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老照片》珍藏版是《老照片》单行本的合订版,每四辑单行本合订成一册。此次共出版四辑:贰拾柒、贰拾玖、叁拾、叁拾壹,贰拾捌预计明年春天出版。此次出版,稍有修订。
老照片:珍藏版.贰拾柒 冯克力 主编 2023年8月 定价:80.00元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本书为《老照片》珍藏版贰拾柒,内含单行本第一一九辑、一二〇辑、一二一辑和一二二辑。
第一一九辑 胡恩金 口述 曹立先 整理 父亲胡钊的抗战经历 傅国涌 石不能言——故乡雁荡杂忆之五 王明远 革命漩涡中的曾祖父 龚玉和 著名建筑师董大酉与家人 冬 冬 传奇丁公量 于学敏 怀念方玲之 池登科 枪林弹雨前半生 ——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回忆 王秋杭 我曾承包一家店 张鹏程 大巴山轶事 孙祺然 老汽车,新生活 秦 风 母亲的容颜——岁月台湾1960之一 曲德顺 我与“敌伪档案”中的老照片 邹士方 我的“文革”摄影遭遇 施顺才 岁月神偷 张丹非 我的一张“老照片” 谭金土 一百零三年前的济南法官们 王学美 1952年的济南标山小学 李 宾 1954年:中国亮相大马士革博览会 马 均 也说《一张梅兰芳拍摄的照片》 冯克力 默契
第一二〇辑 魏春洋 一个瑞士女孩的烟台记忆 傅国涌 想象山外世界——故乡雁荡杂忆之六 秦 风 越南统一前的西贡 熊景明 外婆 徐世旭 我的父亲母亲 宋英敏 父亲的一生 李晓郁 父亲日喀则二三事 秦 风 屋里屋外的童年——岁月台湾1960之二 杨瑞庆 老照片中的水乡掠影 孙家骐 “四清”文工队的回忆 吴 畏 在西双版纳的日子里 罗明威 知青跳“龙门” 李永安 我上过“七二一”大学 陆源尔 1945年:我的第一次旅行 姚显伟 一样的坎坷 不一样的人生 胡进青 忆瑞康 冰 德 一本抗战日记 陈 杰 一张老照片,圆了章氏后人梦 陈探月 饶家驹与一位军官 刘 斌 南京的一场婚礼 冯克力 一张“电路图”与一份“书单”
第一二一辑 本田善彦 改革年代的影像 ——一位日本摄影家镜头里的中国 陈探月 司徒雷登与献花学童 潘志豪 犹忆当年访名家 魏春洋 美国亚洲舰队在烟台 林冠珍 寻访24道拐 沈 宁 父亲下南洋 孟明明 我父亲与建瓯剿匪的那些事 姚小平 詹天佑铜像的推倒与修复 李百军 回望生产队(上) 胡武功 1988:见证北京 秦 风 南部的阳光 ——岁月台湾1960之三 傅国涌 《语文小报》不小 ——故乡雁荡杂忆之七 蔡力杰 下南洋:舅太爷的新加坡往事 王端阳 民国少女刘燕瑾 王 平 童年母亲与外公的合影 孙国建 我的“瞎眼的老奶奶” 杨汉祥 六十六年前的“全家福” 周 建 一生奉献东北的父母 顾黎明 父亲与一只黄雀 徐健恒 日本强占时期的威海影像 周志跃 外交世家的后人 谭金土 一个琴师家庭的轨迹 冯克力 《老照片》的衍生出版
第一二二辑 李 楯 大雅宝记忆 傅国涌 滕万林老师——故乡雁荡杂忆之八 李百军 回望生产队(下) 秦 风 大海的远方——岁月台湾1960之四 王秋杭 西湖边上的包子铺 吴申庆 民国著名海军将领吴振南 沈 宁 二伯伯的恩情 周允中 周楞伽与金性尧的交谊 姜 蒙 一个平凡家族的时代记忆 徐义亨 小城深处 熊景明 1928年的全家福 杨艳玖 剪辫之忆 杨 潜 苏濯溪与自忠中学 张友谷 口述 许元 整理 南下干部张友谷 孙国辉 九十多年前的绅商出殡 谭金土 严裕棠魂归姑苏 金月培 抗日义士安重根的遗照 彭均胜 刘公岛上的三块功德碑 冯克力 历史与当下
老照片:珍藏版.贰拾玖 冯克力 主编 2023年8月 定价:80.00元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本书为《老照片》珍藏版贰拾玖,内含单行本第一二七辑、一二八辑、一二九辑和一三〇辑。
第一二七辑 李 伟 一家人与一只华南虎的往事 魏春洋 盎斯家族在烟台 陈 杰 一位调干生的影像记忆 小 非 大理忆旧 毛万青 激情燃烧的岁月 徐立汉 新中国第一代芭蕾舞演员 姚亦锋 童年里的乡村野草花 邹存荣 与摄影家吴印咸的一次接触 王超和 马海德与艾黎在南滨农场 郭吉忠口述 郭子汉整理 和孔繁森在一起的日子 张鹏程 张鹏搏 远去的礼拜堂钟声 秦 风 战后十年的韩国社会 唐佩云 结婚照背后的故事 田卫平 一生蹉跎的舅舅 李玉芳口述 倪胜整理 我的回忆 金 靖 袁宜厂与“胖太太” 陆瑞仁 怀念父亲 赵 淳 一生奉献北京园林古建的父亲 吕蔚东 我的父亲吕公威 冯克力 “自下而上”的历史
第一二八辑 马庆芳 杨衡善 义兼师友——马衡与王国维的友谊 陈探月 胡适亲历的一次“盛举” 胡舜庆 黄侃赠友的题字照片 王一飞 1935 年:黄河董庄决口抢险相册 秦 风 1938 年:宿县的城墙 孙国辉 1945—1947:吴绍同镜头里的上海 顾 颖 别离事,人生常有 叶广隶 我奶奶 刘晓岚 我的婆婆 仰红野 老妈从军记 杨 光 冲天雄鹰——缅怀抗日烈士杨一楚 张继琳 蒙古亲王那彦图和那王府 朱 霞 朱枫的家国情怀 存 桂 兄弟情深 王玉柱 音符的故事 李承言 难忘的农村户口 李全举 四十年的同学情 ——我和德国留学生库尔特·维思加 徐厚来 忆沂水县文艺宣传队 蔡力杰 一块巨石的往事 杨廷华 80 年前的米脂一家人 冯克力 《老照片》与百姓“尊严”
第一二九辑 蜀中客 1909 年:张伯林的四川老照片 张鹏程 张鹏搏 之江大学与现代教育 韩沂树 烟台圣安德鲁教堂旧影 朱 炜 簰头,一个有情怀的小镇 文 武 晚清时期的香港风貌 汪受宽 大米滩农场纪事 赖炜福 我的地质生涯 赵庆国 难忘的 1977 王 超 父亲的老照片 李 剑 我们家这五十年 王亚新 一百年前的毕业证 朱新地 旧证件里的人生 史耀增 民间唢呐艺人的苦乐年华 周允中 姚氏兄弟在旧上海 许大昕 曾经的女性威仪与绚丽 ——凝视几帧清末民国女性老照片 巫少飞 八十年前的流浪者小影 段国庆 叶炘睿 飘逝的 B-24J 轰炸机 冯克力 是期许,也是真谛
第一三〇辑 耿 辰 我的翻译家父亲耿济之 宁宗一 家父宁伯龙与他的微楷书法 徐礼娴 我和北师大女附中(上) 张鹏程 在南海滩涂“学军”的女生连 田卫平 壮志凌云——父亲的抗战经历 宋英敏 我的母亲 王 淼 大伯 齐晓芳 二姐的少女时代 陈探月 天津地毯走出国门 刘 鹏 老北京的驴事儿 徐家宁 北洋时期东交民巷使馆区 谭金土 苏州的“爱国卫生”与“送瘟神” 朱 炜 曾经的莫干山避暑会 庞守义 与孔德懋老人的忘年之交 赵国瑛 “江财”忆旧 夏奇星 这些兵——从下乡知青到“内招兵” 张进仁 刻有时代烙印的爱情 赖晓平 父亲珍藏的几张学运照片 于正 于道洋 沈仲君先生的全家福 彭守业 芝罘岛上的大家庭 英 子 1968:童年时代的黄大年 冯克力 由衷的祈愿
老照片:珍藏版.叁拾 冯克力 主编 2023年8月 定价:80.00元
本书为《老照片》珍藏版叁拾,内含单行本第一三一辑、一三二辑、一三四辑和一三五辑。
第一三一辑 张 萌 苏曼殊的身世之谜 ——国家图书馆藏苏曼殊历史照片考辨之一 徐家宁 珍贵的端方历史影像 方 生 一位邮局职员的人生 徐礼娴 我和北师大女附中(中) 胡 剑 在知青农场那些年 齐国利 1968年:蓟县抗旱之忆 孙家骐 一次意外的“出镜” 王 凯 图说泰山山轿 锐 明 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协和医学院 周 车 火车风情话 龚玉和 大姨夫杨汝楫 张 军 父亲的故事 朱继光 我的姥姥和父亲母亲 郑云龙 一生献身教育的父亲 杨正纯 两张上海美专老照片 刘晓岚 一张被遗忘的合影 金殿利 泥泞的春天 张圣明 父亲的送别照 赵明凡 一张50年代的全家福 冯克力 铁蹄下的“家运”与“国运”
第一三二辑 林冠珍 林则徐曾孙林轼垣 ——大时代里的家族往事 张 萌 作为革命者的苏曼殊 ——国家图书馆藏苏曼殊历史照片考辨之二 徐礼娴 我和北师大女附中(下) 鲁 安 山医附小,我心中的桃花源 周 建 我和弟弟的小学时代 王端阳 1983年:苦聪纪行 连永升 20世纪30年代龙口金沙滩牌坊考 李 洁 青岛前世——德国人拍摄的胶澳租借地 李秀桦 樊城山陕会馆的三张老照片 晏 欢 滇缅战时影像钩沉 杨衡善 李秋敏 我的母亲和父亲 刘大力 祖父和江西裕民银行 孟建新 怀念父亲孟继声 陈开明 神气的表哥 王超和 一张珍贵的全家福 周世青 父亲给我们起名 亦 金 一位贫穷母亲的选择 钟安平 名师荟萃:一张厦门大学老照片 金 玮 捡来的一张合影 周志跃 缘分如此难言说 冯克力 一位功德无量的摄影家
第一三三辑 王 淼 美联社记者韩森的红色之旅 胡 剑 “云”消“芳”未散 张 萌 苏曼殊的友人圈及其出家始末 ——国家图书馆藏苏曼殊历史照片考辨之三 刘葆松 口述 英 子 整理 廖静文与天津美院学生的合影 王端阳 当代花木兰郭俊卿 张阿泉 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的早年生活 蒋 遂 光影里的妈妈 孙世勇 口述 孙 雪 整理 三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李 硕 岳 父 赵庆国 怀念姥姥 王逸人 情随事迁——长春的那些老建筑 李 宾 为迎接美国总统而扩建的机场 殷占堂 奥村和一:我是蚂蚁兵! 谭 泽 支边格尔木 魏兴荣 我的高考 姚显伟 特殊年代的大学生活 常贵宁 未毕业的毕业照 刘 鹏 一条横幅与一段历史 冯克力 有感于“一如其旧”
第一三四辑 王 栋 从出访到寓居:周馥的三次青岛之行 李佳妮 伊莲娜·贺伯诺与她的《中国》 李百军 三十年前的深圳老街 张鹏程 张鹏搏 齐鲁大学南迁杭州云栖的一段记忆 柳星明 我被捕入狱前后的片断回忆 英 子 上甘岭上的“公鸡” 刘一丁 1941 年:击沉“俾斯麦”号 张白波 难忘母校青岛九中 贺捷新 京剧前贤马最良先生琐记 王利莎 口述 刘忠帮 整理 我家曾住万竹园 小 非 流年碎片 杨衡善 回忆小阿姨 徐希景 老照片背后的教会学校 彭均胜 英租刘公岛上的营生 周 车 铁路的意象 毕醒世 1936 年:东征期间的两张红军合影 冯克力 沧桑历尽始淡然
老照片:珍藏版.叁拾壹 冯克力 主编 2023年8月 定价:100.00元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本书为《老照片》珍藏版叁拾壹,内含单行本第一三五辑、一三六辑、一三七辑和一三八辑。
第一三五辑 何 康 口述 何 达 何 迪 整理 我的少年时光 曲德顺 梅荫华的中国影像记录 王一飞 美在其中——民国摄影师嘉华露其人其作 毕醒世 马海德与马家窑院 李惠兰 口述 王 雷 整理 宋哲元的家庭生活 周 车 德国人拍摄的胶济铁路 金小明 任美锷留英时期的往来信片 祝 杰 母亲的泪眼 孙进军 口述 孙红山 整理 当过平原游击队员的父亲 王秋杭 1974年:穷游黄山(上) 胡安泰 在暨南大学的日子 李永安 一次民兵集训 于 惠 口述 齐德智 整理 “万岁军”中一女兵 朱 炜 从莫干山走向抗战前线的褚定侯 王端阳 1937年:北平学生清明大旅行 冯克力 修复记忆
第一三六辑 陈探月 三个闺密的世纪人生 庞守义 记旅日华侨惠京仔 徐家宁 胡适与大使馆的女主人 晏 欢 爷爷与外公的影存 蒋 遂 光影里的爸爸 徐伟志 我的姥姥钱福芝 吴熙祥 二舅的荣耀 曲德顺 1937年:美国水兵镜头中的烟台 郝有林 芝罘朝阳街 李百军 1977:后样板戏年代 狄 恩 蓦然回首——京汉铁路溯源之片羽 李焕民 沂蒙反“扫荡”琐忆 霍无非 为上甘岭战役送兵 杨瑞庆 当年宣传队 王秋杭 1974年:穷游黄山(下) 张鹏程 六十年前我和弟弟游南京 张 军 我曾是一名汽车修理兵 冯克力 异曲同工的史观
第一三七辑 李 洁 日俄战争的稀见影像 赵晓林 袁世凯被刺与南北和谈 毕醒世 《美亚》小组的延安之行 张白波 曾经的青岛“新华中学” 刘大力 从一张合影说起 金 玮 1950 年:华东军大分校学员土改队 李·巴克 活跃于中缅印战区的照相连 杨福音 悄然逝去 王 淼 二 伯 赵光军 父亲的教育人生 潘加宁 口述 陈 杰 整理 我们姐弟仨 刘仁波 嘟柿情深 曹立先 胡梦华先生其人其事 李 硕 成也枣庄,败也枣庄 ——姑爷爷周毓瑛的军旅生涯 牛国栋 小清河往事 李建华 杜美大戏院的黄金时代 刘 鹏 1958 年的民航 羌松延 珍贵的清末“西亭捐局”旧影 冯克力 从“写真班”到“照相连”
第一三八辑 谭 泽 兵团岁月(上) 毕醒世 雪域高原上的延安汽车老兵 吴玉仑 采访黄仁宇 亦 金 相识忆明珠 邓洪秀 《神秘的大佛》拍摄期间访刘晓庆 扬之水 外婆家 张 燕 父母老相册里的故事 邹德怀 东方蜻蜓——记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李霞卿 于 岳 徐州也曾有黄埔军校? ——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军官训练班初探 晏 欢 美军镜头里的战时“地摊” 彭均胜 英租时期的北洋海军提督署 衣彩艳 烟台港东、西防波堤的建设 李 洁 1904 年:溃逃至青岛的俄国战舰 许大昕 光影里的民国小朋友 曾 毅 父亲引我走上摄影之路 贾玉蔷 十三岁的“相亲”照 许文明 一帧照片背后的故事 张济航 我的“高考” 刘禹轩 不会忘却的记忆 张耀武 讲述 卢德峰 整理 从护路军到铁路公安 小 非 坎坷高考 周世青 “城中村”的往事 冯克力 现在就拍“老照片”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老照片编辑部」公众号,搜索「gh_714eac3fdab6」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