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世纪初,烟台的海陆空交通: 1956年烟台港正式成为客货码头,是唯一的海上运输口岸; 1956年建成蓝烟铁路,是唯一的外运铁路线; 1984年实行军民合用的莱山机场,是唯一的民航站。 2005年至2010年,五六年间,烟台海陆空交通新项目建设全面铺开。 几年后,烟台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大格局。 始建于1861年的烟台港位于芝罘湾,是北方最早的开埠通商口岸。一百多年来,是烟台海上运输的唯一通道。 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港口运量增长,烟台港已无法扩建货场和大型码头;港口物流受城市交通影响,疏运不畅;散货粉尘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诸多影响。 择地另建港口势在必行。2005年初,烟台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烟台港西港区,作为芝罘湾港区的延伸。 2009年2月20日,举行了烟台港西港区开工仪式。
西港区规划陆域面积33.3平方公里,布局了五大作业区;预留集装箱和铁路轮渡区;建成5-30万吨级泊位70个,实现港口吞吐能力2.5亿吨。 建成后,形成19公里的码头岸线,打造成对接东北亚、辐射中西部、服务环渤海的物流中心。 现在的烟台港由龙口港区、蓬莱港区、芝罘湾港区、寿光港区、西港区五大港区组成。 1956年,蓝烟铁路建成通车,半个多世纪来,一直是烟台对外运输的唯一铁路线。 蓝烟铁路最高时速100公里,且客货混跑,年货运量2420万吨,仅为烟台港吞吐量的1/5。客运约占烟台旅客运输量的1/4。 烟台的客运主要靠公路,遇上旅游旺季、节假日、恶劣天气等,经常面临“进不来、出不去”的尴尬。 2008年12月,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开工建设,2010年8月建成通车。 2010年3月,青荣城际铁路开工建设。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实现半岛“一小时经济圈”。2016年11月16日建成通车。 2010年9月,国家发改委批复龙烟铁路可研报告调整。2013年11月开工建设,2017年12月19日建成通车。 1984年10月建站开航的莱山机场,为军民合用机场。随着客流量的快速增长,军民合用机场已无法满足烟台的发展需要。 2007年12月,烟台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建设烟台新国际机场。 2009年12月,烟台蓬莱机场举行奠基仪式。 2015年5月28日,位于蓬莱潮水镇“烟台蓬莱国际机场”正式启用。 市委书记主政一方,肩负着区域发展的重任。2001年至2011年间,先后有两任烟台市委书记: 焉荣竹,2001.06-2006.10 孙永春,2006.10-2011.04
焉荣竹、孙永春两人主政烟台10年,是烟台地改市后,任职时间最长的两任市委书记,他俩真正踏踏实实为烟台的发展,做了很多奠定基础的实事,在烟台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鲁哥真牛」公众号,搜索「wxid_ra80fjnp31621」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