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7|回复: 9

[读书笔记] 我看《红楼梦》之二:信佛何须果报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0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https://imgcache.qq.com/tencentvideo_v1/playerv3/TPout.swf?max_age=86400&v=20161117&vid=h0300dviby4&auto=0


我看《红楼梦》之二:信佛何须果报后

从心所欲


  《红楼梦》浓厚的佛教色彩,缘于作者自身的经历。书中的取材,大量来自曹雪芹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写作之时,已是经历了几十年的世事沧桑。由锦衣玉食的富贵公子沦落为一介草民,在经历了一场南柯一梦般的生活变迁后,悟到了“一切皆空,终归于无”的佛学思想。
  这部自传体式的小说,用一生辛酸的经历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曹公又何尝不是藉此警示世人,信佛何须待到果报后呢?



  王熙凤是其中最让人唏嘘感叹的人物,家世显赫,容貌美丽,伶牙俐齿,机敏善变。她在贾府地位很高,精明能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贾府的实际掌权者。然而,如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管家奶奶,依然欲壑难平,为了一己贪欲私欲,做尽了许多丧尽天良、泯灭人性的事。
  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王朝统治几千年,封建等级观念禁锢愚弄着下层劳动者的思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作为上层统治阶级的形象代表,王熙凤对待下人从不心慈手软。平时惩罚下人,多是“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底下,茶饭不给”“拿绳子鞭子,把那眼睛里没主子的小蹄子打烂了!”“要烧了红烙铁铁来烙嘴”“向头上拔下一根簪子来,向那丫头嘴上乱戳”。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回,一个下人睡迷来迟了,打了二十板子,革一月银米,“那下人身不由己,已拖出去挨了二十大板,还要进来叩谢。”(第十四回)文中一句“凤姐见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道尽了统治者威严不可撼动的志得意满。即便是对心腹平儿,在外人面前,对平儿明里斥责实则袒护,关起门来也免不得一顿胖揍。第44回,凤姐生日,琏二爷与鲍二家的偷情,被凤姐逮个正着,又听鲍二家的说了要将平儿扶正,气得浑身乱战,便疑平儿素日背地里有愤怨语,回身把平儿先打了两下,上前抓着鲍二家的撕打一顿,转身又把平儿打几下,打的平儿有冤无处诉,只气得干哭。下人们背地里评价王熙凤“提起我们奶奶来,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第六十五回)。



  王熙凤知道下人恨不得生吞了她,可她不在乎,她只听从自己内心的欲望,用王熙凤自己的原话来说,“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原著第15回)这话是馒头庵老尼姑求凤姐办事初遭拒后,老尼姑使的激将法,王熙凤说出来的话。这语气确实符合凤姐一贯做事的无所顾忌,若谁敢损其威严,危其地位,大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狠戾,也符合凤姐一贯的狠辣手段。
       因贾瑞觊觎自己美色,调戏自己而毒设相思局,意外置贾瑞于死地;为了三千两银子,王熙凤答应馒头庵老尼姑所托之事,假冒贾琏之名,托了长安节度使,强迫别人退婚,导致张家的女儿和守备的儿子双双自尽;对于威胁到了其正妻地位的尤二姐,更是使尽浑身解数,唆使张华到衙门告贾琏国孝家孝之中娶妻,大闹宁国府,弄小巧借剑杀人,逼得尤二姐吞金自尽,又打压了秋桐。然后对捏着自己把柄的棋子张华狠下杀手。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等一切真相大白于天下之时,王熙凤种下的恶因得到了应有的恶报。
       对此,原著从第百零一回《大观园月夜感幽魂》到第百十四回《王熙凤历幻返金陵》,作了大量的描述,在此略提一二。“却说凤姐数日最厌恶许愿烧香之事,自从昨夜见鬼(秦氏),心中总是疑疑惑惑的,如今听了这些话,不觉把素日的心性改了一半,已有三分信意。”(第百零一回)“那凤姐也无心瞻仰圣像,一秉虔诚,磕了头,举起签筒默默地将那见鬼之事并身体不安等故祝告了一回。”“话说赵姨娘在寺内得了暴病,到了第二天,也不言语,只装鬼脸,自己拿手撕开衣服,露出胸膛,好像有人剥他的样。可怜赵姨娘虽说不出来,其痛苦之状实在难堪。大夫来了,也不敢诊,只嘱咐‘办理后事吧,说了起身就走。”(第百十三回)“这里人传十,十人传百,都知道赵姨娘使了毒心害人被阴司拷打死了。又说是琏二奶奶只怕也好不了,怎么说琏个奶奶告的呢?”“凤姐此时只求速死,心里一想,邪魔悉至。”“只见尤二姐从房后走来,凤姐,恍惚说道‘我如今也后悔我的心忒窄了,妹妹不念旧恶,还来瞧我。”“凤姐刚要合眼,又见一个男人一个女人走向炕前,就像要上炕似的。凤姐着忙,便叫平儿说‘哪里来了一个男人跑到这里来了。睁眼再瞧,不见有人,心里明白,不肯说出来。”(第百十三回)



  原著用了十四个回目的篇幅细致刻画了凤姐心理,对自己过往作为的内疚,羞愧,忏悔,也有亲见赵姨娘遭恶报的不安,恐惧,再无第十五回“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的骄横。相对于原著高鹗续写的内容,87版《红楼梦》改编的情节更深入人心。当一切真相大白于天下时,王熙凤落了个病死牢狱、草革裹尸的可悲下场。在《聪明累》的背景音乐渲染下,一片白茫茫的荒山野岭上,狱卒拖着裹尸的破草席,雪地上一路拖拽的痕迹,草席中露出的王熙凤死灰的脸,定格了不可一世的凤姐生前荣华富贵死后抛尸荒野的悲凉,正如判词所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名奔腾。枉废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呼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丧尽天良之事做尽,再来信佛,又如何得到庇佑呢?
      “天地生人,都有一个良心;苟丧此良心,则其去禽兽不远矣。圣贤教人,总是一条正路;若舍此正路,则常行荆棘之中矣。”(语出《围炉夜话》)



  王夫人在《红楼梦》中是个吃斋念佛之人,然而,信佛在王夫人而言不过幌子,她对下人既无宽容心,亦无慈悲心。金钏投井,晴雯病死都籍她之手,她没有凤姐行事的狠戾和无所顾忌,所以求神拜佛不过求个心安,夜里不梦魇罢了。贾珠早亡,元春暴毙,宝玉出家,也是对王夫人这个假善人的讽刺。           同是封建社会上层阶级,同是吃斋念佛,贾母对下人、对穷人的恻隐之心,慈悲之心可圈可点。第二十九回,正月初一在清虚观打醮,贾母亲去拈香。可巧有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儿正剪各处蜡花,正欲藏出去,不想一头撞在凤姐怀里。凤姐一扬手,照脸一下,把那小孩打了一个筋斗。贾母却说“可怜见的”,又要贾珍“带他去罢,给他些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了他。”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贾府,偏生老太太又听了,问刘姥姥是谁,凤姐便回明白了。老太太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便请了刘姥姥过来。刘姥姥知是贾母,福了几福。贾母亦欠身问好。接下来的闲谈,贾母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板儿见人多了,又不敢吃。贾母又命拿些钱给他,叫小幺儿们带他外头顽去。”“正说着,凤姐儿便命人来请刘姥姥吃晚饭。贾母又将自己的菜捡了几样, 命人送过去与留姥姥吃。”第四十二回,贾母陪刘姥姥逛园子,贾母平日里不过到一二处坐坐就回来了,那日一个园子倒走了多半个。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慈善的老太太的形象。
      



  一个精神层次高的人,其善良也是成正比的。他们向他人传递自己的善心,并不需要刻意去做的,而是内心最基本的选择。
    贾宝玉在《红楼梦》里,由始至终是一个佛缘很深的人物。抛开他本是青埂峰下一顽石,后衔玉而生,来到人间游历,最后受和尚道士点化而去的渊源,单就作为一个封建贵族的富贵公子而言,宝玉的慈悲心,可以说达到了平等一如的境界。

     宝玉不独关心爱护自己的一众姐妹,对丫环小厮戏子也一律平等对待。宝玉自己淋得雨打鸡似的,反叫别人(龄官)小心淋雨(第三十回);宝玉自己烫了手不管,反问别人烫着了没?晴雯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上,将股子跌折,宝玉责问了一句,晴雯兀自生起气来,最后是宝玉拿了扇子来给晴雯撕才消了气(第三十一回);春燕被她娘打耳刮子,宝玉拉了春燕的手说:“别怕,有我呢。”(第五十九回)“贾宝玉机敏动诸宾”一回,宝玉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要打赏,宝玉笑道:“每人一吊钱。”众人不依,一个上来解荷包,那一个就解扇囊,不容分说,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第十八回),宝玉也并不恼。若有读者认为宝玉本就偏爱女儿,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见了女儿便觉清爽,对丫头戏子小尼姑关爱实属正常,那么,善待仇视自己的人就是真正的宅心仁厚了。         第二十五回,贾环在王夫人屋内抄写《金刚咒》,见宝玉和彩霞闹,故意装作失手,将那盏油汪汪的蜡灯向宝玉脸上只一推,宝玉左边脸上烫了一溜燎泡出来,王夫人又是心疼,又怕明日贾母问怎么回答。宝玉道:“有些疼,还不妨事。明儿老太太问,就说是我自己烫的罢了。”      米列说:越是善良的人,越觉察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      赵姨娘在《红楼梦》里是个人人看不起的角色,素日常怀嫉妒之心,不忿凤姐宝玉两个,蜡灯事件后又买通马道婆给凤姐宝玉二人魇魔法,出了自己心头恶气。但文中却找不到宝玉对赵姨娘有什么不恭敬的地方。






  佛教因果的观念并非消极的宿命论,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所有的果报,不论善恶,都是自己种下的,幸福或悲惨的人生命运选择权,不在苍天不在神,而在自己,一切的结果,是自己行为决定的。
        境由心造,相由心生。
      最后,以《星云大师佛学》“星云禅语”作结:     以平等心美化人生,以忍耐心美化人生,以惭愧心美化人生,以感恩心美化人生,必定是一处庄严的净土。     



图片来自网络文字原创:从心所欲
音乐: 《无量心》    马常胜




发表于 2017-10-10 16: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少时看红楼梦只看其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故事情节,分辨不清其中的是非对错。而今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却没了再读的心情了。

点评

试着再读一回,或许你会有更多的感受和收获。读读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0 16: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0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蜘蛛 发表于 2017-10-10 16:37
年少时看红楼梦只看其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故事情节,分辨不清其中的是非对错。而今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却没 ...

试着再读一回,或许你会有更多的感受和收获。读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0 2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套红楼梦是我二十多年前买的。买书的人老了,书未变。
image.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0 20: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主文中对凤姐的评价,回想起自己看过的印象,凤姐算不上罪孽深重的人,贾瑞之死怪在凤姐头上实在是太不厚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0 2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本帖主文看了原著中的情节,不禁要感慨人言可畏。主文作者对凤姐所做之事断章取义,歪曲原文意思。这要是说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这人一定会被作者的三寸之舌害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1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的思考方法普遍是偏感性,说事前是先根据感情定个调子,然后再围绕这个主调找论据,不利的一律不用,这个套路只能说完成了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一步——大胆假设,至于第二步——小心论证就偏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剧对我印象挺深刻,多年前还购买了大录像的版本。百度金的读书笔记写的挺好,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1 14: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此不信能言善辩之人,遇到这种人就要提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2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俺都没读过四大名著,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12-27 17:19 , Processed in 0.0728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