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叶(chu ye):也可以叫“樗芽儿”,就是“香椿”。其实严格说起来,“椿”和“樗”是一种树的两个分类,椿芽可食,而樗,其实就是咱说的“臭樗叶”,它的嫩芽是不能吃的。胶东民间的老百姓一般都在街门口儿向阳背风处种上几棵樗叶,开春的时候,一般清明前后吧,天儿一暖和,樗叶树就发芽了,老百姓都掰些嫩芽儿,炒鸡蛋吃也行,或是加盐腌制一下当咸菜吃。咱烟台东郊有个地名叫“樗岚”,烟台土著朋友们应该对这个字都不陌生。现在的“樗芽儿”成好东西了,开春上市都是十来块钱那么一小扎,也难怪,营养丰富,口味好。
快马子(kuai ma zi):百度不见本词条,但是民间这种器物却很常见,叫法不同而已。就是一种烧水的壶,马口铁圈成一小一大两个筒儿,用锡焊连接,小的稍长,大的稍短,并在靠上部位有个倒水的长嘴儿,大筒套小筒,下头一堵大小筒儿之间的圆环空当儿,留出小筒儿的口子,上边加盖,大小筒儿中间的空间加水,小筒里可以加木柴烧火,因为马口铁很薄,导热性能好,所以烧水很快,故名“快马子”,可能胶东地区有的地方叫“快驴子”,但东西还是这个东西,叫法不同。现在这种“快马子”不多了,但是仍然有,咱烟台前几年还有因为老人儿在楼下用快马子烧水,烟熏火燎地扰民,都上报纸了,方便是方便,可在城市里使用确实对环境能造成一定影响。
蒜碓臼(sui dui jiu):一种捣蒜用的石制或木制工具。“碓臼”原本是古时候舂米用的一种大型石制工具,底下一个用大石块凿成的碓窝,上边是一块固定在长木上的碓锥,长木中间有支撑,相当于一个杠杆,人从长木的一端一踩一放,碓锥一起一落将碓窝里的粮食捣碎,捣细。蒜碓臼就是从舂米用的碓臼而来的,只不过是缩小了,并且是用手拿着小碓锥直接捣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