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56|回复: 35

散读《江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4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山人 于 2012-6-20 17:33 编辑

l75327567280036004460.jpg

    欲读的《江城》,提前得知国内出的是删节版,于是,便没有动买这部书的念头,直接从网上下来了基本原文直译且有点评的PDF版,现在看到一半了,方知《江城》删节是必然的,因为里面提到了很多本日记都不能提及的敏感词和敏感事件:三峡大坝、通讯监控、新闻审查......但是,因为何伟很懂中国文化逻辑,使其文化与政治视角切入准确,感觉很是舒服且有收获。
     但还是由衷感到庆幸,这本《江城》能在大陆出版,真是说明我们又向自由与开明迈进了一步,但换想如果删节的是何伟的思想精华,则未免会失望与不爽,因为这是何伟的一部思想性作品,虽然这是何伟中国三部曲的第一部,但相对于最后一部且较为直白的《寻路中国》,这本书可读性大了很多。
     真心希望那些负责编辑删节工作的本土文人,是真正揣着自己的良心做事,应知现今公权力大而无当,出版审查追究相对弱化,那又何苦瞻前顾后,自我阉割,不做做变通一下的消极抗争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人 于 2012-6-14 11:33 编辑

1280429669074329758.jpg

中国人其实并不缺乏家国观念,因为中国人的爱总是耽于微观,习惯在一个个小圈子里说话,这种看似小众气息,可能会导致外族对中华文化产生误解,因为国人缺乏族群间的横向合作与联系,又使这个民族在遇到国家与民族大难时,总是与正常节奏慢半拍,于是,被动、缓滞经常成为中国历史事件结局的代名词。国人对于家族与亲情圈子外的淡漠有时确实让人心寒,最形象的莫过于他举的一例子:发生严重车祸,国人聚众而观,耳边最常见的话语往往就是:“死了没有?”
       但是,何伟也绝对没有忽视国人的韧性与隐忍与暴发力,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是他们自己的良心与危机底线,这种从内心深刻爆发出来的民族力量,令他深感中国实是一个隐藏着巨大能量的文化睡龙。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人 于 2012-6-14 07:58 编辑

从一定程度上说,法国作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为能畅销二百年,我想是正因为这个法国人无意间或许道出了人类的共性特征,或许这尤其符合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一点点自以为是的盲从,一点点无动于衷的消极围观,一点点幸灾乐祸式的小聪明。正如何伟奇怪为何对于处于三峡库区边缘的涪陵人,却大多对政府的相关政策态度消极,其原因只是未牵扯他们的切身利益。
1345168913717421877.jpg
发表于 2012-6-14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本平淡无味的书,我看了半天也找不到个敏感词,也没有色,毫无趣味,更无刺激,至于什么思想我看不明白,只有文人才能明白吧。没有意思!!!千万别上山人的当,浪费大好时光,与一本闲人闲扯淡!!!
发表于 2012-6-1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进了《寻路中国》和《江城》,原本应该按照作者的思路脉络,先读《寻》,后读《江》,可惜《江》被老婆抢走,无奈只能从《寻》开始读。

昨晚正好读完,掩卷却无长思,还是足球更重要些。等过滤一下思绪,稍后奉上小感,以和山人!
发表于 2012-6-14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胖子一样,在美文进了《寻路中国》和《江城》。刚读了个小部分。山人说的那关于车祸的那段读了,等读完再发表意见。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本平淡无味的书,我看了半天也找不到个敏感词,也没有色,毫无趣味,更无刺激,至于什么思想我看不明白,只有文人才能明白吧。没有意思!!!千万别上山人的当,浪费大好时光,与一本闲人闲扯淡!!!
来爽 发表于 2012-6-14 08:40

“文人”{:soso_e11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进了《寻路中国》和《江城》,原本应该按照作者的思路脉络,先读《寻》,后读《江》,可惜《江》被老婆抢走,无奈只能从《寻》开始读。

昨晚正好读完,掩卷却无长思,还是足球更重要些。等过滤一下思绪,稍后 ...
胖子 发表于 2012-6-14 10:22

我是散读,读到有感想的地方就来上一段,期待胖子读后的大作~{:soso_e10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胖子一样,在美文进了《寻路中国》和《江城》。刚读了个小部分。山人说的那关于车祸的那段读了,等读完再发表意见。
兰儿 发表于 2012-6-14 11:16

很受用的一本书,最欣赏何伟从另一个视角解读中国的世事民风,好象镜子的两面,时空错位,东西关照,很有收获,期待高手兰儿的读后感。{:soso_e10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人 于 2012-6-18 21:55 编辑

3387551344713678240.jpg

    原来何伟还是个地道的驴友哈,帐蓬、睡袋一应俱全,背着大包,穿行在涪陵的山水间,与农家无拘无束的聊天畅谈。他两年的涪陵生涯,或许对他只是一个行为艺术,这份月薪120美元的工作,相对于他在美国的3万美元年薪,无异于杯水车薪,涪陵,更多的是他的心灵鸡汤,他喜欢这种时间与空间全部放慢的悠闲空间,涪陵,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休养生息、宽容自我的庇护所。他的收获,是对他一生中两年的生命的启发与性灵腾空,而不只是这么一本率性而为的书。
   在《鸦片战争》小节中,他既完整记录下他的一次驴行,并记录下一个地方的风土民情。他甚至还带着从美国来探望他的56岁的父亲一起露营,一起探洞。很喜欢他记录的他在瑞士的一次自助驴行,似乎那是最理想主义的户外,与天地风雨无尽缠绵,道尽人是自然中和谐的一个元素。
   有时想,驴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有人只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人是享受在路上的感觉,有人是一场灵魂的修行,但何伟眼中的驴行,既别有深义又似乎相对简单,我感觉是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想方设法与自然融为一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1-1 08:26 , Processed in 0.05425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