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036|回复: 144

生活中我们常读错的一些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于 2012-10-29 12:49 编辑

在学校时,老师总不遗余力地与学生的错别字做斗争。老师教育的影响总是伟大的,因为我们不仅识了字,而且识的大多很正确,这主要还要感谢老师。但我也时常发现,老师教育的影响总有死角。因为,几乎每人都会有那么几个字甚至更多,一辈子都错别到底了。今天,我就比较趣味地说说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人们经常读错的一些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如石 + 6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于 2012-10-29 12:51 编辑

一说到日常生活中的错别字,我就想起年青时的一件事。那时我在乡村中学工作。每年夏天学生毕业时,国营照相馆的一位小师傅总要背着相机下来给学生拍单人毕业照及集体照。因为年龄差不多,他与我很快便熟了。星期天休息时,他就用我的自行车带着我回城,我回家休班,他回单位洗胶片。他告诉我,他是烟台商校聂(摄)影专业毕业的。
    噢,聂(摄)影,多么好的专业,我想。
    我那时的社交圈子主要是同龄朋友,我们好像都把这个字读做聂。谈论一部电影时,某位朋友常会说:哎,这部片子的聂影真棒,是陈怀恺聂的呀。
    这个聂影史一直持续了好多年,我估计至少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年我们英语组有幸与语文组分到一个办公室,有一次我又说聂影,一位语文老师扑哧一声笑了。他很给我面子地说道:“哎呀,小X别看是学英语的,说老实话中文水平的确比我高。但今天我终于听到你说错别字了。那个字读shè ,不读聂。”
    我当时貌似虚心地接受了,但心里还是有点儿不信。因为我身边的人说聂影的太多了,都会错?后来趁那位语文老师不在,我悄悄拿出《新华字典》查了查,那个字还真读shè ,而且不是多音字。
    哈哈哈,糗得很。从这件事我觉悟到,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应注重加强自己基础知识的修养。我们也看了很多书,比如我吧,古书也好、外文书也罢,没少看。遇到不识的字,根据上下文弄懂意思就行了,很少查查字典,认真搞清楚它的读音,需要读的时候,常常根据偏旁瞎猜。所以,把畔读成半,把造诣读成造纸,把溯读成朔,把浒读成许,把摄影读成聂影,这种事挺常见。
    从此之后,我基本养成习惯,只要有条件,遇到不识的字只知意思不行,还要查查字典,看它读什么。
    我觉得,社会的文化水平也在飞速提高,现在,把摄影读成聂影的人很少了。
发表于 2012-10-29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酵 jiao 还是 xiao 啊,读什么的都有。
味道很鲜  读xian 还是xuan 啊
曝光 中的曝 读bao 还是pu  啊
千里走单骑 中的 骑 读qi 还是 ji 啊
发表于 2012-10-30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两位所说的错音,大多和胶东方言有关。
“聂影”胶东老人大都如此吧,这个有些模糊说不清,只是一种现象。
而发酵 jiao 是普通话,发酵 xiao就是典型的胶东话,同样,味道很鲜  读xian 是普通话发音,而味道xuan就是典型的胶东方言。
俺个人认为,学说语言,最重要的是语言环境 ,比如对于一个小学生,北京半年就是一口典型的京腔京韵;而在烟台学说普通话小学五年,也只是“烟普”。
一个众所周知的龙口方言笑话:龙口(蓬莱)人北京饭店里想让服务员上一盘咸菜,高喊“来一盘瓜及”,用普通话的发音重复“瓜及”,也不是普通话。
当然这不是打击方言区域人们说普通话,不同地域人们交流还是需要语言统一,比如烟台人都会记住倡导并实践的好市长——华福市长的东县普通话。{:soso_e100:}
发表于 2012-10-30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普通人而言,语言文字是用来交流情感的,不需要太“较真”,二楼的“曝光”“单骑” 只是在应试教育中的语文中才会有作用,而在百姓生活中基本是没有意义的。
语言比文字更加“多变”,发音更是约定成俗,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读错了,那就会将错就错。比如:
1984年前的呆板读“ai ban”,这期间播音员主持人如果读成了“dai ban”,就会立马下课;
可是全国人民一直“dai ban”着,于是,国家语委会正音呆板为“dai ban”。

语音不是绝对的,比如台港地区和大陆由于历史问题,同源同族文化稍有不同,同字发音会有不同,比如:二楼举例的““曝光”,用于摄影感光材料的感光,大陆读“bao guang”,台港读“pu guang”;劝导他人的“说服”大陆读shuō fú,台湾读作shuì fú。
生活中,懂得意思就好,没有绝对的对错。
发表于 2012-10-30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会有很多迷惑,是小时候老师讲错了吗?还是自己年纪大了口语习惯了?所以语言文字标准化是好事。
“给JI予“和“给GEI予”,在新闻上经常发现主持人发音后者。
有时,真就糊涂了。我父亲是语文教师,“做ZHUO作”和“做JIU作”,我父亲发音为后者。多音字是多见的,但不同的发音往往代表不同的字义。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于 2012-10-31 13:54 编辑

     说的第二个字,就是回溯的溯。这个字我们在高中时学过,当时肯定学得对,我记得也没错,读sù。  
    十多年前,我们到北京开会,给我们讲课的除了中学教师中的佼佼者,大部分是大学教师。其中有个来自全国重点大学的教授,是讲教育史的。他就把这个字读成“朔”。而且,可能因为是教育史教授的原因,他还特别喜欢回朔(溯),领着我们从远古开始,依次回朔(溯)了春秋、战国、秦、汉,等等。等他带我们回朔(溯)到宋朝时,我的自信心开始动摇,觉得也许这个字真的读朔?或者,是多音字?否则,就算是大学教授错了,底下的听众也都受过高等教育,不能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呵?可惜随身没带辞典,否则真就查了。   中场休息的时候,听到听课的同行们纷纷说:“这位教授的中学语文老师是谁呀?怎么教的?溯读成朔,多明显的错字!”
    噢,我重又坚定信念:这个字一定是读的,没错。
    为什么听众明知错了,却静静的,一点儿反应都没有?这就是国情。难道我们可以当场站起来,指正讲课人的错字吗?
    大家谈到中国的教育,都有满肚子话要说。其实最有话要说的是教师和学生。但这两方都不说。私底下的牢骚是有,公开的表达很少。我们可以表达吗?即使可以,有用吗?能改变现状吗?教育的问题,主要还是社会造成的,教师和学生一点选择权也没有,他们只能沉默,就像明知那个字读sù,听着教授读朔大家只好不作声一样。
   
发表于 2012-10-31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会有很多迷惑,是小时候老师讲错了吗?还是自己年纪大了口语习惯了?所以语言文字标准化是好事。
“给JI予“和“给GEI予”,在新闻上经常发现主持人发音后者。
有时,真就糊涂了。我父亲是语文教师,“做ZHUO作 ...
如石 发表于 2012-10-30 12:00

老一辈的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在德行上比较今天的普遍要好,在具体小技能知识上往往不如后生,这很正常,因为今人读书多,接受外界事物更多。

具体在给予的读音上,应该是ji yu,这里不读gei;
做作的普通话发音就是zuò zuo ,后一个轻声,胶东话“奏做”或“就做”等,根据各县不同而不同。回了老家了,跟乡亲们说家乡话,该“jiu zuo”的时候,就不要撇腔拉调了,否则就会邯郸学步,真就“jiu zuo”了。
发表于 2012-10-31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7#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人有所长,也有所短。很正常。
教授,是某方面的专家,不是全才通家,这世上也没用全才吧。尤其文字发音上,往往被忽视。
从事普通话语言工作的专家,这种错误就会很少。比如,曾经的北广(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教授很少会出错音。
老一代的播音员基本上是活字典(指发音),现在的播音员主持人功底显然差了些,当然,对他们的要求也高了,除了会播音,还要求采编播一体等。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于 2012-10-31 19:14 编辑
7#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人有所长,也有所短。很正常。
教授,是某方面的专家,不是全才通家,这世上也没用全才吧。尤其文字发音上,往往被忽视。
从事普通话语言工作的专家,这种错误就会很少。比如,曾经的北广 ...
机器猫 发表于 2012-10-31 16:05

谢谢朋友一直关注。在这个贴子里,我只讲字的读音。不涉及对人的评价。前面我也说过,基本人人都有错别字,而且有些可能还要带一辈子,教授也是人,也有这特点,这都没什么。
但是,即使是字的读音,其实也很复杂,比如吧,古汉语中的通假字太多了。像摄与聂,溯与朔,极有可能都通假,即是这样,读音相同也很可能。但我还是以为,一是一个民族的文字要规范,二是,不同的读音,意义应该不同。{:soso_e100:}
哈哈哈,在论坛上还以这种面目说话,应该很讨厌吧?职业毛病很难改哈。{:soso_e113:}再次感谢朋友关注。这样一个贴子,能有朋友一直跟着看,感觉特别不容易,荣幸!{:soso_e18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1-15 04:20 , Processed in 0.05633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