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84|回复: 5

[古玩收藏] 图说晚清广东十文铜元简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为市面上制钱(中有方孔,俗称铜钱、清钱)短缺,广东省率先仿照香港“一仙(ONE CENT,即一分)”铜元,使用从英国引进的铸币机器开铸机制铜元,中国货币史上流通了2000多年的象征“天圆地方”的方孔钱(即“孔方兄”)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中国近代第一枚机制铜圆从此诞生,其式样为:
      正面文字:中心“光绪元宝”、满文左为“宝”右为“广”(清朝设立的宝广局即广东省铸币局),上缘“广东省造”,下缘“每百枚换一圆”指每百枚铜元换一枚银元。
      背面:珠圈内为飞龙图,珠圈外侧上缘为英文广东“KWANG-TONG”,下缘为英文一分(音译“仙”,即一元的1%)“ONE CENT”。
      此为中国近代第一枚机制铜元。

广东每百枚换一圆.jpg
广东每百枚换一圆背.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绪三十年(1904年),户部统一规定了铜元的币值单位仍采用过去的制钱“文”(银元一元等于1000文),面值分一文、二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种。于是,广东省将铜元正面的币值改为“每元当制钱十文”,背面英文相应改为“TEN CASH”。
广东当制钱十文.jpg
广东当制钱十文B.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铜元兴起的四、五年间,除中央户部外,陆续有近二十个省设厂开铸,不仅数量不能控制,而且作为金属货币,其式样、成色各地不一,铸行毫无节制。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底,中央政府下令统一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由户部造币总厂铸造新型铜元“大清铜币”。并规定各省“统一制造大清铜币,由户部颁发祖模,均与总厂所铸一律,惟于正面加铸省名一字,以便查考。”翌年(1906年,农历丙午年)开始,各省铸造的铜元便有了一致的新面目。广东省1906——1909年分别铸造了标有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四个相应干支纪年的“大清铜币”。

粤丙午、丁未、戊辰、己酉4枚套.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时的“大清铜币”的式样为:正面的“光绪元宝”被“大清铜币”取代,上缘置此四字满文(标志满族地位最高),加干支纪年,中心加铸广东之简称“粤”,两侧加铸“户部”二字。背面图案统一采用蟠龙(也称大清龙,研究版式时为与各地五花八门的龙纹相区别,又称其为部颁龙),英文为“TAI-CHING-TI-GUO  COPPER COIN.”(大清帝国铜币)。

粤戊申.jpg
粤戊申B.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1908年,光绪帝亡,溥仪即位,改次年(己酉年)为宣统元年。于是,1909年铸造的铜元,正面干支纪年为“己酉”,但将“户部”二字去掉了(是年户部改为“度支部”)。背面上缘原来的“光绪年造”改为“宣统年造”。余皆不变。

粤己酉十文.JPG
粤己酉十文背.JPG
发表于 2012-5-2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和图案饱满,生动,油光可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2-24 03:48 , Processed in 0.0557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