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老虫说事 2018-02-27 21:44 ![](http://zxpic.imtt.qq.com/zxpic_imtt/2018/02/28/0310/originalimage/031012_722512760_1_789_444.jpg)
1
感谢各位读拙作,欢迎关注本公号。
写这篇字,老虫心里很沉重。烟台一些乡镇的义务教育,竟沦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有多少家庭条件不好的农家子弟,想把书读好,基本是做梦。
作为连续多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在新旧动能转换这一重大发展机遇面前,多关注一下乡镇义务教育的颓废,别让一些农家子弟从一上小学就废了,这是成千上万农民的呼声。
2
春节期间,老虫到海阳老家走亲戚,一个偶然的饭局,几位乡镇中小学教师打开了话匣子,道出了一个个让老虫瞠目结舌的乡村教育囧事。
第一、现如今,海阳的一些偏远乡镇的中小学,十几年前都上千人,现在也就二三百人。有的乡镇小学五年级,毕业生还有100人,可是在乡镇读初中的,也就是二三十人,连一个班组不成。
其他的孩子上哪了,家长或者花钱,或者托亲靠友,没钱没关系的,只能到县城打工,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到县城读初虫。更有不少农村家长,从孩子一上小学,就谋划着如何早日转到县城上学。
第二、乡镇中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少,且剩下的多是些家庭条件不好的,而且家长也不太重视教育,孩子也不爱学的。这么一群出身和资质的孩子,老师又怎么爱教呢。于是乎,老师也都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即使调到乡镇,干上三两年,也都想方设法调走。乡镇中小学的师资队伍,也多以4050人员为主了。职称都已稳定,旱涝保收,无欲无求,都想找点轻快活,管管后勤,看看图书室,谁也不愿到一线教学,干班主任。
第三、如此的学生,如此的老师,整个乡镇义务教育生态陷入一种恐怖的恶性循环。有老师直言不讳:一些乡镇的中小学,别说大学生,多少年都没出个高中生了。
多年来,恰是由于乡镇义务教育的落魄,导致了海阳城区大量民办教育的风生水起。有的民办学校,还创出了品牌,烟台都有名,家长争抢着往里送孩子。老虫对这些学校深表敬意,他们这是做了好事,不容易。
3
海阳乡镇义务教育的尴尬现状,在烟台、山东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的代表性。这跟几十年来轰轰烈烈的城镇化进程,息息相关,也与空心村、留守儿童等农村问题,一脉相承。
但是,不能因为是面上的问题,海阳、烟台的有关部门就不重视,睁一眼闭一眼。还是应该多想想办法,尽早遏制住乡村义务教育的癌变。
从海阳市的科长,局长,到烟台市的处长、市长等领导干部们,很多都是农家子弟出身,通过高考出来的。你们应该庆幸,当年读书的乡村中小学,至少老师和学生都是认真的。若换做现在,相信很多人都出不来了。
由此可见,乡村中小学的课桌前,坐着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身躯,更是一个大大人生的开始。
本公众号法律顾问:山东正昀律师事务所曲江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