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机器猫

[其它] 李老,您好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良喵 发表于 2014-8-5 08:14
所有宗教都是教人仁爱宽容的,所有宗教都是教人修身求福的。凡是教以仇恨,告诉信徒花钱可以买好运的,皆为 ...

同意{:soso_e181:}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机器猫 于 2014-8-5 16:27 编辑

       救了那位“恶人”的命,李以辰也救了自己。保住了性命的那位乡领导收回了他的霸道命令,放过了这个体力衰弱的“地主”,不必再干重体力劳动。

    大跃进之后的中国,进入了三年自然灾害的悲惨世界。公社食堂很快解散,家家粮仓露底,在一些好成分的人家普遍浮肿甚至饿死人的时候,李以辰一家再一次躲过灾难。
    书香门第的李家即使生活贫寒,也极力供孩子读书,饥荒来临时长子已从地质学院毕业,在一代地质导师李四光的指导下进行勘探工作。当时普通大学毕业工资40多元,而野外勘探补助较高每月发到手里100多元,孝顺的孩子省吃俭用,工资和粮票尽可能寄回家,使得父母弟妹没有靠吃树皮野菜度日。
    李家三个儿子命运各不相同,尽管个个聪慧好学,但在那个极左年代里,只有贫下中农才可以接受中等至高等教育,二子小学毕业后就外出打工谋生,后在寿光船厂落户,由于诚信肯干,改革开放后家族产业越做越大,一度购买三只远洋货船做国际贸易,资产数亿。三子从小聪明伶俐,是李老最喜爱的一个,留在家中陪伴父母,一天夜里父亲突然发病,三子连夜骑车几十里到城里医院买药,不幸遭遇车祸身亡,留下一子与祖辈相依为命。

    1974年,长子已从边疆地质勘探队调到青岛某研究所工作,丧失小弟后,便将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侄儿接到城里生活。

    拜访中,我曾好奇地问李老,作为1930年代的大学生,满腹经纶为什么甘于埋没乡下而不出来展示抱负呢?李老说民国时代就有同学邀请他到省厅任职,解放后也可选择挣工资端铁饭碗,而他始终以有病为托而婉拒。关于这个问题,李老只回答了简单的一句:
    “饿死也不会开戒”。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1984年,青岛市被列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以此为主题,青岛市政府通过青岛日报面向全国举办了一次为期数月的有奖征文大赛。
    一天正在读小学的小孙子拿回家一张报纸给李老,说老师让发动家长参与征文活动。
    赋闲几十载,时年七十余的李老感慨社会历史变迁,内心激荡岁月风云,满怀豪情用狼毫小楷写了一篇征文,顺手用儿子单位信封寄了出去。他无意征文的“有奖”,只借此抒发心怀,在征文中签署了一个笔名:李北农——北方一农民之意。
    他早已淡忘了此事,几个月后,大儿子忽然来到他的住处,疑惑地问道,李北农是你吗?……
    原来这次大规模的征文活动经过严格评选,李老的文章获得了唯一的一等奖。然而隆重的颁奖仪式在即,报社却联系不到作者,信封地址是儿子所在的某研究所,研究所里却查无此人,后来请求研究所人员在亲属中查找,这才真相大白。
    从此,一向低调行事、默默无闻的李以辰成了大名鼎鼎的“李北农”。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青岛市南区的湛山寺,依山面海,景象特佳,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倓虚老法师化缘兴建,这里开办了北方最早的佛学院,曾邀请弘一大师等高僧前来授课,名声显赫一时。
    十年动乱期间,湛山寺和国内其他名寺一样遭受洗劫。
    八十年代后随着宗教政策的恢复,湛山寺得以重新修葺,尤其1988年山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哲法师兼任湛山寺住持,佛种得以再续。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恢复香火的湛山寺亟需能讲法的法将,耳顺之年的李北农当仁不让,将他一生的智慧能量集中在晚年发挥:他给僧众讲经说法,同时管理护法义工队伍,带领居士配合法师举办大小佛事活动,经常在上千人的皈依法会上为大众起法名,管理寺庙财务等等,深得明哲住持的信任,甚而将寺庙的印章交由李北农保管使用。
    很快湛山寺香火再度兴旺起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每逢佛诞日盂兰盆节等大型佛教节日和法会,都会有数万名信众从十方涌来,李北农智慧大开,总是能把各项事务安排得有条不紊。
    作为一名护法义工,李北农一干就是十几年,直到八十七岁时染上一场重疾,在家整整昏迷了两个多月才恢复神智,精气神大不如前,此后他才放下寺庙的工作,真正过上了退休静养的生活。
    寺庙义工是没有任何收入的,一年冬天,八十多岁的李北农陪护省市两级宗教部门领导来寺庙视察工作,领导发现他衣着过于单薄,特地派人为他买了一件棉衣,这是他做义工十多年义工的唯一物质所得。

    多年前,他最喜爱的小儿子意外身亡,所留孙儿是他的掌上明珠。孙子高中毕业后,立志出家续佛慧命。李北农亲自送孙子到天目山出家,后于南华寺佛学院就读。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的耄耋晚年,过着清净无为的生活。
    经历了八十七岁那场大病之后,他不再到寺庙等公众场合讲经说法,同时他也拒绝麻烦他人来照料自己,甚至包括自己的子孙。他安排老伴住在女儿家,自己则找了套小房子一个人住了进去,在繁华的城市中过着隐居的生活。近一个世纪的滚滚红尘飘过,在世间锻造修练的这颗心,不离红尘又不着红尘,最终他要完成人生最重要的那件事——了生脱死。
    衣主任说,她和老伴几年前去青岛探望李老,九十多岁的李老说你们是远道的客人,他亲自下厨房给七十岁的老学生们料理素斋。

    修学佛法的目的是烦恼的解脱,而世人无明找不到自己,只识五蕴色身。拜访李老,我们原本带着很多问题,一两次提问之后,大家便感到诸多的问题不再是问题,面前慈悲的李老就是一切疑惑的答案。
    善理师兄问李老,有什么好的法门能解除烦恼呢?
    李老说,烦恼源于心,菩提也源于心,万法皆空,心念一转,烦恼即菩提。
    我听了似懂非懂,进一步问道,佛的缘起法理论是说一切皆空,可是身体的痛苦感受是实实在在的啊!比如您老身体生病,疼的身不由己,怎么空得了呢?
    说这话的时候,我低头看了看李老悬垂的双脚——李老的双脚有些肿胀(后来得知,李老在平时无人时盘腿打坐;来客则正襟端坐,时间久了脚面会浮肿)。
    李老很敏锐地注意到了我的细微举动,和蔼地说,“病是病,我是我啊……”
    “病是病,我是我”,那一刻,我被这简单的一句话重重地击到了,心里反复地揣摩着李老这轻描淡写的一句,后面的任何解答都不再重要了。

    拜别李老已经五年了,期间偶尔听到关于李老的消息,曾多次往来烟台青岛,希望能再次亲近李老,但衣主任说大家尽量不要去打扰他老人家,是的,不打扰老人家是对他最好的尊重和爱护。
    然而心里一直存有一份牵挂和满满的祝福——李老,您好吗!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同时发表论坛和qq空间,有青岛佛友看到,联系到我,网聊甚欢。
他是李老大儿子的学生,告知李老现在很好,大家勿需挂念。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手书

李老手书

李老手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来信:李老去年年底走了,世寿105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7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终。好人一生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1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千江有水千江月
菩提无树菩提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2-22 12:24 , Processed in 0.0558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