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3月作业】作者:山人《生而为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31 2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知墨书院 于 2024-3-31 20:10 编辑

          《生而为人》
                作者:山人

       一个月前,收到一个包裹,打开是一本自印的名为《秋梦》的厚书。随后接到电话,原来是同系统莱州一位老人寄来的,请我对此书提出客观意见,以利于下步修改出版。彼此“批评×指正×谦虚×学习”等一套常规客套下来,应承下来看完再说。不料老人第二天又寄来一套景泰蓝“齐笔”,意思很明白,是急催我抓紧读完提提意见。
       这是一本自传体回忆录,为老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从家乡务农、当民办教师、参军、干乡镇及县供销社文书及秘书、组织部人事局干事、乡镇副手的人生历程。原以为只是一本普通的回忆录,但书读至三分之一,慢慢就发现其不同之处:老人是有文化自觉的,他把文字深扎根于乡土,直接滤除审美笔触,追求文字的通俗化与口语化,用心保留了时代的细节与质感,并加入了极多的莱州方言,真切还原生活有血有肉的样子,自然散发着原生态的乡间气息。读起来很象一本莱州风土评书,具有极高的乡土语言辨识度。
       非常喜欢这种穿越时空隧道的感觉,每晚打开此书,沉浸体验其中,那些因岁月沉淀而尘封的人事便悄然唤醒,接准地气的文字便如海浪般向我涌来,那些生命的共性命题与人生的共通感悟,直接从一个人内心走向另一个人的内心,默契感应,拨动心弦,猎猎有声,颇有人书俱老之感。

       我边读边有种感觉,似乎书间流淌的已不是文字,而是老人身上堆积的阅历与人生,他们一起在共情参与,众志成城地在一起书写,这些穿越与搜集了过往尘烟的文字再度归来,其心性却依然停留在那个年代,自带被岁月擦亮的飒爽皮壳,这种久远时代的质感、味道与节奏,整晚环绕在我周边,甚至沾染到周边的器物上,一切都显得拙朴而真诚、清简而克制。

       同为以文谋生的人,直觉与老人很象。笔耕人的共性特征可能真如书中所言之“不擅交际,认人眼钝,不记码”,然而正是对自我弱点的审视与接纳,才使人彻底剥离自我虚荣与认知的局限,得到真正的心理安宁,并拥有纯粹而虚无的境界--要想获得有趣的灵魂,只能放缓脚步,深度思考,去创建丰满的内心世界。

       读书写字在我看来,则更象是一种关于理解与呈现的行为艺术,也是一场关于疗愈与救赎的个人修行。以宁静心,度寒冬日,沉湎其间,安步当车,慢慢体验自我精神的提升与调整。

       从这本书里,我得到了三点为人处世的启发与收获:
一是信念决定命运。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秋梦》向上向善的激励力量,堪比《平凡的世界》。顾城说,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秋梦》,能强烈感受到顾城所说的这股做人的自强与清气,且兼具了诚恳与率真的干净底色,让我真切感受到一个农民少年看世界的纯粹眼光。更可从老人身上可以看到自己充满期望与梦想的少年时代的影子,那种不畏惧天地的少年清气,那种直面命运的无畏真气,永远是人性长河里的沙金。

       一个内心澄澈,诚实到底的人,是没有选择困惑的,因为他会仔细寻找与世界的最佳相处方式,那些生命中遇到的所谓贵人好事,当时正是自我生命中的明灯,照应向前,可堪引路,达至一然而行至暮年后,再回看一生,往往就会发现那个点灯的人,却原来正是自己。故而,我们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真的并不是路过,他可能只是在参与重塑我们每个人完整的自己。

       老人的一生很顺当。人生升阶处步步有人帮,读时总会想,还真有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天之娇子,看来“处处不走字”不一定是最真实的人生。但又转念一想,其实,这只是生命的表相,底层的逻辑命题,却牵引我们逆向思考老人为何会拥有非常完美的一生:他从一个贫困懵懂的农家孩子,一路打拼成长为一名副乡镇长,其实一直保持着醒觉与敬畏,时刻知道自身几斤几两、身处何时何地,时刻注意把握理想与现实的理性平衡。他的成长不由让我想起蒙田说过的一句话:风,不会对漫无目的者有所青睐。这句话我的理解是,风是一股大自然的力量,有目标的人,走路是一直向前的,不会因逆境避开既定方向,而一旦坚定顺应了风的方向,大自然的风必将顺带帮助你。这便又如同《秘密》一书里的吸引力法则,同类相吸,吸引的永远是最优质的人事资源--御风而行,顺风顺水,气场满格,既可关照别人,又能激扬自己。
       顺水气场,其实来自我信念及品质的经年累积,而信念品质的关键内核,其实是“舍得”二字。于是,真正的贵人,仍然还是自己。

      二是生命终归有常。木心曾言:生命,是时时刻刻不如是好。《秋梦》人物命运的无常抉择,是此书永恒的主题。因为命运在摆布一个人之前,是从不打招呼的,总是说来就来的,老人即便再坚定信念,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仍然会囿于人事牵绊而时处无奈与彷徨,而生命进程中永远未知的挫折与苦难,更让自己陷入下一秒不知所措的困惑与茫然中,而不能自拔。老人勇于通过文字直面这些未解的生命命题,真切剖析与走入人物内心,是一次勇敢而激越的自我尝试。

       加缪有一句话应用于此最为贴切,他说要永远把自己“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个人的原生力量,是穿越了内心的光明阴暗、勇敢怯懦、快乐悲伤后,于人性混沌中有序整合起来的力量,其满载自信与刚毅,勇于凝视一切,意志坚不可摧,有如初升娇阳般伟岸。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始终认为,此句不是在言说人生如何坎坷,而是在反向阐明生命的真相:人,限于自己的执念与眼界,根本把控不了世间的真相与客观规律。过了大半生,很多人就会慢慢发现,几乎所有的人生大事,最终结果都不是自己预料的那样。水到渠成倒罢,可水不到,渠,就是不成,这水,便是自然之水,时运之水。

       一个人一生的遭际,就是一条山涧小溪,随山势起伏跳跃,一路下去,但一旦与大河大海搭接,立即海阔天空。这也需要我们随着见识的拓展与年命的淡然,渐次拥有平常心,让心成为平静的河流,自然舒缓地流向大海--生命,终要回归波澜不惊的凡常。
       《秋梦》的人物遭际与蔡崇达的《命运》相似一一命运最终赢不过我们的,只要我们不停,命运就得继续,却奈何不了我们。所谓命运,其实就是自己的孩子,我们,就是命运的母亲。

       三是处世需要智慧。“会做人,会做事,是唯一出路。”《秋梦》在文字之外,意外探索与表达出国人的睿智处世与良善世故之美--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此绝非中庸之道,乃为行动方略。因为人性幽深,如若暗黑森林,每个人要在一方热土中生存,就必须专注于可以改变的事情,就必须遵守丛林法则,逆向摸索出一套适应社会,利已利人的生存方法。故而书中的部分韬晦之道,反而可以理解为一种源自乡土的朴素而普世的处世哲学,其深层逻辑其实是健康的人类相处之道一一对每个沉稳负责的生命个体而言,始终保持阳光与健康的人文环境:巧妙把控沉默与言说的界限与尺度一一当一个人沉默寡言至让人产生嫌隙之前,必须言说圆局,避免产生误解;而当话多有失将自我推向被动之前,又必须即时保持沉默,重拾原有的谦恭。

       实用与朴素到极致的“绝言佳句”在《秋梦》中随处可见,读之极尽受用:如,“人人都有丑,不露是好手。”“喜欢的,记住,学习,争取。不喜欢的,就像是在万花筒里看什样景,一笑了之。”“说话凡事三原则是:不伤害别人的面子,不侵害别人的利益,不触碰别人的底线。要说技巧吗,融于群体,被群体接受。”“人呵,本本分分的,会做人,会做事,叫有涵养有修养,叫作风老练思想成熟,叫不偏激,不极端。”“咱是最基层,咱不干谁干,干点实实在在的工作吧,没有什么好人好事。夹着尾巴做人。”“人群是一座金字塔。凡人是基础,精英是塔尖。不待见精英,脱离了凡人,就要波边缘化。”故而,《秋梦》读完,即与老人通了个电话,记得当时将此书激动评说为入世版的《道德经》,但现在想想未免不够贴切,《秋梦》想来应是一卷生动鲜活的当代“清明上河图”,其间人事历历在目,足可令人反复回味。而老人也通过《秋梦》,铺陈了生命的历程与感悟,在回忆中求得自由与解脱,当是回归了自己的精神故乡。
         欣羡老人完成了一场关于生命历程的自我洗礼。因为写作本身,其实是有别于生活的生命态,本质是一种独处。所写的每一个文字,再怎么追求本真与朴实,其实必然不自觉地包藏了一个想象的世界,而有别于真实的世界,真我与虚我可互为反观,并相见两欢,这是世上最神圣的关系――世界的喧闹只属于真实的生活,而文字只能在沉静中徐徐展开,并藉此静观自己,镜鉴他人,引发生命本能的迷失,开启自我发心的本慧,让无语的文字发出好听的声音,这是写字人的最大幸福,也是写作的终极意义。

       好文字,基本均去除了文以载道,彻底直抒胸臆,真切呈现生活的丰富宽阔与生命的时空关系,挖掘深远的内部隐藏结构,令读者感同身受。故而,每一个写字人,从来不会为了表达自我而写作,而恰恰相反,均是为了离开自我而写作。

       每个人最宝贵的,当是源自内心深处最本能的直觉与最否定的幻觉,生命总在意外处才会有所觉知。如同《秋梦》里的人物,个个伫立眼前,人人可堪磋谈。他们内心,无一不流淌着涓涓细流,唯存宁静与欢喜。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心驰神往的山水,一直在诉说与打开,为之风雨兼程,静心蓄力,并内心温腾。直至一天机缘忽至,喷薄而出,自在逢春。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秋梦》的书名,用苏东坡这句诗解读,更具禅意。其实,人类的时间压根就没有存在过--过去、现在与将来,均同处于一片葱郁的苗圃,心底的种子,一直在同时收获与生长,冬藏、春兴。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不仅是太宰治的人间态度,也是世间的真相。

       诸君多珍重,山水有相逢。
Screenshot_20240331_195850_com.tencent.mm.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11-30 07:59 , Processed in 0.0559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