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6|回复: 3

[民俗民风] 昆嵛山的人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7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昆嵛山有人参吗?老人们似乎都说有。

我问曾在山下采购站工作过的老父亲。父亲说:“昆嵛山,人参是有的”。

“那你见过吗?采购站收过吗?”

“收倒没收过,但昆嵛山是有野生人参的”。

很遗憾,亲眼见过昆嵛山野生人参的人,如同昆嵛山大铁锚的传说一样,虚无缥缈,无缘一识。每次进昆嵛山,我总是企盼草丛之中,能见到那种掌状复叶,开着淡黄绿色小花的神秘植物,但都失望而归,至多见到一些不相干的沙参、黄芩之类。

人参属五加科,为多年生第三纪孑遗草本植物。现在一提到人参,人们都知道这种名贵的药材只产自东北的长白山和兴安岭。实际上,长城以南的中原地区原本也产野生人参的。汉朝《神农本草》记载人参“生上党山谷及辽东,今河东诸州及泰山皆有之”。昆嵛山属长白山系崂山山脉,山谷纵横,地貌复杂,气候温凉湿润,土质肥沃PH值微酸适宜人参的生长。昆嵛山的植物门类丰富不逊于泰山、崂山或者长白山。据光绪《文登县志》记载,昆嵛山“人参,间有之,大者手足完具,宛如人形。然深林茂草,远见花叶,近视则无,亦不常得也”。如此说来古代的昆嵛山,至少在清朝晚期之前,是产有野生人参的,而这些人参现在跑哪去了呢?

《神农本草》最先记载人参,称人参是“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的良药。但此后一千多年间,人参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在民间的影响并不像后来那样流传的神乎其神。明朝后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人参做了详细的论述,曰:人参“能治男女一切虚症”,几乎就是一种能包治百病的“神药”。由于《本草纲目》影响巨大,从此人参身价遥遥直上,人们对这种药材顶礼膜拜。于是乎中原地带的野生人参很快就被挖得绝了种,现今只在白山黑水的老林中尚可依稀找到。

昆嵛山区几百年前,人烟稀少,“连山接麓,皆为松林”,自明朝以后,国家统一稳定,胶东地区人口迁徙繁衍倍增,荒地林地开发日益广泛深入。《文登县志》记载:昆嵛山“明代以前,老树参天,人迹罕到。兽有鹿豕,禽有子规。国初以来,生齿日众,山林伐尽,樵苏可通”。人参这种植物,性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缓坡针阔混交林中,明清时期,昆嵛山的原始森林砍伐殆尽,人参失去了庇护的林地,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被打破了,加之贪婪的采挖,灭绝只是时间问题了!

昆嵛山区有一个传说。

从前,一个樵夫上山伐木,累了想喝口水,来到半山腰石硼下面,这里有个井湾,甘洌的山泉汩汩流出。他来到水湾边,刚要跪下喝水,突然隐隐约约看到湾里漂着一个小死孩,樵夫大骇远遁。回家后,他告诉邻居,邻居一位长者说:“傻小子!那不是小死孩,是人参变的,谁能把小死孩扔到那里呢?你赶快回去看看,那是个宝啊!”樵夫听了,赶快跑回井湾子边,果然,小死孩没有了,只剩下一湾清水,人参早跑了。

直到今天再次听老人讲这个故事,我才有点明白了。人们无度砍伐,一点一点的蚕食山林,美好的家园被打破了,人参奄奄一息命悬一线,无奈幻化为一个小死孩啊!这真是一个悲剧!

昆嵛山,经历了多少生死劫难!好在人们已经醒悟了,开始保护这片神奇的山地,如今次生林郁郁葱葱,沟谷植被茂密,山清水秀。关于昆嵛山发现野生人参的新闻近几年时有传出,但经证实都是沙参商陆之属。

昆嵛山的人参,如果真的还有孓遗,一阵微风吹来,或许还躲在大山腹地哪个谷夼林地中摇曳翩翩!但愿但愿!

发表于 2012-11-7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属于沙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2# 大匠


昆嵛山沙参有的是,但沙参和人参是两个东西。光绪《文登县志》既记载了人参,也记载了沙参。
发表于 2012-11-2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昆嵛山的灵芝比较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2-24 00:32 , Processed in 0.0544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