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机器猫

[文学原创] 白云生处觅乡音 ——当代“隐士”学者赵文竹先生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文竹好像是福山人。是不是最先创造玻璃画的那位先生?

点评

是滴是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1 14:38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开花落两由之 发表于 2015-6-1 14:08
赵文竹好像是福山人。是不是最先创造玻璃画的那位先生?

是滴是滴

点评

听当地人说,赵文竹当年在福山画玻璃画那会儿,造诣还不是很高。但现在真的很不得了,方方面面的修为都很厉害。很不凡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1 15:11
发表于 2015-6-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年有一期国家地理专门讲当今的终南山隐士,信佛的,信道的,信耶稣的,信天主的......五花八门的远超出大家的想象。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当代的隐士和古代的一样,每天只是吃喝拉撒外加做自己爱做的事儿,乍看和山里人没啥区别。
隐,内在的是一种有所放弃,有所保留的心态,外在的是一种表面低调无争,实质是以命抗争的生活方式,这一切和具体住在哪儿是无关的。别以为蹲山里的就是隐,山沟里一样有会所了。
传统儒家主张有道则仕,无道则隐,主上有道就辅佐之,同时扬名立万,泽被后世;主上无道就归隐,宁可自废武功,牺牲当代和后代的富贵,也绝不助纣为虐。隐士的坚守和放弃,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仕和隐,说到底,是儒家的正脸和后脑。
总的说,儒家是主张牺牲自我造福众生的,这和世界主流宗教的牺牲精神是一致的,所以被封为儒教也不为过。当然了,儒教发展到礼教阶段,没了竞争压力,狂妄扩张,变态成伪君子学说,这就是体制的问题了。
就楼主介绍的这位,宾朋成堆,登报扬名,除了那把胡子以外,没一丁点隐的味道。其实,这位画家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自己坦言不是什么隐士,只是俗人看不穿隐的实质,硬要把他当隐士膜拜。
发表于 2015-6-1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当地人说,赵文竹当年在福山画玻璃画那会儿,造诣还不是很高。但现在真的很不得了,方方面面的修为都很厉害。很不凡了。{:soso_e179:}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13楼良喵聊聊隐士
文中的隐士加了“”号,正如良喵所说,赵本人不认可,是世俗人的追捧。写文嘛总是要抓点猎奇心理,所以就强调了“隐”。
赵在四十岁,正是飞黄腾达之时,却能够放下世俗名利进山,断绝一切外缘长达数年,说隐也是名副其实的,用他的话说“不明白生命终极答案宁死不出山”。可见他要的绝不是“名”和“利”。世俗之人只可能以自己的心来揣度,对自己不理解的就会都说成是神经病了。
文中写道:“对于隐者,先生有他自己的理解,他在《想出家的孩子》一文中写道“真隐者不在身而在心,心不妄动,神不妄驰,冤亲不加拣择,喜怒不上眉梢,善恶等观,动静一如,即是真隐……”。”我想,隐在心不在身,大隐隐于市这个观点,赵文竹和良喵是能够统一的。
关于隐士,我个人理解的是道家的传统和说法,道家更崇尚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往往会选择避世自修的生活方式。儒家是入世的哲学,有道则仕,无道则隐是历代读书人的准则,目的无非扬名立万光宗耀祖,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原本是和出世入世无关,简单说就是“了生脱死,达到涅槃”,注重的是个体感受。流传于中国2000多年,佛教不断和儒家、道家碰撞磨合,于是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有了大乘之说,有了大隐隐于市之说。
可惜近百年中国文化的没落,尤其建国后一系列的运动,清洗了人们的头脑,只允许一种思维模式,到了开放年代,大多数人只知道物质贫富身份贵贱而没有其他的想法。其实多元才是世界的本质。站在三个不同山头看风景,风景是截然不同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儒释道就是那三个不同的山头。
发表于 2015-6-4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不欣赏和赞同赵先生,但亦不反对。一句话,社会历史总是向前的。
发表于 2016-3-8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几天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12-27 17:53 , Processed in 0.0563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