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32|回复: 25

请大家欣赏几愊油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9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面包》
马克夫斯基

一位疲惫的母亲走了很远的路给做苦工的孩子带来一个小包裹和面包。寒冷的冬日,那孩子没有鞋穿。母亲悔恨而又无奈的咬着手指。请仔细看看母亲的眼神吧,我不忍心长期凝视这焦灼的目光,它深深刺透了我的心灵。伟大的杰作!
11881796[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拉车的三个孩子》
彼罗夫

俄罗斯的冬季寒冷漫长,施加在那些穷苦人家的痛苦就更深刻。三个苦孩子每天都要到河边凿冰取水,他们迎风痛苦坚行,那小狗都被寒风刺痛着呲牙呜咽。据说,画家为找到3个孩子的样板模特,深入莫斯科贫民窟,找到画面中央那个孩子,画家向孩子的母亲提出要给孩子画像,在俄罗斯民间有一种迷信说法,认为小孩子被别人画像会被摄去灵魂,不会活得长久。最后母亲还是迫于窘困接受画家的酬金同意画像。不久,那个孩子真的死了。很多年后,一位老妇人在傍晚敲开“特列恰科夫画廊”的大门,说她孩子的画像在画廊里,她想看看。画廊破例允许她呆了很长时间,老妇人就在这幅画前坐了一夜,第二天她走了,没有人再见过她。
我反复观看此画思考,按奈不住内心的的激动,多么感人伟大的作品!
11319559[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女贵族莫洛卓娃》
苏里柯夫

女贵族莫洛卓娃是沙皇的亲属,她年少时守寡,拥有农奴八千人。她是当时的狂热的“分离派”旧教徒,因为激烈地

反对沙皇的宗教改革,被沙皇阿历克塞·米哈依洛维奇亲自下令逮捕,并流放到远离莫斯科的帕洛夫斯克,关在地牢里,后

因饥寒交迫死去。由于莫洛卓娃笃信旧教,疏财仗义,救济贫民,还为残疾人和狱犯缝制衣服,施舍乞丐,因此深得民众爱

戴,素有普济众生的美誉。而维护旧教又使沙皇不安,因此被捕流放。画家选择押解莫洛卓娃赴流放地途经莫斯科街道情景

。这是一幅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历史画面。画面由莫洛卓娃乘坐的雪橇向纵深飞驰而过,画面自然分成两个部分:右半大

部是一群旧教的信徒,曾获得过莫洛卓娃施舍的流民乞丐,他们赶来送行。其中有人掩面悲哀哭泣,尤其在近景处特别典型

地描绘了两位虔诚的追随者,一位老妪和一个乞丐。他们心目中的莫洛卓娃无比崇高神圣。那个乞丐举两个手指与莫洛卓娃

对应(新教用三指划十字,旧教用两指,这手势表明坚持旧教习俗决心)。人群中个个显得悲哀,他们中有贵族有平民,都身

着民族特色服装,都是旧教的捍卫者。而画面左上方描绘了一组新兴资产者和拥护新教的人物,他们喜笑颜开。画中主体形

象是莫洛卓娃,这位近于疯狂的贵族女子,由于长期的苦苦修行,使得她面颊清瘦,脸色苍白。但她神情傲慢,顽固地坚持

自己的信仰。在她那被黑衣包裹的身体和微露的面孔上,嵌着两只放射出复仇光芒的眼睛,仍然显示出清教徒那迷人的魅力

。画家为了使雪橇在画中飞奔而过,就在雪橇边画一男孩,他的飞跑姿态立刻使雪橇飞驰起来。这幅画表现出苏里柯夫伟大

的历史画家的气质。画中几乎找不出概念化的人物形象,也没有两个人是相同的表情。好奇的、害怕的、惋惜的、嘲笑的、

讥讽的、关怀的、惊恐的和看热闹的等等,画中人各尽其态。这幅画的人物塑造的成功远远超过画中莫洛卓娃本身,他们都

具有典型的普遍意义。
11328522[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相称的婚姻》
普基寥夫

所有人物都画得很大,有的如真人大小。作者将自己的肖像也纳入画中。(图右双手交叠于胸前者)普基寥夫于1863年在美术学院展出此画时,还是莫斯科绘画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正如评论家斯塔索夫在报刊上指出,此画好不容易才得到官方的认可,画中没有火灾,没有杀戮,没有……。画的只是在教堂里神父“毕恭毕敬地给洒满香水的将军……活的木乃伊,与为了官衔和金钱出卖青春的,哭泣的姑娘举行的结婚仪式。”画家用自己的笔画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那老新郎确有其人,同老头并排站着的新娘,则是普基寥夫的未婚妻的像(难怪周围亲友团的画像那么丑陋),作者至死也没有忘记这一沉痛打击。在这幅作品中,画家体现的是妇女命运的主题。特写式的构图,展示一个结婚场面: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正与一白发老者举行婚礼,神父为他们祝福,新娘低头无奈地默认了悲惨的命运,而成为新郎的老者则一幅傲慢的神情。画家抓住了这一病态的社会现象,用自己的艺术揭露了卑劣的社会交易和对女性的摧残。
1131930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陀思妥耶夫斯基画像》
陀思妥耶夫斯基影响了二十世纪很多作家,包括福克纳、加缪、卡夫卡,日本知名大导演黑泽明等,但是也有人对他不屑一顾,比如纳博科夫、亨利·詹姆斯和D·H·劳伦斯。他和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并称为俄罗斯文学“三巨头”。高尔基说过:“就表现力来说,他的才能只有莎士比亚可以同他媲美。”但他的颓废又让托尔斯泰叹息“不能奉为后世楷模”。
他曾被当作政治犯遭到监禁和流放,在当时对政治犯有一种假死刑的精神刺激,就是几个犯人一同拉上刑场执行枪决,只有在枪响后才知道,其中有的犯人并不会真被打死,而是让其陪着受一番生与死的惊吓,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其中的幸存者,所以他的作品才那么深刻?
陀思妥耶夫斯基注重人性的发掘,以近乎残酷的方式,不断拷问着自己的灵魂。
在他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陀思妥耶夫斯基题词:“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落在地里如若不死,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会结出许多籽粒来。”
11882518[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外归来》
列宾

在列宾创作中始终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他本人与许多进步知识分子和革命民主主义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一生绘制了多幅反映当时革命者的作品,其中以“意外归来”最为著名。沙皇俄国统治者常常用流放西伯利亚的办法来惩罚这些“政治犯”,无数革命者在那里被严酷的气候和繁重的劳役折磨致死,只有少数幸运者能在服刑后平安回来。油画“意外归来”,就是描写一个革命者经历多年流放后突然回到家里的惊喜场面,它极其生动地刻划了在革命者走进家门的一瞬间,在场的每个人物(革命者、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女佣和邻居)的反应和感情。母亲第一个站了起来,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真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儿子。妻子本来正在弹奏钢琴,她停止了弹奏,努力侧过头要更真切的看清自己的丈夫,为抑制强烈的激动手指紧紧抓住椅子扶手。正在桌旁温习功课的两个孩子表情最为生动:儿子经过短时的惘然后认出了自己的父亲,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女儿没有对父亲的记忆,父亲被捕时她可能还在襁褓中,因此当她看到这个形容枯槁的“陌生人”突然闯入家中时,把头埋得更低,带着一丝恐惧。革命者本人还没有脱去服刑时所穿的囚衣,脚上泥泞的皮鞋说明一路的艰辛,但他的步履和面孔十分坚定,表示流放的岁月并没有磨灭他的意志。有些评论家指出革命者清癯的外貌颇像基督,也许画家正是把他们隐喻成为了拯救苍生甘愿受苦受难的基督。这幅油画表现的富有戏剧性的场面,最突出地反映了列宾把握和刻划人物心理的高超能力。
11318684[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卡捷琳娜二世》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有名的铁腕女皇,她出生于德国(历史上欧洲各国贵族通婚非常普遍,拿破仑曾嘲笑欧洲的传统皇族,称他们都是近亲通婚的弱智),饱读诗书,早年倾心于法国启蒙思想,倡导自由平等博爱,与伏尔泰是挚友。掌权后却推行铁腕专制,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取代丈夫登上宝座,还毒死自己的丈夫。她曾豪情万丈地说:“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她执政期,使比较落后的俄罗斯与欧洲列强站在了平等的位置。在文化、艺术、教育等方面向南欧国家学习,当时俄罗斯上流社会普遍请法国家庭教师,用法语交谈。她大肆收购欧洲艺术珍品,聘请最好的法国、意大利设计师为她建设宫殿园林。开办皇家艺术学院,把大批人才送往法国、意大利深造,培养出像列宾这样的大批杰出艺术家。
她还以性欲旺盛著称,一生拥有至少13名情人。而所有这些情人,都必须先经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闺中密友——女伯爵布露斯的“床上测试”之后,才能正式为女沙皇服务。强健的体魄、英俊的面孔和风趣机智的谈吐不过是入门级的水平。女皇所有的“准情人”除了必须拥有高贵的血统外,还要通过严格的考核。叶卡捷琳娜二世手下有一批专门负责考核和测试面首的宫女,她们的工作就是审查这些“选手”是否具有让女皇心满意足的“实力”。如著名将军波将金就是他的情夫。叶卡捷琳娜二世像对待皇帝一样对待波将金,让他和自己分享那片广阔的国土。在国政方面,女皇事无巨细都要和波将金共同商讨,并和他一起在扩大俄国疆域和远征土耳其等重要战略上大展宏图。
女皇的朋友、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经巧妙而温和地批评女皇走马灯一样的风流韵事,女皇却说其实自己绝对是“忠贞不二”的:“你问我对谁忠贞?当然是对漂亮脸蛋了。漂亮脸蛋总是让我心动不已。”
11669985[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凡雷帝杀子》列宾

这幅画原名叫《1581年11月16日恐怖的伊凡和他的儿子》。伊凡四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任沙皇(沙皇即凯撒之意),16世纪俄罗斯的专制统治者。他生性残暴,17岁时杀死握有实权的摄政王,自立为帝。曾毫不留情地屠杀所有反对他的政敌,镇压叛乱、绞死主教,最终失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从历史角度看,他在统一和治理国家等方面建有卓越功勋。这个政权是建立在恐怖基础上的,所以世称他为“伊凡雷帝”即“恐怖的伊凡”。列宾所处的时代,是俄国历史上最恐怖和最黑暗的时代。80年代,俄国全境因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而开始血腥屠杀,从而激起人民的愤怒和反抗,列宾打算表现这个时代的现实。一天,他去听俄国大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交响组曲《安泰》第二部分《复仇的痛快》,得到启发,他说:“它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我想是不是能在绘画中体现我受音乐影响而产生的情绪呢?我就回忆起伊凡雷帝。这些年相继发生了许多血腥事件,感到很可怕,但是有一种力量总是催促我去完成这幅画。”画家选择了这样一个情节精心描绘:伊凡雷帝在一次与他儿子争执时,用手中的笏杖猛掷过去,不幸击中儿子的头部,鲜血如注……这一偶然的暴烈冲动致使后继者送命,伊凡顿悟这绝后的可怕举动,立刻上前搂抱住垂死的儿子,睁大恐怖、悔恨交加的双眼,他想求儿子饶恕但已无济于事,兽性和人性同时显示在伊凡的身上。为了增强画面的恐怖感,画家有意采用了深重的红色调。背景阴暗,以加强前景的恐怖气氛。红色的地毯,映出这幕血腥的击杀。画家集中刻画伊凡的瘦脸上,瞪着两只惊恐万状的大眼珠,那种不可逆转的杀子之痛,预示着伊凡统治将临灭亡,也向世人展现残暴的沙皇注定失败的原因。这幅画一问世就惹怒了沙皇当局,一位总检察官在给皇上的奏折上说:“画家偏以全部真实去描绘这事件,其用意究竟何在?为什么要画伊凡雷帝呢?除了某种倾向外,找不到别的理由。”于是这幅画刚展出就被除去,严禁流行。
11315773[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亚伊尔女儿的复活》列宾

这是列宾在彼得堡美术学院毕业时参加命题创作比赛的一幅油画,也是他的成名作。命题取自圣经故事:主耶稣在各地巡游拯救世人时,得知亚伊尔的十二岁独女就要死去,全家陷于极大的悲痛中。耶稣来到村里,有人告诉他那个女儿已经死去,劝他不要再做没用的事。耶稣对他们说,她没有死,只是睡着了。他走进亚伊尔家后,屏退了所有无关的人,只留下自己的三个弟子和女孩的父母。他走到女孩所卧的高台前,拿起她的手,对她说,“孩子,听我说,你该起来了。”奇迹果然发生,女孩恢复了呼吸,不久后并能下地行走。学院规定应赛作品的创作期限是四个月,当大部分时间过去时,列宾仍毫无进展。就在他几近绝望时,他想起了童年时代与他亲密无间的姐姐乌斯佳(Устя)之死。她当时也是十二岁,被病魔无情地夺去了生命,他和全家亲历的悲痛重新回到了他的记忆中,使他一下子进入了无法抑制的创作冲动。为了使自己沉浸在悲剧气氛中,他甚至在作画时请人在一旁弹奏贝多芬的音乐,就这样在极度激动中只用了短短几天就完成了作品。这幅画以其独到的构图,光线和色彩的成功运用,人物面部表情的生动刻划,以及特有气氛的描绘,使列宾赢得了学院颁发的大金质奖章,并得到了去意、法等国进修绘画的机会。
11318571[1].jpg
发表于 2010-5-29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油画的厚重[23]前两幅一下让俺想起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人民大团结![2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12-28 10:26 , Processed in 0.06305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