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皇家礼炮21

[知识感悟] 《户外知识大汇总》!!!(全面,总有一些适合你)同发烟台论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皇家礼炮21 于 2010-12-14 09:27 编辑

戶外常识系列之10-------攀登的三拍法

攀越陡峭时如在较硬的支坡上攀登,一定要按三个步骤地行:

(1)双手和横握冰镐头的两边,将镐底钉插进斜坡雪内。

(2)随即以走尖用力蹬破雪的表层,构成一个支点。

(3)再将另一足提上前,蹬破另一部分雪的表层,再构成一个支点。因按三个步骤构成等高的台阶形脚迹逐步上攀,故名“三拍法”。

2010-12-10 12:17

photo by 行摄匆匆
戶外常识系列之37-----攀岩的三点固定法

三点固定法是登山运动中攀登陡峭坡面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安全攀登方法。在攀登较陡峭的岩石峭壁时,双手和双足形成人体用力的四个支撑点,轮流使用其中三个点,使之保持于岩面上呈暂时固定状态,而移动一手或一足继续向上攀登。

三点固定法的身体姿势,攀登岩石峭壁时身体要自然放松,以三个支点稳定身体重心,而重心要随攀登动作的转换移动,这是攀岩能否稳定、平衡、省力的关键。要想身体放松就要根据岩壁陡缓程度,使身体和岩壁保持一定距离,靠得太近,会影响观察攀岩路线和选择支点。但在攀登人工岩壁时要贴得很近。在自然岩壁攀登时,上、下肢要协调舒展,盘眼要有节奏,上拉、下登要同时用力,身体重心一定要落在脚上,保持面向岩壁、三点固定支撑、直立于岩壁、三点固定支撑、直立于岩壁上的攀登姿势。

手臂的动作 手在攀登中是抓住支点、维持身体平衡的关键,手臂力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攀登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一个优秀的攀岩运动员必须有足够的指力、腕力和臂力。对初学者来说,在不善于充分利用下肢力量的情况下,手壁的动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发。手臂如何用力,在人工岩壁攀登和自然岩壁攀登时情况不同,前者要求第一指关节用力抠紧支点的同时,手腕要紧张,手掌要贴在岩壁上,小臂也要随手掌紧贴岩壁而下垂,在引体时,手指(握点)有下压抬臂动作,其动作规律是,重心活动轨迹变化不大,节奏更为明显。但攀登自然岩壁时其动作就变化很大,要根据支点不同采用各种用力方法,如抓、握、挂、抠、扒、捏、拉、推压、撑等。

脚的动作 一个优秀攀岩运动员的攀登技术发挥得好坏,关键是两腿的力量是否能充分利用。只靠手臂力量攀登不可能持久。脚的动作要领是,两腿外旋,大脚趾内侧贴近岩面,两腿微屈,以脚踩支点维持身体重心,在自然岩壁支点大小不一和方向不同的情况下,要灵活运用。但要切记,膝部不要接触岩石面,否则会影响到脚的支撑和身体平衡,甚至会造成滑脱而使膝部受伤。另外,在用脚踩支点时,切忌用力过猛,并要掌握用力的方向。

手脚配合 凡优秀攀登运动员,上、下肢力量是协调运用的 。对初学者或技术还不熟练的运动员来说,上肢力量显得更为重要,攀登时往往是上肢引体,下肢蹬压抬腿而移动身体。如果上肢力量差,攀登时就容易疲劳,表现为手臂无力,酸疼麻木,逐渐失去抓握能力。失去抓握能力后,即使有好的下肢力量,也难以继续维持身体平衡。所以学习攀岩,首先要练好上肢力量,上肢又要以手指和手腕、手臂力量为主,再配合以脚腕、脚趾以及腿部的力量,使身体重心随着用力方向的不同而协调地移动,手脚动作的配合也就自如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戶外常识系列之11-----野外夜间距离判断的简单方法

  下载 (167.47 KB)

2010-12-10 12:19
夜间利用光源或声源可以判断距离,根据一般人的听力:
    1.在1公里以内可以看见香烟头火光。
    2.在1公里半以内可以看见擦火柴火光及手电筒光亮。
    3.在2公里以内可以看见步枪射击火光。
    4.在半公里以内可以听到人的平常谈话。
    5.在1公里以内可以听到人呼喊声和马蹄声。
    6.在1公里半以内可以听到汽车开动声音。
    7.在2公里以内可以听到汽车喇叭声和马叫声。
    8.在5公里以内可以听到枪声。
    9.在8公里或12公里以内可以听到飞机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戶外常识系列之12------户外运动的能量补充

参加户外运动就不能不补充能量,在运动中补充能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食用能量食品。它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最少的重量让你获得体力和精神。


2010-12-10 12:22

小时候家门口有座山,,虽不算高,但是经常爬,爬累了就吃一块水果糖,马上觉得精神抖擞。如今,各种各样高能量的食品、饮料充斥着驴子们的大脑神经,却再也无法回到儿时那种欢乐的时光。

2010-12-10 12:22
现在旅行已经不再限于家门口了,路途远了对重量自然也就斤斤计较。能量食品每次也必少量的要带一些,以备不时之需。尝试一些能量食品,感觉果仁、巧克力:在能量食品中属于最好吃的东西。因为这个很正当的理由,常常打着补充能量的旗号来解决自己嘴馋的毛病。


2010-12-10 12:22

葡萄糖是好东西,当生病时全靠它来补充营养。据那些老驴们说,初上高原的朋友,带些葡萄糖一路上喝着,能增强体质,补充体能,对抗高原反应时总会有些帮助的。

能量棒也非常好,虽然口感不好,补充体能的效果还可以。它的优势是通过提取食物中精华物质,所以基本上都可被人体吸收。比较神奇的是有驴友说在太白走了五天,吃了不少的能量棒,居然一次都没有去蹲大号,呵呵。

能量饮料和能量棒类似,可补充驴子们大量运动后丢失的水份、电解质和葡萄糖,解除口渴感。




西洋参片味儿怪,但作用很强。每次登山或长距离徙步时带上一盒,在体力不支时含进一粒,怪怪的味道一入喉,马上觉得体力倍增。不管是真的有用还是心理作用,至少它带给我能量。

以上几种食品中,最常带的就是巧克力和西洋参片。原因很简单:重量轻、体积小、效果明显。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戶外常识系列之13-------攀岩的绳索

攀岩主绳是攀登者最重要的一项安全装备,不同类型的攀登对绳索要求的差异很大,挑选时一定要慎重。市场上绳索的品牌款式多种多样,大家的选择也很多,如何能够在琳琅满目的绳索中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绳索呢?其实对比不同品牌的绳索性能也不难,只要仔细察看一下绳索的标签,就不难得出结论。

2010-12-10 12:25


  当你拿到一款绳索,首先要看一下绳索的标签,每一款绳索都有标签,标签上标注着绳索的最基本数据,而且这些数据是强制标明的,这些数据的真实性是绝对可靠的-因为这些数据不是有厂家随便标出的,而是经权威认证机构检测后得出的。这些信息包括:绳索的品牌、型号、规格、类型、首次冲击力、每米重量、坠落次数、绳索长度、CE认证、UIAA标识等信息。下表为BEAL TOPGUN 型动力绳上所标注的内容:

    性能参数:

    单绳

    细轴数                           48

    每米重量                         68 g

    首次冲击力实验室数据             7.35-7.40 kN

    首次冲击力BEAL标准               7.40 kN

    坠落次数实验室数据               13-14

    首次冲击延展率                   37 %

  动力绳的类别。动力绳分为:单绳、双绳、对绳,那么如何区分这些绳索呢?咱们先看看他们的定义:

    单绳:

  单绳是常见的绳索类型,其特点是使用中将一股绳挂入一个保护点。当攀登路线不很曲折时,多使用这种绳索。单绳不适合多阶段下降,多用于运动攀登。

    双绳:

  双绳由双股绳索组成,领攀者将双股绳索同时系于安全带上,两个随攀者分别将其中一股绳系于安全带上。领攀者将单股绳挂入锁中,可以减少线路的曲折。这种绳索多用于高山攀登或长路线攀登,在多阶段下降中其优势更加明显。攀登过程中当保护点不是非常牢固时(如使用岩塞、冰锥、岩锥等保护器械)使用双绳是安全的,因为坠落时单股双绳对保护点产生的冲击力比对绳或单绳都要小。在发生石块坠落或是峭脊坠落的情况时,双绳可以为攀登者带来更好的保护。当攀登路线曲折多变且需要坠落冲击力尽可能减小时,您最好将双股绳索分别挂入保护锁中。

    对绳:

  使用对绳时一定要将双股绳索同时挂入保护锁。领攀者和随攀者都必须将双股绳索同时系在安全带上。对绳相较单绳的优点是多阶段下降较为方便。对绳的重量比双绳轻,但严禁单股使用。

  此外还有徒步绳:

  徒步绳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第四种绳索,只适用于较简单的徒步路线。徒步绳的直径至少相当于单股的对绳。

  如何根据不同的运动选用不同类型的绳索呢?

     1.  多阶段攀登(攀岩、登山、攀冰)

    单绳:攀登者与保护者分别系于绳索两端。路线垂直度依靠扁带长度进行调节。

  双绳:攀登者与保护者分别系于双股双绳的两端(如使用双色双绳,领攀者系在绳索中点位置)。如保护点较牢固(使用膨胀钉、胶合保护点等保护器械),可将两股双绳同时挂入一个保护锁,但需要借助扁带调节路线垂直度。如保护点不是非常牢固(使用冰锥、岩锥、岩塞等保护器械),此时必须使用单股双绳以减少冲击力

  对绳:攀登者与保护者分别系于双股对绳的两端(如使用双色对绳,领攀者系在绳索中点位置)。路线垂直度依靠扁带长度进行调节。

   两名随攀者情况:

   单绳:只适用于低难度线路。三名攀登者系在同一根绳索上,相互之间保持数米距离。

  双绳:领攀者系于两股双绳的一端(如使用双色双绳,领攀者系在绳索中点位置),两名随攀者分别系于单股双绳的一端。在法国,这项攀登技术被称为小尖顶或箭头。

  对绳:对绳不适用于“en fleche”攀登,两名随攀者不能分别系于单股对绳的一端。

  2.低难度冰雪路线

  整条路线没有技术难点且不会发生危险性坠落,但必需配备保护绳索。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动力绳:

  3.在岩石刃脊上行进

  一名随攀者

  单绳:两名攀登者分别系于单绳的两端。

  双绳:两名攀登者分别系于双股双绳的两端 (此时不建议您使用单股双绳,以防发生滑坠时锋利石刃切割绳索)。





  对绳:两名攀登者分别系于双股对绳的两端。

  两名随攀者

  单绳:领攀者系于绳索中部,两名随攀者分别系于绳索的两端,以减小坠落冲击力。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容易的刃脊路线,不需要分阶段攀登。

  双绳:领攀者系于双股双绳的一端,两名随攀者分别系于单股双绳的一端。这种方法与前面提到的“en fleche”攀登相同。刃脊路线不建议您使用单股双绳,以防发生滑坠时锋利石刃切割绳索。使用en fleche方法在难度较小的刃脊路线上行进时,三名队员必需时刻保持警惕,随时观察地形变化。

  对绳:对绳不适用于en fleche攀登。

2010-12-10 12:25
  单阶段运动攀登

  这种攀登方式采用的方法与多阶段攀登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采用上方保护方法时,可以使用单股单绳或单股双绳 (注意保护器对绳索直径的要求)。

  铁道式攀登

  通常在铁道式攀登中多使用势能吸收器进行保护。然而对于新手来说,这种方法并不一定安全,因为新手使用势能吸收器不熟练就会存在安全隐患。此时最佳解决方案是由一名熟练的领攀者使用单股单绳或单股双绳对随攀者进行保护。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戶外常识系列之14------户外溯溪探险

户外溯溪探险是由峡谷溪流的下游向上游,克报地形上的各处障碍,穷水之源而登山之巅的一项探险活动。

  在溯溪探险过程中,溯行者须借助一定的装备、具备一定的技术,去克服诸如急流险滩,深潭飞瀑等许多艰难险阻,充满了挑占性。也正是由于地形复杂,不同地须以不同的装备和方式行进,因则使得这项活动富于变化而魅力无穷。溯溪活动需要同伴之间的密切配合,体现一种团队精神,去完成艰难的攀登,对于溯行者是一种考验,同时又得到一种信任和满足,一种克服困难后的自信与成就感。在峡谷溪流中,到处是意想不到的美景,与同行者享受远离尘器的宁静美丽,那份心情该如何描述?


2010-12-10 12:27

  溯溪图的判读与绘制:溯溪图是根据峡谷溪流的地形特点而绘制的简单明了的溯行路线特征图件,是溯行前必须准备的物品之一。有经验的溯溪者要以根据该图件清楚地了解溯行地区遇到的各种地形特征,从而有目的的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判读溯溪图是洋溪的基本技能,而能够学会绘制溯溪图则更使溯溪组织之间多一份交流的宝贵资料。

  溯溪图一般以1:50,000地形图足以显示主要的地形特点,如岩石堆、瀑布、深潭等。标绘得过粗过都不适宜,过粗无法体现整体路线上的特点,而过细则显得杂乱,没有特点。一般来说,地形图步足1cm的地形省略。图上所描绘的主要地形有:岩石堆、峭壁、瀑布、深潭等特征地形,地物标志溪流的汇流和分流点等。

  溯溪装备:因为溯溪是登山的一种方式,所以登山装备必不可少。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溯溪专用的物品即溯溪鞋、护腿和防水衣物。

  溯溪鞋是垂钓用的防滑鞋,鞋底摩擦力特别大,在湿滑的岩石上走特别方便。国内这种溯溪鞋很难买到,但手工编织的草鞋也可作防滑鞋。使用护腿可防止蚂蟥等的叮咬。

  防水衣物的选择以轻便、透气性良好、易干燥的尼龙面料为宜。保暖衣物和露宿帐篷、炊具、食品等视日程的安排而有选择性地携带,物质装备的准备以轻便、负重不宜过大为准则,帐篷可以携带外帐。另外可自带渔具等,在露营时进行垂钓之乐。

  因为溯溪总在水边或水中行进,所带的装备应妥善打包,一应物品最好用塑料袋包好以后再放入背包,尽量使背包的体积最小。

  溯溪技术:溯溪技术除了基本的登山技能,溯溪还要求掌握攀登瀑布等技术,因此单从技术而言,溯溪比登山更为复杂,要求更高。溯溪的技术大致可分为:溯溪图的判读,登山技术,具有溯溪特点的技术,即岩石堆穿越、横移、涉水泳渡、瀑布攀登和爬行高绕等。

  攀登技术的基本要领为三点式攀登,即在攀登时四肢中的三点固定,使身体保持平衡,另一点向上移动。

  岩石堆穿越:峡谷溪流中多滚石岩块。且湿滑难行,行走时应看准、踏稳,避免因踏上无根岩块跌交或被急流冲倒。

  横移:在岩壁瀑布下深潭阻路,可尝试由两侧岩壁的岩根横移前进。岩石多湿滑支点不易掌握,横移时须特别谨慎,有时支点隐藏于水下,此时以脚探测摸索移动,若特别困难,干脆涉水或泳渡更简单。

  溯溪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湿水,一般峡谷中多阴凉潮湿,湿水以后衣物鞋子底不易干,容易疲劳,脚久在水中易起水泡,所以非不得已不要湿水是溯溪的基本要诀。

  涉水泳渡:涉水或泳渡时,必须清楚地判断水流的缓急、深度,有无暗流,必要时借助于绳索保护技术。在溯溪过程中经常使用绳索横渡过河,涉及一系列的绳网、绳桥技术,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攀登瀑布:这是溯溪过程中最刺激,也是难度最大的技术。攀登前必须事先观察好路线,熟记支点,不要充分考虑好进退两难时的解决办法。瀑布主体水流湍急,但苔藓少,有时反而容易攀登。

  瀑布攀登虽然刺激,但难度大,经验和技术要求高,不具备娴熟技术经验或初学者不要轻易作这种尝试。

  爬行高绕:在遇到瀑布绝壁,其他方法不能实现时,可以考虑爬行高绕的方式前进。即从侧面较缓的山坡绕过去,高绕时小心在丛林中迷路,同时避免偏离原路线过远,并确认好原溪流。

  溯溪原是欧洲阿尔卑斯的一种登山方式,现演变为相对独立的户外运动。在亚洲地区开展最为普遍的是日本,各种团体组织比比皆是,因以足踏草鞋而多名曰“××草鞋会”。

  由峡谷溪流的下游到上游,直至顶峰,称为完全溯溪。而选择一段溪流溯行,行露营垂钓之乐,赏飞瀑峭这巍峨,享幽谷密林之恬静,则更为盛行。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戶外常识系列之15------户外野营

户外野营是指不依赖山屋、旅社等人工设备,而是用自己准备的道具,在山野中生活过夜。往昔野营活动,最常见的童子军运动及军队活动上的名词,而一般则是指野外,大自然中,以停宿为中心的自由活动方式称为野营,但它仍有许多的形式与方法,非千篇一律,甚者,大如军队的夜宿,小至只有一人的露营,都可以广泛的被认定为野营。投入大自然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野营,野营生活,可以远离烦嚣的都市,还可以改变单调而乏味的休息,当假日后,你将又有一股开创新生活的冲动。野营中可以加入许多游戏,如捉虾、捕鱼、观星、赏鸟、游泳、戏水、篝火晚会、辨识植物等,最后再用照相机、摄象机,拍下属于自己的永恒回忆,真可谓其乐无穷。


2010-12-10 12:29


pp by 山之石


  野营相关术语

  露宿一种相当轻便且不太需要太多物资气材的过夜方式,通常分为有计划与遇到突发状况。一些攀登者运用近似斯巴达方式露宿,期望运用最短的时间快速前进达到目标;而无计划遇到突发状况必须露宿是相当不舒服,可能受伤,恶劣天候或迷路,万一遇到突发紧急露宿可以运用掏空背包,将背包套入下半身而雨衣裹住其余部份。低海拔尚可接受露宿,因为它可以生火煮一些热饮,会比较舒服且衣物无须带太多,但大部份的露宿就不会如此舒服。攀岩的露宿须固定确保自身的安全与器材的稳定性,然後才脱掉湿靴子,换穿乾袜子,乾衣物,或不要让雪停留於身体,随时拍落雪,松开皮带或任何会阻碍身体气血循环的皮带,再穿上足够的衣物,至於多少衣物才算足够,尚无定论,它视你自身的野外经验,生理状况,心理因素。营地的选择最好远离水源地,近草原,步道与其它露营者,选择的营地最好有些倾斜如此易排水不需挖排水沟,远离水源地(湖边、溪旁...等)至少五十公尺。避免污染水源,尽量不要扎营於溪谷,会很冷且危险,最好选有小丘或圆丘等突起地形。


  露营是指不依赖山屋、旅社等人工设备,而是用自己准备的道具,在山野中生活过夜。往昔露营活动,最常见於童子军运动及军队活动上的名词,而一般则是指野外,大自然中,以停宿为中心的自由活动方式称为露营,但它仍有许多的形式与方法,非千篇一律,甚者,大如军队的夜宿,小至只有一人的露营,都可以广泛的被认定为露营。


  营钉不同的厂商对营钉有度同的设计,从六到八寸,T型,I型或半月型,甚至螺旋状的营钉,针对硬地,岩地或雪地,当然营地附近的树干或树枝,树根易可为营钉。

  宿营期间,背包要关紧避免小型动物盗粮,入夜後,背包套须使用,即使晴朗的天气,露水依然会沾湿背包,雪期,可用背包作为雪洞的门,若躜行或爬行於树林,灌木林,装填背包调低重心较适合,宿营可将空背包置於脚下套於睡袋外,绝缘於寒冷的地表改进睡觉的温度回来必须将背包清理乾净,若太脏可用中性的清洁剂清洗背包再置於阴凉处风乾,但避免曝晒太久,因为紫外线会伤害尼龙布健行过程依然要注意基本的保养,背包被划破就要即时缝补,要选用较粗的针线是专门缝补椅垫的针具,须缝牢,尼龙线可用火烤断。

  当以连续健行两小时以上,并无补充碳水化合物,你的大脑会提出抗议,会出现头痛、头晕目眩的徵候、最好的碳水化合物是市售的各式谷类制品。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戶外常识系列之16------人工攀岩场

人工攀岩场的优点

 1、可以让完全外行的初学者及有经验的攀岩者,在完全没有外在危险的状况下攀登,不必担心落石,也大大减低了坠落的危险。

 2、全年皆可使用,室内、室外皆可安装,几乎不受天候影响,即使在没有天然岩场的地区,亦可享受攀岩的乐趣。  

 3、提供一个教练容易训练学习者的空间,因为同一人工岩场的攀岩路线,可透过岩板及岩块的调整,因应学习者的进度需求,而随时变化其困难度。

 4、通常人工攀岩场都设在市区及室内,所以不必花费许多的旅费及时间到野外的天然岩场,就可以享受攀岩的乐趣。


2010-12-10 12:30
pp by 行摄匆匆

  人工攀岩场的用途

 对现代的都市人而言,运动常考虑它的方便性、时间性、气候影响等因素,攀岩它解决了现代都市人运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国民绝佳方便的运动休闲去处。攀岩运动可以是一种艺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透过身体在岩壁上移动、接触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回归自然的原始感动。

 人工岩场的用途如下:

 1.练习绳索及各种攀岩安全装备的使用 6.个人自信心建立,团队合作训练

 2.模拟户外天然岩壁的各种状况 7.培养坚毅、勇敢、冒险的精神

 3.攀登技巧与身体动作训练 8.受辅导及中学生行为矫正训练

 4.攀岩比赛及表演的举行 9.身心障碍人士的心胸拓展训练

 5.增进家庭亲子关系的活动 10. 各种运动选手的辅助运动训练

 人工岩场的发展与现代生活

 攀岩运动事实上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运动、游戏的局面,攀岩已被教育家当成改造个人人格的一项有效工具,所以它在近10年来,受到欧美国家的重视,目前世界各地已经有许多有系统、有组织的团体,将这种运动推广到学校、俱乐部及休闲游乐区。在欧美各国,许多公园都建有人工岩场,让人们去逛公园时,不再只是静态的散散步及欣赏花草、小鸟,他们还可以同时做一些攀岩运动,来达到更佳的休闲效果。

 除了攀岩活动外,人工岩场也可以提供类似高楼逃生、绳索下降等个人防火训练,以及山难搜救技术的训练,高空作业人员,如天线架设、建筑、外墙清洗作业、冷气安装,也可以在经过训练后,将工作的危险性大幅降低,让劳资双方皆可获得保障,业主也可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军方及特种部队也常利用人工岩场,作各种作战技术演练,例如困难地形突破、突击潜入、人质解救或者是巷战、城市战等训练。

 此外在休闲市场上,目前世界各地一些稍具规模的公园、渡假饭店都以此设备召揽客人,以突破自己的特色,或当作企业、地方的地标。其他还有一些训练中心、健身俱乐部,以此来训练企业主、管理者或员工的耐力、意志力及应变能力。在医疗方面,人工岩场也可以应用在后健工作上透过特殊的岩块排列组合,可以使病人从有趣的攀岩活动中,训练固定的肌肉,而达到后健之疗效,此种方式远较枯燥的传统复健训练要好。在儿童体健方面,则运用在肌肉发展及手、眼、身体之协调训练上。 以下我们将综合国内、外曾经导入人工岩场的各种个案做一说明,以让大家了解人工岩场在现代生活环境中的运用状况。从这些个案及照片中,各位将可很明显的看出,人工岩场不只有其功能上的实用性,在许多的场合中,它更是一项很好的建筑装饰素材,因此许多业主很乐意在他们的设计规划中采用此项设备。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戶外常识系列之17------户外运动之下降
文字資料來源:网易 ali8840的博客

速降,源自高山探险下降保护技术,在抢险、运输和军事突袭行动中也经常使用,后来演化成与攀岩、蹦极类似的极限户外运动项目。现在它已分化成岩降、塔降、桥降、溪降等类别。速降是在教练的指导与保护下,借助景点的自然落差,利用绳索由岩壁顶端下降,参与者可以自己掌握下降的速度、落点,以到达地面。虽然并不需要严格的专业技巧,但参与者必须克服对高度、速度的恐惧,具备勇往直前、坚持到底的决心。

2010-12-10 12:33


  岩降的基本技术是:右手位于右腰后侧,握紧绳索就能让身体停止下降,右手放松会在重力作用下匀速下降。上身保持正直,双腿伸直或微曲蹬在岩壁上,一步步往下移动,除了脚,身体任何部位都不要与岩壁亲密接触。

  岩降的基本装备:包括安全头盔、安全带、主锁、8字环、静力绳、手套等。

  安全头盔:和攀岩等户外运动一样,头盔是必不可少的安全防护装备,下降途中一块小小的石块落下来,砸在头上就可能造成极大的生命危险。

  安全带:下降时使用的是坐式安全带,由腰带和绑在两侧大腿根的腿带构成。穿戴时要注意调整好松紧,不然在长时间的下降过程中会很不舒服。另外,系安全带时切记打反扣,即带子系好后沿反方向穿回,以防途中带子松开脱落。

  主锁:被形象地称为“大D”,材料非常坚固,一般可以承受30千牛的力和10千牛的冲力。主要起连接作用,如连接扁带、静力绳,通常连接“8”字环,缓冲人的下坠力。在扣紧主锁时要注意,沿螺纹拧到头之后要向反方向松半圈,这样做是为了方便打开主锁,以防受力后锁死。

“8”字环下降器:是最普遍使用的下降器,通过绳子在8字环中穿梭形成的8个点来增大摩擦,控制下降速度。在收放“8”字环时,一定要轻拿轻放,如果环体出现裂纹,哪怕再细小也应立即停止使用。

穿取8字环的方法;


2010-12-10 12:33


手套:由于速降的距离长,速度快,“8”字环很容易摩擦发热,甚至会烫手,加上手握静力绳放松、抓紧控制下降速度,所以一副手套是必不可少的。下降时切记双手握绳时要远离“8”字环,以防手套卷进“8”字环发生危险。

  静力绳:绳子主要有动力绳和静力绳两大类,其中静力绳的延展性近似0,不能*伸缩来吸收冲力,一般被用作路线绳,常用于探洞、溯溪等,基本不用于攀登,尤其不能作下方保护绳。动力绳能够伸缩吸收脱落所产生的冲力,特别为下方保护专制,在有动力冲坠可能性的项目中,一定要用动力绳,如攀岩、登山、蹦极等。静力绳多为白色,即使彩色,也都是单色;动力绳多为花绳,色彩鲜艳。在速降运动使用的就是静力绳。


  抓结的用途:

  1、用来沿主绳攀登,作用和上升器一样;
  2、沿绳下降時作保险用;
  3、救援时成为z滑轮组的数个主要部份。

  注意:

  1、绳套菊绳直径一定要比主绳直径小,绳套菊绳直径最少5毫米,主绳直径不能少过9毫米,以防万一,绳套菊绳直径一般6毫米,主绳直径9.8-14毫米;
  2、绕的转数3次;
  3、菊绳直径大些,如7毫米绕的转数要小些,一般2次,但效果不比用6毫米好。

打腿部抓结,作备份保护;

2010-12-10 12:33

攀岩入门ABC:攀岩绳结视频教材之 普鲁士抓结[视频]
http://www.8264.com/30120.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戶外常识系列之18-------攀岩过程中的拉筋要领
文字資料來源:网易 ali8840的博客


拉筋是提高攀岩柔韧性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在拉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防造成运动伤害。在拉筋之前必须先热身,比如说,利用小跑步使体温增加,使肌肉与肌腱处在备战的状态,如此拉筋的成效会提高,也可以减少不当拉筋反而受伤的机会。

在拉筋之时不要暂停呼吸,应该很缓慢及深深地呼吸;暂停呼吸,屏气凝神,会使负氧债增加,动作不协调,拉筋受伤的机会提高。在运动之前及之后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记得运动之前要拉筋;而运动后一身疲倦,便连动都不想动,其实运动之后,虽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须再缓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纤维重新调理,恢复疲劳的速度加快,下一次运动时肌肉的条件也会更好。

拉筋的动作要缓慢而温和,千万不可猛压或急压。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肌肉肌腱的弹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经及肌腱感受小体的神经信息,而逐渐地增加伸展的潜力及忍受力。无论是律动式或固定式(连续30秒以上),只要是缓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讳平常拉压不到的筋,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压,或别人施加外力帮忙,只要用力不当,都会反而造成伤害。

替换拉筋的肌肉群,对同一个动作,可能有许多肌肉共同组成相同功能的群体,协同地完成动作,但是这些肌肉,因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靠不同地拉筋动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协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撷抗肌也必须对等的拉筋,如果协同肌有拉筋的漏网之鱼,在某一些极限动作便可能登顶不能而受伤,如果撷抗肌没有一些伸展,则在强烈收缩时失去平衡,也会使之受伤。

拉筋绝对不能到痛的程度,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觉有点“张力”或“酸”,但绝对不能到“痛”的程度。有“张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觉神经元正确地反应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痛”的感觉,滨临受伤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戶外常识系列之19-----------户外攀登常用术语
文字資料來源:网易 ali8840的博客

在户外运动中最容易被遗忘的,但又最为重要的,关乎到攀登者和确保者安全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攀登术语!有一句话说得好“命是你自己的,开不开口随便你”!
  准备攀登(B是保护者、C攀登者)
  B:准备就绪(Belay On)––我已经做好准备,你随时可以开始!
  C:我开始攀啦(Climbing)––你准备就绪啦!记住盯紧我,我的这条命就拜托给你啦!
  B:攀登啦(Climb)––你尽管上,我会盯住你,放心!
       攀登过程
  C:拉紧(Tension)我手、脚不听使唤了,你拉紧绳索让我歇阵!
       收绳(Up Rope)哇!!!有没有搞错,这条绳松啦,想摔死我啊?!(肯定是挂在那里看靓女)
  掉下来啦(Falling)!一定要拉住我!
  有落石(Rock)小心!有石头掉下来,快闪开。
  松一松(Slack)条绳扯得太紧,我不好做动作!
  B:(OK(OK)你讲的我全部听到了,放心!
  放绳下降
  C:拉紧(Tension)我已经到顶啦,你先收紧绳子,我准备下来!
  下来了(Lower Me)OK!你可以放我下来啦,不过要慢慢来。
  攀登结束
  C:多谢(Thank You)––我这条命交给你,真是辛苦你了!    
  运用攀登术语:声调要洪亮、语音要清晰、语速要短促、态度要认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27 00:04 , Processed in 0.04962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