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6年两年的时间,我在《烟台晚报》“烟台街”版块开设专栏“胶东筑谱”系列,介绍了烟台各县市区传统民居、古建筑近百栋,涉及名人故居、乡贤旧宅、学校、祠堂、寺庙等。这其中2015年8月3日发表了一篇《养马岛孙氏祠堂-守望海岛百余年》——
孙氏祠堂鸟瞰图/2015年/谭希光 绘图
养马岛旅游度假区孙家疃村,孙氏是村中的大姓。村西北,有一栋宏伟气派的大院,这就是孙氏祠堂。
这是一栋标准的胶东传统建筑,门楼高大气派,是一个单开间的东西两侧有拱门的小五架梁硬山结构。和其他地方的门楼顶部屋脊脊吻翘起做法不同的是,孙氏祠堂的门楼两个脊吻和屋脊基本是平的,形成一道微微上翘的弧线,这使得门楼的顶部平缓舒展,稳重大气。
垂脊兽已毁,看不出原来的模样。排山勾滴则用“福、寿”文字瓦。顶部全部梁架、椽子、木制板笆。大门两侧各有一个青石门枕连着方鼓,方鼓上面雕刻着“卐”字符包袱角。东边的正面阳雕山石梅花图案,里侧是清供花瓶牡丹;西边的正面是山石和几根修竹,里侧是清供花瓶莲花。
整组图案寓意“富贵高雅、坚贞清廉”。方鼓上面原来各有一只狮子,后来被砸掉了。大门里侧东西两边各有一个拱形小门,这种做法是礼制的象征:一年中重大活动或重要人物走正门,其他情况走两侧的小门。正门原来有门扇,现只剩下两边柱子下面柱础上的安装门槛的凹槽。
门楼里侧/2015年/大匠 摄
大门两侧方鼓石/西侧正面“竹石图”(寓意竹报平安)、西侧里面“清供莲花”(寓意清廉)、东侧正面“喜鹊梅花”(寓意喜上眉梢)、东侧里面“清供牡丹”(寓意花开富贵)/2015年/大匠 摄
”
进了院子,通往前方是一条青石铺的甬路,中间部分有一小段连接三间西厢,圆椽出厦,厢房地面为水泥砖满铺。院子里没有东厢,甬路北头东西两侧各种着一棵柏树,碗口粗,估计当为建祠堂时所植。最令人震撼的还是祠堂的五间正房。
五架梁,大开间,硬山结构,阴阳瓦覆面,方椽。腰线以下全为方形石块砌成,以上为青砖。中间大三间缩进去至金柱位置,故中间两根檐柱露在外面。红漆柱子下面是两层柱础,最下一层是覆盆式青石制作,上面一层是鼓形汉白玉。
东西两间偏小,腰线以上青砖墙面为一朱漆圆形花格窗,最外延是一圈圆弧的青砖做窄框,接着是一圈打磨光滑的宽二十公分左右的青砖无缝隙拼接成圆框,中间直径一米多的圆形花格窗,窗框部分外围是素板,里侧是圆形回字纹,整个花格窗图案为龟背锦,花格上下左右和中间各有一个透雕的花朵。
正房中间为四扇大隔扇门,其他两间的为隔扇窗,图案皆为海棠锦。据现年71岁的孙立询老人和69岁的孙树正老人回忆,祠堂约建于1901年前后,系村中孙姓大户发起捐建(另一种说法是筹划于1901年前后,完工于1910年左右)。
以前祠堂正间摆放着一个条几,墙上挂着宗谱,东西两个配间放着过年节演戏用的道具等物品。他们记忆中祠堂里有一块木板上还刻着捐款人的姓名及堂号,以及记载着建祠堂支出的情况,甚至连招待工匠做饭买酱油的款项上面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祠堂正房及门前的两棵柏树/2015年/大匠 摄
祠堂檐柱的两层柱础,下青石上白石,寓意“清白”/2015年/大匠 摄
祠堂正房内部梁架完好如初/2015年/大匠 摄
直径1米多的圆形花格窗,做工精美,保存完好/2015年/大匠 摄
站在西厢房门前的《烟台晚报》美编小谭,所绘的建筑图准确、精美,深得广大读者喜欢/2015年/大匠 摄
笔者坐在祠堂东侧院里平台上。那时年轻,从锁着大门的祠堂墙头翻进去如履平地/2015年/贾玉嘉 摄
孙氏祠堂上世纪初(应为上世纪60年代)被岛上部队征为营房作为战士学习室使用。大约用到八十年代。2008年至2009年左右祠堂被维修过,此后一直闲置至今。
在解放后的历次运动中,北方地区的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祖宗牌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家谱等皆被焚烧破坏,如今北方已难见祠堂,不知祠堂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
而南方浙江、江西、安徽、广东、福建等较为重视传统的地区则有较多的祠堂得以保存,或重新利用作为联络外乡宗亲的场地,或开发旅游。
养马岛孙家疃孙氏祠堂,是岛上仅存的四座祠堂中的一座。2008年暑假,笔者曾协同来自台湾的学者及同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的师生一起考察养马岛民居。面对那些精美的建筑,他们发出由衷的赞叹。
而时为中国古城规划保护泰斗阮仪三先生的高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的王建波(现为山东大学考古系老师),曾专门在阮仪三先生主编出版的《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一书中发表文章《山东烟台养马岛古村》,文中说:“……根据养马岛的古村落群保存现状,其东端的孙家疃保存相当完整,拥有寺庙、祠堂各一座,大型宅院多处及优美的沙滩和沼泽湿地。建议编制保护规划,并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建议对村内古民居进行普查,选择重点民居列入烟台市不可移动文化名单……”
(以上为2015年发表的报纸及文章)
另据2018年出版的山东大学王建波教授编写的《东北亚视野中的养马岛古村落研究》一书中记载“......孙氏宗祠据老一辈相传,曾一度奉祀于东沟涯......后于宣统年间卒择地重新建造......”(孙树涛《琐忆故乡养马岛》,《月是故乡明》<牟平文史资料第七辑>)。
“......进门迎面为四扇屏门,檐下原有巨匾,大书‘水源木本’四字,旁书‘第十三世孙孙希谦敬献’......”(孙希谦是哈尔滨同聚祥油坊的创办人)。
“......孙氏家族分为六大支,每年的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冬至及春节,每支负责一年四大节日的祭祀活动。届时,轮值支份,'备丰俎盛爵,专一敬奉,香烟缭绕,烛火通明,空间廊下,华灯布悬,五光十彩,绚然夺目,龛楼中高奉宗谱……庭院中焚炉生火,以日继夜,孙氏子孙一日三、二次前往上香膜拜,或化焚纸疏,祠宇内,终有三、五父老,流连于兹,藉谈今古迭事联话家常,祠院内外之孩童之嬉戏以及连续之爆竹声,不绝于耳,真乃太平盛世,多彩人间'......”(孙树涛《琐忆故乡养马岛》,《月是故乡明》<牟平文史资料第七辑>)
前段时间,养马岛籍好友“涛声依旧”张哥,盛情邀约,说岛上的张家庄张氏宗祠、孙家疃孙氏祠堂都在维修,让我去看看。10月24日,时隔八年后,我旧地重游,探望了曾经采写过的孙家疃孙氏祠堂。
以前的孙氏祠堂门前是一条土路,现今清理了垃圾,铺了块石/2023年/大匠 摄
祠堂门前铺路/2023年/大匠 摄
如今的祠堂正门(未完工)/2023年/大匠 摄
如今的大门两侧方鼓石/2023年/大匠 摄
门楼南侧东西两头的戗檐砖雕,依然被特殊年代的砂灰糊住。排山勾头上的“禧”字保存完好/2023年/大匠 摄
门楼北侧东西两个戗檐砖雕,中间图案已经破损,四周的“梅花绶带”图案依然清晰/2023年/大匠 摄
门楼独成一间及两侧的拱形小门/2023年/大匠 摄
门楼山墙部分细节保存完好,砖雕讲究
门楼里侧周边地面新增加了方石块铺贴/2023年/大匠 摄
院里西南角新增加了厕所,设计合理,用材、做工与整体风格统一/2023年/大匠 摄
祠堂正房,漆柱翠柏,红绿相映/2023年/大匠 摄
西厢房/2023年/大匠 摄
西厢房梁架/2023年/大匠 摄
此次新发现西厢房梁架上建造时保留下来的墨书吉语:“如翚(huī )斯飞”,语出《诗经·小雅》“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翚,大飞也。形容建筑的飞檐如大鸟展翅翱翔。“有觉其楹”,语出《诗经·小雅·斯干》“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形容庭院宽阔平正,屋柱笔直高挺。
“如翚(huī )斯飞”。下方白漆横梁上隐约可见墨书“上梁??”/2023年/大匠 摄
“有觉其楹”/2023年/大匠 摄
正房圆形花窗,精彩依然/2023年/大匠 摄
正房南侧海棠花格栅门窗,下午四点时分,光线诱人/2023年/大匠 摄
室内屋顶,满眼的震撼视线的朱漆梁架/2023年/大匠 摄
一明一暗间,百年时光穿梭/2023年/大匠 摄
不知此案柜是否为当年旧物/2023年/大匠 摄
此情此景,想起一句“每至瑶魄流光下照时,玉柱横攲无少缺”/2023年/大匠 摄
檐檐相望间,伴得百世长青阴/2023年/大匠 摄
孙家疃孙氏祠堂,在建成一百多年后,铁锁横挂,满院杂草,人迹少至,幸得岛籍乡贤“涛声依旧”张哥热心奔走联系上村委孙艺豪书记,孙书记在获得全村孙氏后人大力支持积极响应下,筹措资金,精心修复,百年建筑焕发新生。期冀全岛最大的村庄,借此契机,成为养马岛继上世纪九十年代辉盛之后再次腾飞的弄潮儿。
时隔八年后,再赴旧地,是为二记。
大匠
2023年11月5日夜
感谢//
2015年
《烟台晚报》编辑/赵冬梅
《烟台晚报》/美编/谭希光
考察协助/贾玉嘉
养马岛孙家疃村孙立询(时年71岁)
养马岛孙家疃村孙树正(时年69岁)
2023年
养马岛“涛声依旧”张哥
养马岛孙家疃村/孙艺豪书记
养马岛孙家疃村热心公益/孙星烂
养马岛孙家疃村/孙艺洲(孙氏祠堂维修现场督导)
留下一座城的记忆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烟台记忆」公众号,搜索「yantaijy」即可关注,[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