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如石

如石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石 于 2011-12-8 12:45 编辑

风临南山
       计划去大黑山岛探访6500年前人类居住遗址的,因为四号的大风预报取消了行程。伴随着三号的风和雨,气温骤降了不少。四号随着风量的加大,温度愈发低了。因为国庆没有安排远足爬山的计划,所以四号一早就继续去大南山遛腿了。
      在山下的时候,风微微的,也有个三四级,可能它就是这个样子,无风不起浪,等到浪起来了,风级自然不会那么那么小了。太阳依旧照常升起,透过摩挲的树叶声响弱弱地投射到人身上,没有温度,却也让拂过的风温柔了很多。行到半坡时,突然一阵大风吹过,所有的树木都跟随着狂舞,树叶的声响盖过了波浪,携带着狂涛骇浪的淫威。身上出的些许虚汗,顿时变成了让人战栗的凉意。这样一阵风掠过去,顽强的阳光仍然努力穿透树冠的封锁,投射到地面和人的身上,山林也恢复了宁静。伴随着轻风,树叶的摩挲是情人的喃语,行进在陡坡的“砰砰”心跳是矜持背后隐藏的激情,等待着前奏过去的爆发。
      继续行进到了一个峰顶。南山近年修了很多盘山公路,沥青路面的,黑黝黝的泛着青,似极了面目狰狞的青龙,蜿蜒盘旋在绿树青山间,是那样的不和谐。刚经过碎石杂沓的山间路,猛然在山巅进入了这样一条路面,容身于大自然的质朴感受中意外地受到遏止,难怪风儿也停驻了脚步,不愿再发出隆隆的嘶鸣。风尽管减少了它的兴致,我却要继续行走在这无奈中。极力寻找不是沥青路的山路,间或得攀上一个个小小的山包,并阵阵地感受那风时起时落的相伴。
      接近烽火台了,转而进了山的阳面,树木依然那样茂盛,太阳已经高高挂起在云端,风是从西北方向吹过来的,无论它多么强健彪悍,还是不能穿过这厚厚的山背,在山的阳面只能存有轻轻地回旋。弱弱的风量显然是与强烈的阳光不成比例的,身上也添了厚厚的暖意。伸手摘了几个山枣入口,淡淡的酸意杂着一点甜。缓步踱入修建不久的烽火台,竟有简易的楼梯登上顶台。这是一个视线极佳的观景平台,能够四面俯瞰和眺望大南山的绵绵山脉和那面目狰狞的盘山青龙路。远处的山间突然暗了下来,阴阴的能有几个足球场大的一片,凝神看去,这大片阴影竟在缓缓地移动,风又来了。这次的风,没有丝毫的温情和缠绵的前奏,冷冷的硬硬的呼啸扑面而来,凌厉猛烈。紧紧地抱住了放在胸前的双臂,不舍得就这样离开。将身子掩藏在砖墙后,将面部透过垛口,瞭望的神情似回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风愈发地猛烈,伴随着轰鸣的战鼓声,千军万马般四处冲刺、武功八面。我看到有稀稀落落的登山人在收紧自己的衣襟,伟岸或曼妙的身躯和山上的林木统统变得萎缩起来。迎着风的施虐,我极目四望,弄清了这大南山山脉的四处走向以及那盘山路张牙舞爪般地狂态。这时已晌午,该到山脚下梁家全羊馆果腹了。
      一路顺着阳面,沿着斜斜的下山路,耳旁有风的呼啸却再也感觉不到它的淫威,阳光暖暖的,路两旁的树上挂满了红艳艳的小果子。又摘了一粒入口,涩涩的缺了那一点甜的意思。脚下依然是硬硬的沥青路面,风神依然裹着这“青龙'”肆无忌惮地贪婪,四纵八横地侵吞着我们日益缩小的绿色空间。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石 于 2011-7-27 17:24 编辑

我们早就在一起了      
      久居城市中心的我们,被钢筋水泥包裹,被汽车尾尘侵袭,被物欲横流污染,被瘟疫施虐恐吓。医院里是长长的队伍还有那带血的刀,治病救人的手术刀变成了获取经济效益的价格屠刀;家里抽屉装满的是长长的各种科学名称的药,由于长期的购买和服用已经清晰的记住了它们的名字。不断持续上涨的物价,为孩子教育的投资,想换套条件好点的房子的愿望,睁眼闭目都是做生意的心经。所有的这些,加起来就是我们超限疲惫的心境。我们这些所谓的城里人,莫论儿时是农村乡下的或祖居城镇中央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同样都是入目皆满满地浓浓地绿,清清地弥漫四围的水,吃的是没有化学肥料的有机食品,喝的是不经过水厂就可以直接饮用的水。“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让这一切变了样,在让我们得惠于“四个现代化”即将实现所带来的“物质文明”丰富的同时,让那抹绿、那湾水直接变成了我们一种记忆,并植根于脑海使我们的“精神文明”断乳。
      我们分布在这个城市的各个方位,我们住的房子可能就在同一条马路,我们工作的地方可能在同一座高楼,我们可能天天都在同一个超级市场购物,我们可能都是我们朋友中的朋友,可我们却不相识。我们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圈子,有自己喜欢的女人,有自己心爱的家人,有帮携提带的同事,有狐朋狗友类的死党。我们各有各的爱好,有早起运动的体育健身爱好者,有搓麻甩牌的棋牌活动家,有钓鱼骑行的户外发烧友,也有西窗剪烛的阅读思考者,有音乐摄影的艺术追捧粉丝们,等等等等。我们各自安逸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沉迷在扮演或国王或家仆的不同社会角色、家庭角色的过程中。我们不渴望相聚,因为自己的小圈子已经够大,够满足自己生活、工作、社交的需要。我们不渴望相识,因为彼此不是上辈子就注定的情人,所以我们不必刻意去寻觅。
      我们就这样生活在这个“比较大”的城市里,我们就这样安静地重复着日复一日的模板化的生活。我们知足,我们幸福,即使就这样一辈子到老。这样的生活,好似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周围的大海,自己每天平静孤独地地潮起潮落,一年四季的转换像我们一样规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不见它有什么改变,好像它也很知足很幸福。可是,作为大海的邻居的我们,我们看得到它的改变,海水不再那么蓝,鱼儿不再那么多,浒苔漫天盖野地惊现,嘴里海鲜的味道已全然改变。
      终于,这个城市的我们,在惊呼大海改变怵目惊心的同时,我们发现了我们自己的改变。我们记忆里的那抹绿、那湾水,让我们的精神重新拾起,我们要去吸允大自然母亲那天然的乳汁,找回我们断层多年的文明。所以,这个城市的我们开始奔赴城市的边缘,甚至到千里之外,去寻找我们的大自然母亲,去找回那份原始、原生的世界。所以,有了这份信仰,我们在求索的驴途中,我们“只留下了脚印”,并“什么也没带走”。我们恪守着这份文明,并积极传播着这份文明。正义的信仰总会带给人力量,并得到广泛的参与支持。在一个个强驴变成领队的过程中,这个城市的我们开始相识、相聚在一起,并充分信任地、相互鼓励地、坚定不移地继续走下去!
     “我们早就在一起了”,一句颇有晦意充满暧昧,极具生活意境表达的汉语言,在这样一个场景出现了。2010年10月23日,群驴共瞻孔雀石的路上,当“随风看云”带将“白云(女驴)”到“蓝天(男驴)”面前,要介绍两者相识,并举起手中相机拍照留念时,“白云”扯着蓝天的衣襟,面向群驴骄傲地说:“我们早就在一起了!”。白云和蓝天已经相识数月之久,并接连共同参加大型户外活动多次,因我们草原之行天气极佳,同驴将其二人之名字结合,“蓝天白云”因此结缘。我很骄傲白云的这句话,其高度的概括性,直接促进驴友的精神文明得以升华,“天下驴友是一家”,秉着共同的爱好和信仰,我们即不分彼此。在追索大自然的路途中,无论天南地北,不论男女老小,我们早就在一起了!
      此文以飨本次同行的威海狼之印户外驴友。同样感谢你们给我们所带来的欢乐。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很翻阅了几本书,其中祝勇的《中轴线上的城市》,最让我有所收获的一本。又去了北京,走在同样的马路身上,感觉却迥然不同了。明清那恢弘的皇家及城市建筑,跃然入目。感慨故宫只剩下这些,就成了世界宝贵的财富。假若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开展了古城保护,那至今会是多么不可估量的财富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石 于 2010-11-5 13:05 编辑

又看了三四本书吧,其中有李敖版的《蒋介石传》,没有耐性读完,基本是以挑刺的手法写就的。虽不太感兴致,但也揭露了蒋介石生前的一些内幕。
比较有收获的一本书,是孙犁的散文集,对他的写作风格很认同。语言朴实,叙述事实,平铺直陈,道理浅显。自己最近也在尝试着不断写点小文,这对我很有启发,也是我在追寻着一个风格,就是把经过的事情如实表达出来就好,不需要太多修饰词。学习了
昨晚在看季羡林的《另一种回忆》,看了几篇,表述手法又与上不同。继续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石 于 2011-12-8 12:40 编辑

老房子
看了孙犁的《老房子》,不自禁得想起了自己老家的老宅,白墙灰瓦独门独院的四间平房,如今正疲惫的静默在哪里,充满了岁月沧桑的沉淀。
真正了解老房子,是在08年我大伯父因病住院期间,我去探望并陪伴,或许为了排解心中的恐慌,大伯父向我们哥几个絮絮叨叨的拉起了这老房子的故事,讲得很完整,很深情,还有一些啰嗦。在重要的情节上,我的伯父用了赘述的风格,以渲染他在这老房子身上的贡献。当时也没多想,想当然的认可伯父对这个家族的贡献。现在笑着想想,当时的伯父多么童真。因为他对自己的病没有信心,而且他知道这场病会给我们子女带来一定负担。他只所以要不断强调这些,除了亲情使然,也是在给自己消除恐慌啊,他过于担心我们这一代的孝心了啊。我的伯父,您就放心养病吧。
伯父说的这个老房子的故事,真真值得我们家族铭记。说我爷爷初为家长时,家境也算殷实,有了包括我父亲在内的三个儿子。在我父亲幼年、大伯父少年时,我爷爷染上了赌瘾,输光了土地和居住的房子,并就此颓废不理家事。很长一段时间,一家人居无定所,借住别家。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偏僻的乡村匮乏的物质,我想象不出这一家人吃了多少苦头,尝尽了多少白眼。我伯父讲,有时他们只能住在用秸秆搭成的棚子里,数九寒天雪盖四野,冻得我父亲哭叫不止。全家人甚至起了闯关东的念想,并在我伯父的带领下付诸于实施,后因种种原因未果。在这种情况下,少年的大伯父挑起了家庭重担,就像他曾带领着全家人闯关东时挑着那副担子,一个筐里是我年幼的父亲,一个筐里是全部的家当,一手牵着同样不大的二伯父,一手拉扯着我小脚的奶奶。少年的大伯父正是到了立志的年纪,他决心为家人建一所房子。家里穷,请不得他人的帮忙。自己上山推石头,二伯父帮着他,瓦工木工都是一人所为。就这样,只有在最后上梁时,族亲过来几个帮忙的,我家乡的这座至今尚存的老房子就竣工了。这座老房子的直接贡献是:我父亲哥儿三个在这完了婚,并在这生育了我们堂兄妹十个中的八个,我爷爷、奶奶在这里安养了天年。
早在07年,带着自己的女儿回老家时,特意将老房子分不同角度拍了照。随着奶奶的最终离去,房子好像也要完成它的使命。斑驳裸露的墙体见证了岁月的荒凉,也见证了家族的转向。当重新站在院子平房上时,感受到了时光荏苒所带来的时空上的转移,小时高不可逾的院墙,如今竟比我高不了多少。院子里的月季依然有我之高,但由于缺失管理,已不再枝繁叶茂,更没有了鲜花绽放的浓郁。猪圈也存在着,没了牲畜的聒噪,清爽了许多。但我确很厌恶它,不仅是小时候就不喜欢它的味道,而是它让八十多的奶奶摔了一跤。这一跤的结果是导致我的奶奶次年提前自然老去。我喜欢我的奶奶,所以我无比厌恶这个猪圈。老房子的房前房后都没有什么改变,院门前的那棵梧桐树早已消失。老房子后的小叔的房子,曾经在梦里出现过这样的景象:因为他的故去而发生了改变,破落的门庭改头换面,三间矮房子变成了轩敞透亮的瓦房。以为是真的发生,特地兴致匆匆的赶回看望,方知道是南柯一梦。即使现在,我的脑海依然清晰得浮现我梦里的那房子改变后的模样。
我对老房子的印象很不深,有我自小就跟父母在外的缘故,更有夏日正午我一人在家惊慌失措、夺门而奔的记忆,我怕一个人待在这幢老房子里,现在依然。更甚之,现在的我都不敢在一人时推开那尘封已久的街门。小时侯,我不知道在我一个人独处时,从这老房子里会窜出什么妖物来;现在的我,不敢想象当我推开街门那刻,映入眼帘的会是怎样的一种凄凉。
写到这里,我想我已经故去的奶奶了,我的眼眶很热。老房子的院落,是用当地的青石板铺就,在给我奶奶送行的那天,应该有一块石板的温度与我现在眼眶的温度一致,那是我久跪不起带给阴阳两离的奶奶的温度,阴间应该会很冷的。我怀念我的奶奶,更甚于回忆我们的老房子。我宁愿没有了这座老房子,我要我的奶奶陪伴在我身边,那怕她的存在是同样的静默并充满岁月沧桑的沉淀。
我想我的奶奶,就想起了这幢老房子,白墙灰瓦独门独院的四间平房,完成了它的使命,如今正疲惫的静默在哪里,充满了岁月沧桑的沉淀。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石 于 2010-11-12 10:31 编辑

<755年:中国历史盛衰之交 >一书,现正在阅读,通篇讲述了大唐盛世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755年,安史之乱,让一个全盛的封建王朝灰飞烟灭。
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的上位,都是充满了至亲间的杀戮。杀老子,杀兄弟,杀姐妹,杀儿女,杀、杀、杀!人吃人的疯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认真的读书了,想想很有些汗颜。工作委实是多,经常要半夜回家,也就困了。出差在外,一行人,喝酒玩耍,也没了读书的条件。前几日,突然想起,自己看了十三年的《商界》杂志,竟然有错过两期了,惊慌!好在都按时购买了,抓紧读完,就从一期中对当前工作有了两点重要启示。看来,读书时有用的啊。不仅陶冶情操,提高情趣,提升品位,还是有提高技能的作用啊。
今早,看到了雪花纷飞,心里竟然只是想雪中山野穿越。后又有读书会召集的念想。可惜最近读书太少,竟缺乏了必要的谈资。
究其真因,我想我是缺乏了召集的勇气,而不是必要的谈资。
该策划一期读书会活动了!
发表于 2010-12-24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老房子”,想起我童年时全家在南方的四合院,房前种的月季、地瓜花,房后有各样颜色的格桑花,,,,记得刚学算盘时,爷爷用他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教我,拨弄着算盘珠子,奶奶在边上说:好好学啊,学会给你糖,,,,
如今爷爷奶奶都不在了,泪水模糊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日,跟随游击队雪赴昆嵛山,夜宴后归家途中,与淋雨的季节、恬淡自然、雨中得了悟扯起了读书会。
近来,工作繁琐,很想总结一下个人参加读书会的心得,可总不得闲,难以提笔。今儿随意编这个帖子,把那晚与上述三人闲扯的三点体会做一叙述:
参加读书会,我的第一个感受很强烈,也让我很惊羡,那就是一个人长期读书熏染而带来的内在的气质提升,对美的、善的事物能够客观、理性、精准的认识能力,如乔太守、SUNNY等,这就更加增加了我读书的渴望;
第二个感受,就是读书的数量和质量,要博学强记,方能让你出口成章,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像米老琰。而我以前的读书都是泛泛的随意的,脑子里不能有清晰的记忆;
第三个感受,就是明显今年自己购书的数量和质量增加了,有些书目是有目的的购进。因为参加读书会,听了书友的介绍和推荐,购书不再盲目。既节省了金钱,更节约了购书的时间。而且让我知道了好多有名的书店,如单向街。知道了选择知名的出版社,如三联、商务等。
总之,我个人以为,参加读书会,多多益善。不抱有什么目的,纯粹是一群书友定期会面闲谈,我想对我也是裨益多多的.
发表于 2011-1-6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读完楼主此贴,意犹未尽,相遇恨晚啊!我今天也按照各位大侠列出的书单去当当了几本自己感兴趣的书。有交流真好啊,让自己买书不似以前的那么盲目和随性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1-8 22:35 , Processed in 0.04947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