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2日下午14点,由烟台市芝罘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璜山书院承办的第99期璜山讲坛“足迹寻踪——美南浸信会在黄县事工综述”在璜山书院成功举办,主讲人刘建昆先生在现场进行了详细热情的讲解,芝罘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以及历史文化爱好者30多人参加了讲座,线上直播将近200人在线收看。
讲座现场
刘建昆先生从美南浸信会研究的缘起、浸信会在胶东、黄县教会的事工、资料译介及搜寻等四个方面,结合烟台开埠的军事、外交、传教、商业等,对美南浸信会在黄县事工的足迹追踪和发展,做了详细的讲解。
刘建昆先生
一、美南浸信会研究的缘起
刘建昆先生研究的缘起,是从他关注烟台开埠的历史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从烟台登陆。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其中明确规定了开辟登州等10处为通商口岸,烟台自此开埠。法国首任领事发达生·福开森,毕业于天主教设立的罗马传教学院,1844年被命为牧师,1861年,来到烟台开办“滋大洋行”,1862年,他请求天主教派出一名牧师到烟台工作,并出资修建了烟台的天主教堂。
1859年5月,花雅各夫妇曾经来到烟台,派发基督教宣传品。1860年9月花雅各再次来到烟台,12月底,花雅各将家人接到烟台,开始了他的合法传教工作。他被倪维思夫人评价为“热心待人、举止优雅,对中国人极具吸引力,特别适在中国人中工作”。美南浸信会在山东的活动以烟台和登州为布道基地,花雅各夫妇多次从登州到黄县地区传播福音。后逐渐发展到大半个山东省。从此,基督新教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
1861年9月底10月初,因捻军赵浩然部(一说李成部)活动,花雅各在烟台现福山区古现镇附近遇害。1912年,为纪念花雅各,浸信会在烟台大马路建成一座教堂——烟台浸信会礼拜堂,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由美国浸信会牧师毛二根筹建,以纪念花雅各之死。
二、浸信会在胶东
刘建昆先生从芝罘(烟台)、蓬莱(登州)、龙口(黄县)、平度、莱州几个地区,分别讲述了浸信会在胶东的传播发展情况:
在芝罘(即烟台),美南浸信会创立了焕文男校、卫灵女校,浦其维父女曾任校长。
在蓬莱(原登州),1861年海雅西夫妇前往蓬莱开辟传教区。
在龙口(原黄县),浦其维、艾体伟、海雅西,1925年将黄县发展成了华北差会中心。
在平度,慕拉弟与跟随信徒开拓传教区,发展医疗和传教事业。
在莱州,郭维弼、福医生、钟医生等为当地民众从事医疗救治工作。
三、黄县教会的事工
刘建昆先生主要从教育、医疗、慈善几个方面,详细讲述了黄县教会的事工。
1866年(同治五年),招远上庄人臧润德在黄入教破冰受浸,为黄县基督教徒受浸第一人。直至1880年代,黄县教会并未有实质性突破,并经浦其维夫妇、艾体伟、柯理培等一批传教士,或长期驻扎,或临时工作,行医兴学,经过数十年的开拓,1925年,黄县被培养成为华北传教的中心。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于小栾家疃筹建圣会堂,黄县浸信会迁此。
当时的浸信会在黄县行医兴学,筹办了崇实中学,兴建了一批学校校舍(位于现龙口市第一中学东校校园内),对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崇实中学,现位于龙口市第一中学东校校园内
1901年 (光绪二十七年),受美国南方基督教浸信会委派,艾体伟大夫携妻子和长子来到黄县,在城北宋家疃村创办了怀麟医院(现烟台市北海医院前身),并任院长。
《黄县怀麟医院报告书》记载:“1934年有职工37人,艾义梅为院长。有化验室、牙科室、手术室、透视室、发电房、男候诊室、女候诊室、男养病室、女养病室、男女浴室;各科器械、仪器具备;70个床位;附设护士学校及红十字会临时疗养院。在南关有一座红楼,为外设诊疗所。医院占地面积1l亩,楼房三进共100余间。”怀麟医院是当时黄县医疗水平最高的医院,为保障黄县人民的生命健康做了极大贡献。
1939年以前的怀鳞医院
四、资料译介及搜寻
刘建昆先生在讲述中讲道:“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就是传统文化讲的格物致知。任何有志于文化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同学,都要学习和使用这些方法,不要因为我所讲地域仅限于胶东和黄县,其实各地方的研究大同小异,要学会研究的基本方法,弄清楚基本历史事实,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工作。”
他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查阅当地文献、外文资料以及实地的田野调查,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史料,去伪存真,实事求是,切实的对美南浸信会在胶东地区的足迹寻踪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加讲座的听众,对刘建昆先生的讲述表示由衷的佩服,对刘建昆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深表敬佩。大家踊跃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刘建昆先生进行了现场交流。
现场交流
讲座结束后,参加讲座人员在璜山书院合影留念。
参加讲座人员在璜山书院合影留念
文:大钊
图:郭瑾
编辑:江曲
校对:大钊 阿甘
责任编辑:大钊 阿甘
审核:阿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