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81|回复: 0

收藏“老头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1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作者:张期鹏

  收藏一本书,有时也是收藏一些人、一些故事。“人”和“故事”能收藏吗?能。如若不信,请看这本《那些有意思的老头儿——文化名家笔下的大名家》。

  此书是杨耀文选编的“名家谭系列”第一辑中的一种,中国编译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除了这一本,此辑还有《文化名家吃茶记》、《文化名家品酒录》、《文化名家说痴癖雅好》、《文化名家论修身》、《文化名家谈生死》、《文化名家读史录》、《文化名家谈佛录》、《烟趣雅谈——文化名家趣说抽烟那点事儿》等,加起来一共9种。看看这些书名,就觉得有趣,忍不住想买来读读。有时候,编选图书,选家的眼光和角度实在是很重要的。

  编者说:“这是一本回忆、怀念、记述那些有着盛名的大师的散文集。”“这些文章的作者都是响当当的文化名家,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大多与写作对象有多年的交往或比较亲密的关系。这样的文字一方面更真实可信,一方面也更能表现出真情实意来。”事实正是如此,如罗家伦写辜鸿铭,季羡林写陈寅恪、胡适、老舍,周汝昌写胡适、启功,叶兆言写俞平伯、张大千,林非写吴世昌,王开林写章太炎、黄侃,汪曾祺写吴宓、赵树理,启功、黄苗子写王世襄,郑振铎、张中行写朱自清,黄裳写巴金,黄永玉写钱钟书,林斤澜写端木蕻良,夏丏尊、丰子恺写李叔同,艾青、启功写齐白石,张乐平写丰子恺,冯亦代写丁聪,卞毓方写蔡元培,张中行写叶圣陶,等等。写的人和被写的人,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熠熠生辉呢?这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编选者以独特的眼光将他们汇聚在一起,就像组织了一个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学识、不同领域的“老头儿”大聚会,让他们尽情言笑、无碍交流。读着读着,仿佛我们也有幸忝列其中,近距离地一睹这些名人大家的风采。

  在书中,我们可以细看这些名人大家的形象。罗家伦写在北大第一次见到辜鸿铭,“他老先生拖了一条大辫子,是用红丝线夹在头发里编起来的,戴了一顶红帽结黑缎子平顶的瓜皮帽,大摇大摆地上汉花园北大文学院的红楼,颇是一景”;季羡林写在清华时的陈寅恪,“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往攘来的学生人流中,有时会看到陈师去上课。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的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决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名家风采,迥异常人,其性格特点、思想情怀亦可从中略见一斑。

  在书中,我们可以领略这些名人大家的精神。在周汝昌眼里,胡适先生“是一位气宇度量宽和的学者”。他回忆自己求学时发表了关于曹雪芹生卒的新考订之后,胡适即主动写信给他,一边鼓励,一边与他讨论此事,他也由此引起学术界的瞩目。后来,胡适还将珍藏的“甲戌本”《红楼梦》借他研究。事过多年,周汝昌回忆起来仍然十分动情:“我对胡先生如此慷慨与信任一个青年学生深为感动——这信任不只是借给我那么珍贵的孤本秘笈,更在于从借与之后,始终未再询问过一字(如索还、提及……),他对我的为人一切了无所知呀!”林非笔下的词学、红学大家吴世昌,则有着自己无畏的坚守。他写吴世昌“文革”中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时,一次“工宣队”让他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上发言,讲讲自己走“五七”道路的体会,吴先生不假思索就拒绝了。“工宣队”一再动员,还是毫不领情。事后,吴先生对他说:“我能讲什么?说真话肯定不行,总不能讲假话吧!”这些名人大家们的言行看似平常,但从中发散出来的精神之光,必将穿越时空,永远照耀着人们的心灵。

  在书中,也不乏这些名人大家的轶事珍闻。从中我们知道,俞平伯那部被毛泽东点名、给自己招来大祸的《红楼梦研究》,手稿刚完成便稀里糊涂地丢掉了,是朱自清逛旧书摊时发现,才又买了回来。于是,它得以《红楼梦辨》的书名出版。到了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俞先生因为父亲过世,跟书店借钱安葬,还不出帐,只好以抵债的形式,将旧稿加上两篇小文章,换个书名出版。这一出版,很快遭遇了大批判”。要是当年这部手稿真的找不到了,俞先生的命运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模样了。对于章太炎,亦有一件小事让人过目难忘,“曾有人问章太炎:‘先生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他朗笑三声,答道:‘实不相瞒,我是医学第一。’你肯定以为他又耍骄狂,殊不知,他真还著过《霍乱论》和《猝病新论》,并非街头卖狗皮膏药的那号混混儿。一九二五年春,孙中山患晚期肝癌,在北京卧床不起,西医束手无策,章太炎仁心大发,开出一张药方,让但焘转致,可是大家听说药方是章疯子开的,反而不敢用”。
  当然,这些名家轶事,有时候亦难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我们也不能完全信以为真。比如,黄永玉说“文革”中钱钟书拒赴江青点名要他参加的国宴,他坚决不去;传话的人想让他编个身体不好的理由,他则说“不!不!不!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哈!我很忙,我不去,哈!”之类,虽然引来媒体纷纷转载,但早就有人怀疑其真实性。后来杨绛的一篇访谈发表后,人们才知道那是夸大事实的编造。对此,我们不可不察。而要了解真相,还是得多读书、多存疑、多鉴别、勿轻信,除此无他。

  无论如何,这本书中名家荟萃,异彩纷呈,值得品读和收藏。收藏一本书,好像同时收藏了那么多可爱、可敬、可叹的“老头儿”,不亦乐乎?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发表于 2014-11-12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读了这么多书,却仍然相信仇恨教育、高大全那套瞎话?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当一乐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12-28 09:05 , Processed in 0.04891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