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58|回复: 32

[读书笔记] 印象太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5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QQ图片20140925122555.jpg
                                                                          (题图转自西窗书友,表示感谢)
   

                                             
       23期读书会,太守风尘仆仆而来,带去他刚出版的《豆萁集》。来之前,他便提早将西窗诸友的签赠写于书扉,临别前一一送至每人手中。细节见品质,太守对朋友的关爱,不事张扬,但厚积薄发,让人心生感动。

       因得太守新书,回去与他在网上闲聊几句,无意提及要写篇读后感。想装君子,说出去的话便驷马难追,奈何近日琐事过多,太守的书拖沓了两个周才断续读完。

      太守为文的状态真好,不耽于文字,客观鲜活,真实不华,一点一点营造只属于自己的朴实气场,不经意间成为浮躁现世的一种可贵的个体与文化现象。于是,我便不满足于写篇读后感,更想写写太守这个人。关于题目,因读他书中的《印象如石》,方才想起我的同名小文,曾让如石用到他的书《远足》沐猴而冠成了序。这回干脆故伎重演,一路“印象”下去,仍旧命名为《印象太守》吧。

      与太守相识,缘自招远龙凤峡读书会,他一路热情风趣,带我们尽情游方,中午选一农家特色小店,自带极品衡水白干,边畅饮边交流,酒足饭饱,原本约定的AA制,他却悄然买单。后又应太守之邀去过一次,记得太守刚从国外归来,接头于招远一处小公园,太守盛情邀我及如石、小贩、大匠一行在他家中书房小坐。太守书房整洁儒雅,书及藏品琳琅满目,可见他是个注重生活品质的人。后又带我们参观他的企业,几个车间走下来,太守一路讲解,看规模应是数百人的大厂,太守对经营有独到见解,管理也是井井有条。晚上众友畅怀拥杯自醉,太守又留宿一晚,于客店小酌书友带来的景阳岗,所谓朋友之情,三碗总不会过岗也。

      现在想来,叨扰太守太多,感觉颇为过意不去。几次书友栖霞相聚,邀他来玩,无奈他公务繁忙,抽身不得,只得作罢。他赠予的花边挂件,至今还置于书房书架上,这个挂件记得他说专门请人设计的,红边黑底,简洁素雅。花边虽为洋人物件,但经中国人的手,使其赋予了独特的东方魅力。太守的待客风范,古有孟尝,今有黄珂,志同道合,亲切自然,让我们喜欢。

      《豆萁集》一书,其实是太守散文式的个人自传,他将自己的人生节点打散开来,渗透到工作、生活、读书、收藏以及感悟之中,以生动、老到而取巧的文字,真实、散淡而挚情地抒写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真切而自由,读来舒服。通读完毕,我有三点感触:

       一是内省的文字风格。太守的文字看似通俗浅显,实则是他一直推崇的孙犁、汪曾祺、杨绛一脉的清简淡雅路数,文字简炼明隽,心手合一,兼采雅俗,蕴藏了潜在的禅意。读时感觉《豆萁集》与《菜根谭》神韵相近,想来是因豆萁与菜根皆为清苦恬淡之物,也更源于两书均有对物自珍,对已自谦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人性修养、处世观念的独到见解。在部分文章里,能够隐现太守无意间揉合的儒家中庸、道家无为、释家出世的思想碎片,有些章节形似警句,然有警句所不具的趣味;看似随笔,而有随笔不易及的整饬;看似感言,更有感言所缺少的醒豁,家中琐事、世事纷缠点染其间,使文字更清谈有味,秋月无边。老毛曾言:嚼得菜根者,百事均可做,太守煮得豆萁,聊可千山独行了。

       二是稳健的修身艺术。一直认为,儒家其实是一套让男人自修的学问,万古不易的教人之道,对于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代儒生通过人格与文格的修炼,一步步实践着一个男人的心理成熟与个性担当的历程。从书中可以看出,太守对自己绝不客气,时时勇于剖析自己,什么胆汁质、脾气急,相对大哥心眼与气量小,性格内向、处事耿介,不事圆滑等等等等,他在书中如此严苛自己,我想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过度的自谦,二是现有的境界确实是经他修炼得来,他或许明了人的才智与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要想获得真切、随和的大格局只有将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有机融于一体才能真正修成完美男人的正果。

      人生只是个历程,与文字无关。写自传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很多人写着写着就入戏了,不自觉地扮演起那个书中的角色。然而太守能一直拥有清醒的视角,他最大的财富,不是《豆萁集》里的文字,而是他丰富的个人人生经历。从书中得见,他凭一已实力并借老支书提携走出乡村,自威海、大连,十几个国家一路下来的走南闯北,成功过、风光过,也曾困顿过,失意过,但是沧海桑田的一路走来,却一直内省而自觉,时刻知会自己,正确地估量自己,把自己当成一个标本进行苛刻地剖析,尤其是太守在《卖鸡担 租房 善心》中的自我剖析,自谦的得体而有趣,他说:“机关、事业、企业全干过,不能说阅历人生世事,见识长不了少……佛家讲求行善事,积阴德,但在现实中,却是善不领兵……教育与现实的反差,“真善美”为“假恶丑”所吞噬,传统的儒家文化在当今的社会走入怪圈,是文化与时代的悲哀……”。他让我们明了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让我也有了颇多和感悟。我甚至认为,所谓的阅历,其实是我们在反复的受伤中建立起来的一套所谓成熟,其实是世故的应激机制而已。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真诚而纯洁起来,又何来这些其实是负能量的圆滑与世故呢?我们人生的所谓成长,本质上其实只是陷在一个于反复受伤中渐次成熟乃至衰亡的怪圈之中而已,看着那些自以为是的成功人士怡然自得却不知患得患失,想来真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太守的收藏雅好,耽于天趣,不囿小趣,他有着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活力与情趣,自如地在自己的天地中行走,闲暇雅赏于各地古玩店,网上云游于雅昌网站,捡过漏,打过眼,不仅收藏因藏品带来的希望与失望,更收藏着关于阅历、时光的淡然与自持,磨炼的是因收藏而得来的眼界与气魄。他的收藏观不仅健康,甚至是风趣的,印象最深的他的那个打眼的青花狮子滚乡绣球纹大缸,每每成为家里来客时,夫人揶揄他的收藏眼力的谈资,记得那次我们到太守书房,他仍不忘带我们看这个大缸并自嘲一番,全不以为意。太守在不断的个性修炼中,克服弱点,渐渐圆满,格局很大,自己和别人都舒服,成了个真男人。

       三是到位的齐家哲学。一直喜欢陈丹青的“样子”观,他说,经过了几十年的文化清洗,中国人大多已没有了样子,近现代中国也只剩下鲁迅这张典型的中国人的脸了。我理解他所说的样子,是指中国人缺少了将自己的本体文化浸染于生息之中的修养、秩序与风骨。我们每个中国人舒服到到位的样子,才是真正的中华文涵与本质。中国文化其实本质上是“家”文化,古人“家国天下”并举,家必居首位,“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家庭伦理基础中,才包涵着伟大的道德精神和作人的基本要求。通读太守的第一篇《亲情往事》,感觉太守的家是一个典型的父慈子孝、夫义妻顺的“有样子”的儒教家庭:父亲有开明而严厉的样子,母亲有贤淑而宽容的样子,夫人有隐忍而贤惠的样子,伯父有仗义而公正的样子,哥哥有贤达而清守的样子,他们都能坚守自己在这个家族中的角色,忠实行使自己应该尽的本份与职责,延续并圆满着这个家族的世业与家风。而太守更是这个家族精神的传承者,他善于担当,关爱容人,把修为融合于琐碎但真切的亲情之中并自然流露,深层次地汲取了家族成员的品质优点,所形成的舒服而优渥家族文化品性让我们心生羡慕。

       一直喜欢朱伟在《有关品质》那本书里的一句话:“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在积累自己的品质。只有品质才是永远无法泯灭的。品质无论何时何地,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太守的家,有催生良好品质的温床,可因人伦而生品质,因品质而生秩序,因秩序而生亲情,因亲情而生齐家的文化。缓慢的时间,能够磨炼我们每个人的天性,最后变成我们不变的本性与品质。

       胡兰成曾言:智极成圣,情极成佛。记得有书友质疑过此观点,想来仅是质疑胡兰成的情爱观。我认为,聪明仅能成圣,至情才能成佛。孔子算有大智慧,并修炼至“智极”,但他仅能成为智圣先师;而要成佛,则须“情极”,即拥有容人的慈悲与爱心,因此,胡兰成的“情极成佛”若置于中国人的家庭观,则算极有洞见之语。一直认为,太守绝对是女人心目中的的完美的男人。因为他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修养,如何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修养成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忍、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

       至于治国与平天下,没与太守深交,不知他是否已渐具这两样本事?但是,感觉一个能修身齐家的男人定能游刃有余地走得了四方,其家国情怀应能治大国若烹小鲜吧?一能算得来责任的举重若轻,二能算得来人心的举轻若重,治企如治国,如此悠然自得,想来会滋味更美的。

       写人记事,到位的是如何写得深合其意,高而不古,清而不淡,暖而不寒,我的这篇小文却过于放纵自己,天马行空,东拉西扯,还有太守不喜欢的“夹述夹议”,写到一半时,在读书群里与他聊了几句,原本想写完先发给他看看,未想他毫不在意,笑言甘愿躺到手术台接受我的解剖,如此豁达,使我放开手脚,写成现在这个不伦不类的模样了。现在来看,《印象太守》这个名字简直太好了,什么都是自己的印象,真成了我逃避与宽恕自己的理由与避风港了。

     但是,我倒挺得意文中的天马行空,也真心希望能把太守作为儒家文化具化到我们现世虚空生活中的标签与样本,让其优秀的为人处世方式成为我们倡导修身、齐家观念的载体与延伸,光大我们日渐衰微的家国文明,回归我们日渐荒芜的儒家田园。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42 金钱 +8 收起 理由
山东骑士 + 4 + 8 原创佳作!
顺风飞翔 + 8 精彩!
admin + 6 原创佳作!
如石 + 8
落烟 + 8 很给力!
兰儿 + 8 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9-25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喧嚣浮躁,太守恬淡自然,欣赏,给赞。
发表于 2014-9-25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山人的文章写。自己回复有关自己的文章,是不是让人感觉有点自赏?管它呢,我的真实意思是,既然常来西窗玩,也就爱西窗。在这里可以随意地瞎聊,就如同跟如石、山人喝酒一样,放松自我,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那是最难得的,也是最见性情的。我意是通过瞎聊,能给有志于出书的坛友,一点启发、借鉴,也不枉山人的这个题目了。所以,就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先得对山人说句感谢,据我亲耳听到的,或许山人是第一个看完拙作的人。(也许老地主除外,他在心香发了两篇读后感)送了近四百本书给朋友,估计能看完的了了,这一方面是本人水平所限,所记又臭又长,毫无吸引眼球之处,另一方面,也是大家都很忙,现在的社会难得能静下心来看看闲书。前段,我还一直奇怪,周围的朋友,看了拙作以后,怎么都没有评价的?最多也就是一句“写得真不错哈”,在我,是认为这是客气之语,别人递给烟给你,你总得点个头吧。其实这也是自己澹泊的心态还未修炼到位,尘心太重的缘故。

其实也有例外,我的亲外甥女儿前些日子给我发了一条微信,写得很长。说她在家,看到《午后》一篇,说我说“想回到那个五口之家的岁月”,她不由之主地想起了她的过世的妈妈,一家人在威海生活的场景,大哭起来,吓得她儿子不知所措,也大哭。这自然是由于我们是亲人的缘故,引起了她的回忆,而并非我写得有多么好。
发表于 2014-9-25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在西窗群里,山人说他的读后感写得差不多了,是否让我先看一下,我说“最不应当看的就是我”,意思是,那样会限制山人的思路。我说,其实我最想看得是反面的东西 。山妮说,不要写那些溢美之词,山人说,当然,他的手术刀是很厉害的哟。我听了很高兴。今天一看山人文章,全是溢美之词,一句反面的也没有,还不如我写如石。手术刀在哪里?从这一点说,山人不够朋友,用海云的话说,瓦候你一眼。当然,山人能写下这么多字,对我进行评价,还是感念之的。但一码归一码,该瓦侯还得瓦侯。

有这么几点:

第一,没有西窗,就没有这本小书。知道西窗,是朱砂告诉的,那会儿还叫女人街。进了女人街一看,果然女人很多,而且,都是姿态优雅的知性女人。尤其是探头进西窗,暖暖的夕阳,照在几个正在说话儿的女人身上,幻出一片色彩。后来才知道,一个叫梅兰,一个叫山妮,还有叫海云的,海格的,还有兰儿、花儿,茶儿,妖儿。。。。。。以为进了聊斋。到现在,八九年了,也还只认识这几个。所以,就想在女人眼前展现一番,禁不住三句好话,写呀写。应当说,拙作里的3/4篇章,都是为了给这几个女人看,才写出来的。所以说,没有西窗,没有这些女人,就没有我这本所谓的书。后来,这些人突然之间,都弄别的去了,有卖枣的,有南山观海听涛的,有临幸天下的。。。。。弄得俺也没有了兴致,所以,基本停笔了。只有一个叫山人的,一个叫如石的,还守着那空空的屋子,喝着闷酒。

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忽一日,几个论坛大佬,突然就驾临金都,也不知所为者何,直到如今,也不知所为何来。只是推杯换盏之间,海云拿出一本耶子的新书,看了后,遂起了也风雅一回的念头。后来,时间很短,就有了这本所谓的书。因此,没有海云的到来,没有论坛,也没有这本书。

发表于 2014-9-25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乔太守 于 2014-9-27 08:52 编辑

第二,罗嗦冗长,是我的特点。自已的这个毛病,心知肚明。书里,我也写到,什么什么“三个阶段,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什么什么”深入浅出,进得去,出得来“,其实直到如今,也还是没有把握好。落实到这本书,一是匆忙,虽然没有人催我,但着急的老毛病又犯了。从海云来,看到耶子的书,到我的印出来,也不过四个月时间。我应当把每一篇文章,都从头到尾修改一遍,那样才好。结果我用WORD文档,简单分了下辑,罗列起来,看一遍,就发给出版社了。这是对自己,对读者都不负责的态度。二是懒。罗列完了一看,二十多万字,愁死了,别说改了,看一遍眼睛都累得慌。得勒,就这样吧。三是胎里带的,先天不足。这里面有些篇章,是流水账的记录。最典型的是《太太不在家》前半部分,我用八百多字罗嗦了自己日常的生活。《把儿时的欢乐幸福留在记忆里》最后,引用了太多丰子恺的原文。再是《世界真小》,那么长,是我在上海等飞机时,闲得蛋痛,用笔记本电脑,根据自己记忆,写下了整个与邢兆铭交往的过程。原本的意思,是留个纪念,而不是写文章。结果后来也整进去了。真是如孙犁说的:浪费了笔墨,浪费了编辑精力,浪费了出版社和印刷厂的资源,更是浪费了读者的时间。想想如果下次再出书,一定得删改得紧凑一些。那些记录式的东西,不要弄成铅字误人。
发表于 2014-9-25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乔太守 于 2014-9-27 08:54 编辑

第三,关于校对。这是个大问题。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不能指望责任编辑对你负责。我用文档罗列后,只看了一遍,就发给了出版人,当时反复叮咛,说让责任编辑认真一点,千万别弄出连篇错别字。结果呢?全书至少有十处以上的硬伤。校对就是书的脸面,错别字就是麻子。错一多,给人的感觉,书的档次就降了一大截。高考卷面很重要,整洁的容易给评卷人好感,就能加分。一个面目普通 、家境一般的女人,虽布衣荆钗,面目洗得干干净净,上下收拾得利利索索,就增加了三分人才,男人都喜欢。道理简单,但想校对精细,还是自己上心吧。当时,我自己看出的错,校对就给改了,我没看出的,他们也不看。所以,即使你再累,眼再痛,再没时间,也急不得。仔仔细细校对好,再出也不晚。大家看着心里也舒服,你自己也感觉脸上有光。这点很重要喔。
发表于 2014-9-25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乔太守 于 2014-9-27 08:55 编辑

第四、建议西窗才子才女们,都出一本书。耶子说:她出书不为别的,就是给自己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我深以为然。大家都是同一爱好,也不用管水平高低,不存在献丑问题。出一本,就是个玩儿,互相交流一下。爱好文字一场,出了,自己对自己来说,是完成个心愿,给自己个交代,就有成就感。不出,再好的东西,别人不知道,就等于没有。对爱好文字者来说,写作的过程,其实是个享受的过程,记录心迹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就是结集。如果你打算”雪夜访戴“,也无不可,可总是个遗憾。
发表于 2014-9-25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乔太守 于 2014-9-27 08:56 编辑

第五、自我精心挑选一下为好。我感觉,这本书,其实缩到2/3篇幅为最好。特别是有些自己不满意的东西,还是不印上的好。例如《变通和关系》、《感觉》、《流水账》、《周末去爬山吧》、《收藏如同娶媳妇》等等,根本就不是文章,对社会没有意义,水平低下,逻辑混乱,真是可有可无。当时我的想法是,既然出,也不差这几篇,好赖弄上去算了。其实,起到了老鼠屎的作用。所以,大家要出,就不要急,慢慢地弄满意了,再出也不迟。
发表于 2014-9-25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乔太守 于 2014-9-27 08:58 编辑

第六、关于出书的费用。有些朋友,可能以为自己花钱出书掉架儿。其实大可不必。我问了出版人,他说:现在纯文学类的书,95%以上都是自费出书。我印了500本,给作者自己只有450本,其余的出版社说是送出版局、图书馆、出版社存档。费用是按印张,但我按耶子给我说的标准算下来,也不那么准确。我的共368页,20-25万字吧,没认真统计。花了14500元。弄好文档,发给出版社,审查,排版,设计,校对,印刷,三个月内保证出书。单本书的成本,或者印书的花费,与印数有关。印得越多,自然越便宜。
还有一点,能够自费出书,这是一个公民的权力。我始终觉得,这一点很值得珍惜。你看那些监狱里的人,包括薄   徐  等等,那么大的官,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别说出书了,说话也不行。那样活着,还不得气死呀。所以,只要书的政治内容没有问题,能出还是出吧。
发表于 2014-9-25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加起来字数已经比山人的多了,我先写这些吧。得干点正事了。至于书的内容,我还没有认真地剖析自己。后面 再写。
自吹自擂,也是乐趣。还得技术,不信你试试,一手拿喇叭,一手敲鼓,协调不好,还真不成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金钱 +8 收起 理由
山东骑士 + 4 + 8 这个加分是对太守整个跟帖内容的点赞。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12-27 02:17 , Processed in 0.05702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