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基地提升 乡村美丽嬗变
下石硼村、东尚山村、青山村、井乔家四个村庄都在依托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提升,挖掘红色资源、搞活红色旅游,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
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始建于1971年,形成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乳山革命纪念馆和宣传教育中心“两馆一中心”的教育载体,采用现代化设计和科技手段陈列展示历史及革命人物事迹,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以及国家级3A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马石山十勇士与狼牙山五壮士等一起被列为中国五大著名抗日英雄群体。
红色旅游已经成为乳山的一大品牌,如何以红色旅游带动美丽乡村建设,放大红色旅游优势?红色教育基地提升工作应运而生。

红色教育基地沿线的公路蜿蜒而上。本文图片均为资料片
在乳山红色教育基地提升工程中,乳山市依托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着力打造以“红色文化体验”为主体,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的红色教育旅游提升路线,串联形成“一个总后勤、一片山菊花、一湾鱼水情、一首正气歌”的空间布局——
一个总后勤,在下石硼村复原八路军兵工厂、被服厂、印钞厂原貌,打造美丽乡村样板,设置仿古服装、仿真玩具、特色农产品等销售点。
一片山菊花,东尚山村依托“三花”文化资源和传统古村落,发展观光和食用菊花种植、户外写生、观光旅游、婚纱摄影等产业。
一湾鱼水情,依托井乔家村依山傍水的优美自然环境,打造特色餐饮、精品民宿、水上娱乐项目,吸引游客就餐留宿。
一首正气歌,围绕战时武术培训主题,依托青山武校等资源,在青山村发展武术培训、户外拓展、名人纪念品及武术体育相关产品销售等。
在旅游路线安排上,打造从乳山市区出发,途经东尚山、下石硼、马石山、井乔家、青山、胶东育儿所,再返回乳山市区的长达140多公里的环形旅游路线。
目标既定,行动为先。现在,红色史料挖掘、红色教育基地改建及场馆布展、传统村落史料挖掘及古村落保护开发、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和田家村胶东育儿所旧址改造提升等红色资料收集和布展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马石山西线进出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沿途5条河段综合治理工程、沿线7条道路两侧绿化工程、沿途违章建设治理、城乡环卫一体化、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整治等基地打造和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已经展开。沿线村改厕,沿线镇村基层文体设施完善,沿线村光伏产业、农家乐、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也同步开展。
以红色文化体验为主,以生态农业和乡村产业为辅,“红色+绿色”一系列举措正在改善着革命老区人民的生活,红色旅游让村村成景。“通过红色教育基地提升工程,把红色教育基地打造向红色旅游产业培育延伸,有效改善乡村面貌,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促进沿线镇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