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竹林

[史海钩沉] 烟 台 旧 事 [不断添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44)通伸小学的老师们   之三 汪世璞校长

     汪世璞校长还健在,应是九十岁左右的老翁了吧.前年初夏,通伸小学的林书记(女.兼校长)邀请我回母校作客,酒宴上说起汪校长,林校长称她春节前还专门去汪校长家中看望,让我感动.现任校长书记工作千头万绪那么的忙,还没忘了去看看老校长,真是一件令人欣慰并感动的事,现在我敲下这篇文字,可我却从小学毕业后再没见到过汪校长,更没有去看望过他老人家一次,惟有愧疚在心.
     我是踏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进入通伸小学的,汪校长给我的印象很深.他那时是四十多岁吧,中等身材,总是穿一身黑色中山装,系着风纪扣,表情严肃,真有中山先生信徒之遗风.汪校长的眼睛呈大眼金鱼状,凸出且深邃,炯炯有神.厚嘴唇又给人一种慈祥仁爱的长者之风.最崇拜汪校长在学校操场司令台上讲话的风度了,打着手势,两手交错着或同时掐着腰.司令台东西两侧是两棵遮天蔽日的无花果树,那叫个大啊,在烟台街里我再没看到过那么大的无花果树.为何我对汪校长司令台上的讲话印象如此深刻?-----因为汪校长经常在台上在全校师生面前大表扬特表扬了我呗.小学三年级前(也就是文革前),年年的大考小考,算数语文我总是双百分,就从来没丢过一分甚或半分,班主任啧啧称奇,任课老师赞许有加,校长更是把我看成了宝,凡会必把我提遛出来表扬一番.我姐当时读四年级,我回家并不声张自己,是我姐总回家及时汇报给爸妈.由此,我在家里还是很受宠和有些地位的.(哈,我小妹---人家现在也是英语教授了,她对我这当哥的一直崇拜着呢).
     有一年暑假我跟随父亲去现在的地方港一带西侧的海域也就是当年的烟台第二海水浴场学游泳,开学后,被同学打了小报告.因为暑假纪律里有一条是不准私自去洗海澡(烟台俗称去海水里游泳是洗海澡).凡是违犯了这条纪律的,都被"请"到了校长室,我们站了一大溜,二三十人是有了,校长室的外间都有些站不开了.我们个个都低着头垂着肩搓着手,丝毫没半点在海水里恣意汪洋的样子啦.汪校长严厉深邃的目光扫了我们全体一遍,在我这里陡然停住了,凭俺这知名度,汪校长是认待俺的.他突然发话:你,进来一下.俺如接到命令般溜溜地跟汪校长进了里间.汪校长发问了:说,你跟谁去洗得海澡?我答:跟我爸爸呀.汪校长:你没撒慌?我答:汪校长,我不会撒慌.汪校长:好,我相信你,你回去吧.哈哈,我是第一个解脱的,我兴高采烈地离开了校长室.好象我也是那天唯一的一个解脱的,其他同学呢,听说中午都误了午饭时间,回家很晚啊.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汪校长在文革中被打成走资派的时候.文革初起,破四旧立四新,扫除一切牛鬼蛇神.停课闹革命,踢开党委闹革命了.教室四周的墙上和半空里吊下来的全是大字报.我们低年级的同学正在上着课,高年级的造反者红卫兵突然就闯进教室来,高喊着:谁革命的,跟我走啦!哈,谁不想革命啊,谁想做反革命啊,呼啦啦,教室里的同学全涌出去了.老师一看,喊着我也要革命,就投身到革命洪流里了.......教室的天花板上也攀爬上去了好多造反的同学,把天花板踩得轰轰隆隆支离破碎,不小心,一只脚就踩破了天花板,抬头一看,半空里吊着一只腿呢.同学们蜂拥奔教室外而去闹革命了,一位女同学叫王巧娜,高个子很漂亮,刚跑到教室门口,一脚里一脚外的时候,bia ji 天花板透顶出掉下来一大陀粪便便,不偏不倚的正落在她那雪白的衬衫的右肩头,她先是吓了一大跳,再就是哇哇大哭着跑着回家了,好几天她都没来上课.就是在这么混乱的情况下,汪校长依然坚守岗位,制止一切不良行为,汪校长来到我们分校,看到学生们踩坏的天花板砸坏的桌椅板凳,甚至还有焚烧桌椅板凳的,汪校长泪流满面说:同学们,你们不能这样啊!这岂止是破坏公物,这简直是犯罪啊!......
      不说了,敲文至此,心里难受.
发表于 2011-12-15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拜读每段文字,竹林老师加油!{:soso_e16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4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拜读每段文字,竹林老师加油!{:soso_e160:}
怡然梅香 发表于 2011-12-15 13:16

谢谢关注顶帖,竹林当须努力{:soso_e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4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44)通伸小学的老师们  之四   徐宝芝老师

       徐宝芝老师并没有教过我们,确切的说是徐老太太好象恰在文革前办理了退休.但就这样一位退休老教师,却因为我工作的关系,与徐老师的交往就多了起来.
     文革开始后听我姐和高年级的同学说,不得了啊,咱们通伸小学有个国民党时期的大小姐,当年出门都是八台大轿抬她,说的就是徐老师.后来我同徐老师熟了曾问过她这事,徐老师说这尽是些瞎扯扯,根本没这回事.徐老师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读书人,毕业于国民党时代的政治大学,国民党时称"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的时候,就是说天下是蒋介石的,而国民党组织系统则把握在陈立夫陈果夫兄弟两人手里,当然陈氏两兄弟也是为蒋先生卖命的啦.徐老师呢,就曾"亲自"挨过陈氏兄弟之一的陈果夫掴嘴巴,这是真的,徐老师跟我讲这段往事时完全是一种调侃的意味,边笑边说边摸着自己的脸颊,仿佛时空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她的被掴的脸还在火辣辣地疼似的.徐老师说,陈果夫掴的耳光那是左右开弓啊,咣咣的直掴的我眼冒金星,同时被掴的有我们好几个同学,陈边扇同学耳光边训话:不好好读书,研究什么主义?!听徐老师说陈果夫是嫌她们研讨了共产党的新三民主义啥的,惟恐这些政治大学的英才们被共产党赤化了.
其实,我与徐老师相识还是缘于她的丈夫张风臣先生.一九八六年我在大马路60号的二层小楼里办公,我服务的机关名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山东省委员会直属烟台市支部",专职干部只我一人.张风臣老师多次去小楼找我未果,传达的毕大爷和李大爷总学着张老师弓腰驼背的样子说:"有个腰弯的快弓到地上的老头来找你."我与张老师第一次见面着实吓了我一跳,我从没见到过驼背弯腰到这程度的人,这真是他的人生劫难所至呀,下面咱就简要说说.
     张风臣老人那时有八十岁了,他与徐老师同是政治大学毕业,平生多以教学为生,可在国共两党纷争的岁月里,难免就卷入了政治的旋涡.张风臣在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王耀武手下干过,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张风臣利用自己的关系配合共产党在江苏浙江一带做过国民党军队的侧反工作,就是鼓动国民党部队或投诚或起义,而且屡建奇功颇有成效.南京解放后,张风臣与徐宝芝夫妇双双进入共产党的华东革命人民大学学习培训,华大是为革命成功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培养干部人才的.培训结业后根据本人情况分配安排工作,或许是徐老师夫妇的国民党政治大学的底子之嫌,作为统战对象还是去教学吧,这样他们就来到了烟台.张老师在烟台二中教历史地理,徐老师则到了通伸小学.五十年代反右前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烟台二中首先就把张风臣老师给揪了出来,说他是血债累累的历史反革命,锒铛入狱判了重刑.从此徐老师一人抚养拉扯着俩儿一女三个孩子受尽生活磨难和饱受屈辱.张老师数十年的牢狱之灾把一个仪表堂堂轩昂英气的美男子折磨得不成人样啊.张老师刑满释放出狱了,风烛残年里他要申诉他要申冤.我问张老师是谁让你来找我的呢?张老师说他也不认识那人,是在二中附近碰到的,那人告诉他你去大马路60号找国民党,兴许你的事可以平反.
      长话短说吧,此后我就帮张老师一起修改整理申诉材料,张老师的申诉材料都是圆珠笔写的,字又小,密密麻麻的好多页,张老师的眼睛又高度近视,真难为他了.为张老师的平反昭雪我直接上书济南市中级法院,他的案子是济南中院下面的平阴法院判的,我借去济南开会的机会专程去了平阴,几经交涉,张老师的冤案得以平反.只可惜宣告张老师无罪的判决书下来的时候,张老师已经病逝了.平阴法院的几位办案人员来烟台先找到我,我既为张老师的平反感到欣慰,又为无罪判决书的迟迟到来而愤恨不平.我把徐宝芝老师和他们的子女张亮,张光,张明一一请到了平阴法院办案人员下榻的市教育局招待所,平阴法院的同志当面宣读了无罪判决书并将判决书副本给了徐老师和子女人手一份.徐老师和子女并没很激动更没掉泪,无情的生活历练使他们异常的冷静.后来徐老师女儿张明去烟台二中联系交涉过张老师的平反善后事宜,因人已故去,所谓人走茶凉,没有任何结果.令人嘘欷不已.
徐宝芝老师的胞弟徐慧清(徐宝铮)黄埔军校八期生,后任台湾东部防务副司令长官,中将军衔.1989年夏我接待过徐慧清将军,在市政协宋有亮主席举行的宴会上,委托我通知徐宝芝老师作陪.宴席上徐宝芝老师并没吃多点东西,她只顾与近半世纪之久没见过面的弟弟叙谈了,还要顾及到场面上的礼仪,姐弟俩有多少话儿未能倾诉啊.关于徐慧清先生的烟台之行,我可以在<黄埔精英>里专篇叙述,这里我只是告诉大家徐老师乃国民党政治大学毕业之英才,她弟弟也是出身黄埔军校之精英.
      徐老师位于烟台二中附近的家我去过多次,她跟女儿一家住在一起,确切的说是女儿住着徐老师的房子.徐老师的俩男一女三个子女中,被我拉进(哈哈,介绍 ,介绍)民革来的有两位:老大张亮,当时在莱阳任高中物理老师,上世纪五十年代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可因父母所谓历史问题受限制,最后只被包头工业学校戴帽大专班录取.毕业后也没给分配工作,到莱阳河洛乡农村插队成了上山下乡知青.三中全会后落实政策做了中学教师,先是中级后是高级职称.参加民革后担任过两届民革市委委员,烟台市政协委员,莱阳市政协常委.正所谓叶落归跟吧,张亮老师前些年在烟台市区幸福小区购置了商品房,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知足,时不时的还有学校聘他为代课老师,不仅辅导老本行物理课,间或还代历史或地理课,简直就是他父亲张风臣老师再世.徐老师女儿张明,烟台二轻幼儿园老师,参加民革后绝对是民革活动积极分子,虽已退休多年,民革但凡有活动,张明大姐必定参加.徐老师的小儿子张光,是只楚集团木工的头,一手好木工活且在只楚集团的木匠泥瓦匠中很有影响力,他这人心直口快,仗义执言,疾恶如仇,因长辈的所谓问题,从小饱尝生活之艰难和想象不到的屈辱欺凌,但张光真男子汉也,跟TNT炸药似的,越遇硬茬,爆炸力越强,你去只楚集团打听打听,张光-----天不怕地不怕的,但人家讲理.
      徐老师平生生活异常简朴,晚年更是饮食起居简单的令人难以置信.她修长的身材,腰板跟脖颈一贯是直立的,总让你想起毛泽东赞扬鲁迅的话: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喜欢着一袭黑衣,右肩挎一自己缝制的蓝布包.据徐老师自己说,九十岁起甚至更早,她一天只吃很少的东西.早晨一个鸡蛋一杯奶,午餐时吃点更多的时候什么也不吃,晚餐或喝碗稀饭或只喝一杯奶.吃得这样少,可徐老师特愿意走路散步,经常能看到徐老师穿梭于烟台的大街小巷,不停的走啊走啊,使人难以想象这么一个高挑瘦弱的老太太身上咋来的那么大的能量.有一次徐老师走着走着竟在西南河北口路边晕倒了,兴亏旁边路过的人发现的早,而且这人竟是徐老师的学生,她说:呀,这不是徐老师么?她招呼了大家准备送徐老师去医院,可徐老师慢慢的醒过来了.大家把徐老师护送到家,叮嘱女儿张明更好的照料看护好老妈.那时徐老师已经九十好几了.再过了几年,徐老师无疾而终,享年96岁,真乃福寿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顺风飞翔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2-26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淡之处见师生情意,老哥的回忆真好。
发表于 2011-12-27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身边的小事写出来,不一样的年代,很耐看,也让人爱读。。。
发表于 2011-12-29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以前的旧事,让后人知道老烟台啥样子
还可以看看谭洪鑫老先生拍摄的老烟台
 楼主| 发表于 2012-1-6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45)课堂上的枪声
      确切的说是课堂上手枪子弹的爆炸声.这事过去近四十年了,前天参加同学孩子的婚礼喜宴,难得一见的中学同学们聚在一起,好吃好喝好侃得不亦乐呼,我就提起了这档子事,同学们和我一样都对此事记忆犹新,可见这是一件给人印象颇深离奇惊险的事.
    我是一九六九年升入中学的,说"升入"其实是抬举了我们这茬学生,根本就没有什么毕业考和升学考,也没什么择校一说,就近入学,我们班的同学们就"一鞭子赶"般的全部进入烟台三中就读了.我读小学时就到三中玩过几次,三中幽雅的校园(葡萄架\芙蓉树\皂角树\巴豆树\法式四合院\教堂\大礼堂等,可以另文一说)令人向往,她真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好地方.真可惜,文革尚未结束,折腾还在继续,我们就学那会儿正是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紧张剑拔禁止物品张之时,所谓"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完了营",我们所读的几年中学,军训的时候多,学工学农还有挖防空洞啊回收废钢铁啊野营拉练的时候多,那时也没有几个想读书的,都是孩子,觉得搞这么些乱七八糟的所谓实践活动挺好玩的,就玩呗.三中的老校长杨鲁光先生是一位十三级干部,文革被打倒成为走资派了,我们入校时杨校长的处境算是好了一点,给我们班做班主任.我们班的孩子们忒贪玩也忒野,总把老校长惹得跟着这些皮孩子满校园里转.我们班有那么几个女生尤其厉害简直就是假小子,这天班上正自习呢,这几个假小子又擅离教室在操场上玩,老校长就去"请"她们回教室,老人家连哄带劝的好容易带她们进了楼上了楼梯,却想不到这几个女生到了一楼到二楼间的楼梯拐弯处,那里通常都有个窗户啊,她们竟然一个接着一个的从那里跳了下去,喜喜哈哈的又跑操场上去撒欢了,老校长惊得目瞪口呆的,那么高的地方,怎么每一个跳不好摔折了胳膊摔断了腿的呢?当年老校长吓得够呛,现在同学们说起这事也无不后怕.
     扯远了,也算是铺垫一下啦.咱回过头来说课堂上的枪声.这天正上着数学课,老师是位女的,是著名的"零点一"老师,身材高挑戴副眼镜,南方人姓柳.喜宴上我说柳老师时有的同学说记不得了,我说就是零点一老师嘛,随即我学了柳老师的腔调说"零点一",哈哈,同学们笑了,都想起来了.
     坐在教室第一排右侧的是周国庆和刘新纲他俩,这两位的父亲都是烟台铁路的第一代铁路公安,经常看到这两位所长或指导员腰间佩带手枪很是威风,周和刘两位同学是不是窃得父亲的手枪子弹不得而知,反正那天课堂上他们手里是很有几颗手枪子弹的,他俩就在第一排位上嘁嘁碴碴嘀嘀咕咕了老半天,柳老师也侧目扫过他俩好几回.....柳老师正在零点一或零点二的在演示着讲着课呢,突然"嘭!"地一声清脆的枪声,把教室里的所有惊得一楞怔,更有女同学尖叫起来.再看柳老师呢,先是呆呆的吓楞在那里,再就哇地一声哭着跑出了教室.柳老师在级部(那时候叫"连部"了)办公室哭够了,坚决不给我们班上课了,连长只好调整了我们班的数学课老师.
      那天是刘新纲在课堂上弄了颗手枪子弹把玩,玩着玩着就放嘴里咬了起来,周国庆同学当时也并不是想救刘新纲同学于危难,他只是觉得你弄颗子弹咬啊咬啊地干啥呢,就"虎口里拔牙",一把拽在手中向黑板方向一扔,哈,这个子弹它就响了!响得真是惊天动地啊,后来我们都想,要是周同学不去这么一拽,要是这颗子弹在刘同学口中爆炸,那肯定是一个血腥的惨剧.想想真是万幸.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2-1-6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这段,真够吓人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46)挖防空洞的日子  之一

       一九六九年三月二日,中苏边境珍宝岛事件,双方机枪冲锋枪火炮坦克火箭弹好一个倾泻,也都死了不少人(战士,战士,战死了就是烈士).四月一日,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中共九大开幕,伟大领袖毛主席神采奕奕满面红光的步入主席台.....此后不久,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最高和最新指示.此前老人家发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已多年.据说毛主席饱读诗书且博览群书,他老人家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九字真经是从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里演绎而来的.毛主席发号令,全国人民齐响应,举国上下就掀起了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深挖洞热潮.好象主要是在城市里挖,家家户户,企业事业,机关学校,统统挖洞的干活,一时间全国人民人人当耗子,地底下里钻,城市的地皮底下在编织着一个巨大的网.
      学校里在挖,当时我们烟台三中的防空洞,那挖得真叫个水平,班班相通,级级相连,真个儿是演习了一遍地道战.地下作战,先是煤油灯照亮,挖他半天的洞,再看每人的鼻孔,哈哈,龋屌黑(褐).再就拉上了电灯.再呢,就开始背覆发旋了.什么意思?就是在土洞子里砌上砖,安上胎子发上半圆型也就是弧形的"旋"做支撑,这样就不易塌方,应付个小炸弹或许也可以,对付大炸弹和原子弹,哈,那它绝对是豆腐渣.我曾夜班里多少次的跟同学们地底下砌墙支胎子发旋,一个夜班里可以掘进两米多四五个胎模!为了干活利落,把劳保手套都摘了,最后那个惨啊----我们每人的手上,手指头肚上,都被水泥泥浆烧出一个个溃疡般的窟窿,钻心的疼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2-21 19:22 , Processed in 0.0596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