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读书九本,读书笔记如下:
1.《好的教育②把理想做出来》唐江澎9.3分🌟
2.《窄门》安德烈·纪徳 顾琪静(译)8.3分
3.《人间小满》姑苏阿焦8.5分
4.《也是冬天也是春天》迟子建9.2分🌟
5.《大海娓娓道来》刘颖8.6分
6.《成长请带上这封信》张泉灵等著9分
7.《东坡志林》苏轼 叶平(注评)8.7分
8.《仓央嘉措诗传全集》闫晗编著8分
9.《别离歌》陈行甲8.9分
1.《好的教育②把理想做出来》唐江澎
读唐校长的第二本书,始终在以哲学角度思考“教育的终极价值究竟是什么。”当下的教育视角,教育必须考虑各种各样的实在论以及它们的局限和涉及知识的起源、性质、传递以及获得方式。
网络时代的全面迸发,不得不承认的是,所有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刷新自家的“教育观念”。家长的价值观跟随孩子的成长阶段在发生快速的变化,从量变到质变,如果跟不上时代节奏,就会产生各种问题和矛盾。而这,恰是当下越来越多的家庭产生教育焦虑的窘境。
儿时读书,父亲说能从一本书中学到一句话就是很好的阅读了。如今想来,深以为然。每一本书中,都有一句话或一个观点会影响你很长时间。“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现在的普遍误区是将学业成绩当做通往“生命幸福”的唯一路径。
实际上,健康、责任意识、情绪管理能力,这些比学业成绩更能直接通往“生命幸福””。从建设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到学校发展的要素驱动转向专业驱动,再到学校发展的精微变革,锡山高中从阅读、体育、艺术各方面的微改革,推动“人的教育”发展核心目标,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
比较认同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的定义“所谓教育,包括知识内容的传递,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有天性。”
在时间和岁月面前,皮囊和财富都抵达不了永恒,但觉悟可以。“教育”是指导和激发,是春风化雨。这其中包含了《学校敢于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吗》,包含了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共同觉悟。”
如唐校长后记中那句话:“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两大难题创造性转化与过程性平衡要求我们有更强的定力要有更高的智慧。”改革,仍然在路上。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2.《窄门》安德烈·纪徳 顾琪静(译)
“你要努力进窄门,因为宽门进去的人多,将人们引向沉沦,只有窄门通向永生。”《窄门》一书是纪德将爱情的纯洁度推向极致,讲述一对苦难情侣的分分合合,最终无疾而终的悲剧,背后蕴涵着无边的孤寂和心酸。
小说以“宗教”为切入点,展现一对痴男怨女在彼此自以为是的观点里,一直矛盾徘徊的悲剧。《窄门》背后的“完美”,其实是人生并不完美,是要认清自己。他说:“为了你我把人生的高度设得那么高,以至于人间所有乐事对于我来说全是失落。”
在这个世界上,你要得到一些东西,就要付出一些东西。每个人都曾徘徊在“窄门”处,转了许多弯路后,才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吧。
3.《人间小满》姑苏阿焦
一本充满安身立命的随笔集。人生小满的状态,人间烟火的寻常。善于发现生活的禅趣,岁有小暖,日有小安。心要像伞一样,撑得起,收得住。其实,不必太紧密的贴着时代走,个体保持一点点与时代的疏离感,或许,会更早与“自洽”相遇。
4.《也是冬天也是春天》迟子建
读迟子建的第六本书,如诗的字里行间渗透着童年,故乡,苦难,悲凉,暖意,深思…“被辛酸浸淫着的幸福,一定像洒满晨露的蓓蕾一样让人心动。”“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泥泞中跋涉一回呢?”
在岁月中行走,总会心生这样那样的感慨,读她的文字,有种静水深流的力量。她笔下的鲁迅,萧红,郁达夫…透过他们对生命深层次的理解跃然纸上。与时间相处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万物皆在时光内发酵,沉淀,其后绽放。
日子在作家笔下细水长流,童年的味蕾记忆总会占据人生大部时光,是家人聚在一起“拢蚊子”的晚餐,是母亲给儿子的最后的龙眼,是父亲亲手制作的灯笼,也是一顿普通的年夜饭…作者平静怀念着故人,童年,家乡…其实,也是读者的一次深情回望。
走过四季苍茫后,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让每一个再一次驻足回望的人,依然会感受到力量,充满电,再出发。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这样一片荒野,需要你自己探出一条路来,把漂泊化作壮阔。
5.《大海娓娓道来》刘颖
年末与何陋轩同学一起在理想书店跨年朗诵,作者签名送给女儿的诗集。烟台籍诗人刘颖的笔触,如此细腻蓬勃。无论是对生活的观察,还是与自然的相处,亦或是对生命的体悟,那种娓娓道来的丰沛的生命张力,在字里行间予人慰藉。
《临界》:人隐约存在,气息虚晃,没有什么认领我,我是自己的临界。《往后余生》:请原谅,我如此偏爱大海,每个夜晚与它共用苍茫,像它那样,涟漪生成鳞片,像它那样,不需要光黑暗中取出珍珠。
《因为篝火》:容易记住的,是缓慢的事物。羊群、牧羊人的眼神以及歌声里的云朵,属于草原的,都拥有上升的力量。
诗中禅趣,需要品读。于岁月中凝炼的文字,让每一片光阴都有了等待的意义。
6.《成长请带上这封信》张泉灵等著
三十封写给孩子的家书。每一篇,都温情款款。古典写给女儿弯弯“这个世界并不公平,努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命运,但是不一定能完完全全地推翻。所以记得,与别人相比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你有能力,记得要和自己比,让自己过得好一些。愿你过上我从未看见与理解的生活。”范铭写给儿子凯恩“妈妈希望你在成功与失败、在得到与失去面前都能调整情绪,不要在狂喜中忘记来路,也不要在悲伤中放弃前行。”
三十封家信写满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期待,也写尽了父母对孩子未知前途的无限担忧,希望总与未知一样令人期待,但父母对孩子的厚望永远不变的都是期待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7.《东坡志林》苏轼 叶平(注评)
该书是苏轼所著一部笔记体杂著写作,年代集中在1086至1098年间,书中内容十分庞杂,共分五部分,前四卷均为杂记,非苏轼本人书写,而是后人根据苏轼生前所写一些杂记,题跋之类搜集记录北宋社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分为怀古,修养,疾病,梦境,学问,祭祀,,古迹,人物等28类。涉及北宋政治风俗,宗教信仰乃至医学科技,对了解宋代社会史、思想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印象最深的尤属《记游松风亭》,东坡说“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人生的妙处在于悟,一旦悟了便没有真正的困境,在于悟到了那一刻的自我和解。第二部分卷五为苏轼论述,13篇史论文章,其谈古论今思想性可见一斑。
8.《仓央嘉措诗传全集》闫晗编著
收到《西藏文学》杂志,阅后翻出仓央嘉措的书,遥想雪域高原曾经孕育的灿烂文化,虔诚的宗教信仰,纯朴的人们…两年后再读仓央嘉措。已无当年初读时的心潮澎湃。
2022年读书笔记:每次去大昭寺看到厅内悬挂的班禅画像,总忍不住多看一会儿,那眼神纯净如苍穹,广天之下,竟无杂质。
仓央嘉措的一生,与李煜有共通之处,命运选择了他们,他们用“诗词、诗歌”的方式诠释傀儡人生,这境况中的“解脱”也算超然物外了罢。全书传记部分13章详解了仓央嘉措浪漫多情的短暂一生,后附流传于世的69首诗歌及解析内容,至今传世的诗歌,像极了元曲的质朴无华。
藏传佛教高僧对其评价: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独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义。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不过是画地为牢。
9.《别离歌》陈行甲
一路关注陈行甲,从《峡江的转弯处》到这本记录他公益之路的《别离歌》。那种字里行间充沛的情感,普通人命运里的苦楚,那份自然流淌的善良正义,骨子里爱的悲悯…作者的豁达乐观是伴随着一路凄风苦雨跌宕起伏过来的。看到那么多黑暗,仍愿意相信光明、期待美好。
晚唐诗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其19“悲慨”原诗:“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
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译为大风卷起狂澜,树木均被毁坏。思想痛苦令人难忍,召唤好友也未到来。百年岁月像流水飞逝,富贵权位都化作尘埃。
世道日益沦丧,谁是今日雄才?壮士拔剑自叹,抒发满腔悲哀。无奈落叶萧萧下,且听残雨滴苍苔。
或许,这世间仍存那一丝的善良美好,就是因为仍然有普通的人性微光,如暗夜之星在忽闪忽闪的照亮我们。“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文字从来无声,也足矣震耳发聩。一个人的心胸是被委屈撑大的,豁达是被苦难撑大的,而那份通透,或许都是被绝望撑大的。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丛榕」公众号,搜索「congrongds1984」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