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09|回复: 3

读叶广芩的《小放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9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作者用第一人称写了去“杏花深处”敬老院探望五姐的故事,由五姐唱“小放牛”以及现在住养老院的实况,引出教她唱“小放牛”的清末太监张文顺的坎坷一生,通过张与作者一家的亲密联系,穿插着很多那个时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小故事,以及市井人物对生活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的开篇很平,用两章的篇幅似乎漫无目的地描写作者去“杏花深处”找五姐的经历,由京剧《小放牛》开始,东一笔西一笔写了很多不相干的人物和事,我还以为要写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刚要一翻而过,第三章没有绕弯子,开头就写“张文顺是天津附近的静海人”,一句话就抓住了我的眼神。

作者不吝笔墨地描写了张文顺少时因家境贫寒到宫里做了粗使太监,尊称“安达”,因聪明伶俐长得标致,凡事“依着您”,被敬懿太妃要到跟前去当差,在那里拜了刘掌案为师,自娱自乐给太妃唱自编自导的《小放牛》,演牧童的张安达在舞蹈和唱歌中找回了一个健全完整、明亮舒朗的少年。在沉闷险恶的宫廷生活中,《小放牛》是张文顺的慰藉;在残缺阴暗的人生中,《小放牛》是张文顺的阳光。

因溥仪的一次赏赐,张安顺有了私房钱,离开宫廷后买了私宅,把老太太接到京城里,还娶了梳着元宝髻的娘们,带来个刚会走路的丫头,生活从此安定下来。懂礼数的张安达常到叶府走动,对经常“辟谷”的以前帮过他的五姑爷也敬着。

在街道上和五姐排演《小放牛》又让他火了一回,把五姐也托成了明星,然而好景不长,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张文顺离开宫廷后的彻底丧失了劳动力,“知已犹未报,鬓毛飒已苍”,媳妇去世后,张安达的晚年虽然有知冷知热的养女敬着,却因习惯不同,最终进了敬老院,一向干净得索的张安达晚年生活并不如意,临终按旗人的规矩礼数去叶府辞行,枯槁孤单的他在除夕夜里溘然长逝,“全须全尾”地走完他的一生。张安达大年初一的棺材也多多少少影响了叶府的气数,同年八月叶家的父亲和母亲也离开人世。

细细回味《小放牛》,才感觉开篇的伏笔没有白写,五姐是大家闺秀,配了门当户对的金世祖的后人,然而“完姐夫”不习人道专喜修道,五姐不炒不闹地离了婚,很革命地嫁了“紫阳牧童”,生了一对又胞胎的女儿和一个“小白兔”儿子。“紫阳牧童”去世后,五姐离开儿女到了在苏格兰牧过羊的王佳模开的“杏花深处”敬老院,又唱起了“小放牛”,成了当地的“叶腕儿”,开始自己夕阳红的生活。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眼,与开篇相呼应,张安达这个“小放牛”的敬老院与五姐这个“村姑”的养老院有着天壤之别,清末的太监与建国的革命干部的命运自不相同。

叶广芩的文字大气而不张扬,如老人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人物刻画特别逼真,每一件事都如亲历,纯文学的抒情又不滥情,即没有革命式的古板又没有大嘴般的矫情,在如今文学领地一片“黄”的情景中安然地守着一片净土。这一切都让我喜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梅兰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喜欢叶广芩,我更喜欢你。哈哈。以后得多学学”凡事依着您“的处事态度。 [33]
发表于 2010-1-19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额喜欢看小麦讲过去的故事,娓娓道来如亲历,原来渊源在叶广芩啊
好久没看见素月了,好天继续爬山哈
发表于 2010-1-19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短篇是很好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12-28 12:11 , Processed in 0.0573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