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4|回复: 9

[读书笔记] 烟尘,在鼓荡中生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5 22: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560ccc947fad4f149fcf3ebe9f061ade.jpg

大雨滂沱,串雷阵阵,造物主借机在空中俯现人间的苦难,洞察人性的无常与摇摆,也仿佛更是为了把这一切,送给《生活与命运》。

这本大部头的苏俄文学,鲜活流淌着俄罗斯的基因与血液,可堪找到如今俄乌冲突的原始民族本原。如今,《生活与命运》中一起在乌克兰并肩对战德国纳粹的苏维埃同胞们,已互为仇寇。战争目前已使乌克兰军人阵亡超30万人,总统泽连斯基逃往国外,乌克兰40%的民用基础设施已被俄罗斯毁于一旦,而其军队中已近六成为北约雇佣军人员。同时,美军精锐101空降师4700人已部署乌克兰,普京为此一边通知美国他将举办核演习,一边也多次表示担忧美军参战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甚至俄罗斯驻美大使安东诺夫前段时间也曾表示,美国与北约若参战,将会导致俄罗斯的彻底瓦解与消失,而俄罗斯是扼制中国、印度与日本的重要力量。另外,中国其实也一直在随战局变化频繁调整战略,前几天,美国似乎嗅到了烟火味,决定逐步撤出第一岛链,重新布局冲绳及关岛基地武器部署,相机撤走台积电,这些都意味着俄乌战争已然成为人类世界的蝴蝶效应,不仅影响了俄乌,英美与欧盟,更直接延烧至亚太,世界格局或将重新洗牌,人类的历史也或将重新刷写。

读过一段文字,是这样说的:有一些东西,在再亮的光下我们也看不到,比如眼皮的反面、天空的上面、湖水的背面、纸的里面。我们也看不到光本身。就像悖论的正反两面,要看到某些东西,我们得借助黑暗而不是光。而这本书,尤其适合走到其反面观之。我将其看到反观斯拉夫民族与日耳曼民族的范本。苏俄民族也是有着自己鲜明的民族性格与思维方式的,他们自12世纪就经历了成吉思汗的铁蹄,蒙古帝国占领统治苏俄的时期比中国要长五倍的时间。蒙古在元朝仅统治中国90年,而却统治了苏俄整整500年,因此,每个俄罗斯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鞑靼灵魂,随着代际繁衍,其血液深处,早已深深地种下了蒙古人的基因, 加之又缺乏现代文明的洗礼,革命与暴力的种子不断衍生,使他们集体形成了彪悍蛮直,骁勇善战,不计后果的民族共性,这也是这个苏俄民族的无奈可爱之处。尤其从这次俄乌战争可观,他们觉得是在思考与奋争,但实际上只是在重新安排自己的偏见,他们是太需要将自己驱逐出心灵的国境,真正拥抱一下域外的文明了。

读任何的书,必须首先去魅。剥落此书任何的后期荣耀光环,让他们回归原始文本,摁纳为眼底的凡常。即便你再牛掰,也得慢慢凌越人本,逐渐征服认知,方为人间上品。至于此书的什么现代托尔斯泰,二十世纪伟大作家等诸多名号,都可大抵笑笑,完全与此书无关,尤其一旦发现认知破绽,即便立即排在等外。

而《生活与命运》一书,则与如今的人类大框架冲突大相径庭,其好在于大历史与小物兼顾,把小人物拖曳于大历史中尽情投入与沉潜。这需要非凡笔法,既要端得上台面,又要沉得下底气,上帝之心,亦不过如此。动笔前想了一句话,“绝不写或读后感",因为此书之甘醇可谓佳酿,屡尝屡新,屡品屡异。下一次写,绝对与这一次不同。,现在真不想写任何不出口手的文字,而更多是想只将喜爱默默留于心底。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苏俄文艺对我是一种长久诱惑,因至今尚末全然走进,故而吸引自己去不断追寻。张炜自称读遍了所有的苏俄文字,整日心摹手追这个伟大民族的博大与伟岸。我想文字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在字里行间破解发生在这个民族的文化与生命玄机,文字不应具有引力,而应富具穿透力,胜于无形间走入其家国人民的人文与内里,将心比心,回归凡常。

这无疑是本大书。读至三分之一,已能明显感受到其深沉而凝重的经典特质。格罗斯曼的战争笔法冷静而高明,完全凌驾于人类的习惯视角之外,高瞻远嘱,字字句句都在铺陈其真正的史诗文字。



此书现虽被尊为经典,被读库理想国新知等小众高端反复力推,但我听了前面三段,就坚信作者格罗斯曼不是外界评论的著名作家,他只是想当一个普通人,并希图以展现生命个体的鲜活体验而留存于世。然而,这类书多如繁星,只要一有装腔作势及戏剧性,或有浓墨重彩及所谓的形象生动,立马会被排除在经典之外。只有真正把人类关于虚伪及压迫的共情到位展陈,才能初步具备可读的底子。

一开始认定格罗斯曼是犹太人,一检索即刻就印证了我的判断,因他的文字一开始就遁入了自己的世界,并一直试图最大限度地接近自己及笔下人物孤独的灵魂。或许犹太人之间最能了解自己这个被上帝检选的民族,钱德勒仅仅只用“为长眠者发声”这六个字,点出了此书的精华要害,实乃不二的至评。沉缅其中,“上帝,在云彩中缓缓飘动",地上却是上千具犹太人的尸体,天上人间,字里行间的悲凉,痛彻心底,只能留下无奈的叹息。虽然穿越了近百年的历史烟尘,我仍坚信格罗斯曼本人定有一种把任何场合的主角光环加冕过来的本事,他有足够胆量以血肉之心与那个不堪的世界狭路相逢,坦陈相见,然而却在肃杀伤悲中满怀着慈悲,让全书充斥起绝望与无边无际的怅惘。

得益于战地记者身份,《生活与命运》完全来自格罗斯曼的一线素材,他以沙波什尼科夫一家及四个小家庭的浮沉为叙事线索,串接起那个时代的大历史生命脉络,分明就是一部斯大林时期战争与世象的百科全书。极权社会的扭曲人生,让人们面对极权苍茫而无奈,身处劳改营,却不知自己所犯何罪,而劳改营任由囚犯管理囚犯,让他们自主生成秩序,只要表面的和平与稳定,其中的管理内核是什么,高层既不洞察,也绝不关心。此即谓大而无当,其实,纳粹国家社会主义和苏联共产主义,真的可以互为镜像。

从斯大林格勒到莫斯科,从集中营到内部监狱,格罗斯曼在细琐精微中反而构建起一个史诗王国,生动而广阔。类似的感觉,托卡尔丘克在《遗失的灵魂》中写得更为到位: 如果有人能从高处俯瞰我们,他会看到,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汗流浃背的、疲惫不堪的人流,以及他们姗姗来迟、不翼而飞的灵魂。而格罗斯曼的一段高维文字是如此表达的:时间是一种透明的媒介,人们在时间中出现运动,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我理解,格罗斯曼意图以此书展示苏俄民族生活与命运的交错与迷离。其实人类所谓的命运,根本就不复杂与神秘,无非就是自己对下一分,下一秒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所有的幸福,其实也都来自于自我的觉醒,人生如果有最大的幸运,那就是清醒看到自己认知闭环的局限,突破自我思维的监狱,提升自己的格局,领略人间更多更美风景。

这个世界本来是美好的,每个人也都是善良纯真的好人。而所有的一切失误,其实都是源自沟通中的自以为是。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认为的:做人,首先是要善良,其次要诚实,再其次是永远不要相互遗忘。我们可能是遗忘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当务之急是忆起与回归。而即便是真正生活在一个伪存在的时代,也应淡泊简约,自省自警,并带着足够的和解与自信,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

远离总被误解的苦难,下决心走出格罗斯曼笔下的人性深渊,让人间烟火,于一生一息间,鼓荡呼应,相生相合。
8ff75be4619f4815bc568cf129e65f97.jpg
e4e4f7a4fa61400281b98e22e392ad74.jpg
发表于 2022-11-5 2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人,明天读书会落地,可以面对面听你高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6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6 06: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有足够胆量以血肉之心与那个不堪的世界狭路相逢,坦陈相见,然而却在肃杀伤悲中满怀着慈悲,让全书充斥起绝望与无边无际的怅惘。”
我一直怀疑该书作者能有托尔斯泰的胸怀,你用到“慈悲”这个词,我倒想看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6 06: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雨中的了悟 发表于 2022-11-5 23:08
山人,明天读书会落地,可以面对面听你高见了。

侃大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6 0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 发表于 2022-11-6 00:27

见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6 06: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兰 发表于 2022-11-6 06:18
“他有足够胆量以血肉之心与那个不堪的世界狭路相逢,坦陈相见,然而却在肃杀伤悲中满怀着慈悲,让全书充斥 ...

笔法不同,小中见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6 07: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人 发表于 2022-11-6 06:35
侃大山

直抒胸臆也是一种胆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7 18: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山人参加的读书会,总能碰撞出许多文学与现实的纠葛
IMG_20221106_120316.jpg IMG_20221106_12051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9 19: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忘记不好吗?忘记的肯定是不重要,重要的肯定不会忘记,那忘记了有什么关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12-27 17:05 , Processed in 0.0595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