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616
- 积分
- 1026
威望
金钱
魅力
回帖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30
注册时间2009-3-10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24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44)通伸小学的老师们 之四 徐宝芝老师
徐宝芝老师并没有教过我们,确切的说是徐老太太好象恰在文革前办理了退休.但就这样一位退休老教师,却因为我工作的关系,与徐老师的交往就多了起来.
文革开始后听我姐和高年级的同学说,不得了啊,咱们通伸小学有个国民党时期的大小姐,当年出门都是八台大轿抬她,说的就是徐老师.后来我同徐老师熟了曾问过她这事,徐老师说这尽是些瞎扯扯,根本没这回事.徐老师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读书人,毕业于国民党时代的政治大学,国民党时称"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的时候,就是说天下是蒋介石的,而国民党组织系统则把握在陈立夫陈果夫兄弟两人手里,当然陈氏两兄弟也是为蒋先生卖命的啦.徐老师呢,就曾"亲自"挨过陈氏兄弟之一的陈果夫掴嘴巴,这是真的,徐老师跟我讲这段往事时完全是一种调侃的意味,边笑边说边摸着自己的脸颊,仿佛时空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她的被掴的脸还在火辣辣地疼似的.徐老师说,陈果夫掴的耳光那是左右开弓啊,咣咣的直掴的我眼冒金星,同时被掴的有我们好几个同学,陈边扇同学耳光边训话:不好好读书,研究什么主义?!听徐老师说陈果夫是嫌她们研讨了共产党的新三民主义啥的,惟恐这些政治大学的英才们被共产党赤化了.
其实,我与徐老师相识还是缘于她的丈夫张风臣先生.一九八六年我在大马路60号的二层小楼里办公,我服务的机关名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山东省委员会直属烟台市支部",专职干部只我一人.张风臣老师多次去小楼找我未果,传达的毕大爷和李大爷总学着张老师弓腰驼背的样子说:"有个腰弯的快弓到地上的老头来找你."我与张老师第一次见面着实吓了我一跳,我从没见到过驼背弯腰到这程度的人,这真是他的人生劫难所至呀,下面咱就简要说说.
张风臣老人那时有八十岁了,他与徐老师同是政治大学毕业,平生多以教学为生,可在国共两党纷争的岁月里,难免就卷入了政治的旋涡.张风臣在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王耀武手下干过,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张风臣利用自己的关系配合共产党在江苏浙江一带做过国民党军队的侧反工作,就是鼓动国民党部队或投诚或起义,而且屡建奇功颇有成效.南京解放后,张风臣与徐宝芝夫妇双双进入共产党的华东革命人民大学学习培训,华大是为革命成功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培养干部人才的.培训结业后根据本人情况分配安排工作,或许是徐老师夫妇的国民党政治大学的底子之嫌,作为统战对象还是去教学吧,这样他们就来到了烟台.张老师在烟台二中教历史地理,徐老师则到了通伸小学.五十年代反右前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烟台二中首先就把张风臣老师给揪了出来,说他是血债累累的历史反革命,锒铛入狱判了重刑.从此徐老师一人抚养拉扯着俩儿一女三个孩子受尽生活磨难和饱受屈辱.张老师数十年的牢狱之灾把一个仪表堂堂轩昂英气的美男子折磨得不成人样啊.张老师刑满释放出狱了,风烛残年里他要申诉他要申冤.我问张老师是谁让你来找我的呢?张老师说他也不认识那人,是在二中附近碰到的,那人告诉他你去大马路60号找国民党,兴许你的事可以平反.
长话短说吧,此后我就帮张老师一起修改整理申诉材料,张老师的申诉材料都是圆珠笔写的,字又小,密密麻麻的好多页,张老师的眼睛又高度近视,真难为他了.为张老师的平反昭雪我直接上书济南市中级法院,他的案子是济南中院下面的平阴法院判的,我借去济南开会的机会专程去了平阴,几经交涉,张老师的冤案得以平反.只可惜宣告张老师无罪的判决书下来的时候,张老师已经病逝了.平阴法院的几位办案人员来烟台先找到我,我既为张老师的平反感到欣慰,又为无罪判决书的迟迟到来而愤恨不平.我把徐宝芝老师和他们的子女张亮,张光,张明一一请到了平阴法院办案人员下榻的市教育局招待所,平阴法院的同志当面宣读了无罪判决书并将判决书副本给了徐老师和子女人手一份.徐老师和子女并没很激动更没掉泪,无情的生活历练使他们异常的冷静.后来徐老师女儿张明去烟台二中联系交涉过张老师的平反善后事宜,因人已故去,所谓人走茶凉,没有任何结果.令人嘘欷不已.
徐宝芝老师的胞弟徐慧清(徐宝铮)黄埔军校八期生,后任台湾东部防务副司令长官,中将军衔.1989年夏我接待过徐慧清将军,在市政协宋有亮主席举行的宴会上,委托我通知徐宝芝老师作陪.宴席上徐宝芝老师并没吃多点东西,她只顾与近半世纪之久没见过面的弟弟叙谈了,还要顾及到场面上的礼仪,姐弟俩有多少话儿未能倾诉啊.关于徐慧清先生的烟台之行,我可以在<黄埔精英>里专篇叙述,这里我只是告诉大家徐老师乃国民党政治大学毕业之英才,她弟弟也是出身黄埔军校之精英.
徐老师位于烟台二中附近的家我去过多次,她跟女儿一家住在一起,确切的说是女儿住着徐老师的房子.徐老师的俩男一女三个子女中,被我拉进(哈哈,介绍 ,介绍)民革来的有两位:老大张亮,当时在莱阳任高中物理老师,上世纪五十年代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可因父母所谓历史问题受限制,最后只被包头工业学校戴帽大专班录取.毕业后也没给分配工作,到莱阳河洛乡农村插队成了上山下乡知青.三中全会后落实政策做了中学教师,先是中级后是高级职称.参加民革后担任过两届民革市委委员,烟台市政协委员,莱阳市政协常委.正所谓叶落归跟吧,张亮老师前些年在烟台市区幸福小区购置了商品房,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知足,时不时的还有学校聘他为代课老师,不仅辅导老本行物理课,间或还代历史或地理课,简直就是他父亲张风臣老师再世.徐老师女儿张明,烟台二轻幼儿园老师,参加民革后绝对是民革活动积极分子,虽已退休多年,民革但凡有活动,张明大姐必定参加.徐老师的小儿子张光,是只楚集团木工的头,一手好木工活且在只楚集团的木匠泥瓦匠中很有影响力,他这人心直口快,仗义执言,疾恶如仇,因长辈的所谓问题,从小饱尝生活之艰难和想象不到的屈辱欺凌,但张光真男子汉也,跟TNT炸药似的,越遇硬茬,爆炸力越强,你去只楚集团打听打听,张光-----天不怕地不怕的,但人家讲理.
徐老师平生生活异常简朴,晚年更是饮食起居简单的令人难以置信.她修长的身材,腰板跟脖颈一贯是直立的,总让你想起毛泽东赞扬鲁迅的话: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喜欢着一袭黑衣,右肩挎一自己缝制的蓝布包.据徐老师自己说,九十岁起甚至更早,她一天只吃很少的东西.早晨一个鸡蛋一杯奶,午餐时吃点更多的时候什么也不吃,晚餐或喝碗稀饭或只喝一杯奶.吃得这样少,可徐老师特愿意走路散步,经常能看到徐老师穿梭于烟台的大街小巷,不停的走啊走啊,使人难以想象这么一个高挑瘦弱的老太太身上咋来的那么大的能量.有一次徐老师走着走着竟在西南河北口路边晕倒了,兴亏旁边路过的人发现的早,而且这人竟是徐老师的学生,她说:呀,这不是徐老师么?她招呼了大家准备送徐老师去医院,可徐老师慢慢的醒过来了.大家把徐老师护送到家,叮嘱女儿张明更好的照料看护好老妈.那时徐老师已经九十好几了.再过了几年,徐老师无疾而终,享年96岁,真乃福寿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