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6240
- 积分
- 29834
威望
金钱
魅力
回帖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95
注册时间2012-4-27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17-7-27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江山图》完成后被当时的宰相蔡京收藏,他在上面的题跋记述了宋徽宗指点王希孟,收他入翰林书画院的经历。卷后蔡京题跋云:“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据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书画鉴定家杨新在其《关于千里江山图》一文中所述,《千里江山图》并无作者款印。仅从卷后隔水黄绫上蔡京的题跋中才知道这一巨制的作者叫希孟。清初梁清标的标签上及宋晕的 《论画绝句》 中才提出希孟姓 “ 王” 。 宋诗说: “ 宣和供奉王希孟, 天子亲传笔法精。 进得一图身便死, 空教肠断太师京。 ” 附注云: “ 希孟天姿高妙, 得徽宗密传, 经年作设色山水一卷进御, 未几死, 年二十余, 其遗迹只此耳…… ”
杨新同时表示,“宋晕是在梁清标家里看到这一卷 《千里江山图》而写下上面的诗句和附注的。 但梁氏、 宋氏去北宋已六百余年 , 从何得知希孟姓王, 又何知‘未几死 , 年二十余’ , 因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第三条有关希孟的生平资料 , 这里暂从梁、 宋说法。”
对于王希孟生平事迹的记录仅有只言片语。根据以上几则纪录人们依稀可以推测,王希孟是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但宋徽宗慧眼独具:“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后,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工山水,作品罕见。
徽宗政和三年(1113)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此外再没有关于他的记述,不久英年早逝。
对于王希孟的去世,现在流传的多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身体过于羸弱;其二是其后上呈《千里饿殍图》,徽宗大怒,遂赐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