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 7日23:00 连续52小时施救 17名被困驴友抵达安全地带 广西新闻网来宾10月7日讯(记者卢彬彬 陶媛 通讯员罗珊)10月7日晚9时40分,经过连续52个小时的艰难救援,17名疲惫不堪的遇险者终于抵达长滩河水库边的安全地带,一些人拿着食物狼吞虎咽,一些人倒头便睡,一些人哽咽着向家人报平安。 “轻信网上驴友宣传,我带了手机钱包就出门了……”来自柳州的陈某某低头抚脸,两天两夜的求生之旅让他在感恩之余满是悔意。这次户外出行没有正式领队、没有遇险预案、没有合适的户外装备,17人中多数甚至连当地地图都没看过。这趟驴友们“说走就走”的旅行,让金秀县出动了212名搜救队员,6条冲锋舟、车辆80台次。 令救援队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他们从金秀县绕路荔浦县徒步挺进20多公里无人区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另一批25名来自南宁的探险“驴友”。鉴于安全因素考虑,搜救队员先行将这25人劝返。
“救援队砍刀开山寻路,历经7个小时才接近被困人员所在区域。”据参与救援的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局副局长谭海明介绍,由于无法跨河横渡救援,救援队7日凌晨从金秀出发,绕道荔浦县修仁镇抵达长滩河水库,再乘坐冲锋舟挺进河谷里的无人区,上岸后在保护区护林员及当地向导的引导下用砍刀开山寻路。同时,由于遇险人员处于荔浦县境内,当地来不及派员支援,救援队没有详细的地形资料,所以搜救难度相当大。
另据悉,类似擅自闯入自然保护区并遇险求救的事情近几年在金秀屡有发生,有关单位希望加大宣传力度,避免社会资源浪费在部分“驴友”的无知好奇心上。 
被困驴友水中行进。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莫岑摄 
被困驴友在救援队指导下出山。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莫岑摄
7日20:20 金秀被困驴友已经乘坐冲锋舟向荔浦县进发 广西新闻网来宾10月7日讯(记者 卢彬彬 陶媛)根据救援一线传回的最新消息,7日20:20分左右,17名被困驴友已经在救援队的帮助下翻越山岭抵达位于河谷中的前沿基地,在经过短暂休整后,目前已经乘坐冲锋舟向荔浦县进发。上岸后他们还需要徒步5公里左右的山路才能抵达救援车辆所在地。预计今晚23时可抵达荔浦县修仁镇。据记者连线金秀县公安局以及森林公安局得知,他们将适时对这17名驴友进行询问,做出相关后续处理。
7日18:00 救援队伍已经与被困人员汇合 目前正原路返回 广西新闻网来宾10月7日讯(记者 卢彬彬 陶媛)记者7日18时得到消息,经过近6个小时的艰难行进,从荔浦县出发的救援金秀被困驴友的队伍已经与被困人员汇合,目前正在原路返回,预计将于今天晚上抵达荔浦县修仁镇。
7日11:00 冲锋舟在湍急水流中前行救援 广西新闻网来宾10月7日讯(记者 卢彬彬 陶媛)7日11点左右, 救援队从荔浦县修仁镇乘坐冲锋舟出发前往自然保护区。据本网记者与救援现场的来宾日报一线记者连线,当地水流十分湍急、水文资料不全、浮木障碍物很多,冲锋舟只能在当地向导引导下中速前行。 
在荔浦县修仁镇,参与搜救人员集结。通讯员 莫岑 摄 
救援人员已抵达长滩河。通讯员 莫岑 摄 
冲锋舟在湍急水流中,穿越浮木障碍物前行救援金秀被困驴友。通讯员 莫岑 摄 
冲锋舟在湍急水流中前行救援。通讯员 莫岑 摄
7日9:10 开山寻路 金秀失联驴友援救预计需6小时 广西新闻网来宾10月7日讯(记者 卢彬彬)金秀失联驴友救援最新进展:由于河道险峻,两侧都是悬崖峭壁,经现场消防人员勘测,无法跨河实施救援。救援队决定取道长滩河另一侧的荔浦县修仁镇开山寻路,进到被困人员所在区域。 目前(7日9点10分),一支30多人10多辆车辆组成的救援队伍刚刚抵达修仁镇。 据一线救援队传回的消息,他们将首先从修仁镇徒步抵达长滩河上游一处水坝,然后在当地向导指引下开山寻路,抵达可以使用皮划艇的一段长滩河河区,再顺流而下一个多小时,然后再在险滩处靠岸,留下一部分人员看守皮划艇并组成前线基地,一部分人员再开山寻路,翻过两个山岭进入被困人员所在中象坪。全程预计将需要6个小时左右,力争天黑前将被困人员转移出来。
6日23:00 雾浓水大 金秀被困人员原地修整等待天亮救援 广西新闻网10月6日讯(记者 卢彬彬)据金秀救援第一线传回的消息,目前天色已黑,大瑶山中雾气很浓、洪水不退,消防部门判断已无夜间施救的可能。现通过喊话让被困河对岸的人员原地休息,保暖保存体力以待7日天亮救援。在河的这边,救援人员打开应急灯,点起小堆篝火,在原地扎营,同时向对岸抛传给养,安抚被困人员。另据一线救援消防官兵爬上山头传回的短信,明天可能采取拉索横渡的办法解救被困人员,但前提是气象条件允许。
6日17:00 金秀救援小组向被困地点集结 研讨救援方案 广西新闻网10月6日讯(记者 卢彬彬)下午17时,据记者与宣传部现场救援人员余昌榕联系得知,目前救援二组正在开展现场救援,试图将食物、饮用水抛过30多米宽的河对岸给被困人员,其他几个小组正在向被困地点集结,县城后续增援人员也已经出发。救援现场地处河谷之中,尚未退去的洪水巨浪涛涛、两旁是悬崖峭壁,消防队员正在勘测地形,研讨救援方案。余昌榕介绍,17:20起,他所在的救援小组要向河谷集结,届时也将处于失联状态,有关救援信息将在有手机信号后第一时间反馈。
6日16:00 金秀17名失联驴友已经找到 救援正在进行中 广西新闻网10月6日讯(记者卢彬彬 陶媛 通讯员余昌荣)根据本网刚刚收到的消息,在金秀遇险的驴友已经于6日15:30分找到,一行一共17人(并非先前报的16人)被困在忠良乡一个叫中象坪的地点。目前救援人员与他们隔河沟通,正在制定救援方案。据现场传回的消息,17名被困人员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金秀因台风暴发山洪 现正全力搜救16名失联驴友 广西新闻网10月6日讯(记者卢彬彬 通讯员余昌荣)10月5日,台风“彩虹”袭桂,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下起大暴雨,导致16名在该县忠良乡长滩河自然保护区露营的“驴友”失联。当天晚上接报后,当地立即组织由消防、公安以及当地干部群众组成的搜救组进行搜救。截至记者发稿(6日下午15时)搜救仍在进行中。 据参与一线搜救的当地宣传部干部发回信息,当天下午40余名搜救队员分成4个搜救小组沿着长滩河河道、山路、半山腰、山脊四个方向进行拉网式搜索,目前已经完成搜索研判的事发重点区域三分之一的面积。据该县消防大队大队长陈泓介绍,大队派出的第一组12名轻装搜救队员正在一线搜索,已经组织好增援的第二组、第三组队员携带各型救援整装待发,一旦发现情况,立即出发。记者通过与一线救援人员时断时续的通话解到,由于山高谷深,救援队目前只能用对讲机和哨子进行联络,一长一短表示正在进行搜救,并表明方位,连续短促哨声表示发现情况,遗憾的是目前尚未发现遇险人员。
“金秀驴友大营救”折射户外运动之困
针对驴友遇险救援屡用公共资源,专家呼吁户外运动亟需立法规范 
现场救援情况。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余昌榕摄 
救援人员安营生火,等待天亮后实施救援。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余昌榕摄 
护送被困人员下山。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莫岑摄 广西新闻网记者卢彬彬 罗侠 陶媛 通讯员罗珊 余昌榕 莫岑 文/图 核心阅读:近日因台风“彩虹”过境,我区各地普降大雨,金秀瑶族自治县圣堂山成为全区降雨量最大的地方,过程累计雨量达320毫米。5日20时30分许,来自柳州、河池等地的17名驴友在该县忠良乡长滩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露营失联的消息传来,一时牵动人心。7日21时30分,17名疲惫不堪的遇险者被被救上岸,结束了两天两夜的求生之旅。
没有正式领队、没有遇险预案、没有合适的户外装备,17人中多数甚至连当地地图都没看过。他们不知道,这趟“说走就走”的旅行,让来宾市、金秀县出动了212名搜救队员,6条冲锋舟、车辆80台次,公共资源投入可谓巨大;他们更不知道自己已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近年来,驴友遇险遇难的事件频频发生,一条条宝贵生命逝去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户外运动所面临的诸多困境,驴友频频遇险原因何在?事故频发谁该担责?浪费公共资源应由谁埋单?怎样才能让户外探险更安全?针对此,有关专家呼吁,对民间自发组织的户外自助游活动做出专门的规范,对组织者、参与者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做出界定,进一步推动户外运动有序规范发展。 全力搜救:两日两夜花费大量公共资源 “骨头都散架了,这个国庆可真不轻松!”10月8日上班第一天,一线指挥救援17名被困驴友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焉东,早晨一瘸一拐地回到办公室,一屁股坐下,也顾不得警容风纪,首先脱下鞋子,给磨出水泡的双脚“透透风”,他已经在救援一线连续奔忙跋涉56个小时了,当天凌晨回到家倒头就睡,早晨起来才发现双脚早已磨出血泡。
从5日接到求救信号,到8日凌晨3时将搜救结束,这个地处大瑶山深处的小县城,度过了50多个小时紧张疲惫的日夜。
金秀县委书记韦佑江掰着手指头告诉记者:“3天来,县里出动了100多名公安消防干警、200多名干部群众,40多名医生护士、300多后勤增援人员,80多台次各型车辆、冲锋舟,救援人员总计徒步近40个小时翻山越岭搜救遇险者,估计直接经济支出11万多元,这还没包括新闻媒体、当地向导以及其他后续工作等衍生费用支出。”韦佑江说,经济损失还是次要的,当时天降暴雨,金秀整个县城一片泽国,部分乡镇成了孤岛,还有几个乡镇村屯整体属于失联状态,县里已发出紧急动员令,要求有各乡镇各关部门立即放弃休假,排查灾情,严防人员伤亡。可救人要紧,接到报警,县里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指挥部,将已经派出去排查道路乡镇警情的干部干警又全部召回来,立即组织搜救。
金秀县消防大队长陈泓说:“连续3天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算上大队领导以及民间消防队,我手头就40多人可用,派出去30多人,还剩10多人组成预备队,要是当天县城或山寨里发生大的火警,那后果不堪设想。”一名国庆刚结婚的医务人员接到命令后立即放弃休假赶到救援一线,丈夫怕她遇到危险,连续给她发了100多条短信:“假期毁了就毁了,千万注意安全。”
人命关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17名“驴友”的遭遇牵动着全区干部群众的心。5日至8日,自治区主要领导以及分管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当地全力搜救并不时电询搜救情况。自治区公安厅、区消防总队已经成立搜救增援小组,一旦收到请求立即出动。5日晚,来宾市领导赶赴金秀,连夜与县乡村干部以及当地熟悉山情水文的群众商谈,安抚失联家属的情绪。直到6日下午,搜救队员发现被困人员并确认安然无恙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才安排大家轮流睡觉,分段值班。
参加救援的该县县委宣传部干部余昌榕说,大瑶山里没有信号,搜救队靠着对讲机和哨子联络,4个搜救小组沿着山脊、山腰,山脚、河谷拉网式搜索,徒步了近10个小时,“砍刀开路,树藤为梯,手脚并用,身体早已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己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摔下山,但是大家坚持到找到人才歇一口气。”当天夜里,为了安抚河对岸的被困驴友,40多名搜救队员又花了3个多小时集结到河对岸隔河为被困人员抛去给养。由于搜救队员都是轻装上阵,所带的物资本来就不多,当天夜里几乎全数给了对面的“驴友”,他们忍饥挨饿一天一夜,直到另一组救援人员绕道荔浦县进入河对岸后才返回。
据悉,当地森林公安部门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对这17名驴友进行了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