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72|回复: 23

地瓜的一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6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和朋友一起带孩子爬山,山脚下有人开了些荒种了一小片出芽不久的庄稼,胖丁妈指着一些小苗说:这个我认识,是辣椒!我说我儿子还说过这是油菜呢!幸亏还在网上玩种庄稼的游戏,竟然连地瓜都不认识。小S也说这是地瓜,她妈妈也开荒种了一点。猫姐说她看过种地瓜的,地瓜发了芽切一块一块的埋到地里,秋天就结出地瓜来了。我说我还种过地瓜呢!
猫姐说的种地瓜块那叫“窝瓜”,让地瓜“母子”发芽切成块种在地下,再生出一窝新地瓜,生长期长,地瓜产量高,味道也好吃。我们老家平时种的叫“芽瓜”,地瓜在瓜窖子里生出芽,叫做“瓜秧子”,提了瓜秧在打好垄的地里种上,秧窝里浇上水,用干土封了眼儿,这些成活的瓜秧儿也会在根部结地瓜,芽瓜生出来的地瓜易保存,冬天需要吃的地瓜放在炕洞里,随吃随取,吃不着的放在瓜井里,存一个冬天都不坏呢!
说到地瓜,也有的地方叫甘薯、红薯,名称不同,六七十年代曾是中国的主要口粮,不过我依稀也只记得地瓜在儿时带给我们很多乐趣。

烧地瓜窖
我们孩提时代最喜欢生产队里烧窖子生地瓜秧,生产队地瓜窖子在外婆家旁边,小姨在那里当技术员,我们可以随时跑出去看。春天里风变暖的时候,生产队里会组织人来砌地瓜窖子。地瓜窖子中间是深挖下去的烧火口,每个烧火口上面连着一个窖子,南北各并排三个大窖子,都用砖砌成,有烟道,一个窖子一个烧火口,窖子底上铺上厚厚的细沙,再密密有序地排上地瓜,再铺一层细沙,浇上水,还要用树枝打起架子蒙上一层塑料布。烧窖子的人用大柴在底下烧,烟火顺着烟道被风猛烈地抽进去,窖子的塑料布底下就生出密密的水珠儿,还有烟雾缭绕,这时候穿着当时很时髦的纤尼格衣服的小姨很神气地夹着夹子来了,轻轻揭起塑料布一角,从一个细细长长的小管里抽出一支温度计插进细沙里,然后掏出别在口袋上的钢笔,端着夹子,看着温度上升到一定高度,很仔细地将温度记在夹子上,把揭起来的塑料布盖上,再到另一边去试温度,一边还要装出不耐烦的样子向我们挥手:去去去,一边玩去!
我们的兴趣不在那些选下来的还能用来喂猪的烂地瓜上,除了对小姨手里那根很长的温度计感兴趣外,更吸引我们的是烧火口。烧火的过道边上堆很多柴禾,不许小孩子过去,火口常有扑出火的时候,有时候烟道犯风,风力大,柴禾不易燃,吹了半天不起火,一股风从火口扑进,一大团火球猛然扑啦一下从火口喷出,燃着烧火人的眉毛头发,脸也烤得乌黑,常引来大家善意的哄笑。当小姨告诉他们瓜窖子温度够了的时候,烧火口的火就会撤掉,顺手放进五六个生地瓜,用通红的火炭埋起来,不久烧火过道上就弥漫出烤地瓜的香甜味道,引得我们口水都滴下来,抽着鼻子直往过道上瞅。邻居家妗姆会意地喊我们代她去家里要块饼子,晌午她就不回家吃饭了。于是飞跑了去东屋姥娘家要了饼子,大摇大摆地去瓜窖子里送,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兜两块烤地瓜飞奔回家吹着热气稀溜溜地吃。
听说晚上烧窖的内容更丰富,有人从粮囤里偷了花生云去烤,也有去集体的养殖场偷大花蛤去烤的,那年代偷公家的东西不算偷,私下里给肚子补点油水也没人说什么。黑灯瞎火的,加上烧火口的过道很深,常有人摔了胳膊腿,那年代胳膊腿摔一下也不算什么,啐两口唾沫就算消了毒,出了血的抓把草木灰就按上了,白天也顶多去赤脚医生那里抹点红药水。

插瓜秧
烧窖子一个周左右,地瓜秧子齐刷刷长到一捺长,差不多快分秧了,这时候白天塑料布都揭来开让太阳直晒地瓜秧子,嫩嫩的秧子也跟着太阳上色,绿盈盈水灵灵的秧子上着了一抹晚霞般的红色。就这三两天的空儿,挑好天,晌饭后就开始提秧子,一排人顺着窖子边并排往前提,在密密的地瓜秧子中间提长得粗壮齐刷的秧子,一把把排好;一排排地把秧子放大缸里浸过水,再由一队人一担一担将秧子挑到田里;田里已提前打好地瓜垄,挑水的人也挑着水等着了。一个人用镐头轻轻在垄顶上按同等的距离排着掏一个个的小洞,第二个人就将地瓜秧子插在洞里,第三个人提着水桶跟着,用瓢舀了水倒进洞里,待水渗进土里,第二个人两手扶着垄上的干土向里按,按得湿土把瓜秧的根部包住,再培上干土,理平了垄,再种下一棵。
种好的瓜秧子都耷拉着脑袋,待傍晚的余辉照耀过,夜晚的露水滋润过,第二天的晨风轻拂过之后,小小的秧苗就抬起头,露出了可爱的笑脸,几天后倘有一场雨水浇灌,地瓜秧就真正地生机勃勃地开始成长了。

收地瓜
种地瓜不算费事,插好秧之后只需刮一回瓜垄(主是要除草保壤),翻一回瓜蔓(不让须根占去养份),再就坐等其成了。地瓜在瓜垄里长大的时候,根部的土壤都会裂开一道道缝隙,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这些细小的缝隙判断出地瓜的大小。不过地瓜一般不会让人失望,它们的要求不高,有点雨水就长大,不管丰年欠年都会有所收获,无非是丰年多收几筐。
收地瓜却是个累活,没有现成的农具可供使用,只能用原始的大撅头一下一下地刨,不小心就能刨到地瓜,切半的地瓜只能回家喂猪,真是可惜。我曾和表妹去收过二姨自己开荒种的二分自留地,磨得满手血泡,苦不堪言,自知其中味。
地瓜蔓先抽了晒在地边,等晒干了再拉回家粉碎了当猪饲料。刨地瓜的时候尽量贴着垄边,尽量不要刨到地瓜。刨出的地瓜得抖到泥土,一篓一篓提到地边上,再一篓一篓倒进车内,拉回家去,找个平坦的地方晒着,晒得地瓜皮干爽爽的正是糖份聚集好吃的时候,煮着蒸着都能当干粮。
除却当干粮吃的地瓜(挑好的放炕洞)、留种子的地瓜(干净均匀的放地瓜井里),还有供喂猪当饲料地瓜的(小地瓜根根还有破损的也可以蒙上破麻袋放贮物间),大部份地瓜要擦成瓜干晒干了贮藏。

晒地瓜干
晒地瓜干得找晴天,全家总动员,大清早就开始行动,老的找地点,自家晒不开得找个离家近的干净向阳的小山坡,顺便捡捡地上的石头草根;壮劳力拉着地瓜,每人一个木框铁擦子,右手戴着皮手套,一个劲地擦擦擦,随着细密好听的“嚓嚓”声,擦子底下白花花的地瓜干流了一篓子,一只篓子满了再换一只,都顾不得直一下腰;孩子们两个人抬一个篓子,“嗨哟嗨哟”踉踉跄跄奔到山坡下,老人将地瓜干尽量均匀地抖到坡上,小孩子们蹲地上将地瓜干再均匀地摆起来,顺便看到估计甜的瓜干塞到嘴里嚼着。
地瓜干擦完晌午了,男人们回家抽袋烟,女人们忙着做饭,老人们通常还在山坡地头溜达,地瓜是很便宜的东西,没有人偷,孩子们吃几块也不算什么,防着猪、鸡来糟蹋粮食。
晒过一个晌,第二天,老人们会哄着孩子来山坡上翻晒地瓜干,靠海的人忌说“翻”字,老人们字正腔圆地告诉孩子们:把地瓜干挨片滑过来!大人们是不屑做这类事的,小孩子做事没有耐心,于是老人们就哄着许愿说等晒干了给他们煮“糖干”。小孩子们干这种活不知道累,弯着腰小手飞快地上下翻飞,地瓜干很快就翻过一遍。
三五个日头,地瓜干硬得宁折不弯,牙咬上去一道白印痕就可以收仓了。

地瓜井子
贮藏地瓜要用到旱井,我们叫它“地瓜井子”,有挖在院子里的,也有挖在院外的,有自家用的,也有几家合用的,挖至地下三两米深,冬天井子里很温暖,利于贮藏地瓜。
平时地瓜井子用废旧的磨盘盖着口,磨盘很沉,一般小孩子掀不动,杜绝意外发生。用井子之前先掀开磨盘盖子,先不要靠近,老人们总说先让井子冒冒气儿。冒完气儿的井子还不能下去,先用绳子拴上篓子,篓子盛盏燃着的煤油灯放下去,看火苗飘飘忽忽地燃着就没事,倘火苗一入井就灭了,那井便不能下,得用空篓子放下去拔上来,如此三番,使空气流动,让井子里的浊气冒出来。
井子一般挖成圆的,四周是光滑的墙壁,两边挖上小窝,底部横向挖出几个洞。上下井踩着小窝手脚并用。放地瓜时用比井口略小一点的篓子用绳子放下去,下面的人接着,将地瓜倒出来在洞内码好,地瓜井子就是地瓜们最后的家,地瓜们将在这里安安稳稳度过一冬。
人生百年一个轮回,地瓜,这些曾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而今仍是不可缺少的食物们一年一个轮回,生生息息,永不停止,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地瓜存在。

小贴士:地瓜又名白薯、红薯、山芋、番薯、甘薯、沙奶奶,土瓜、凉瓜、凉薯、葛瓜、葛薯、土萝卜(《中国药植志》),草瓜茹(《陆川本草》上),沙葛、地萝卜(江西《草药手册》)。北方地区主要指红苕(红薯,番薯),又名甘薯、白薯、番薯、红苕、地瓜、山芋、土瓜、红土瓜。在全国的农作物主产中,红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居第4位,含多种维生素,每百克中含维生素B10.12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维生素C30毫克、含钙18毫克、磷20毫克、铁O.4毫克、尼克酸0.5毫克、粗纤维0.5克、碳水化合物29. 5克、蛋白质1.8克、胡萝卜素1.31毫克。具有和中、利水、健脾的作用,中医学认为地瓜是一种利水、健脾的减肥食品。地瓜有滑肠作用,可减少脂肪吸收,而且食地瓜可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欲望,从而达到减肥轻身的目的。
发表于 2009-6-6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28] 不怪我 哈哈 怪老A 他整来的庄稼游戏里没地瓜 只有辣椒 [27]
发表于 2009-6-6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地瓜的一生,我没一点概念。我脑袋里的地瓜或红瓤或白瓤或黄瓤,大概是这个样子了。和地瓜有关的几段记忆都是发生在小的时候。

应该是4岁之前的事情。妈妈带我回老家。那会我太姥姥还在,太姥姥跟着孙子一起生活。那会老家还是点煤油灯。奶奶的孙子媳妇,也就是我的小舅妈,那是个很漂亮机灵的女人。白天,大人们在一起闲拉呱说话,毕竟我们从东北回来一趟不容易,女人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小舅妈年轻,没孩子,而且又不了解太姥姥家的旧事,于是就带着我上山去“席地瓜芽子”。我到现在也不知道那个“席”字该是哪个字,该怎么去理解。农村的小推车是双筐的,我坐在一只筐子里,舅妈推着我上了山。山上很多大人在蹲着干活,我没事瞎玩,小舅妈怕晒我,就把我扣在筐子里,给我地瓜块吃。傻傻的孩子不知道饥饱,估计以前是没吃过生地瓜块的,我就在筐子里吃呀吃。晚上睡下了,来事了,不停地呕吐。记忆里有两个场景:一个是在地瓜地里被扣在筐子下吃生地瓜块,一个是在昏暗的油灯里,爬在土炕上呕吐。

后来再大点,五六岁的样子,被姨妈背来烟台抚养。姨妈是很母性的一个温和女人。有一次姨妈蒸馒头,结果端上桌的有几个又黑又亮的小饼子样的东西,饼子底还带着窝窝,很漂亮。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地瓜面窝头。很漂亮、很甜,光光亮亮,小小巧巧的。

在东北的时候,那边没地瓜。或者是老家的亲戚给邮寄,或者爸妈回来探家带回去,家里常会有地瓜干的。记忆里那会的地瓜干很韧,很干。小孩子是咬不动的,于是就会剪刀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之后,再放进嘴巴里吃着磨牙。

现在,满大街都是地瓜。很少有买的时候,东家西家地颠倒着,我自己家里倒也偶尔会有几个生地瓜。时常擦了地瓜丝放在稀饭里,甜甜的。倒是街上的烤地瓜。成了一项比较喜欢的零食。只是可惜现在吃的能耐差了,买的时候是一定要叮嘱卖家挑拣一个小些细长点的就好。

麦子写的地瓜一生,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小麦 + 8 天书也有分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6-6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书院那边看见回了~~很佩服麦子的记忆和叙述能力,生动亲切仿佛就在眼前~~
发表于 2009-6-6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麦子小时候一定是个什么都爱看,什么都爱想的小姑娘![27]
发表于 2009-6-7 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兰 于 2009-6-7 08:30 编辑

小麦你太厉害了[43]
本来深夜醒来想游客一把继续睡,可一看嫩的地瓜贴就把额的睡意给整没了,写得太好了,额不得不登录进来加个精说句话,略表额对嫩滔滔不绝地敬仰之情
嫩说嫩当年一个小丫头咋就把地瓜复杂的一生整这么明白,自己整明白不说,还能这么寓科普于趣事让额在津津有味中也整明白了,关键是嫩睡着后别人偷花生、摔伤淬唾沫消毒的事嫩都知道,真是无所不在呀
不说了,明早把小D叫来学习学习,怎么把复杂的事架构起来
发表于 2009-6-7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麦子的记忆力超前!琐碎的事娓娓道来,让人很爱听。
小时候不爱干的事就是檫地瓜干,太累了,嘿嘿
发表于 2009-6-7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新系统运用不熟练,刚看见起夜给小麦标示的居然是解除精华
还有新系统高亮的颜色似乎也不纯正
发表于 2009-6-7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长知识了。
吃过的一种叫“地瓜枣”的小吃,软软的,甜甜的,有的上面有一层白白的膜,不知具体是怎么做出来的。猜是做熟了的地瓜切成片以后再加工的。
发表于 2009-6-8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也没种过地瓜,长见识了。。。
不过偶跟老爷挖过地瓜{:3_7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12-28 11:30 , Processed in 0.06103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