpg
作者: [英] 多丽丝·莱辛
译者: 彭倩文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1-2
页数: 181
定价: 1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3931155
内容简介 · · · · · ·
  故事从莱辛在非洲的童年开始。爱猫成痴的文学大师用优雅的笔调讲述了人与猫之间的动人故事。
  猫的世界精彩纷呈。娇美的公主灰咪咪和内省的黑猫咪因为争宠上演了一出出情景剧;同为母亲,育儿之道却大相径庭,令观者莞尔;流浪猫鲁夫斯九死一生、大帅猫巴奇奇不幸致……莱辛的情感体验因丰腴而灿烂。

作者简介 · · · · · ·
  多丽丝·莱辛(1919——),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莱辛出生于伊朗,父母都是英国人,童年在南非的农场度过。 她的作品以表现女性心理见长,自七十年代起,便常常借助心理学和病理学的手段,发掘小说主人公尤其是知识女性的人生跋涉和心路历程。代表作有《金色笔记》、《暴力的孩子》、《特别的猫》等。莱辛也是个爱猫成痴的作家,猫完全融入她的生命,伴随着她经历生活的风风雨雨。
 楼主| 发表于 2011-2-20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裳:《来燕榭少作五种》
s4072033.jpg  
作者: 黄裳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9.1
页数: 59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8029607
内容简介 · · · · · ·
  收录作者早期的五种著述,《锦帆集》、《锦帆集外》为散文集;《旧戏新谈》为论戏、论人、论史、论政随笔集;《关于美国兵》是1945年作者做随军翻译期间的报告文学性质的随笔集;以及《金陵杂记》。

作者简介 · · · · · ·
  黄裳,原名容鼎昌。一九一九年生。山东益都人。曾做过记者、编辑、编剧。四十年代开始散文创作,并熟于版本目录之学。结集出版有《锦帆集》、《锦帆集外》、《关于美国兵》、《旧戏新谈》、《过去的足迹》、《榆下说书》、《榆下杂说》、《银鱼集》、《翠墨集》、《珠还记幸》、《清代版刻一隅》等三十余种,辑有《黄裳文集》六卷。译有《猎人日记》等。

黄裳:《来燕榭文存》  
s3662527.jpg
作者: 黄裳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9.1
页数: 358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8029843
内容简介 · · · · · ·
  “来燕榭”为黄裳晚年斋号。本集收录作者近年新作书话、序跋、随笔等,称得上“庾信文章老更成”。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乔尔达诺:《质数的孤独》
s4619790.jpg
作者: [意] 保罗·乔尔达诺
译者: 文铮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1-3
页数: 224
定价: 2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2752669
内容简介 · · · · · ·
  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文学奖”获奖作品
  意大利出版史上最惊人的处女作畅销记录,两年销售逾120万本,上榜逾100周
  36国版权售出,畅销全欧500万本
  他们就是这样一对孪生质数,孤独而失落,虽然接近,却不能真正触到对方。
  《质数的孤独》是意大利八〇后作家、粒子物理学博士保罗·乔尔达诺的处女作,2008年出版后,即获得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奖,并迅速成为欧美超级畅销书,迄今在欧洲销量已超过500万册。同名电影于今年9月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马蒂亚是一个年轻的数学天才,他相信自己是质数中的一个,而中学同学爱丽丝正是他的孪生质数。他们都有痛苦的过往,同样孤独,同样无法拉近和其他人之间的距离。从少年到成年,他们的生命不断交叉,努力消除存在于彼此间障碍,相互影响又彼此分离,就像孪生质数,彼此相近却永远无法靠近。
  《质数的孤独》给人惊奇、亲切和深深的感动,无望的爱情,带读者踏上迷醉的旅程。保罗·乔达诺的写作风格带着绅士的优雅和高贵,却又有毁灭性,通过创造性的语言营造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故事。一本令人难忘的处女作,让我们期待作者接下来的作品。
                                                                --约翰·伯恩,《穿条纹衣服的男孩》作者
  
  保罗·乔尔达诺是描写失落和悲伤的高手。他非常理解并善于展现内心的隐秘。小说的故事很平静,而他强有力的写作和令人难忘的风格令全书变得引人入胜。《质数的孤独》忧伤、阴郁、完美。
                                                                   ――玛丽·派佛,《拯救奥菲利亚》作者
  哪样比较孤独?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谁也不爱;还是心里爱着一个人,却始终无法向爱靠近?在微凉的秋日里展读《质数的孤独》,眼前仿佛飘来阵阵落叶,令人在掩卷叹息之际,心中也泛起些许萧瑟的凉意。
                                                                              ——台湾作家 彭树君  

作者简介 · · · · · ·
  保罗·乔尔达诺,生于1982年,粒子物理学博士。《质数的孤独》是他的处女作,一经出版,就获得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奖。
  文铮,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系副教授,译有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利玛窦书信集》。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MING明日风尚》杂志书
s4237346.jpg

s3969897.jpg
      《MING明日风尚》是香港明报集团在内地出版的杂志,若您是《明日风尚》的读者,就会发现今期的革新号,无论在开本、内容和排版上,都起了很大的变化。不变的是:MING仍然是一本深入生活的lifestyle magazine。
  时尚、饮食、建筑、设计、文化、艺术、阅读、旅行,乃至时事性的、社会性的、或来自娱乐圈的种种话题,都是构成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对不同的人而言,这些部分或各有轻重,但彼此间并没有“原则性”的冲突。作为一个“明人”,必然具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品位。在通过衣着打扮或其他方式去呈现自己style的同时,也不会对身边事、国家事、天下事漠不关心。更丰盛的生活,来自广阔的包容、多角度的事业,立体式的思维,以及对人文、社会的关心。如果要简单用MING的四个英文字母作为《明日风尚》的自我表述:那就是Metropolitan(都会)、Intelligent(知性)、New attitude(新态度)及Global vison(国际视野)。
     打开版权页,陆智昌来担任了创意总监,位置还在执行主编之上。果然,是他的风格。陆智昌前段时间据传退出图书设计领域,回香港修身养性,到底闲不住。整本杂志的视觉风格非常陆智昌。小号字,大片留白,纯色(专题、生活和专栏三部分的开篇页都是纯色铺底+小字,挑选的粉、紫等亮色很是陆智昌的品味),大小分明的图片等等。不得不说,很像图书,杂志的纷杂多变感稍弱,太有禁欲主义者的清洁感——要知道,相比图书,杂志本来就是各种欲望的直接折射。如此书籍化的视觉版面能坚持到市场认同吗?
   内容方面,突出的有两点,一是邀请来各路名家,欧阳应霁、沈宏非、林奕华、黎坚惠、周轶君、朱良志、傅月庵、杜杜等等,还有郑秀文的专栏。可以看出香港明报的资源与陆智昌的品味。欧阳应霁谈杂志,还谈做菜。后一个做菜的栏目很好看。沈宏非谈蟹也好看。后面的纽约、日本、台湾、北京四地旧书谈的四篇文章很有趣,值得看。
   二是专题力量更加社会化、人文化,在生活部分则时尚时装部分大大削弱,也不见多少名流、明星的访问,与一般国内主流时尚杂志的趣味明显不同。大片只有一个黑白色的裸体模特。明星只有一个大S访谈,一个李宇春的广告软文。周星驰的历年图片值得一看,很典型的《明报周刊》明星深度解剖路线。几个专题如“奥巴马选举管理学”、“第一夫人的神话”、“钱永健访谈”、林奕华的“绯闻经济学”等,深度不错,可读性很强。“尼泊尔游览”和“俄罗斯苏哈诺夫卡群岛”走的是人文地理路线,吃喝玩乐的旅游指南是看不到的。印象深的是林夕的书房,大概是第一次在报章上见到。书架上亦舒的书阵、各种佛头与刘德华手书佛经、小收音机、三台并列的屏幕,还有林夕身穿的书店工作服,都很新鲜可喜。
   总体来看,MING的趣味更加国际化和人文化,更重视阅读与视觉的深度体验,更重视话题的讨论,其实跟《明报》的传统是接续上了,不过实用性与商业性大大削弱,总体来看,新改版的MING并没有带来更多新鲜的东西。再加上扑面而来的“清洁感”,也颇让人胆寒MING的市场前途。看广告,从GUCCI到ROLEX,大牌是大牌,数量很少,也颇让人怀疑到底是投放的还是送的。
     附:《明日时尚》电子版及网站
http://wuxizazhi.cnki.net/MagaList/MRFS.html
http://www.mingmagazine.com/
发表于 2011-2-21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裳:《来燕榭少作五种》
147582  
作者: 黄裳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9.1
页数: 59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8029607
内容简介 · · · · · ·
  收录作者早期的五种著述,《锦帆集》、《锦 ...
山人 发表于 2011-2-20 21:23

若干年前买过黄裳的一个散文集子,名称不确切了,书架上找不到,估计放仓库了。当时很喜欢读,作者博闻而有情趣,仍记得他对为人所诟病的京剧程式化的独到分析,提到的剧目有四郎探母。
看了山人介绍,想再找出来看看
发表于 2011-2-21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MING明日风尚》杂志书
147764

147763
      《MING明日风尚》是香港明报集团在内地出版的杂志,若您是《明日风尚》的读者,就会发现今期的革新号,无论在开本、内容和排版上,都起了很大的变化。不变的是:MI ...
山人 发表于 2011-2-21 11:12

去年在海格家拿过一期看,今年在美文书店买过一期,悠闲时看看,感觉甚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156# 梅兰 {:soso_e179:} {:soso_e179:}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荒木经惟的天才写真术
2771684095670848466.jpg
作者: 荒木经惟
译者: 柯宛汶
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11-3
页数: 232
定价: 3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5888521

编辑推荐
  诚品网文化类图书销售冠军
  荒木经惟是最具话题热度的大师级摄影家,在日本和森山大道、杉本博司并称为“日本战后最重要的摄影家”
  他为摄影界带来的是一场世界范围内的颠覆性的革命
  这是荒木经惟在国内第一本,也许也是最后一本摄影作品集
  谜一样的荒木经惟,这是窥见他内心的唯一途径
  完整呈现浅近易懂的摄影方法,荒木另类而诚挚的人生哲学,以及他镜头下的世界

内容简介:
      怀着满腔热情(加上酒精的作用及和服美女的陪伴),荒木经惟开始畅谈摄影。从相机与镜头的选择,如何构图、调焦距,快门(声)与闪光灯的摄影意涵等技术知识,到如何拍摄身边挚爱的人事物、照片日期的艺术、摄影家的特质、摄者与被摄者的关系……等摄影哲学。
  荒木经惟穷其一生之力不断记录"活着,生,与死,以及幸福与不幸",在他眼中,究竟何谓摄影?他的摄影类型及风格背后的思想情感为何?
  如果你也同意荒木经惟的荒诞不羁只是表相,本书中你将"听到"荒木经惟一针见血的摄影真心话,看到荒木的真实轮廓。
  谜样的天才荒木难以看清。
  要一步步挖掘他的虚实摄影人生,就从他的天才写真术开始--

作者简介:
  荒木经惟
  1940年出生于东京都台东区三之轮,临近日本古老的红灯区。
  儿时的游乐场是坟墓,旁边则是妓女户,在成长环境中他认识了色情、生活和死亡,以及三者的结合。
  1959年 进入千叶大学工学部摄影印刷科,专攻摄影及电影。
  毕业后进入广告代理商电通,工作之余(擅自)使用公司的器材创作,近十年的电通时期成为荒木的摄影修行。
  1964年 以大学时期(1960年)拍摄孩童的作品《阿幸》获颁第一届太阳赏。31岁与电通同事青木阳子结婚。他将新婚旅行中拍摄的照片编成《感伤的旅程》一书,自费出版。此摄影集成为荒木经惟的摄影家宣言,也确认他以相机记录日常生活的“私写真”摄影定位。
  1990年 阳子过世。荒木将妻子过世前后的照片编成《感伤的旅程?冬之旅》。此书标记了荒木经惟的摄影迈入崭新阶段,荒木经惟所拍摄的幸福、生之愉悦,都与此书中揭露的死亡相连。
  “摄狂人”荒木经惟直至90年代才开始受到国际注目,并迅速以其前卫作品成为当代艺术史中的重要人物。他创作能量丰沛,摄影相关著作至今累积超过四百册。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3033737298988838843.jpg
作者: 苏伟贞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年: 2010-11
页数: 272
定价: 28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6340685

内容简介 · · · · · ·

 《时光队伍》:“花在整理泪水的时间比写的时间长几倍”成就苏伟贞“本命写作”之书。,“我没赶上他出生,却无奈要送别他死,这是我写《时光队伍》的理由。”——苏伟贞梁文道《我执》专文推荐内地版首次引进,2006香港《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奖,2006《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奖。结局之声,说来就来,(哪来预备死亡这件事?)你如此幸运,得以亲耳聆听到。你要一个答案,所有答案,加起来,正是死亡的总和。
  卡尔维诺写《看不见的城市》,所有被描述的城市都是威尼斯,他说:“我提到其他城市时,我已经一点一点地失去她。”我实写你,虚构看不见的流浪队伍,同样看着你渐次往更远更深处隐去,那样的重重失落,我已经完全不想抵抗。命都拿去了,也就无所谓失不失去了。——《时光队伍》
  “死亡是一个不断被拿出来写透透的普遍性故事,如何在这个十分普遍性的故事里写出自己独特的意义,我希望这个文本是清清楚楚属于张德模的,我无意为张德模立碑,他也不会因为死了就成为一个英雄或完人。我的打算是,小说表面是写死,但这里并没有死,反而是写生。明明白白勇气十足的生,接近永恒。”
  “站在一个妻子的角度,我看见他亲眼目睹自己死的过程,从头到尾没掉过一滴泪,没有一丝感伤,彻底实践‘。怕死也是死,不怕也是死’的生死理念,他死的样子就像他活的样子。”
  摘自《强悍也是一种信仰——范铭如对谈苏伟贞》  
作者简介 · · · · · ·
  苏伟贞,曾任《联合报》读书人版主编。以《红颜已老》《陪他一段》饮誉文坛,曾获《联合报》小说奖、《中华日报》小说奖、《中国时报》百万小说评审推荐奖等。著有各类作品十余种,近作包括:《时光队伍》、散文集《租书店的女儿》等。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灰色的寒鸦:卡夫卡传》
2559170488254447974.jpg
副标题: 卡夫卡传
作者: [奥]马克斯·布罗德
译者: 张荣昌
出版社: 十月文艺
出版年: 2010-11
定价: 28
ISBN: 9787530210536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卡夫卡的好友、奥地利著名作家马克斯·布罗德撰写的一部关于卡夫卡生平经历的长篇传记。
  本书以详尽的篇幅,生动细致地再现了卡夫卡平凡而又伟大、孤独而又奋斗的一生,其中包括他的学习、工作、生活、创作,以及他的曲折的爱情、婚恋和年轻生命的匆匆的终结。
  与此同时,作者以大量的笔墨,详细阐述了卡夫卡的文学经历、文学成果 、文学风格和文学思想,并对此进行了深刻具体的演绎、诠释和评判。由于作者的亲历者、第一者的身份,使得这些介绍无疑成了上前世界上最具权威的说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1-1 14:05 , Processed in 0.05799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